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教案编写需要教师不断查阅资料、探究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语文江南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江南教案篇1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江南。
二、分析课题
这是古代的一首民歌。
“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和浙江的北部。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地方。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可采莲田田鱼戏间西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戏。
(4)齐读生字词。
(5)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
“莲”指荷花,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什么意思?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看图,莲叶是什么样的?
莲叶挺出水面,像擎在手里的一把把小伞。
小结。
3、第三至七行。
(1)看图,鱼儿在莲叶间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这儿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
(2)指导朗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小结:这五行写鱼儿在莲叶间四处游动,穿来穿去,好象在游戏作乐。
三、巩固
1、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田田戏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学习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要读出采莲人愉悦的心情。
2、指导停顿。
3、反复练习朗读。
4、自由练背,指名背诵。
小学语文江南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中所配图颜色鲜亮、形象逼真,将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漂亮情景呈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是一首有景、有情、有韵的诗歌,学生读着不仅郎朗上口,也会心情开心,教学时应将朗读放在重要位置。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会读并不难,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结合图画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态标准。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诗歌情趣。
4.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江南风景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江南、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喜爱劳动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1.精确认读九个生字,正确、美观的书写“东、西、南、北”四个汉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诵读中感受江南漂亮的风光。
教学难点
把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大家喜爱学诗吗?我们上次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写小村庄的古诗。今日,教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代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
2、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江南。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示小朋友留意的地方吗?
4、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地方,那里可是个漂亮的地方,请大家看!(出示图画,播放音乐。)这么漂亮的.地方,课文怎么写的呢?
二、采纳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朗读。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
4、听到同学们的读书声这么好听,诗歌里的生字娃娃快乐地跑出来了,咱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5、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江、南、可、采、莲、鱼、戏、间、北
6、指名认读,正音,齐读。
7、学生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在哪见过它们?
8、引导:同学们读得真好,记字的方法也不少,有的同学很会在生活中学习学问,现在就特殊聪慧能干!现在生字娃娃又快乐地跑回诗歌里去了。已经能够熟悉它们了,信任大家这次会把整首诗读得更正确,更娴熟了。你情愿读给同桌听听吗?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读得怎么样?
9、请几位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做评委,评出“播音员“.
三、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你们听,欢乐的小姑娘一边采莲一边还在背诗呢!放配乐录音示课件,请学生看画面,听录音。
2、请小朋友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有几句话。把你喜爱的那句话多读几遍。(出示全文)(两句话)
3、喜爱读哪句话?还有谁也喜爱这句话,再来读读。
(学生看图)师:江南是个好地方,处处长满了荷花、莲叶。你们瞧!莲叶们谁也不甘示弱,一片一片地从水中探出小脑袋,争着向上长,去享受那暖和的阳光。它们呀,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喧闹呀!多美的莲叶呀,“莲叶何田田“就是讲它们许多的样子。瞧!那边还有几个划着小船,赶来采莲的小姑娘呢,她们拨开莲叶,查找那一个个成熟的莲蓬。看,她们嘴角还带着微笑呢!她们心里确定很快乐。让我们也快乐地来读这句话。
4、小朋友读得真好。让我们来做一回欢乐的小鱼吧!
(1)示范表演:谁来做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荷花,还有那调皮的小鱼?
师:(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他们)小鱼,小鱼,你别走。刚刚你在莲叶丛中游玩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快乐)你能快乐地读读这句话吗?
(2)找好朋友分组表演。
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江南这个地方湖泊众多,河流纵横,荷花、莲叶随处可见。小鱼们在莲叶丛中东游西逛,可快乐了。让我们再去游一游漂亮的江南,做一回采莲的孩子。
6、学生齐读课文。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四、积存语言,指导背诵。
1、教师发觉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齐背全文。(配乐)
五、作业:
1、给生字口头组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歌时,由于提前布置了预习,孩子们很快就会背诵这首诗了,但是诗中的词语比拟精炼,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例如“何”“田田”“间”等词语。因此在教学时我借助图画、课件等形式,把抽象的内容用图画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观看画面,有所感悟之后,结合详细的语境去理解,这比起只单一的讲解,只从字面上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易于承受的多。
小学语文江南教案篇3
知识技能:
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光辉、水天一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聚好的语段。
3.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识,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
感情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 具:
图片、或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金碧辉煌 回廊环绕 三层三檐 水天一色 碧波万顷
一、导入
读了这些词,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师:这就是江南第一楼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27、江南第一楼
释题:“第一”是什么意思?
师: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呢?它有何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岳阳楼,去饱览它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指名说中心句,板书:浩瀚的洞庭 壮美的楼阁 不朽的诗文 动人的传说
3、齐读中心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可以加上关联词。 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浩瀚的洞庭、动人的传说。
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岳阳楼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去看看,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品”字形,请学生画一画。
1、楼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说说?(壮美) 从哪些词你体会到了岳阳楼的壮美?(飞檐高高翘起)
师: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庄重而精致。
2、阳楼不仅外观壮美,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它的内部结构,整座楼,没有一根钉子,一块砖。
出示课件:
3、指导读
四、指导学生自由学课文
师:老师带着你们欣赏了壮美的楼阁,走进岳阳楼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老师想请一位小导游来为我们介绍。
不朽的诗文:
提到岳阳楼就会想起一个人——范仲淹,简介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虽然仕途坎坷,受到同僚的排挤,但他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北宋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范仲淹写下千了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文章气势磅礴,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嵩高人格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齐读,背诵
师:《岳阳楼记》为岳阳楼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从此岳阳楼声名鹊起,名扬天下。
4、历代文人骚客经过岳阳楼都会留下传世名句,唐代诗人刘禹锡登上岳阳楼面对浩瀚的洞庭湖写下了《望洞庭》
指名读古诗,齐读
浩瀚的洞庭
1、登上岳阳楼可以欣赏到什么美景呢?
师:站在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引读: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学生接读 洞庭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名读
3、出示课件欣赏
4、多美的洞庭湖我们再读读,配乐齐读。
师:浩瀚的洞庭湖为岳阳楼披上了一件秀丽的外衣。
动人的传说
1、指名介绍动人的传说
2、学习:翡翠似的小山,指君山
齐读这一句
3、哪几个词让你感动?
4、指名读这个动人的传说。
5、引导学生学习一个有关君山的传说。
五、小结写作方法
1、本文不但语言美,结构也美,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移步换景
2、布置作业
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
六、总结
欣赏了江南第一楼,你有什么感受?
师: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从此你对岳阳楼不再陌生,它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它就是——江南第一楼岳阳楼。
小学语文江南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江南》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水乡人民采莲的情景,重点描绘了江南盛夏时节的美丽景色:荷塘莲叶如盘,荷花绽放,鱼儿欢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情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本诗共七行三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游水嬉戏的情景。有景、有情、有韵、有趣,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在读中陶冶美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江、南、可、采”等8个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认识2个新偏旁和2种新笔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意境。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读中感悟,最后理解并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2.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能够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8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相关的偏旁和笔画。
2.理解文意,背诵课文,感受江南美景。
3.体会诗歌意境,感受鱼儿与人同乐的欢快画面,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齐读课题《江南》,认读江和南字。
2.欣赏江南水乡秀丽风光的图片。
3.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请学生读,教师指导并强调读好“采”“莲”的读音。
5.课件出示加上停顿符号的课文,教师教学。
6.指名学生读出节奏,教师指导朗读。
(二)入情入境,析读文本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采莲,感受采莲的乐趣,相信大家会读更好!
教学前两行
1.出示莲花图片,认识莲花的各个部位;
2.认识生字“采”“莲”;
3.出示满塘莲叶,学生说一说感受
4.教师重点讲解“田田”一词,表示莲叶又大又绿、茂盛鲜亮,莲叶数不清、挤在一起多的样子!
5.指名读、感情朗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教学第三行
6.出示课件鱼儿动画游,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7.认读“鱼”字;
教学最后四行
8.想一想:鱼儿们都在干什么,它们又都是怎么做的呢?
9.请同学们在书上圈出“东、西、南、北”四个字并认读;
10.认识平面图上的方位;11.请同学们上讲台演一演、同学们一起演一演(边读边演)
(三)回归整体,趣读诗歌。
师:同学们江南的美景可真令人陶醉啊,你们能把这首诗读好吗?
1.指名学生带着动作朗读、齐读感受诗歌美;
2.介绍“汉乐府”:是一个专门写歌的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3.听歌拍手读;
4.出示生字卡片,检验课堂效果。
5.教学背诵小技巧,尝试背诵。
(四)布置作业,品味文美。背诵课文并根据本课所学内容画一画江南的美景。
小学语文江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会写“牌、煌、副、仙、宋、仲、忧、诵、犹、君、皇、湘”12个生字,正确读写“岳阳、潇湘、金碧辉煌、水天一色”等词语。了解“总—分—总”的文章结构。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的语段。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岳阳楼景色的优美,了解为什么人们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从而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岳阳楼的壮美气势和悠久历史。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体会岳阳楼景色的优美。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说说。
二、再读全文,理清结构
1、默读课文,想想人们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讨论,交流:因为岳阳楼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
2、这些词语分别是对课文哪些段落进行了内容的概括?
3、文中哪部分把全文内容作了精练的概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美读鉴赏,融入文境
1、小组学习。
你最喜欢岳阳楼的什么景点?选择一个景点,读给同学听,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阅读、交流“楼阁”部分。
(1)指名读,楼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楼阁的呢?说说这样写的作用。(用列数字、比喻的方法来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岳阳楼的壮美。)
(3)分组比赛朗读。
3、阅读交流“诗文”部分。
(1)说起岳阳楼,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到这儿,你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历代很多诗人、画家都来过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都曾到此登高远望,那么他们为岳阳楼写下的不朽诗文,你又知道多少呢?
(3)齐读这一段
4、欣赏洞庭美景。
(1)从屏风后的楼梯登楼,最吸引我们的是什么?
(2)配乐朗读: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洞庭湖水天一色,碧波万顷,使人心境格外开阔。
5、动人的传说也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谁来为我们讲讲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四、领悟中心,情感升华
1、作者站在这儿,有感而发,齐读课文结尾。
2、要是你来到岳阳楼前,看到这些景色,你会怎么样?
五、拓展延伸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名胜景点比比皆是,那么除了岳阳楼之处,你还知道哪些名楼?请模仿课文的作者写作方法,向大家介绍你到过的地方。
板书设计:
27 江南第一楼
浩瀚的洞庭
壮美的楼阁
岳阳楼 不朽的诗文
动人的传说
小学语文江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问目标:复习稳固汉语拼音,熟悉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育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熟悉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刚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日,教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美丽、物产丰富,是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殊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状况。问:谁情愿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诞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其次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诞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留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一样,“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状况。先打乱挨次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争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可”:有五笔。扩词:得意、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构造,采要用手,留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课件展现。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准时订正写字姿态。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看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慨,惊异;“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密鲜亮,特别得意。
(3)指导反复朗读,绽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密鲜亮、特别得意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索: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玩耍)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欢乐和拘束?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现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玩耍的情景,让学生绽开联想,感受鱼儿的欢乐和拘束、逗人宠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绽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相互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提醒: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欢乐和拘束,“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拘束、逗人宠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快乐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留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依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快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漂亮风光,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妙,我们以后要更加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盼望今后连续努力,多阅读多积存一些优秀的古诗。
小学语文江南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