有了充分准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教案音乐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1
活动意图:
受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人们对爱的表达比较含蓄。“我爱你”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许多的感情色彩,让孩子明白爱是要大声说出来的,一个人的心中只要充满爱,就会变得幸福,就会感到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我爱你》,抒发情绪。
2、理解歌词的含义,爱身边的人。
3、感受生活的快乐与歌曲之美妙。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曲谱、爱心卡片等。
活动过程:
1、感受节奏的旋律,体验感情色彩。
2、朗诵第一段歌词,感受音乐的美妙。
3、老师示范唱。
4、一句句教。
5、设计歌曲伴舞动作,表现出歌曲的主题是我爱你。
6、再次示范唱,让孩子进一步理解歌词含义。
7、分工歌唱,老师唱后半部分,孩子唱前半部分。
活动反思:
让孩子们学会歌唱歌曲《我爱你》,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孩子的情商得到锻炼哦。让孩子们在音乐当中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理解了爱的含义与快乐。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2
教学名称:
听味道
教学年龄:
(听力训练3-4岁)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想象味道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5、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6、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秀豆糖、苦瓜、奶糖、辣味牛肉干、百宝盒
沙锤、串铃、三角铁、手鼓、多音桶、钹、括葫
教学过程:
1、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引导幼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宝盒,里边有好多的宝贝。"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很认真的闻一闻,"好香呀,里头好象有很特别的好东西……"
2、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幼儿围圈坐好。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老师的这个百宝盒里有好多的味道,小朋友也肯定吃过很多不同味道的东西吧,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尝一种味道,但是请大家悄悄的不要说话,记住自己的味道。"
3、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幼儿不说话,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其他小朋友来猜,这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
4、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刚才老师让大用表情来表现味道。现在请大家每人到老师这里来再尝一种味道,然后在老师面前的一堆乐器里选一件来演奏,以表达你尝的味道的感觉。其他小朋友来猜他尝的是什么味道。"
5、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可以请每位幼儿到老师那自选一种乐器,在老师那尝完味道后,坐回原位,老师请每位幼儿站起来演奏自己的味道。
6、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味道所对应的乐器的声音,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说那种味道,那种乐器发出声音。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2、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准确的唱准歌词
活动准备:
幼儿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他们的性格特征。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
小乌鸦爱妈妈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感知温馨的亲子关系。
二、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谈论自己的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
师:你家里有谁?你喜欢谁?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三、欣赏歌曲《可爱的家》,理解歌曲内容,丰富幼儿的词汇。
1、师: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家,我非常喜欢他,下面我唱给大家听。
2、师:你听到了什么?我的家庭是怎样的?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的人?
3、师:你觉得哪些歌词很好?
4、教师随着音乐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轻轻的哼唱。
四、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1、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唱。
2、师:我们爱自己的家庭,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呢?3、引导幼儿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
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自己和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4
设计意图:
自由活动时幼儿常常在探索自己的小脚,脚跟着地的点来点去,有的脚步着地的动来动去,看着他们对自己的小脚做出的动作很好奇,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好奇,我特设计了此活动《滑稽的脚先生》。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有兴趣地学唱歌曲。
2、学习保护小脚的方法。
3、尝试跟着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走路姿势的图片各一幅、对脚的部位已有初步的了解。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我们跳舞的时候要用身体中的什么部位来跳舞?”
了解脚的.不同部位名称。
师——“小朋友伸出一只脚,把袜子脱掉,看一看小脚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观察引导了解脚趾、脚背、脚跟等名称)
(2)、师——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尝试小脚放在地上的感觉,知道要保护小脚)
(3)、师——“如何保护我们的小脚呢?”
二、感知练习,积极探索
师——“我们的小脚本领很大,除了会跳舞还会干什么呢?”
“你的小脚是怎样走路的?”
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幼儿练习
三、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师——“老师吧小朋友用脚走路的动作编成了一首歌,想不想听?”
“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些什么?最喜欢那一句?”
四、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1)、听音乐按图示依次做动作。
(2)、跟着音乐边做动作边走路。
(3)、自由结伴唱唱做做,体验快乐。
活动反思:
本此活动我根据设计的目标及内容我利用了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说说自己跳舞的时候我们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跳舞的,幼儿的议论非常的激烈,有的谈话用脚,有的说用手……我又采用了让幼儿边说边说做动作的方式,重点提醒幼儿模仿用脚跟脚尖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感受用各个部位走路的不同感觉,使幼儿理解并掌握词曲,在学唱时吐字很清楚节奏较强,很快的掌握了歌曲,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用边唱边做的方式让幼儿边学边玩的过程中掌握了本活动的内容。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幼儿熟悉音乐,掌握游戏的方法,能按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2、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培养幼儿愉快活泼的性格。
教学准备:背景图一副、小兔手偶一只、小兔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4个、录音机,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律动。
二、音乐欣赏:
1、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听听,猜一猜谁来了?(小兔)
(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音乐的性质:活泼、欢快)
2、教师出示背景图,配以故事,让幼儿继续欣赏音乐。
3、欣赏第二段音乐时,让幼儿猜一猜谁来了?(大灰狼)
(引导幼儿说出第二段音乐的性质:低沉。)
4、完整欣赏一遍音,教师请幼儿帮助小兔出主意:碰到大灰狼该怎麽办?
三、学习新游戏:小兔和狼
1、教师交待游戏规则及玩法:
a、玩法:第一段音乐:一群“小兔”高高兴兴地跳到树林里采蘑菇。
第二段音乐“大灰狼”出现,“小兔”们立即蹲下不动。“大灰狼”如果发现哪只“小兔”动了,就将它抓住。
第三段音乐:“大灰狼”走了,“:小兔”们有高高兴兴地采蘑菇。
b、规则:
a:小兔在跳地过程中不推挤。
b:“大灰狼”出现时,“小兔”必须立即蹲下不动,“大灰狼”只能抓动的“小兔”。
2、教师扮演“大灰狼”带领幼儿进行第一遍游戏。
3、请个别幼儿扮演“大灰狼”,教师扮演“兔妈妈”进行2-3遍游戏。
4、请个别幼儿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扮演“大灰狼”或“兔妈妈”、“兔爸爸”。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