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任务能够提升工作计划的效率,制定工作计划时,要考虑不同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地理组工作计划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组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基教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增强自信和能力。并从教师的知识更新、方法转变等方面展开了多次培训、学习、展示、推广形式的活动。使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目标、态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变。
地理学科在整个中学教育教学中起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才能真正改变教育教学现状。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的解读工作。塌实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学培训,帮助每一位教师进行新教材的备课,掌握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并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努力做到:“博学多才”“博大精深”,实现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提高吴江的地理教师整体素质。
深入课堂认真听课,为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导,使他们能不断地明确方向和具体目标;能不断地改进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
建立教育教学研究网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标:
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突破口,大胆进行地理课堂教改革。实现从“讲——学”“灌——学”到“导——学”的转变。创设“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乐学、爱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更广泛、更有效地使用电教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输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进行反馈都需要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
3、积极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地理教师。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并通过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与教坛新秀。
4、加强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的层次起作用。在课题研究中要把实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与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并实实在在出成绩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改革的方法。在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上,试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体工作高中地理教研活动。
⑴高一、高二年级教研活动:
地点:黎里中学
开课老师:丁金菊、钱明霞
活动的主要目标: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几种方法:
a、由学生来选择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b、进一步探讨网络课的开展。
c、研究如何把课本知识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⑵高三年级教研活动:
研究新高考方向;制定新教学内容和复习方法;统一教学难度、深度与具体目标。
地点:开学后定。
⑶配合苏州大市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的评课活动做好准备。
2、初中地理教研活动:
以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解读为重点,认真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学研究工作。
⑴建立初中教研网络:各校选派一名地理老师参加《历史与社会》的地理部分培训。成为学校学科联络员。
⑵各片组织学科中心组:松陵片:邱雪华、丁敬海、震泽片:钮土林、金卫星、平望片:吴永锋、金花、朱冬生、黎里片:钮文忠、庄巧英
3、课题研究工作的推广:
苏州市地理课题已经结题,起揭题报告受到苏州市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总结、分析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
吴江市级课题也将结题,要把已经取得的经验展示出来。并且进行推广。
高三信息搜集、交流活动:
要认真分析新的高考特点,做好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四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讨会,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针对我们的学生情况做出有本吴江特点的复习方案。
地理组工作计划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初中的新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不过年龄特点决定会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与同学们谈地理,认识地球和地图;学习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习内容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措施:
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践行我校的校风: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的精神,从而总结出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与智力潜能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
3、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带动“爱师、乐学、善知、会问”的学风。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
预备周8月25—9月1预备周(复习旧知识、备好新知识)
第1周9月1—9月5军训
第2周9.8-9.12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第3周9.15-9.19地球和地球仪(2)(3)
第4周9.22-9.26地球的运动(1)(2)
第5周9月29—10月4运动会
第6周10月6—10月10十一放假
第7周10月13—10月17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
第8周10月20—10月24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
第9周10月27—10月31多变的天气
第10周11月3—11月7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11周11月10—11月14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2周11月17—11月21世界的气候
第13周11月24—11月28人口与人种
第14周12月1—12月5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15周12月8—12月12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第16周12月15—12月19发展与合作
第17周12月22—12月26期末复习
第18周12月29—1月2期末复习
第19周1月5—1月9期末复习与考试
第20周1月9—教学工作总结
地理组工作计划篇3
本学期主要工作
1、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控制好教学进度,并定期检查、对照,及时加以调整。
2、加强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发挥团体作用。通过组员共同对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的研究,科学制定了详细的一轮复习计划;同时做好周密的分工与合作,张建平老师负责地球、地图及自然地理部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杨小波老师负责人文经济地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强勇老师负责区域地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针对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复习计划及时的加以调整,尽可能做到统一复习进度、统一训练;每一堂课备课组各成员都参与研读考纲,分析教材、学生,选择好的教法,做到精选作业,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团结互助,共同提高,力求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课外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外先对其思想上加以引导,让学生逐步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其寻找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
4、精选试题,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以及答题技巧方面的培养。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从题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对图表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取隐含的有效条件,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要加强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5、进行高考研究,加强与兄弟学校间的联系,及时把握高考动态。备课组需对考试大纲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通过与省内兄弟学校的联系,精心收集高考信息共享,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复习方式,跟上各兄弟学校备考的步伐。
6、备课组成员还需苦练内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备课组活动时间,积极探讨与教育教学相关的问题,探讨新的教学理论,研究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积极开课,多参加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7、配合地理教研组作好教学常规的检查。
地理组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教学工作安排和高二年级实况,在我校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下,制定此计划。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的,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宗旨,彰显个人优势和发挥集体智慧而坚持集体备课。扎实做好教育教学教研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备课组全体教师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中做到减负与高效结合,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创设思辩性的地理课堂。让小科也变成学生喜爱的科目。
2、加强备课组教研功能,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让每位老师都收获丰富。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备课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每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分析教材、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集众人之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反思。
2、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相互听课,学习研究。备课组内成员之间,提倡相互听课、评课,次数不限。意在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每周组织两次组内教师相互听课,提高课堂课堂质量,通过相互听课达到相互学习、吸收经验的目的。
3、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做好备、讲、批、复、查各教学环节工作。
4、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开课。听课、反思,吸取经验。课组成员,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校级公开课。个人下功夫准备公开课,备课组参与帮忙,发挥集体智慧,努力使公开课成功精彩。要磨课,几经打磨修正,可出精品课。这样就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
5、组织周练、月考,进行试卷分析,找出不足而改进课堂有效性。文科承接上学期教学计划,可以复习中国地理,接下来是地理必修1、2、3的复习,迎接统考。任务很紧迫,务必惜时跟进。
6、在教务处和教研组的指导下,精诚团结,相互合作,积极主动搞好本备课组各项工作。
7、在平时教学中,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要规范,有错及时订正,对问题较大的作业尽量面批。加强个别辅导。多鼓励,少批评,激励他们学习的动力,积极促进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
我组有一名老教师和两名年轻教师。年轻教师要不断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讲求质量,提高能力,从教学入手,只有抓好教学,成绩才会提高,同时在教学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能力,以适应明年高考的需要。本学期,我们备课组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1)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如何备好课呢?我们的原则是,以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指针,以教材为基础,以大学教材为扩展,结合几年高考试题进行备课。
(2)课后辅导:课后辅导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我组教师要在自习课时间内主动辅导学生,对错题一定要求重做,并在其他班讲解,以免再犯同样错误,同时在课后辅导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3)精讲精练: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做到精讲,多给学生时间,上学生有思考的余地的课,课下,一定要精练,及时巩固,反复练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地理组工作计划篇5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六章:亚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亚洲的气候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及极地地区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极地地区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从认识日本、俄罗斯和印度三个邻国开始,进而学习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西半球的巴西和美国,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第九章: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了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从而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地理组工作计划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