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教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工作热情,提高教学的满意度,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蝴蝶飞音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蝴蝶飞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和分辨乐句的基础上,能听音乐做游戏。
2。初步学习创编蝴蝶飞舞的动作以及蝴蝶停飞时的造型
活动准备:
1。花园背景图,蝴蝶活动教具,四朵形状,颜色各异的花朵教具。
2。花宝宝,蝴蝶头饰若干。
3。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都出来做游戏了。听听谁来了?
二。完整欣赏
1。幼儿欣赏第一遍,教师提问:你们听出是什么小动物在做游戏啊?(幼儿自由回答)
2。
幼儿欣赏第二遍,教师随乐讲述故事,并辅以动作。
(1)春天来了,花儿伸伸懒腰,展开了美丽的花瓣!红花,兰花开了,黄花,紫花开了,美丽的蝴蝶飞来了,一会儿停在红花上采蜜,一会儿飞到黄花上闻一闻,一会儿停在蓝花上比美,一会儿又和紫花说着悄悄话。花儿与蝴蝶把春天打扮的分外美丽。
(2)提问:是什么小动物在游戏啊?它在找什么呢?
3。幼儿欣赏第三遍,教师出示背景图,随音乐演示教具。
(随音乐演示的宁静的花园,竞相绽放的花朵,飞飞停停的蝴蝶,不仅形象美观,色彩鲜艳,而且与音乐十分吻合。这种视听结合的欣赏方式使幼儿仿佛身临其竟,音乐形象也变得更加鲜明)
(1)提问:蝴蝶在花园里一会儿飞,一会儿停,它在花上停了几次?
(2)蝴蝶是一开始就马上找到花的吗?它停在花上会对花儿说什么呢?
教师边演示蝴蝶教具,边哼唱曲调,其间以蝴蝶的口吻,如"真甜啊" "好香啊" "真美啊" "你好啊"提示每一乐句句尾,引导幼儿创编出蝴蝶停飞时的造型动作。
5。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蝴蝶找花的情景,教师及时肯定幼儿优美的造型。
6。教师做蝴蝶姐姐,幼儿做花宝宝,共同随乐曲表演。
蝴蝶飞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拍。
2、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重难点:
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在乐曲伴奏下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蝴蝶、花的胸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带领幼儿在《春天》的乐曲伴奏下律动入场。
师: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好吗?
二、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性质和节拍:
1、播放乐曲请幼儿欣赏。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乐曲吧。
2、提问:这首乐曲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小结:小朋友都觉得这首乐曲听上去很优美,那么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呢?再次欣赏乐曲。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听出来的拍子。
4、尝试用2、3拍子为乐曲打拍子。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2拍子的,有的小朋友说是3拍子的,那2拍子怎么打?3拍子怎么打?我们听着乐曲来打打,看看哪个更合适?
5、小结:大部分小朋友都听出来是3拍子的,那我们一起来为乐曲打拍子吧。师带领幼儿为乐曲打拍子。
6、师:除了拍腿还可以拍哪里?师带领幼儿用另一种方法为乐曲打拍子。
三、跟随乐曲节奏学蝴蝶飞舞:
1、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飞舞。
师:这首乐曲真优美,把小蝴蝶都引来了,我们一起学学小蝴蝶飞。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师:刚才老师看见某某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飞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师带领幼儿跟着节奏飞舞。音乐结束前教师引导幼儿停下摆一个姿势。
师:你会跟着节奏飞吗?
师:飞累了,停一停。老师来拍照了啊,哪只蝴蝶停得最漂亮?
4、幼儿再次听乐曲飞舞,音乐结束时摆一个造型。
师:我们再去找一朵美丽的花,这次看看谁停得最漂亮。
课后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物质方面的准备有创设春天小花园的情景蝴蝶胸贴,让孩子充分感受音乐形象,使抽象的音乐内容变成有形、有情的生活情景。活动的`第一环节我让幼儿都变成一只小蝴蝶飞到花园里,幼儿在听第一遍音乐的时候,我让幼儿猜小蝴蝶在音乐里做了些什么,都飞到了什么地方?幼儿在我的神秘口吻的带动下认真地去听,去想象,因此在听完之后幼儿能踊跃举手发言,在接下来的环节,先让幼儿理解乐曲结构,然后让幼儿用拍手的方法打节奏。我看幼儿基本了解了音乐的结构,就让幼儿变成一朵小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造型,然后老师扮演蝴蝶,一起跟着音乐游戏。最后我让幼儿分别扮演花和蝴蝶听音乐表演,并且强调蝴蝶一定要在花儿们说完:“蝴蝶蝴蝶真美丽,飞到东,飞到西,快快飞到我这里,快快飞到我这里。”这句话之后才能停在花身边;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与同伴游戏的快乐。但是,我活动中,我没有强调蝴蝶飞舞动作的多样性,花朵的造型也不丰富,导致蝴蝶们飞舞的动作和花朵的造型都大同小异。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并且聆听了教研老师们的点评后,我也深深感受到要上好一个集体活动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更要心中装着幼儿,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要真正确立以“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如进行好一个活动首先要来源于幼儿,幼儿要有生活经验和兴趣,如果脱离了幼儿进行一个活动,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活动的准备中幼儿要有生活经验的准备。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要作到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而在活动中要注重情感的激发,如创造力,想象力,或是成功,快乐等情感,因为情感的目标对幼儿更有长远的价值。
蝴蝶飞音乐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听辨音的强弱、高低”是幼儿应具备的音乐能力之一。音乐游戏活动“豆豆找饼干”,用卡通形象“豆豆”贯穿整节活动,创设帮助豆豆找饼干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听、想、找、唱中感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变化,并根据距离的远近控制声音的强弱。
2、锻炼听觉能力和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于远近的空间距离有初步的感知经验,初步学唱过《豆豆找饼干》歌曲(歌词附后);
物质准备:卡通豆豆图片一张,卡通豆豆头饰一个,饼干10块,小鼓一个,饼干贴纸若干,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声势导入激趣
1、动动手。教师变化声音敲击小鼓,提问:刚才小鼓说话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从小声到大声)我们把膝盖变成小鼓,小手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的声音吧。
2、动动脚。教师交替变换鼓声大小(从大声到小声再到大声),提问:我们把地板变成小鼓,把小脚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说话吧。
二、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
1、复习《豆豆找饼干》歌曲。
出示饼干,师:这是谁的饼干?豆豆丢了饼干一定很着急,我们用歌声提醒他找饼干吧!
2、结合图片进行声音强弱的练习。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师:豆豆在离饼干很远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唱他才能听见呢?现在豆豆离饼干很近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唱?
(2)演示图片,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师:可是豆豆没有发现饼干,他又到别的地方去找了。如果豆豆离饼干又远了,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豆豆又走近饼干、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现在我们一起看着豆豆来唱一唱。
三、趣味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也来玩“豆豆找饼干”游戏吧。豆豆的饼干会藏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要用歌声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如果豆豆离饼干远,我们唱得大声;如果豆豆离饼干近,我们就唱得小声。不能直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只能用歌声来提示。
2、分角色游戏。
(1)第一次游戏。师幼坐成大圆圈,请另一教师当豆豆,教师根据情况与幼儿一起唱,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找到后,请豆豆说说是怎么找到饼干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豆豆的,进一步明确游戏的玩法。(2)第二次游戏。请一名幼儿当豆豆,其他小朋友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
(3)第三次游戏。请豆豆在“森林”里找饼干,其他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用声音和动作进一步表现强弱变化。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今天找到的饼干吧。
活动点评本节活动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豆豆找饼干”音乐游戏,让幼儿获得听辨与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
第一环节教师运用声势导入,交替变换鼓声大小,引导幼儿倾听后用拍手和跺脚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经验准备。
第二环节教师将难点前置。观察距离远近并用声音表现强弱变化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敦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游戏情景,并采取直观的图片演示来进行声音的强弱练习,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趣味游戏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敦师循序渐进地组织游戏。先是简练、清晰地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再让一位助教当豆豆示范游戏、然后请幼儿当豆豆玩游戏。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到了支架作用,如在第一次游戏时辅助幼儿歌唱,第二次游戏时根据情况适当退出,第三次游戏时放手让幼儿来控制声音。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善于关注个别幼儿,如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几次错过位置找不到饼干时,教师循循善诱:“豆豆找不到饼干着急吗?想想你刚才走到哪里的时候小朋友的.歌声变小了?”同时,教师能够随机把控游戏的难度,体现了教学的智慧。
附《豆豆找饼干》歌词(根据《两只老虎》曲调改编) 豆豆快来,豆豆快来,找饼干,找饼干,饼干在哪里?饼干在哪里?找一找,找一找。
活动反思
⒈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⒊教师教态自然、丰富 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 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蝴蝶飞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听辨和说出能够将音乐和故事结合起来,从情感上充分理解音乐。
2、能够听辨音乐前后两段在节奏、力度的不同。
3、能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毛毛虫和蝴蝶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表现出音乐前后情感的变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毛毛虫和蝴蝶》的音乐、毛毛虫变成蝴蝶过程的图片、故事。
经验准备: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有初步听辨音乐节奏和力度等基本元素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先给幼儿讲述一个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时得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欣赏的内容。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播放一次音乐,让幼儿从整体上感受音乐,并说出各歌曲唱的是什么动物?
2、播放音乐的第一段,让幼儿听,并说出这段音乐的节奏是缓慢的还是快速的?歌声是欢快的还是低沉的?
3、再次播放第一段音乐,这次让幼儿说说毛毛虫是怎么了?在做什么呢?它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让幼儿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4、播放第二段音乐,让幼儿说说这段音乐的节奏是缓慢的还是快速的?歌声是欢快的还是低沉的?
5、再次播放第二段音乐,这次让幼儿说说毛毛虫变成蝴蝶之后怎样了?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让幼儿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律动表演。
让幼儿跟着音乐进行律动表演,用肢体语言表现毛毛虫悲伤孤独的形象和蝴蝶自由欢快飞舞的形象。有能力的幼儿还可以一边表演一边跟着音乐跟唱歌曲,引导幼儿在唱和表演的过程中注意节奏、力度和感情色彩的变化。
活动延伸:
以《毛毛虫和蝴蝶》为背景音乐,让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根据歌词内容画一幅画。
附:毛毛虫变成蝴蝶
很久以前,一只蝴蝶将自己卵产在了一棵树上,她看了看自己的孩子便飞走了。许多天后,这颗卵孵化了,周围的动物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这个新生儿,便议论了起来"天呀,它长的好难看~~,'太丑了~~最好让它离我们远点。的确,它长的十分丑陋,身上有好多脚,而且周身布满尖刺,它是一条毛毛虫。小毛虫很伤心,无论走到哪都被别人嘲笑,欺负。...小毛虫白天不敢出来,躲在角落里,只有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食物,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小毛虫也逐渐的长大,而且越变越变丑,连鸟儿都不敢吃它。一天,小毛虫在角落里晒太阳,看着天空飞舞着几只漂亮的蝴蝶,心里想:我要是能变成漂亮的蝴蝶那样该多好呀。这时一只蝴蝶发现了它,飞到了它的面前,小毛虫很惊慌,连忙躲了起来,害怕蝴蝶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别怕,你看你长得好可爱!蝴蝶对着小毛虫说。小毛虫惊呆了,自己生平第一次被别人夸,它好奇的问蝴蝶:我的.样子这么丑陋怎么会是可爱?傻孩子,你以后会变的比我还漂亮,蝴蝶说完便飞走了。毛虫以为是好心的蝴蝶姐姐在安慰自己,便没放在心上。
几天后,小毛虫感觉很累,便吐了一些丝丝,倒吊在树上睡着了,(其实它现在已经变成了蛹,可它自己却还不知道)又过了几天,小毛虫睡醒了,它感觉眼前一片黑暗,只要冲破黑暗,便能重见光明,于是它憋足了劲用力一冲,冲破了蛹壳。阳光好刺眼,它连忙用手挡住了眼睛,这时它发现,自己的手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而是两对美丽的大翅膀,它可以飞起来了。它快速地飞到水边,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居然真的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它高兴的要疯了。原来蝴蝶姐姐没有骗它,自己真是一只蝴蝶。以前嘲笑它的动物,再也不讥讽它了,而是变成了羡慕的眼光。从此这只蝴蝶过上了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蝴蝶飞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快慢,进一步学习随乐有节奏的律动。
2、借助从下往上的顺序作出较快速反应,表演歌曲。
3、在变化速度游戏时,愿意积极迎接挑战。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身体若干部位的名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摸耳朵》
1、幼儿随着音乐,演唱歌曲。
2、教师替换歌词发出的指令,带领幼儿边唱边玩"摸鼻子"、"摸膝盖"的游戏。
二、游戏《我说你拍》。
1、教师发出语言指令,幼儿作出快速反应。
教师:可以摸鼻子、摸膝盖……可不可以拍呢?准备--拍手、拍膝盖,还可以拍哪里?
2、教师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引导幼儿拍脚、拍膝盖、拍腰、拍肩、拍头。
3、教师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引导幼儿拍头、拍肩、拍腰、拍膝盖、拍脚。
二、韵律活动《快来拍拍》
1、教师随音乐旋律朗诵歌词,并按规定的节奏做动作。
这样表演动作:在"来"自上做一次召唤的动作;在"拍拍"上,做两次拍手动作;在"头、肩、腰、膝盖、脚"上做一次轻拍该部位的动作。
2、教师随音乐旋律边唱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并引导幼儿跟做。
3、引导幼儿完整的.边唱边做。
三、根据前奏速度的变化来变化动作和演唱的速度。
四、结伴放松游戏《快来拍拍》
尝试听琴用较慢的速度,边唱边拍对方身体的相应部位,进一步尝试体态交流与交往。
蝴蝶飞音乐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的世界里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对色彩绚丽的物体极为敏感、关注。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自己亲自动手画出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将蝴蝶的翅膀装饰一新,增强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抓住幼儿感兴趣的课题,生成此系列活动。让幼儿完全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并让幼儿体会爱护动物和其中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花蝴蝶,激发绘画的兴趣,学习画出蝴蝶的翅膀作出不同图案特点,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幼儿能自由尝试用多种材料大胆地在蝴蝶的翅膀上进行装饰。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4、欣赏自己制作的花蝴蝶的翅膀的图案,享受创作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能大胆想象。
难点:能用自已画好的蝴蝶图案作出不同形状的翅膀花纹。
活动准备
1、学具:活动材料每人一份,红、黄、蓝三种颜色每组一份。
2、教具:音乐磁带,范画一张,蝴蝶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欣赏舞蹈,感受蝴蝶的美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舞蹈,大家想看吗?请你猜猜老师跳的是谁?
2、出示图片,认识蝴蝶
(1)调动已有经验,幼儿讨论:
师:大家都说对了,是蝴蝶。你见过蝴蝶吗?在哪里?它长得什么样?师:大家讲得真好。蝴蝶很漂亮,蝴蝶还会张开美丽的翅膀,就象一件美丽的花衣裳。
(2)出示图片,认识蝴蝶:
师:今天幼儿园里也飞来了蝴蝶,大家想看吗?你看,蝴蝶的翅膀长得什么样?上面的有些什么?
师:蝴蝶的翅膀,上有花纹,这些花纹就象一条漂亮的裙子!
(3)讲解画法,激发兴趣
师:这样的美的蝴蝶我们一起来画画吧!老师已经画好了蝴蝶,请你给它添上美丽的颜色,涂颜色的时候要记得把颜料擦干净,你自己可以想想还能怎么画呢?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能大胆想象出不同的规律。引导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师: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4、活动延伸:学跳舞蹈
师:小蝴蝶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跳舞吧。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观察力、理解力增强,独立个性,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发展,喜欢自由活动,抽像能力明显萌发。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大班幼儿在活动中观察图片时也会进行一些逻辑推理,他们既注意到图画的.细节,还根据这些细节进行分析推断。
(2)对教师的反思:对每个幼儿水平、学习习惯、学习特点我都有一定的了解,在绘画活动中,大班幼儿则要求“想一想”。他们在头脑中先作构思以确定有意想象的目标,作出行动的计划,然后基本上按预定计划去行动,所以能把握教育内容。这对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得到提高。
(3)对师生互动的反思:大班幼儿在活动中大多数都不仅在认知活动中能够采取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法,在意志行动中也往往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个别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加以引导,使幼儿都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指令进行活动,因此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仔细的设计观察,带幼儿走出教室一起观察、讨论蝴蝶,幼儿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于是在开展讨论时,幼儿就会有好多的东西想说,在说的过程中,幼儿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幼儿从中积累了许多的知识经验比如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蝴蝶都有那些不同吗?
蝴蝶飞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
★ 上乐乐作文6篇
★ 我乐乐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