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设置互动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自主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自主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小猫、小狗、小兔是幼儿特别喜欢的动物,更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为了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的基本动作,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提高走跑动作的.协调性,学会在走跑活动中保护自己。
3、养成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相互推闪、不拥挤等。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场地四周放有小狗、小猫、小兔标志的纸箱房各一个,小猫、小狗、小兔头饰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小动物模仿操。
2、情景导入:今天老师变个魔术,把小朋友们都变成小动物好不好。(把幼儿分成三组),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花猫(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花猫走路)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白兔(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白兔走路)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花狗(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狗走路)
3、游戏:《小动物找家》
规则:在场地的四周摆放小猫、小兔、小狗家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家。如:请两名幼儿当小动物家的门,小动物回家时,念儿歌“轻轻走,轻轻跑,我是小猫喵喵喵”。如果幼儿找对了,“门”自动打开等。(小兔:爱吃萝卜,爱吃菜。我是小兔真可爱。小狗:我是小花狗,就爱蹲门口,汪、汪、汪)
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到草地上去玩吧。,幼儿在场地上学小动物走、跑、跳等动作。(注意不能相互碰撞)当老师说:轰隆隆、轰隆隆、天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快回家吧,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找自己的家。找错家的幼儿和当小动物家门的幼儿互换位置,游戏再次开始。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回教室,给幼儿讲小动物的故事。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热爱,懂得了保护动物和爱护动物,在游戏过程中懂得了遵守游戏规则,锻炼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自主活动教案篇2
目标:
1、学习做有礼貌的小客人。
2、练习团的技能。
准备:
汤圆粉子,电饭锅一个,盘子若干,凉的白糖开水。
过程:
1、带幼儿到“兔阿姨”家做客,引导幼儿学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2、团汤圆
(1)兔阿姨告诉幼儿招待大家吃汤圆,
(2)教师启发幼儿帮助兔阿姨团汤圆
(3)教师示范团一次
(4)幼儿洗手后团汤圆。
3、请幼儿把团好的汤圆送给兔阿姨煮。
4、共同分享吃汤圆。
5、吃完汤圆,提醒愿意喝水的孩子取杯子喝水。
自主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了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
2、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3、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4、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4日。
活动地点:
操场。
活动对象:
全体幼儿、家长、教师、保育员。
活动准备:
家长:帮孩子带一件围衣。
幼儿园:包汤圆的材料准备:
1、碗、勺子、盘子、桌布、簸箕、擦手毛巾。
2、糯米粉、花生馅儿、糖等、等。
活动流程:
一、8:00到9:00值周教师接待孩子入园,并让家长签好签到表。各班孩子在教室玩区域。
二、9:00到9:40幼儿早操,家长观摩。
三、9:40到10:00各班班主任带幼儿如厕、洗手,穿戴好围衣,其他教师及家长把桌椅搬到操场指定位置。
四、场地集中,园长讲话。
五、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
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也要注意安全。
3、煮汤圆(保育员协助煮汤圆)。
六、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七、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八、注意事项:
1、全体保教人员要高度负责,把每个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防孩子乱跑、烫伤等情况的发生。
2、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
九、人员安排:
1、大班:李丽、龙壮利中班:张艳芬、陈惠芬
小班:王帅、游晓芬
2、拍摄:廖淑英
3、煮汤圆:曾秀贞、黄小燕
4、做好的汤圆由各班教师送到厨房,煮好的汤圆及碗筷由阿姨送到操场。
自主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在做汤团的过程中,自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幼围裙、面粉团、抹布。
2.ppt。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做游戏“变汤圆”,引起幼儿兴趣。
谈话进入活动。
——教师:我们今天要来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汤圆?大大的、圆圆的……我们来试一试!
做游戏“变汤圆”。
——师幼用身体自由变化汤圆,体验变化不同汤圆带来的乐趣。
——教师:我们刚刚变了哪些不同的汤圆?原来我们是汤圆一家!
2.阅读故事《汤圆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点。
幼儿将家庭成员与汤圆一一对应。
——教师介绍涵涵的一家,引导幼儿发现故事角色的特点:爷爷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妈妈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观察不同的汤圆,根据形状引导幼儿猜测并说明一一对应的理由。
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故事哪儿有趣?(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
——师幼尝试讲述故事,幼儿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3.制作汤圆,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幼儿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
——幼儿做汤圆,教师巡回发现不同形状的汤圆。
——教师:点名喽!高汤圆,到!小汤圆,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大家庭的快乐。)
4.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体验和小伙伴吃汤圆的愉悦情绪。
自主活动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自主活动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大雪活动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