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画》教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课文《画》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课文《画》教案5篇

小学课文《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从马良用神笔帮助老百姓惩罚中,受到启发。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课文内容。

读第1~8自然段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良看什么看得出神?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大官和画师什么表现?他们怎么说?怎么做?从此,马良怎样做呢?找出重点词句。马良为什么盼望有一支笔呢?(理解:盼望)

学习第二部分课文内容。读第9~16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马良的'笔是怎样得到的?为什么说它是神笔呢?马良有了这支神笔是怎样做的?他帮助老百姓做了哪些事情?

学习第三部分课文内容。读17~28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大官让画师用神笔画什么?结果怎样?大官怎么办的?马良为什么答应了?他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画什么?最后画什么?说说大官的不同表现?

1、大官的下场什么样?说明什么?

2、从马良惩治大官的过程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总结课文。

1、马良没有笔的时候是怎样画画的?说明什么?

2、马良有了神笔,对穷人和大官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3、你喜欢马良吗?为什么?

三、作业。

小学课文《画》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想好再做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会写6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想好再做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两幅城市设计图:第一幅楼房之间挨得较近,路灯挨得很近。第二幅图楼房排列得错落有致,街道宽敞,环境优美。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课题《城市设计师》,请学生说一说看到课题后你能提个问题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进行梳理归纳,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如:

(1)什么是城市设计师?

(2)设计师用什么设计城市?

(3)谁是城市设计师?

(4)他设计的城市什么样?

3.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快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汉语拼音朋友来帮忙,多读几遍,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进行巡视,看看哪些同学需要个别指导。

2.请学生读完课文后,再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边读边在文中划出生字。

(三)检查反馈,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如开火车读,请小老师指读,去掉拼音直接读生字等。

2.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出示词语或较简单的句子,请学生读一读,目的是使生字的学习不孤立,并为学生读好课文做铺垫。如:

(1)城市——市

设计师——师

城市设计师是做什么的?

(2)一台电脑——台、脑

还能说一台什么?

读读这句话。

爸爸买回来一台电脑,装上软件以后可以画画。

(3)帮助——助

改一改——改

宽阔——宽

整齐

大街小巷——街

3.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请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读一遍课文,如果有读错的地方,指出来帮助他改正。

4.指名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四)读文解疑,指导朗读。

1.导语:同学们,课文大家已经读过几遍了,还记得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吗?谁找到答案了?

2.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问题。

如:谁是城市设计师,用什么设计?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表达完整的意思。

3.重点解疑“设计的城市什么样?”

(1)先请学生说一说,浩浩设计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说一处,说不全请同学们做补充。

(2)出示两幅城市设计的图片,一幅“楼房挤在一起,林荫道遮住了花园,路灯排得很密”;另一幅“楼房各式各样排列错落有致,路灯整齐地排列在大街小巷,花园里鲜花盛开”。请学生说说哪一幅是浩浩第一次设计的,哪一幅是第二次设计的,并说说理由。(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原句,简单说说理由就可以。)

(3)看了两幅城市设计图以后,你愿意生活在哪座城市,为什么?(第一幅设计得太挤,给人不舒服的感受,第二幅设计环境优美。)

(4)请学生带着体验,分别读一读这两段话。

①哎呀,楼房挤在一起,林荫道遮住了花园,路灯也排得太密,像两道竹篱笆。

②蓝天白云下,绿色的林荫大道笔直宽阔,路边是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花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路灯整齐地排列在大街小巷……啊,多美的一座城市呀!谁见了都会喜欢。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好第二段话,可以问学生,喜欢不喜欢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喜欢这样的城市应该怎样读呢?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

4.抓住重点,深入理解。

(1)通过对比的朗读,问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都是浩浩设计的城市图,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带着问题再读一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幅是浩浩随便点击鼠标设计的,第二幅是在爸爸帮助下,浩浩认真设计的。所以我们做事要动脑筋,认真思考才能把事情办好。

(五)这座漂亮的城市里还会有什么?

请你想一想,再说一说,你心中的城市是什么样?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画一座漂亮的城市,准备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训练表达。

1.请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城市图,介绍自己的作品。

作品可以是手画的,也可以是电脑绘制的,不在于图画得多么逼真形象,关键是调动每个孩子参与的热情。

2.学生在介绍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按图的顺序介绍,说话要完整。

3.可以让听的同学评一评,画得好不好,也可以提问。请展示图画的同学回答,让学生进行交际。

(二)复习生字,自主识记。

1.认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互相帮助。

3.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让学生能够自主记忆,学生可用多种的方法,如以旧字代新字,组词语记忆,编儿歌,顺口溜记忆等等,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指导书写,细致到位。

1.请学生认真观察6个范字,说一说,每个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个别字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然后再说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如“师”是左右结构,“竖撇”要写得长一些,“兴”的前三笔要写得匀称。

2.请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3.请学生书写。

4.反馈纠正、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6.再选择其他汉字练习书写。

小学课文《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表演唱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运用各种材料表现下雷雨的情景。

2、继续激发幼儿对夏天的雷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雷声录音,鼓,沙球,空饼干盒,银色装饰带,分别装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活动重点:

探索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雷雨。

活动难点:

选用的材料与表现的内容是否匹配。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听,这是什么声音?(雷声)天气马上就要怎么样了?

2、小结:雷雨是夏天才有的现象。

二、分析讨论,演唱歌曲

1、分析闪电、雷声、雨声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加以表现。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

三、探索实践,经验交流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闪电、雷声、雨声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为什么?

四、合作表演,体验愉快

1、能边唱边用各种材料进行表现。2、通过表演体验成功的愉快。

小学课文《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引入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说说图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画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图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在认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小声读书,促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是以燕子为线索进行记叙的,具体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特点和燕子停歇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燕子的。

二、学习第一段。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

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描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弄清楚了这一部分的叙述顺序。

(这一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了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又写了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连到一起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了小燕子与众不同的形象。)

学生分析到这里就很不错了,但是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这就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课文先写了整体:一身乌黑的羽毛;再写局部:轻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体:凑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板书:羽毛 翅膀 尾巴)

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词用得好?

(“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用得好,因为它们写出了燕子外形的美丽。)

(板书:光滑漂亮 俊俏 剪刀似的)

这些词语的确很优美,朗读的时候语调要柔和一些,声音要轻一些。应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自己体会,同时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段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小燕子?

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们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学生能够由此发散思维,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一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凑”是几个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这句话中非常形象生动。)

(板书:凑成燕子)

到此为止,同学们对小燕子有了一个总的印象。如果用“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与书上的语言相比较,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同学们可以把两个句子比较着读读,哪句好一看就会明白。很明显书上的句子写得好,因为它更形象、生动、具体,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实际上“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话既是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下面内容的总起,它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段。

(板书:活泼机灵)

二、学习第二段。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小学课文《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文中出现的四个字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时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你一定去过许多旅游胜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下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板书:

观潮

(齐读课题)

二、预习入手,了解学情

1、昨天回家都预习了吗?读课文了吗?老师把检查的权力交给大家:

⑴ 同桌互读互查:

同桌互相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合作将这篇文章读完,看是否读正确、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读时遇到了困难,也请你帮帮他,好吗?

(反馈情况:获得表扬的同学请举手。)

⑵ 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课文读过了,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依次出示词语:

据说 笼罩 薄雾 犹如 霎时 余波 恢复 涨高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踮着脚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开火车读,齐读。)

⑶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吗?

小学课文《画》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美术线条画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画脸谱教案8篇

中班画毛毛虫教案8篇

美术画各种鸟的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画故事教案8篇

大班美术画脸谱教案和反思7篇

中班画妈妈教案模板7篇

听音乐画音乐教案优秀7篇

听音乐画音乐教案模板7篇

听音乐画音乐教案最新8篇

小学课文《画》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