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富有趣味的教案能够让学生更享受学习过程,我们都要认识到,教案是教学的纲要和规划,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幼儿能大胆选择并讲述选择的理由。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教学准备:

操作卡人手一份、小动物图片若干、课件、投影仪、枕头、沙包、南方标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放映幻灯片)”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

2、”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幼儿讲述)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等,分别解释。

二、幼儿操作(放映幻灯片)”这里有几个动物,我们来认识一下(蚂蚁、松鼠、天鹅、燕子、熊、乌龟),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些动物分别是怎样过冬的?想好之后把这些小动物贴到操作卡中,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选择的理由。”

三、讲评

1、”请你拿好你的操作卡,来讲一讲你的选择”(投影仪中展示)”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动物是这样过冬的?”(幼儿讲述)

2、总结:(放映幻灯片)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四、看录像“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吧!”(播放课件)

五、游戏的方式巩固知识

介绍玩法:

枕头、沙包、南方标记分别是三种过冬方式:冬眠用枕头表示,储食用沙包表示,南飞用箭头表示,幼儿随意挑选一张动物图片,然后选择相应的过冬方式。

六、结束活动

教学延伸

1、在操作区中投放操作卡和动物图片。

2、在科学区中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

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为什么叫种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

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观赏结束

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

2、师总结结束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

活动名称:

冷冷的冰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块是水变的,冰又能变成水,并能用语言表达。

2、有探索冰变化的`兴趣。活动准备:冰块、毛巾、热水、大盆子、冰花、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冰)你们看、这是什么?请你猜一猜这块冰是从那里来的?(冰箱)冰箱里的冰是从那里来的?

小结:水遇到冷会变成冰。

二、引导幼儿感知冰的特征

1、幼儿第一次玩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冰,等一会请每个人拿一块冰,玩一玩,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有什么感觉?(冷、滑)

2、再次玩冰(引导幼儿压衣服、压冰两者进行比较)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硬)

3、(纸和冰进行比较)冰是什么颜色的?(透明)

4、小结。

三、冰的融化

1、刚才玩冰后你为什么要用毛巾擦手?手里的水是从那里来的?冰拿在手里为什么会变成水?

2、实验:热水和冰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办法让它马上变成水?老师给冰请来了好朋友,请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变化?老师到热水,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丰富词:融化)

3、老师这里有许多冰,请小朋友把它们拿到太阳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样变化的?

四、延伸活动

1、幼儿到室外观察冰的变化。

2、幼儿观察冰花,教师讲解冰花的制作过程。

3、请幼儿回家制作冰花。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

2、锻炼幼儿用嗅觉、味觉、视觉等感官对事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3、使幼儿学会简单的使用方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和提高生活技能。

活动准备

1、白糖、味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蒜泥等调料分类放好。

2、黄瓜、西红柿、豆腐皮、葱、胡萝卜、火腿、白萝卜等切好分盘。

3、筷子、透明口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先请小朋友参观一下宝贝厨房的调料大世界。

带领幼儿进入宝贝厨房参观已准备的各种调料,提醒幼儿用各种方法感知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味道,

注意参观时的秩序和卫生。

二、幼儿参观探究各种调料的名称和特点及用途

1、提问: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是哪些调料?

(白糖、鸡精、盐、酱油、醋、辣椒油、香油。)

2、请幼儿说出是如何知道这些调料的

引导幼儿分别从嗅觉和味觉、视觉的感受说出各种调料的名称和其味道的特点

(例如糖甜、盐和酱油咸、味精鲜美、醋酸、油香等。)

3、教师总结各种调料的味道和作用:

人们使用调料是为了做菜时使菜的味道更好吃。

醋可以用来/jiaoan/qita/20240401173808_">科学幼儿园大班教案04-01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01-15

幼儿园大班科学的教案09-13

科学大班教案11-1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我们的种养计划-大班科学教案08-2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01-06

幼儿园大班科学《地球》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科学魔术教案02-01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教案02-24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02-07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对这一现象感兴趣。

2.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水槽(每组一个)、木块、饮料瓶、棉花、橡皮泥、钥匙、记录表(每人一张)、分类筐(每组两个)。

活动过程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小鱼在水里游上游下。

师:小朋友们觉得小鱼能游上游下是不是很有趣啊?

幼(齐):是。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沉下去,浮上来”。请小朋友们到实验桌这儿来,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实验材料,看一看、摸一摸。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师:小朋友们轻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幼:我看到了棉花。

师:哦,你看到了棉花,棉花摸上去怎么样?

幼:软软的,很轻。

师:说得真好!

幼:我看到了钥匙。

师:哦,你看到了一把小小的钥匙。

幼:我看到了木头。

幼:我看到了橡皮泥。

师:哦!小朋友经常玩的橡皮泥,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看到了和这些小朋友看到的不一样的物品?

幼:我看到了饮料瓶!

师:饮料瓶里还有饮料吗?

幼:没有啦,是空的。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猜一猜:这些材料放在水里,谁会沉在上面,谁会浮在下面。我们用这个符号,你们看它弯弯曲曲的像什么?

幼(齐):水。

师:我们用这个符号,箭头朝上代表什么?

幼(齐):浮上来了。

师:箭头朝下呢?

幼(齐):沉下去了。

师:对,表示物体沉到水底了。现在呢,就请小朋友猜想一下:这些材料放在水里的情况。把你猜想的结果记在记录表的小格里。开始吧!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师:我刚刚把所有小朋友的记录都看了一下,发现许多小朋友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谁猜对了呢?

幼:做实验。

师:哦,你觉得我们应该做实验试一试,其他小朋友同意吗?

幼(齐):同意。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分组进行这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请小朋友们把这材料轻轻地放进水槽里,仔细观察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了。然后,别忘了你的小记录本上把这种有趣的现象画下来。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讲一讲,你看见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了?你猜想结果和实验结果一样吗?

幼:我猜想的是钥匙会沉下去,经过实验我发现钥匙真的沉下去了。

幼:我猜想饮料瓶是浮起来的,实验后发现饮料瓶就是浮起来的。

幼:我猜想橡皮泥是浮着的',结果橡皮泥沉下去了。

幼:我猜想棉花是浮着的,实验后发现棉花沉下去了。

幼:我猜想木头是浮着的,实验后发现木头真是浮着的。

师:好,这几位小朋友的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你们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吗?有一位小朋友的不一样,你来说说你的实验结果。

幼:棉花刚开始的时候是浮着的。

师:那后来呢?

幼:后来慢慢地沉下去了,钥匙和橡皮泥是一下子沉下去的。

师:非常好,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正确。老师这里有两个小筐,一个筐上标有向土的箭头,小朋友把上浮的物品放在这个筐里,另一个上标有向下的箭头,小朋友把下沉的物品放在这个筐里。开始行动吧!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师;好,小朋友已将物品分了类,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些上浮的物品沉下去,让沉下去的物品再浮上来呢?

幼:能。

师:老师怎么知道你们的方法行不行呢?

幼:再做实验。

师:哦,我们只有用实验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对不对,那你们就开始吧。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师:谁来讲一讲你的实验结果?

幼:我让饮料瓶沉下去了。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幼:我把它装满了水,它就沉下去了。

师:说得真好!当瓶子灌满了水,瓶子就沉下去了。

幼:我让钥匙浮起来了。

师:你是怎么做的。

幼:我把钥匙放在空饮料瓶里,它就跟着浮起来了。

师:你的办法真不错,让钥匙在饮料瓶的帮助下浮起来了。

幼:我让橡皮泥浮起来了。

师:说说你的办法。

幼:我把橡皮泥捏成一只小船,再放进水里它就浮起来了。

师:你的想法真是太棒了!你改变了橡皮泥的模样,它就浮起来了。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很多。聪明的人们根据这些沉浮原理制造、发明了轮船、潜水艇、救生圈等,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小朋友们要爱动脑、勤动手。刚刚我们也看到了猜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有时候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只靠猜想,还要进行实验,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篇6

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大班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他们总是不停的看,听,摸,动,见到新奇的东西总会去探索,去了解感兴趣的事物,在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时,大家对声音的兴趣都十分浓厚。由此,一方面结合《纲要》中“强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探索意识,以幼儿的实现生活为轴心开展活动”的指导,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并根据该年龄特点的幼儿活泼、好奇,喜欢新奇的特点,设想通过《好听的声音》这一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好听的声音,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一选材能进一步增加幼儿了解自然的事物,为幼儿的倾听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辨别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倾听悦耳的声音,辨别不同的声音。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制作好听的`声音,以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使之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的形式了解声音。

活动准备:

①玩具或乐器的引出,能为幼儿带来探索的欲望,使幼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

②录音机的使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体会声音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③识字与瓶子的提供,为孩子打开了动手操作的大门,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促使幼儿在操作中与同伴大胆的进行交流,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形式:

小组、个别、整体

活动过程:

1、导入,我采用了猜测法来进行导入。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法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用录音机放出小猫.小狗.火车等声音,让幼儿对他们的声音感到好奇。)

2、活动展开:

①玩玩具,找声音,让幼儿自己动手,找属于自己喜欢的好听的声音。以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

②增进幼儿对声音的了解,让幼儿回忆身边的声音。让幼儿能正确分辨出好听与不好听的声音。正确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③自由操作好听的声音,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使之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让幼儿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请小朋友做喜欢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做的好听的声音。我们可以帮你的声音设计一个名字,这样它就不会孤独了。

④幼儿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好听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好听的声音不刺激我们的耳朵。

3、结束部分: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声音,最后我们一起来到操场和草地上听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让幼儿亲临自然,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好听的声音。

4、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己收集或制作好听的声音,也同父母一起完成。这样能提高幼儿和父母之间的合作能力,共同找到或创造出好听的声音。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多孩子来说这种活动是与父母增进感情并能激发幼儿自信和自主的造作能力和活动。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活动同样具有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好听声音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出示多种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在听一听,说一说,玩一玩中主动地参与活动,学会倾听,听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

小百科: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优秀6篇

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反思6篇

有趣的光和影大班科学教案6篇

有趣的光和影大班科学教案优质6篇

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教案反思8篇

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教案反思参考7篇

弹性大班科学教案7篇

大班科学活动风教案推荐5篇

大班科学静电教案7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反思8篇

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