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分数教案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事先准备的教案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一份有效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课堂管理,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分数除分数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除分数教案6篇

分数除分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知识要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法指导:

引探教学法教具

学具课件:

通案个案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展示给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纶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数真不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让学生交流已经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会读百分数、会写百分数……

2、教师示范“%”和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让学生写出几个喜欢的百分数,并读出来。

4、小组交流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百分数呢?生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师解释: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种固定的数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联系是: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区别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数,表示数时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6、练习:下面的这些分数哪个能写成百分数。

(1)六一班的同学中男同学的人数占48/100。

(2)一个苹果重27/100千克。

(3)一堆煤重87/100吨,运走它的32/100

三、巩固应用熟练掌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规定时间内写出10个满意的百分数,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实际写的个数是规定的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

五、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2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

4、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

(二)选做题

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15% 120% 100% 0、0001%

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

2、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会达到( )

3、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

分数除分数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科书第25页——26页的例1,练习七第1——7题)。

教学目标:

使用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则,并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除转化为乘和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答下面各题的倒数。

2 、1、0.4

2.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3×15=45 125×8=1000

二、 新授

揭示课题: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 出示25页的月饼图。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怎样列式?得多少?

板书:×4=2 (块)

2)再看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块?怎样列式?得多少?

板书:2÷4=(块)

3) 如果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每个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得多少?

板书:2÷=4(人)

(3) 让学生观察比较(板书的)3个式子的已知数和得数。

明确:第一个算式是已知两个因数(和4)求它们的.积(2),用乘法计算。

第二算式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与其中一个因数4,求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算式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与其中一个因数,求一因数4,用除法计算。

小结:分数除法的意义。

强调: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4) 练习:教科书第25页"做一做。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子:把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

(2)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图表示)

米是1米的,把1米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6份。6份是,再加上米米里面有6个米,要把米平均分成2段实质就是把6个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米,就是米。

板书 解法1:÷2==(米)

使学生明白。

1)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把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2)这种计算方法有限制条件的,分子必须能被整数整除。

还有其它的解法吗?

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在学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到,把米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米的是多少,所以用×来计算。

板书 解法2:÷2=×=(米)

(3) 小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娄的倒数。

强调。

1)被除数不变;

2)在“÷”转化为“×”的同时,除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0不能做除数,0没有倒数;

4)这种计算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应用普遍。

5)练习:教科书第26页“做一做”。3、看教科书第25——26页,注意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 巩固练习

练习七第1、3题。

四、 作业

练习七第2、4、5、6题

五、 课外思考

练习七第7题。

分数除分数教案篇3

一 教学内容:

分数的产生

教材第60 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三 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

四 教具准备:

米尺,挂图,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

学生通过回忆说出已学过的分数知识。

1 .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 1 )举一个分数的例子。

( 2 )以 为例,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 … … 分子

— … … 分数线

3 … … 分母

( 3 )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用图、线段或正方形来表示分数。)请你用线段图表示 。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后,画出阴影,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二)教学实施

1 .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 .计算。

老师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西红柿的个数怎样表示?( l ÷ 2 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

3 .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最初,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4 .资料介绍。

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相互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分数除分数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10个半块月饼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

3.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以上复习题可以指名回答。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5个半块月饼的教具,提问: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怎样列式?得多少?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教师出示两块半月饼,将它们平均分成5个半块月饼。要求学生按照教具的演示过程列式、计算。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教师让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计算。

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题中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再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算式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已知两个因数: 和5,求出它们的积为 ;用乘法计算。)

(2)第二个算式呢?(已知积是 和一个因数是5,求出另一个因数是 ,用除法计算。)

(3)第三个算式跟上面哪一个算式是类似的?(跟第二个算式是类似的,也是已知积是 和一个因数是 ,求出另一个因数是5,用除法计算)

教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不一样?(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题、做题,做完后要问学生是怎样应用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来填写除法算式的得数的?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教师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教师:根据题意需要用什么运算来求出得数?并列出算式。(应该用分数除法来做,算式是 2。)

教师: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 米是几个 米?应该怎样计算?试试看。(表示把 米平均分成2段。 米是6个 米,实际上是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教师板书)。)

教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教师: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算法来算?(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 米的 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师: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计算。(让学生自己计算,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做完后,让学生讨论,就这道题来说,哪种方法可行?哪种方法不可行?为什么?

分数除分数教案篇5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分数除分数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84~85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8页练习十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内容,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和知识间的联系,产生对数学

求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投篮次数投中次数

李星明2516

张小华xxxx

吴力军30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

2、引入百分数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3、揭示百分数意义

提问: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呢?

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教师示范64%的读写方法,再让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后面的两个百分数。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指导完成“试一试”。

2、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先让学生读出题中百分数,再说说百分数的具体意义。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写出百分数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百分数后自己的想法。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说说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

6、说说自己的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板书设计:(略)

分数除分数教案6篇相关文章:

分数除法的教案优秀7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分数教案5篇

百分数的应用4教案8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5篇

《分数》作文6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模板6篇

分数的教学反思5篇

《分数》作文优质8篇

分数的教学反思优质8篇

分数的教学反思推荐7篇

分数除分数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