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形成教案8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教案的实施效果应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评估,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8的形成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8的形成教案8篇

8的形成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基础阶段的数学要求幼儿能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在利用和运用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数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对于有一定数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学习群数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数数问题。本次活动根据孩子对糖果很喜爱这一特点,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糖果资源,以让幼儿当"小工人"帮忙数、装糖果的方式,积极践行《指南》精神,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幼儿快乐、自主地学习群数,并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群数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群数方法,以便应用到生活中。

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ppt课件糖果图片、糖果实物、盘子若干;操作材料、笔人手一份。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按群数数》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师ppt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实物操作要求

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

(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

(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4、幼儿集体操作验证,教师分别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数数的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是怎么数的?那这样数快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集中分享数数方法,教师记录并归纳小结。

师:老师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要把你们分装糖果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数数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因为一个一个数要数10次,两个两个数只要数5次,所以用两个两个数比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得快一些。

8的形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练习,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主动性。

3、学习8的形成数数,知道7添1是8,认读数字8,并理解8的实际意义。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8的.数数

2、课件:趣味练习1-8按照线写数字

3、图片小蘑菇、小圆片、小萝卜、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小兔子要来做客,我们给小兔子准备好吃的萝卜和蘑菇好吗?

二、展??

1、幼儿操作,用对应比较法学习7的形成。

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请小朋友拔7个萝卜排成一队,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再请小朋友采7个蘑菇排成一队,并于萝卜找好朋友,

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你拔了几个萝卜?萝卜和蘑菇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讨论:怎样把7个萝卜变成8个?7添1是几?

(4)幼儿复述:7添1是8。

2、课件演示,操作验证。

(1)出示7个苹果,幼儿点数

出示7个桃子与苹果一一对应,幼儿点数。

(2)苹果和桃子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思考:怎样将7个桃子变成8个?7添1是几?

3、利用课件认读数字:8

(1)引导8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8"幼儿认读。

(2)讨论字形:8像什么?(8像葫芦)。

4、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8除了能表示8个桃子、8个萝卜外,还表示8个什么?

激发幼儿想象许多能用数字7表示的物体。

(2)小结:8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7的物体。

5、趣味练习:请拼凑8

在方框里贴上还是数量的贴纸,使总数量是7。

三、结束

讲评:表扬课堂上积极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8的形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 6、7 的形成,知道 5 和 6、6 和 7 之间多 1、少 1 的关系,理解 6、的实际意义。

2.能运用多种比较多少的方法比较 6、7 两数的多少。

3.爱思考,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 课件,颜色不同的火车,人物卡片,铁路背景图,数字卡片若干。

2.将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火车站”,用若干人物卡片当“乘客”。

【活动建议】

1.观看课件《铁路上的火车》,复习 5 的点数。

提问:几辆火车在行驶中??请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

2.请幼儿听音操作卡片,学习数字 6、7 的形成。

(1)教师分别播放 5 次火车鸣笛声和 1 次喇叭声,提问:开始开来了几辆小火车?后来

又开来了几辆?请幼儿听音操作卡片,知道 5 添 1 是 6。

(2)幼儿继续听音操作卡片,学习 7 的形成。

(3)引导幼儿知道 6、7 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 6、7。

请幼儿观察 6 辆火车车颜色的不同,提问:每种颜色的火车有几辆?各用数字几表示?

知道 6 里面有 6 个 1。6 辆火车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以此类推,知道 7 里面有 7 个 1,7 辆火车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3.引导幼儿玩游戏,理解 6、7 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引导幼儿进行“开火车”游戏,理解 6 和 7 之间多 1、少 1 的关系。玩法:幼儿当

“小司机”,小桌子当“车站”,人物卡片当“乘客”。“小司机”随音乐开。音乐停, 大屏幕上出现数字 6,“小司机”就请 6 个“乘客”(人物卡片)上车;音乐再停,老师说数字 7,“小司机”就要再请一位“乘客”上车(再拿一张人物卡片),帮助幼儿理解 6、7 两数的关系。

(2)引导幼儿进行“火车站进站台”游戏,进一步巩固认识 6、7 两数的关系。

玩法:幼儿扮演小司机根据要求停车,教师发出口令。例如:请开到比 6 多 1 的“站台”,幼儿迅速将“车”开到“7 号站台”;请开到比 7 少 1 的“站台”,幼儿迅速将“车”开到“6 号站台”。游戏反复进行。

8的形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教学过程

?活动】判断背斜和向斜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练习】褶皱构造判断及成因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外力所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

?讲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应用

1.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

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2.‘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

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

3.新西兰地震的形成原因?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活动】褶皱构造与矿产

1.为什么背斜多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

2.为什么“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

?讲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隧道的良好选??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讲授】火山活动的影响

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地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温泉);有利于火山研究(或火山科研考察)。

不利影响: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当地冰雪融化,形成洪水;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污染大气;火山灰漂浮在空中,影响航空和旅游业;还会使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引起地面温度下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会影响到人的健康。

8的形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超市用的柜台,里面有各种玩具、食品、文具等、篮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麽,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己去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活动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这堂教学活动—学习4的形成,我了解到幼儿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多次练习,有较好效果。

3、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8的形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水果图片、树叶图片若干学具: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游戏:现在请小朋友跟着马老师来玩拍手游戏

2、师:小朋友,马老师问你,1添上1是几?

幼:马老师,我告诉你,1添上1是2.师:小朋友,马老师问你,2添上1是几?

3、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1--4,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4、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如:教师说1,幼儿接着说2、3、4

二、学习5的形成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苹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苹果吃。我们看看它摘了几个苹果,是怎么摘的教师扮演小黄狗,摘苹果,先摘4个苹果。

小黄狗的苹果摘好了,我们来数数它一共摘了几个苹果?

小狗刚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个苹果给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个苹果,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黄狗一共摘到了几只苹果吧!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4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有5个苹果。

小黄狗一共摘了5个苹果。

3、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慢慢地变黄了,黄了的树叶会掉到地上去,成了落叶。

教师演示一棵树上落下来了4片树叶。

接着又落下来了一片。

引导孩子说出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

4、以相类似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5的形成。

5、小朋友,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那我们就知道了4添上1是5.三、拾落叶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们也想去拾落叶吗?

2、教师为每张桌子发放好一定的落叶。

3、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拾落叶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小朋友听老师的指挥,老师请你先拾几片,你就先拾几片,然后拾几片,还要边操作边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结束部分今天我们学习了4添上1是5。

请小朋友下了课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数量是5。

8的形成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分析,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2、通过火山爆发的片段、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通过“活动1、2”,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培养其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共同体,进行信息的采集、分类、分析等活动。

2、利用直观的图片、图像等进行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课内、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有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但是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会对课堂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带来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山岳的三种类型”难点:“背斜、向斜”的判断。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地表有五种基本地形,分别是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和山地。提到山总会让我们联想到巍峨、挺拔,我们一起来欣赏不同的山地。(ppt展示不同的山地景观)这些山脉形成的`原因是否相同?我们在旅游中如何辨别不同的山地类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设问)快速看这节内容,思考山地主要有哪些类型?学生回答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骨架,山地有多种类型,比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图片展示)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天我们主要从内力作用出发分析其构造。

(ppt展示)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褶皱山剖面图,这些山都是褶皱山。褶皱山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先要了解褶皱的形成。同学们先看褶皱山这一部分内容,找到答案。

(ppt展示)①地壳运动比较稳定时,岩层是一层一层沉积的,

②当岩层受到水平挤压的作用时,岩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课本模拟)

归纳: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永久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褶皱。

看书73页第二段思考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褶曲,也就是褶皱的一个弯曲(ppt展示)褶曲的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观察图4·9及第二自然段,思考:向斜和背斜岩层形态有什么不同?岩层新老关系(中心与两翼岩层新老关系)?各自形成什么地貌?完成下表

褶曲形态、岩层形态、中心与两翼岩层新老关系、形成地貌

未侵蚀、侵蚀后

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翼较新、山岭、谷地

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中心岩层新,两翼较老、谷地、山岭

完成74页活动,甲向斜,乙背斜,为什么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地形倒置什么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山谷,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性坚硬,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过渡,背斜向斜发育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褶皱山,坚硬的地壳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山呢?科学家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地球岩石圈可以划分六大板块(图片展示)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红箭头生长边界,板块背离运动,地壳会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绿色箭头消亡边界,板块相对运动,板块相互碰撞,形成高大褶皱山系(图片展示)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

思考:有人说红海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地中海可能会消失?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红海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地中海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以上我们认识了褶皱山,我们知道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地壳运动,另一种常见的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山是断块山(图片展示)华山,断块山又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断层。

同学们看74页第一段及图4。12思考什么是断层?学生回答并用粉笔盒演示断层,分清断裂和断层,断层有哪些方向的运动?(ppt展示)水平、垂直

我们主要了解垂直方向为主的运动(ppt动画演示)上升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的一侧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褶皱山、断块山它们都是山地的重要类型,主要都是由地壳运动形成,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成因不同的山地(ppt展示)火山,火山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岩浆活动,喷出地表的岩浆一定会形成火山?进而引出熔岩高原的形成。(ppt展示)熔岩高原东非高原,火山富士山。(ppt展示)火山的结构,问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让学生自己得出火山口、火山锥。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学生展示收集有关火山的资料

活动4【作业】学生作业

完成练习

8的形成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学习将物体以2和5为单位分群,并能按群计数。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以及学习计数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软件。

2、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底版、胶水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复习20以内的数数。

教师导语:“看,这里有这么多数字,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数数看!”

(1)请幼儿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练习数数。(1个1个数)

(2)用双数的方法练习数数。(2个2个数)

(3)以2为单位进行计数。

教师导语:

鱼儿正在进行队列表演,请小朋友一个仔细看,它们是几条在一起的?(划圈,说明这是群) 有几群?一共有几条鱼?

小结:这样两种数数的方法,2个2个数比1个1个数快。

2、学习按5分群计数

(1)幼儿操作活动,练习按5分群。

教师导语: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袋几何图形,请小朋友按照5个5个分好,并贴在纸板上。

(2)学习5个5个唱数到20。

教师导语:请小朋友把含有5的数字找出来。(同时用双手帮助幼儿理解10与5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让幼儿练习5个5个唱数到20。

(3)学习按5分群计数。

将鱼按5分群,并有规则地排列;

将鱼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动;

将鱼按5分群,不规则排列。

小结:5个5个数比2个2个数更快。

出现错误的分群,引导幼儿发现错误。

小结:每一群的数量一定要一样多,这样才能数得准确。

3、游戏“快速抢答”

玩法: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抢答。答对一道题加上相应的分值。最后评出优胜队。

规则:抢答中出现错误的一队要暂停一次比赛。

最后评出优胜队。

8的形成教案8篇相关文章:

幼儿懂礼貌的教案8篇

瓜的儿歌教案8篇

小说的教案8篇

火车的故事教案8篇

大班的课程教案8篇

梨的英语教案8篇

传球的教案8篇

送祝福的教案8篇

7的数数教案8篇

10的加法教案8篇

8的形成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