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编写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能按卡片上动物的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物品。
3、学习当小主人,热情地招待客人。
活动准备:
小猫1只、小狗2只、3只、小兔3只、小鸡4只
卡片人手一份、、找朋友音乐、萝卜、鱼、骨头、虫子、1~4数字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都有谁。
师:小熊再一次唱歌比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他非常开心邀请朋友们来他家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邀请了谁?
二、基本部分
1、正确点数动物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师:小红给小动物们都准备了许多好吃的食物,你能帮助小红数一数小动物都分别有几只?
师:你是怎么数的?(我用手指着,一个一个数的)
师:它用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手口一致数)1、2、3、4、,共有4只
师:我们用相同的方法再数数别的小动物有几只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的这个方法叫做手口一致的点数。
2、给小动物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师:小猫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师:小狗有两只,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3、出示食物招待客人
师:我们应该怎样招待客人呢?你会怎么做?
师:小红给小动物们都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大家快看看是什么(萝卜、鱼、骨头、虫子、)
师:请小朋友们用手口一致的方法一起来数一数。
师:终于到分享食物的时间了小动物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尝了。
师:这时小红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认真听哦,请你按小动物的数量分享相应数量的食物。
师:我们应该怎么分?谁来帮帮小红?
师:幼儿将食物分享给动物完成匹配。
4、游戏“送动物回家”
师:小动物们玩了一天也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师:一共几座房子,每一个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师:我们应该把小熊猫送回那个家呢?
师:请少数幼儿上来送动物回家
三、结束部分
1、游戏“找朋友”
师:给幼儿事先准备点卡和物品让幼儿找朋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提问,同伴讨论,自由表达等方式,对幼儿学习的`掌握,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进行及时评价,根据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 。能合理分配好时间组织好师幼活动,力争做到让不同的幼儿都有发展,使得对教学内容和教法达到最优化,体现因教施教的原则,提高活动的效益。从孩子的反应上来看,他们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游戏化,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大胆的尝试,个别幼儿思维还是比较局限。
在活动结束前,针对幼儿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考量幼儿是否初步达到活动目标。
本节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在找朋友环节可以分组进行。
2、活动中教师语速稍快。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和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地摆放物体。
3.引导幼儿养成边操作边大声地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 贴绒娃娃5个,皮球3个,标记图。
2.学具 相同动物卡片若干套,标记图,相同圆片,相同方片,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啦?
二.集体活动。
1.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向右的摆放物体。
教师出示标记图:有许多娃娃要做游戏,请小朋友帮他们排好队。第一个娃娃排在哪里?
2.学习--对应地并排放物体。(难点)
娃娃想玩皮球了,请你们给一个娃娃发一个。皮球,皮球放哪里呢?皮球放在红线的下面,一个皮球和一个娃娃要对整齐。
3.学习对应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
他是怎样给娃娃发皮球的?(一个娃娃一个皮球)娃娃和皮球哪个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小组活动。
1.第一组,喂小动物。
先把盘子里的小动物排在红线上,再喂每只小动物一份点心,再说说动物和点心哪个多,哪个少。
2.第二组,圆片和方片哪个多。
先把圆片片排好队,再给每上个圆片片送一个方片片做朋友,送完以后,说说因片片多还是方片片多。
3.第三组,送片片回家。
先看看片片的家里是什么标记,再送片片回家。
四.活动评价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位“上、下”。
2、培养简单的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辨别方位“上、下”。
难点:培养简单的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图片、音乐cd、贴画、彩笔、活动教材
2、经验准备:身体的各部分所处的位置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铺垫新知
师:1、你知道鼻子在哪?(幼儿回答)请摸一摸。
2、你知道嘴巴在哪?(幼儿回答)请摸一摸。
3、摸一摸鼻子和嘴巴,哪个在上面哪个在下面?(幼儿回答可能不标准)教师边摸边示范表达:鼻子在嘴巴的下面,嘴巴在鼻子的上面。
4、说说你的头和你的.脚,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5、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的目的:上上下下(板书)
2、游戏活动:先跟着老师感受一下上上下下的方位。
老师一边念儿歌《上上下下》一边做动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往上爬,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往下滑,太阳公公起床了,花儿对我微微笑,上上下下上。
3、应用幼儿熟悉的环境、图片、挂图,应到幼儿观察、理解上下方位。
4、出示活动教材图片,引导幼儿分析上下关系和语言表达。
教师手指图片1说:
1、这幅画里,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
2、我这有一架飞机,它应该在哪?上面还是下面?为什么?(让小朋友学一学飞机飞)。教师说: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飞机是在天上飞的,请小朋友把你们的飞机贴在正确的位置。
教师手指图片2说:
1、这栋房子里住着小猪和小狗,小狗已经住一楼啦,小猪住哪了?请小朋友贴一贴。
2、小朋友们说一说小猪和小狗他们俩谁在上面谁在下面?
师:请小朋友用你的小手告诉我,小蚂蚁在哪儿爬?(幼儿向下指)小鸟在哪儿飞?(幼儿向上指)
教师手指图片3:动手操作,再次感知“上下。请小朋友两人一组演示一下玩跷跷板。小老鼠也想玩,请你贴上去,说一说,谁上去了,谁下来了。强调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教师手指图片4:小猴子喜欢在那玩耍,贴一贴,说一说,它们的上下关系。
5、生活快车双层巴士开来了,小动物们去旅行,深入感知。
(1)巴士上,下层都有谁?上层都有谁?
(2)请用红笔把上面的小动物和他的头像连起来,请用绿笔把下层的小动物和它的头像连起来。老师个别辅导。
6、请小朋友们收拾好活动材料,整理好课桌,依照上下顺序放好彩笔和教材。
?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课后随音乐跳一跳《上上下下》。
小百科:上下,常用词语,愿意指方向上方和下方。现多用于职位、辈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大概、高低之意。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2.两个袋子(一个里面有东西,一个里面没有东西。)
3.各种食品包装盒(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是空盒。)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有”和“没有”
1.出示两个袋子
(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
2. 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
教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
二、判断“有”和“没有”
1.观看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观看后提问:你们看到超市里有什么?
2.幼儿操作
(1)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2)介绍操作要求:
在货架上的东西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
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3.交流小结
你选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4.再次操作
(1)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帮熊妈妈选许多货。
(2)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教师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3)相互介绍。
三、和熊妈妈一起开超市。
”(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篇5
活动由来:
让幼儿学会观察两个形状、颜色相同的物品,培养逻辑意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双、副等数量词。
2、学会将两个相同或相关的物体放在一起。
3、萌发初步的逻辑意识。
4、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熊的一家”四种颜色的彩笔。
2、学具准备:“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袜子和手套;四种颜色的彩笔;大小不一样的扣子若干;缺失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朋友一起来玩“彩笔对对碰”的游戏吧。
教师问:“小朋友们,这些彩笔的笔帽哪去了?我们把它找回来吧!”幼儿操作彩笔。引导幼儿找与彩笔相同颜色的笔帽。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及时指导。
2、幼儿操作学具“小熊的.一家”。教师:小朋友们,小熊真是粗心啊,鞋子、袜子、手套都放到一起了,自己却分不出来,小朋友,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引导幼儿给大小不同的袜子、鞋子、手套配对。也可以用纽扣,按照纽扣的大小、公母配对等
3、分组操作,让幼儿几个人一组,一起操作,共同完成,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评价:
1、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锻炼了手脑。
2、幼儿喜欢集体生活、集体活动。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6的数数,认识数字6)
(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习6的形成,数数。
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分。
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
3、拼小兔:复习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
老师介绍玩法:
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在活动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错。有几个小朋友认识了数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时出了错误。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对他们几个再次引导最后也完成的不错。只有给孩子们时间,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加油宝贝们!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知道比5少的数有1、2、3、4。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
2、学习制作比5少的点卡,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五种冰激凌(数量各位1—5)。
学具:点卡,每张桌子一盒蜡笔;人手四张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准确点数5以内的数。
1、夏天来了,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呢?
2、出示5种冰激凌:这里有许多冰激凌,看看这些冰激凌都是什么口味的?(红——草莓,黄——香蕉,绿——西瓜,棕——巧克力,紫——葡萄)
二、引导幼儿归类计数。
每种冰激凌有几个呢?怎样才能数得更清楚?
三、比较多少。
你觉得哪种冰激凌多,那种冰激凌少呢?(引导幼儿运用一一对应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哪些冰激凌比葡萄冰激凌少呢?(引导幼儿完整说出比5个葡萄冰激凌少的是......比5 少的是.......)
四、学习制作比5少的点卡。
1、老师示范画比5少的圆点,画好后引导小朋友说出老师画了几个圆点?小朋友看,比5少的点卡有几个呢?引导幼儿说出1、2、3、4的点卡。
2、分发幼儿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做比5少的点卡。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部分幼儿制作的点卡,集体验证。
六、收拾用具。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篇8
设计背景:
小班的小朋友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服、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和小
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观察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
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3、请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
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教师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比较大小》含ppt课件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幼儿数学课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