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实施优秀的教学计划一定要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能够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桥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桥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

桥教学设计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情“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教学重难点】

感悟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联系生活,激疑导入

1、提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板书:“番茄太阳”)

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二、 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1、轻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明确课文中的人物,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读题。读出温暖而美好的感觉。

2、过渡:番茄,太阳,太阳,番茄,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妙组合呢?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去感悟。

二、 精读感悟三个“番茄太阳”

1、找找“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线画出。

2、交流:

(1)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2) 自读出示的三句话,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阳 ,二指明明的笑脸 )

3、过渡:看看这一直挂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阳”到底是什么?

三、精读感悟“我心中的番茄太阳”

1、快速地读课文,画出描写明明容貌和言行的句子。

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交流:

明明是乐观开朗,向往光明的人;明明热爱生活的人;明明关爱他人的人。

4、那么明明给我带来的是什么呢?请画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我”心情的变化。

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

5、你觉得第三个“番茄太阳”是什么?

归纳:是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即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6、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说什么?问什么吗?

桥教学设计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数不清、飘落、半空”等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朗读

教学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大家静静地听,这是什么声音?(雨点儿滴答的声音)(生:是下雨的声音)对,这是雨声,是雨点儿的歌声,是雨点儿的说话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可爱的雨点儿好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喜欢哪一节就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你的同桌或者老师?

2.调皮的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了,会认识他们的小朋友就大声地把他读出来?(边读边正音)

3.调皮的生字宝宝摘掉了音节帽子,没有了音节的帮助,小朋友们还能认出他们吗?

三、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表情朗读,理解数不清与飘落的意思:

(1)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读得很不错,那下面这段话你也能读得这么棒吗?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词语:数不清)

除了雨点儿是数不清的,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雨点儿一样数不清?还从其它地方读懂了什么吗?

(3)通过动作表演理解飘落的意思,再把整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2.在朗读中学习对话:

(1)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要是你就是雨点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看图指名说)

(2)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雨点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指导好疑问句的朗读语气)

①谁能来读一读,大雨点儿在说什么?

②谁能来读一读,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

③上台表演对话、给图片配音?

④男女生对读,小组对读?

3.在朗读中体会雨水帮助植物生长:

(1)大雨点儿、小雨点儿说着说着就到了他们各自要去的地方,你们看,小雨点儿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草儿洗了个澡,喝足了水,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课件演示小雨点到了有花有草的地方)

(2)大雨点儿到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儿变成了什么样子?(课件演示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谁能根据刚才看到的画面,把这两句话补充完整?

小草从( )

小花( )

因为有了雨点儿的滋润,满眼是红艳艳的花,绿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上、在叶片上滚动,种子开始发芽、长叶、开花,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世界变得多美呀,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喜欢表演的同学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3)雨点儿如此神奇,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你喜欢它们吗?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

四、演唱歌曲,再次感悟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孩子们,雨点儿是多么可爱呀,可是你知道雨点是怎样形成的吗?这个问题留着小朋友们课后完成,回家可以查资料或者问问爸爸、妈妈?

种子要发芽、种子要长大,它们需要雨点儿来帮忙,最后让我们在《小雨沙沙》的歌声中再一次感受雨点儿的可爱吧?

桥教学设计教案篇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自由交流碰撞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点滴积累、感悟而成!学生亦在读中搜集处理文字信息并把握了意义(即读懂了什么),受到情感熏陶、心灵震撼,获得思想启迪、人生感悟,同时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

?军神》取自苏教版第五册,课文写了年轻军人liu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坚持不用医学专用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表现了liu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文章叙事清晰,虽不复杂,但生动感人:前来求治,liu伯承伤势虽重,但十分镇定;手术之前,不用医学专用药的意志非常坚定;手术中,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虽忍受折磨,但清楚地数下了72刀手术!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和沃克医生和作者一起强烈感受着liu伯承的钢铁般意志,并产生了由衷的深深敬意!由于文字朴实凝练,敬仰之情并未处处显山露水,所以反复朗读回味之后,这种敬意更真切更深刻!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与教材简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多层次地朗读感悟第一、二自然段,感受体验liu伯承求治的镇定与手术前的坚定,产生敬佩之情。

2、读中悟法:回读感受、联系生活是朗读产生体验的好方法。

营造积极主动、用心投入的读书氛围,在由浅入深的朗读实践中自主解疑、探究、发现、感悟,在读中实现与作者、与文中沃克医生和军神liu伯承、与师生多维的对话过程,对liu伯承的钢铁意志受到强烈的内心震撼,并在回顾读书过程中.总结方法。整个设计,感性的读书探究中享受着无穷的读书乐趣,理性的读书解疑中体验着成功的无限快乐!

(一)读题质疑,导情导标。

1、揭题: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谁来读课题?指名生读题。(也许较平淡)

2、交流:刚看到课题时,你不禁产生了哪些问题?如

⑴军神指谁?随机引导: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吗?(板书:liu伯承)

⑵军神是什么意思?

⑶liu伯承是一位军人,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⑷“人”怎会成为“神”呢?

3、师激发兴趣,导入研读: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其实,问题答案都藏在书中,藏在同学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课文,用心去想,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之前,王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16年,24岁的liu伯承参加了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的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liu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liu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被打坏,眼珠掉出了眼窝!为了让战士们安心作战,他一狠心抓起了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的纂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

4、师:听着故事,很多同学产生了自己的感受,谁再来读读课题?指读后齐读(孩子们的心也许有些动了)

过渡:刚才有很多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liu伯承是一位军人,为什么称他是军神呢?(师在“军神”和“liu伯承”之间打上?)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探究这一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题,是文眼,是文章的灵魂。读题后的质疑为进行研究性学习、读书实践活动找到了切入口。老师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语也起到了营造积极投入的读书探究氛围和导情导标的点睛之效。介绍liu伯承右眼致残,也将课外信息资料搜集有机纳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对liu伯承的坚定意志也可见一斑,此处初感其“神”!)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读中对话,读中感悟。

1、初读感知第一自然段文字内容:

⑴过渡:轻轻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准确流畅了,可举手示意。师巡视聆听

⑵读书点评:读书很用心很投入!这段话共有5句,第一句是个长句子,读时可稍作停顿,谁能读流畅了?指读后师激励性点评

⑶第二句,谁也能这样读准确流畅?

⑷师:年轻人找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治眼睛,沃克医生怎么说?(男女生竞赛读)

2、师过渡:年轻人说:“我是邮局的职员。”沃克医生是怎样说的?

⑴出示句段:沃克医生摇了摇头,说,“不,你是军人。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学生自由朗读,再轻读感悟:沃克医生的这段话该怎么来读?

⑵指名朗读,引导其余学生静静倾听,交流:沃克医生说话时态度十分果断的。并朗读表现其果断。

⑶过渡:从医生果断的话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组织交流:医生断定这是位军人,而且他虽然伤势很重,但依然十分镇定。(师板书:伤虽重,但镇定)

3、过渡: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语言也能感受到军人“伤势虽重,但很镇定”?请同学们再回过去读读第一句话,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生读后交流:

⑴“头缠绷带”:可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故事介绍和生活所见,感受伤势很重。

⑵“走进”:伤势这么重,可不是别人担架抬进来的,而是自己走进来的,表现十分镇定、勇敢!

交流后,随机读好这句。

4、过渡:再读读年轻人对沃克医生的对话,这番话该是怎么说呢?

学生自读感受,读后交流,师引导平时你若生病时着急找医生的忙乱与紧张,体会这位军人的镇定与平静。交流后再朗读感悟。

5、师:读到这儿,你想对这位军人说些什么呢?

交流中,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板书:敬佩)

6、小结:读书时,有时还要回过去再读读想想,这样会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感受会一次比一次强烈。(板书:回读感受)

(设计意图:由疑导入,读中有悟。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层层递进,一步步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悟。这一板块,先进入准确、流畅的朗读,初步感知文字内容。由于这段文字对liu伯承的镇定之举并未作描述性渲染,而短末沃克医生的果断话语更能让人直接捕捉感受到liu伯承负伤后仍然镇定自若的神态。故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朗读感悟,通过文本,似在和沃克医生进行穿越时空的传神的交流对话,感受着沃克医生的那分敬意与赞叹。然后,带着朗读对话产生的这种感受,再回到前段文字,去细细体察、去感受、去发现年轻军人的那份镇定与坦然,心中产生更真更浓的敬意!整个板块处理,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读悟对话过程得以升华,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了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角色体验,以评促读,读中得法。

1、过渡:即将要面临手术,这位年轻军人又是怎样做的?

自由朗读,之后组织交流:这段话是写年轻人和沃克医生为了什么而在争论?

2、角色体验:同桌分角色朗读,一个读有关军人的语句,一个扮演沃克医生,互相听听评评,同桌的朗读像不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

3、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感受年轻军人态度很坚决,话语诚恳又有些担心;感受沃克医生的劝说语重心长,评后再读。

4、师:听了沃克医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可引导联系生活中如果眼中有了沙砾灰尘的感受,来体会如果不打医学专用药,这种疼痛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板书:联系生活)

5、出示句段:年轻人坚定地说:“能,我一定能!”说着,他自个儿爬上了手术台。

指读评议:语气坚定,态度坚决。评中读悟。

6、师引导深入体验:从他坚定的话语和果敢的行动中,你知道此时年轻人是怎样想的?

7、小结:你佩服这位年轻军人吗?佩服他什么?

交流后板书:忍痛苦,意志坚

8、整体回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角色转移将学生从旁观者推向了与文本对话的位置,成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进学生走进教材,积极进行角色体验,随后,将体验所得通过表情朗读显现出来,在评议中,学生敏锐捕捉文中语言文字,调动起听、辩、评的多种实践方式,主动去感受发现,以评促读。此时的读,已不是简单地朗读文字符号,而是一种内心的独白,情感的抒发,如同作者的文字叙述、情感描摹,又远比这些文字丰富、真切、有灵气!读中学习方法的出示也是水到渠成,只是教师对于学生已在运用的方法的.总结与提炼,丝毫不显“教”、“塞”的痕迹。)

(四)学习小结,体验收获与成功。

1、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作业设计:运用学习所得自己读读悟悟第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习反馈,不只是对文字内容的掌握回顾,还有学习情感态度方面的反思,更有学习技能、读书方法的.总结,三个纬度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里得到提升。)

桥教学设计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1)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儿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某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某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生刘玲。

(3)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知道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希望世界和平!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儿童和平条约》,去体会条约背后蕴涵的那份执着与真情。

二、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1、学习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过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题;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为“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2)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相机出示句子:“我们要消灭一切!”鼓励学生质疑:“这一切”指的什么?

(4)默读1——4自然段,勾画相应词语,小组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5)拓展想象:除了“战争”、“破坏”、“憎恨”等词语,“这一切”还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与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7)播放音像画面,教师激情渲染战乱场面:战火硝烟,肆意弥漫,无数轰炸机从人们的家园上空飞过,转眼间,城市变为废墟,到处是哭泣和呼喊,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恐惧和憎恨。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亲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看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说点什么?(消灭“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读。可以引读。

2、学习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1)过渡: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切换画面,用心发现和平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吧。

(2)点读5——9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是怎么做的?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4)我们将共享富饶的大地、保卫美丽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洁净,这既是和平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更是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带上我们的这份责任心齐读5——9自然段。

(5)拓展联想:除了人类这些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和平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又会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仿说句子:(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将(怎样做)

3、学习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1)承上启下:没有战争,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世界啊!人们的生活幸福而舒适,心情开朗而豁达。让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不仅有享有和平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创造和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响我们的和平口号吧!齐读第10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同学来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介绍一篇诗歌《放飞和平》,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或者办成小报。

桥教学设计教案篇5

追泡泡

活动目标:

1. 通过抓、拍泡泡,学习朝着目标走和跑。

2. 积极参与户外游戏,在活动中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1. 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安全、平坦的场地上。

2. 出示吹泡泡工具,引起幼儿兴趣。

3. 简要说明游戏的玩法,提出追泡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4. 教师吹泡泡,幼儿追泡泡。

5. 鼓励幼儿用手抓泡泡,拍泡泡

桥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

观潮教案教学反思最新5篇

z的教学教案最新5篇

桥作文抒情作文最新5篇

幼儿园i的教学教案最新5篇

小学桥教案通用7篇

桥教案反思8篇

桥优秀教案模板6篇

大班轮胎桥教案参考6篇

桥优秀教案精选6篇

桥优秀教案7篇

桥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