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卫生教案6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精确的教案设计可以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创新性的教案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个人卫生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个人卫生教案6篇

个人卫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的欢乐。

2、逐步积累幼儿洗澡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喜唰唰》、《我爱洗澡》、《日光海岸》音乐

2、宝宝洗澡录像、洗澡用品若干、每人一块沐浴花。

活动过程:

1、宝宝洗澡,引起幼儿洗澡兴趣

(1)有段十分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让我们随音乐来跳一跳。宝宝们随喜唰唰音乐做律动。

(2)好热呀?你们热吗?怎样才会舒服?

(3)有个十分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看他在干吗?放宝宝洗澡的录像,引起宝宝洗澡的兴趣。

2、交流洗澡的方法,积累洗澡的经验

(1)教师:宝宝洗澡时,洗了哪儿呀?引导宝宝充分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引导幼儿注意洗澡时要保护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让脏水进入。

(2)提问:宝宝洗澡时用到了什么?我们洗澡的时候会用到哪些东西?

(3)教师出示魔术盒,幼儿猜猜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小朋友们喜欢变魔术吗?此刻所有小朋友变成小小魔法师,伸出小魔棒(食指)指着魔术盒说变变变,就会变出好多的东西。

教师小结:洗澡用的东西可真多,这些东西都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变干净和舒服,成为干净的宝宝。此刻每人拿一个喜欢的,让我们随音乐来洗澡吧。

3、大家来洗澡,体验洗澡的欢乐

(1)播放音乐《我爱洗澡》。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宝宝抹沐浴液,带领宝宝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后背洗不到怎样办呀?(帮个忙擦一擦)。宝宝之间互相帮忙擦背、教师与幼儿间互相擦背。幼儿手拉手,变大泡泡,小泡泡。

(2)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景,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趣味的幼儿。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4、抹香宝宝,享受洗澡后的欢乐

(1)洗干净了吗?好,轻轻的放回沐浴花。我们用浴巾擦擦身体。(放松)播放音乐《日光海岸》

(2)洗完澡我们抹点什么呢?抹上点宝宝润肤露,闻闻香吗?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5、延伸活动

回家以后要勤洗澡,做一个健康、讲卫生的好宝宝。

个人卫生教案篇2

设计背景

乡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影响,大多数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太好,随地吐痰、扔果皮、纸屑、随地坐爬打滚,个人卫生也较差,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明白讲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知道讲究卫生会让自己成为让人喜欢的孩子。

活动目标

1.知道讲究卫生有利于健康,了解日常生活中卫生小常识。

2.学会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氛围。

4.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增强幼儿讲卫生的意识,逐渐形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只可爱的毛绒玩具猪。

2.《我爱洗澡》的光碟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师生谈话引出《讲卫生的孩子》。

1.猜猜它是谁?

2.出示小猪并向全班小朋友们作自我介绍(老师生动配音)。

二、基本环节:

听小故事《小猪奴奴》:老师以小猪的身份讲述故事,注意配音语气儿化,动作可爱,表情生动。

1.原来的奴奴是什么样的?朋友们喜欢它吗?(原来的奴奴顽皮,不讲卫生,很脏,朋友们都不愿意跟它玩。)

2.后来的奴奴是什么样的?朋友们对它怎么样?

3.讨论:谁知道怎么做才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呢?(让幼儿分别扮演多种角色了解有关生活卫生小常识。)

4.老师以小猪奴奴的口气小结性地说:“小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哦。今天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我有了很多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吧!”

三、结束环节:

欣赏歌曲《我爱洗澡》。

1.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2.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自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四、延伸环节:

游戏《找朋友》,活动自由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讲述故事的形式以及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让孩子们了解有关生活卫生小常识,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角色扮演知道怎么做才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活动过程幼儿有静有动,还感受了歌曲的欢快气氛,动作的创编也让幼儿有了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整个活动过程老师起到了引导作用,幼儿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次活动。如果故事能加以图片或动画课件的形式来进行,就能完全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课前准备工作还需要加强。

个人卫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才能防止和减少疾病。

2、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盛有水的两个盆

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难点: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讲卫生的要求。

活动过程:

1、设入情景,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提问:

(1)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为什么捂着肚子?(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猜测肚子的`原因)

2、谈话活动。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师逐一出示“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等图片让幼儿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该怎么办?(找医生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3)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宝宝?

小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肚子里就不会有蛔虫,就能预防减少和疾病,身体才健康。

3、操作活动。

(1)出示两盆水,幼儿分组检查小手并洗手,老师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

(2)幼儿观察不同两盆水,说说洗过的水和干净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的小手有很多细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要讲卫生,爱清洁,培养良好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乐于参与活动,尤其是在操作活动,孩子们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过度语句做到了衔接,整个活动动静结合,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整个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今后我会改进,做得更好的。

个人卫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做好个人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通过讨论及知识竞赛的形式、知道如何做一名将卫生的孩子。

3、知道讲卫生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快的情绪、同时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

4、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有关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知识竞赛题、

2、教师演唱歌曲《猪小弟》

3、五角星贴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引出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小猪变干净》

师讲述故事后提问:猪小弟为什么找不到朋友玩游戏?为什么它身上脏,大家就不愿意和它玩呢?最后,它为什么能找到朋友玩?

二、分析讨论

如果是你,你愿意和这样的小猪一起玩吗?那你愿意和怎样的小猪一起玩呢?

其实像小猪这样不讲卫生,而且他身上有许多小虫,这些小虫很小很小,我们用眼睛看不见,如果用显微镜一看就很清楚了,这些细菌喜欢在脏东西上生存,如果我们不天天洗脸,细菌就会到我们的眼睛、鼻子、还会爬进我们的肚子里,这样就会发烧生病、肚子痛

小结:我们要不让细菌到我们身体里去,就应该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我们怎样族谱才是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呢?(幼儿讨论)

三、知识竞赛

我们来进行知识抢答,答对的一组就在黑板上贴上一个五角星。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个人卫生教案篇5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常剪指甲和如何剪指甲。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手指甲勤修剪既卫生又美观

剪完后把手洗脏指甲要清理

活动准备:指甲??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的小手小脚,上面长着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都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

(二)关键步骤:

1.教师:小朋友,你自己会剪指甲吗?知道怎样剪指甲吗?来说一说。

2.教师: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剪指甲的?之后再描述。

3.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小小手,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自己会剪指甲了吗?以后我们自己可以剪指甲了,我们都要做讲卫生的好孩子。

家园互动:

1.家长可以在平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指甲,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2.帮助幼儿练习剪指甲的技能。

注意事项:

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女士不要留长指甲,也不要染指甲,为幼儿树立榜样。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个人卫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鱼缸脏了要清洗干净。

2.了解清洗鱼缸的方法和步骤。

重点难点:

知道鱼缸脏了要清洗干净。

活动准备:

1.水桶、干净的水、捞鱼网、海绵、纱布、教室清扫用具、抹布。

2.用小桶盛放了一段时间的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观察鱼缸内水质的变化,如果鱼缸里的水脏了,则提醒幼儿鱼的家需要打扫卫生了。

1.你们看鱼缸里的水和前几天有什么不一样?

2.水为什么变脏了?(引导幼儿理解在饲养鱼的过程中,鱼的粪便、多余的饲料及其他因素会造成水质变化,水会变得模糊和浑浊。)

3.小鱼喜欢这样的环境吗?我们怎么帮助它呢?(帮助幼儿理解小鱼不喜欢脏水,这时候就要开始准备清洗鱼缸了。)

三、教师清洗鱼缸,请幼儿观察了解清洗鱼缸的步骤和方法。(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教师盛出一部分鱼缸里的水,倒入干净的小桶。(注意水不要装太满,以免鱼儿跃出。)

2.教师用捞鱼网轻轻将鱼儿捞到水桶中。

3.请幼儿帮忙用清水将鱼缸里面的`小石子、鹅卵石等清洗一遍。

4.教师用海绵与纱布擦洗鱼缸内壁,可以请幼儿帮忙。

5.清理干净鱼缸后,按照布置鱼缸的方法,请幼儿帮忙铺入小石子并轻轻压平,轻轻放入鹅卵石,再植入水草。

6.教师将放置过一段时间的水沿着鱼缸内壁倒入鱼缸。

7.将水桶里的鱼和水慢慢倒入鱼缸。

四、小结。

个人卫生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班卫生教案5篇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7篇

卫生监督个人年度考核个人总结5篇

《讲卫生》小班教案5篇

医疗卫生个人总结8篇

卫生院个人总结参考5篇

卫生院个人总结7篇

卫生人员年度个人总结7篇

村卫生室先进个人主要事迹7篇

2024年度医疗卫生个人总结7篇

个人卫生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