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仅是一份教学计划,还可以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工具,教师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及时调整教案,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数学排序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数学排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等不同规律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4套(大小不同的紫色三角形、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圆、颜色不同的半圆和正方形、颜色不同的苹果和茄子)、图形若干、幼儿用书《下面应该排什么》、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题1、(出示第一套图片)上面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三角形,大小不同)2、请你仔细看看上面的三角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3、请你告诉我下面应该排什么?(幼儿说,师演示)二、进一步学习排序1、(出示第二套图片)请你看看这组图谱,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3、请个别幼儿来排。他排的对吗?为什么4、小结:我们帮三角形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排队或帮圆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排队的方法叫排序。
5、(出示第三套图片):请你们告诉我,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6、请个别幼儿上来排。他排的对吗?为什么?
7、(出示第四套图片):请你看看这张图谱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8、根据顺序,请幼儿一个一个上来排,如中途排错了,纠正好再排。
9、刚才我们按一个苹果一个茄子,一个苹果一个茄子的排队的方法叫什么?
三、幼儿作业1、给你们准备了作业纸,请你们按照排序的方法给它们排队。
2、幼儿作业,师指导。
3、教师批改作业并讲评。
四、排队游戏1、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出去玩,不过有一要求,只有做到了,才可以出去玩。
2、请你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方法排队。
3、带幼儿出去做游戏。
小班数学排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幼儿通过操作发现,知道按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序。
2、在活动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初步学会按老师的要求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火车厢(4节),里面分别藏着3只大小不一的宝宝兔、蘑菇、嘟嘟牛和皮球、胖胖猪和气球。火车的音乐。
学具:3只大小不一的宝宝兔和蘑菇放在幼儿的桌面上。嘟嘟牛和皮球、胖胖猪和气球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
1、火车引题:(放火车的音乐):听!这是什么声音?火车在哪里呢?让我们学火车的声音把它请出来吧!
2、出示火车里的神秘朋友火车厢里住着一些神秘的朋友,让我们用一句神奇的咒语把它请出来吧(嗨嗨嗨!火车里的朋友请出来,)
1)、出示3只大小不一的宝宝兔,散放在绒板上。瞧!他们是谁?他们长的一样吗?哪里长的不一样?宝宝兔想来给我们小朋友表演节目,可是他们有没有排好队?{没有}请小朋友帮给忙,给宝宝兔排排队?幼儿尝试给宝宝兔排队,教师观察幼儿摆放的过程。
2)、尝试给兔子排队。请4位幼儿上来演示自己给兔子排队的结果,并说明自己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的2种:从最大的到大点的到最小的,或是从最小的到大点的到最大的。教师: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让幼儿按正确的结果第二次给兔子排队。
小结:我们给宝宝兔排队原来有两种方法,可从最大——大点——最小排,也可以从最小——大点——最大的排,我们的小朋友很聪明给他们排的这么好。
3)、出示蘑菇,并送给兔子吃第2节火车里有哪些朋友?让我们把他们给请出来吧!看,这里有几个蘑菇?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兔子肚子饿了,请小朋友给兔子送蘑菇吃吧,想一想,给他们吃哪个蘑菇才是最合适的`?(幼儿在桌面上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观看)。请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告诉大家,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小结: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蘑菇,大点的兔子吃大点的蘑菇,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蘑菇,这样才是最合适的。
3、幼儿练习操作。火车里还有很多的朋友,让我们都把他们给请出来吧!
第一、二组的作业:请这2组的小朋友给嘟嘟牛送合适的皮球,先看哪个是最大的、哪个是大点的、哪个是最小的,然后给嘟嘟牛送最合适的皮球,并贴在嘟嘟牛的下面。
第三、四组的作业:请第2组的小朋友先给胖胖猪排好队,然后给他们送一个合适的气球,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送的最最好。(请幼儿将桌面的材料和椅子下的材料进行交换)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活动反思:
在没有开展活动前,我在想我这样的设计应该是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的,而且孩子应该可以是按我的思路来完成这个活动的,但是在进行了之后,我才感到有时候预设的往往和实际相分离,具有一定的距离。看来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孩子的实际水平要有准确的把握,这样才可以及时扭转局面。
小班数学排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能够对大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观察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大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大小进行排序
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
(四)拼摆游戏
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
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班数学排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2.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大卡片三张,准备几何图形、长短不一的塑料管、高矮、直径不等的瓶子、花瓣、树叶、花片、串珠等。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三张大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1)第一张树叶不变,三角形逐一增多。
(2)第二张树叶不变,三角形逐一减少。
(3)第三张三角形逐一减少,圆形逐一增多。
2.幼儿操作。
(1)教师让幼儿自取一两种操作材料,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2)启发幼儿向幼儿讲述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3.教师在幼儿操作时,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把幼儿在排序方面出现的错误列出来,并引导幼儿分析、改错。
4.让幼儿自定规则,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鼓励幼儿创造不同的排序方法。
5.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继续观察幼儿用书第32页的排列规律,完成练习。
小班数学排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2、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比较
2、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搭火车 1、幼儿尝试游戏。
(1)教师: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好玩的积木宝宝。
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教师: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感知立方体及它们的不同。)
(3)教师:你们想玩吗?我们玩一个搭火车的游戏吧!
看看哪个宝宝能干,搭的火车漂亮!
2、讨论小结。
教师:你搭的这列火车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搭的。
3、老师示范。
(1)教师:老师也想玩一玩这个游戏。宝宝们看,老师也来搭火车!
看看谁最大?让它做火车头!再找个大的做身体,找哪个?看看,还有谁大?
搭上去。再找哪个?
(2)火车搭好了!呜呜呜,开!
教师:你们都会这样从大到小搭火车吗?
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开心吗?
二、游戏:长高了
1、幼儿尝试游戏。
(1)教师:积木宝宝也很开心。
现在,它们想和我们玩‘长高了’的游戏了。我们一起来玩吧!
(请先按大小顺序排好的幼儿将老师那边的积木也排好。)
2、讨论小结。
教师:我们拿出小手指好了,看一看,这里的积木宝宝是怎样长高的!
(师生边指边一起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ddd)
3、幼儿再次游戏。
教师:你的积木宝宝也会这样长高吗?
好,我们再来玩一玩!
4、将积木宝宝送回家。
教师:积木宝宝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休息吧!
三、幼儿自由探索游戏师(拿出一盆包装盒玩具)
1、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包装盒)
它们一样吗?”“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
它们也想和你们">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排序游戏12-23
大小排序游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4-27
大小排序游戏小班教案11-08
小班数学大小排序游戏教案(精选9篇)07-29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排序》(通用16篇)03-11
大小排序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4-01
《大小排序》中班数学教案11-18
《大小标记找朋友》幼儿园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数学教案09-14
小班《大小标记》数学教案10-1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比较09-25
小班数学排序教案篇6
设计意图与背景:
大小排序是一项很平常的数学活动,但是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活动的材料,我们采用蒙氏教育材料,通过感觉统合,促进幼儿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正确获得大小、差异变化的知觉。
2、在活动中能大胆进行尝试。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方体玩具、包装盒
活动过程:
1、游戏:“搭火车”
(1)幼儿尝试游戏。
师:“小朋友们瞧,老师带来了好玩的积木宝宝。”
“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感知立方体及它们的不同。活动中,幼儿说出了“上面有许多正方形”、“它们大小不一样!”“有小的、有大的`!”)
“你们想玩吗?”“我们玩一个搭火车的游戏吧!”
“看看哪个宝宝能干,搭的火车漂亮!”(老师先不提要求,让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注意发现是否有幼儿按规律进行排序。) (2)讨论小结。
(在幼儿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既肯定了幼儿的探索,又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音乐集中幼儿、观察选择能按大小顺序排列的火车)
师:“xx宝宝搭的这列火车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搭的。”
(丁政和蒋佳茜两位小朋友是按大小规律排列的,我们请他(她)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搭的,但是小班幼儿的表述能力还不行,所以他们不知道怎样说,于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边看边说:大大的火车头,身体越来越小。表扬了这两位幼儿,他们非常的开心。)
(3)老师示范。
师:“老师也想玩一玩这个游戏。宝宝们看,老师也来搭火车!”
“看看谁最大?让它做火车头!再找个大的做身体,找哪个?看看,还有谁大?搭上去。再找哪个?
小班数学排序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