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的反思着自己,才能记录高质量的实践报告,让自己不断进步,实践报告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实践内容,以及取得的成绩,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篇1
在中国近现代史这一课上,我们触摸到中国是怎样从满清的闭关锁国走向屈辱与压迫,又惊叹于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在一群青年的带领下走向血性勃发,走向改革与复兴。最使我惊叹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青年人以自己的学识与一腔年轻的热血将马克思的理想介绍给古老的中国,使腐朽与愚昧一步步走向终结,使中国的所有青年觉醒奋进,使中国共产党成长而后壮大,最终成为历史的必然。
掩卷沉思,同样的年轻岁月,相仿的受教育水平与成长环境,相似的热血,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出如此惊天地的事?想当年的中国,列强侵袭,军阀主义蹂躏着四万万中国同胞的精神与灵魂,那时的时局无疑是困难的多的。然而,正是在那个时代,青年的灵魂获得了觉醒,一次次搭上前途的请命、游行,一次次秘密的会谈、筹资,青年的热血酿成了旧中国的灵丹妙药,一剂马列主义救了一头震天撼地的东方雄狮。
想今天,为什么自己没有如此的豪迈霸气勇于实现自己的大理想呢?是自身的觉悟不够;是自己思考的过于狭隘;是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即中国的命运,自己的理想就决定了民族的未来;是自己从未将自我与中国联系紧密;是自己的发展从未与大众紧密相连。而,这一切未做之事,都是从小党所教育过我的,只有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自己的成长才能与世界休戚相关,只有让党的光辉存在心间,才能永恒的提醒自己:不被世界抛弃,做有大作为的中国人,做有理想的永远的青年。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历尽千辛万苦,探索真理,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代表先进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和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为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或近似的俄国,因而对中国的先进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其次,十月革命,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苏维埃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声明放弃沙俄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更引起人们很大的震动。再次,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也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历尽千辛万苦,探索真理,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代表先进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和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运动,而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知识分子进一步把自己的立足点转到工人阶级上来,工人群众中产生了一批有阶级觉悟的先进分子。而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
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就展现了崭新的面貌,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只有53个成员,现在已是领导整个国家的大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这种发展表明,从本质上看,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毛主席曾经告诉过我们,最伟大的变革应当是思想领域的变革。党的建设最应当做的,就是给予青年精神上的顾问与鼓舞。九十年的岁月变迁,党员们的面庞可能由青春转向沧桑,但其思想却永远有着不老的活力。一代代的老党员,以其几十年的奋斗给我们以指导,一代代的新党员也同样应该奋发向前。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启明灯与引路牌,是一句涵盖所有的宣言,是一个庄严与伟大的承诺,是一种期盼,是一种气魄,是一种所有青年的品德与热血,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伟大工作。因此就像17岁的马克思所信奉的,我们所选择的应是为所有人的快乐而做的,应不会让我们的未来悔过而做。
加强党建,对于所有的青年来说,应让青春留在心中,不要被安逸迷失心智,我们以90年前的毛主席、陈独秀、李大钊为榜样,让普罗大众的安危为自己生命意义的维系。我们以如今的沈浩,王乐义为榜样,让所有人的笑靥为自己快乐的源泉。90年榜样的力量,一代代无与伦比的灿烂。就让党在我,不,在我们所有人心中!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篇2
一实践目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为了进一步陶冶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石,切实把深入学习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行动落到实处,今年五一,我们到旅顺白玉山和万忠墓进行实践活动。
二行程介绍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大连,群山多姿,风景秀美,物产丰富。旅顺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是一个备受外国列强蹂躏之地。近百年来曾被沙俄和日本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占领,长期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近代历史中的战争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中的种种遗迹,使得旅顺成为一座战争博物馆。这些遗址既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的铁证,也是记载了旅顺口在近代史中悲惨的命运。
(一)白玉山
白玉山是大连市十大风景之一。光绪六年,李鸿章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视察旅顺口时说,旅顺有黄金山,也应有白玉山。从此得名白玉山。山顶有白玉山塔和高达110米的电视塔及海军兵器馆。登上白玉山顶,旅顺口军港及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日俄战争结束后,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和陆军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的倡议下,殖民当局决定在白玉山顶修建表忠塔,以表彰在日俄战争中为天皇效忠的官兵。该塔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头形状(也有说是蜡烛形状,表示长明不熄之意)。1985年,旅顺口区政府将塔名依据山名改为白玉山塔。
白玉山开启了那段痛苦历史的回忆,一个旅顺口,中国半部近现代史,给我们强烈的启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段惨痛的历史不但值得我们深思、反省,也时刻告诫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二)万忠墓纪念馆
旅顺万忠墓纪念馆是中日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的墓地,万忠墓纪念馆是侵
华日军旅顺大屠杀的铁证。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新建的。该馆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该馆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虽有爱国官兵奋勇抵抗,清军仍是连连失利。11月21日,日军攻陷扼守京津门户的战略要地旅顺口,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近2万名旅顺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旅顺市区内仅存36人,留做抬尸之用。1895年春,旅顺大屠杀遇难者尸体被集中焚烧后,骨灰丛葬于白玉山东麓。1896年,清政府主持为旅顺大屠杀殉难同胞竖碑修墓,建立享殿,题万忠墓三字。1994年,重修万忠墓,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万忠墓墓穴时,发现了大量死难同胞遗物和遗骨,仅老百姓衣服上的铜扣就有成千上万个。这一发现为揭露日军的暴行提供了更加确凿的物证。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沦陷的进程,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旅顺口作为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是这场战争陆地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有近两万无辜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万忠墓就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当人们从血泪斑斑的甲午痛史中走出,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时,会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繁荣富强才能捍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三思考与讨论
经过这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旅顺行,我们受益颇多,引发了我们的许多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走上这样一条受尽屈辱的道路?我们不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吗?
为什么我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会被一个同样充满问题的弹丸之国打败,任其屠戮我中华同胞?
为什么当时的清王朝一再退让,一再忍痛,一再屈从?为什么我们同胞如此隐忍,四千英军可以征服四万万的中华儿女?
四心得与感悟
这次的实践除了收获愤怒、震惊,我也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要学中国近代史。
古人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看见我们民族的前世今生。看见我无辜倒在外国列强枪口的同胞;看见三元里人民的拼死抗争、致远号二百五十名将士以舰殉国的英勇悲壮,看见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以及无数革命先驱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
看见是为了不要忘记。
?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些条约就像一个无底的深渊,把中国深深的拉入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中。
苦难的中国近代史是一本滴血的书,翻阅其间,字字句句写满中华儿女的屈辱与不甘,也许只有血的教训才能让人真正明白:无实力无以言尊严、不自强无以论实力、不变革无以图自强这三句话的真正意义。
无实力无以言尊严。近代中国是与外国列强签署不平等条约最多的时期。所谓谈判,实则是不谈只判,除了割地赔款外,别的免开尊口。为什么是这样?因为谈判桌后面是一字摆开的兵舰和大炮。朝廷的腐败,国力的空虚,助长了列强的专横。应该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高呼公理战胜强权、要求从德国人手里收复青岛时的情景。然而,列强们完全无视中国人的要求,竟拿着中国领土做起了交易。事实教育了中国人:公理是存在的,但是面对列强,没有实力做后盾的公理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今天我们仍能看到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余风,但和一百年前相比,当年列强的耀武扬威不复存在。因为今日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从各方面实力来看,我们不再无足轻重。尊严不是乞求来的,是自己拼搏来的,弱国无外交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不自强无以论实力。人们很难理解,以中国幅员之大,人口之众,文化之灿烂,怎么会沦到虎落平原被犬欺的悲惨境地。是因为朝廷腐败,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民不聊生,躯体虽大却弱不禁风。古人云:政亡,则国家从之。一个无法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的民族,一个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的国家,虽地广人众、高城深池,却不足以为强为固。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要使中国强大起来,首先要靠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十三亿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才能屹立不倒。
不变革无以图自强。中国向何处去?这是一百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苦苦思索的问题,因而变法图强构成了近代史最为动人的一章。一棵树的树叶腐败了,只需要修修剪剪,但如果它的树干腐败了,就只能把它铲除,而清王朝就是这棵腐败的树,这就是变革,中国只有变革才能自强。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篇3
一、指导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实施原则
任课教师负责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的原则;学生个性塑造与团队协作精神相互促进的原则。
三、学时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2个学分、32学时。以一门课程一个学分至少保证社会实践教学2课时为标准,该门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至少保证4课时,总课时为28+4。同时,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理论教学中的2—4个课时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安排。该门课程教学任务一学期完成。
四、实施形式及要求
(一)实施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分为自选项目、创新项目两类:
1.自选项目:共五个,学生可从中任选一个完成。
项目一:我看历史风云人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中国近代或现代一名历史风云人物的ppt。内容包括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思想体
系、历史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通过收集资料及分析整理制作,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增进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二:课前十分钟:历史上的今天,评述历史事件
尽量收集历史上今天的事件,拓展知识量。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尊重历史,客观评价效果与启示客观正视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学生自己组织材料,编写课件,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增强对近代史的印象。
项目三:近现代历史经典影片观评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讲内容观看一部相关影视或历史资料片,写一篇较深刻的观后感作为汇报。如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辛亥革命》、《建国大业》等历史经典影片,活动结束后,联系思想写出观后感。在期末实践成果汇报会上展示。
项目四:经典名篇选读
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选取教材中各章后所列书目中的某2篇原著进行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基本内容、年代背景、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或写出读书心得报告,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或在思政教学网上交流。
项目五:史论结合研讨
查阅相关资料,史论结合,重点中国近代的农民问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在期末实践成果验收汇报会上展示。
2.创新项目:
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实践项目主要包括:实践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最后以社会实践项目策划书的形式完成,并加分。
五、时间安排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
开课第一周,下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指导书,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动员,使每一个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方法、步骤和考核方法,以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第二阶段:确立项目和人员
开课第二周,从网上下载教研室提供的实践项目,自主选择确定,并填写《实践活动选项登记表》。同时,确定项目参加人员,一般规定项目,应以集体活动为主,可组建3-4人的实践小组开展活动;自选项目和创新项目即可以个人为主,也可以集体活动为主。
第三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实践项目活动实施方案(计划)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制定方案时,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活动整体方案要力求具体细致,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活动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最好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第二,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要从交通、物力、财力、时间、安全等多个方面对活动方案进行审视。
第三,制定方案时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优势、特长分配任务。
第四阶段:按计划展开实践活动。
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创新项目要求在结课前两周完成。
第五阶段: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六、考核要求
(一)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占平时成绩三分之一,即10分,上台阐述的同学记最高分。
(二)自选项目,其中经典阅读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读书笔记、感想;考核内容为审查学生读书笔记、感想的主题、阅读过程、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收获大孝多少;
观看影视片的考核对象为学生的观后感想;考核内容为审查学生感想的主题、观看过程、观点结论的真伪、虚实、收获大孝多少;
各类论文及征文的考核内容为:考查学生调查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技能。
课前十分钟的考核内容为:课件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课堂表现力等。同时计算参加活动次数。
(三)创新项目,考核对象为学生为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实践项目是否新颖。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篇4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本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史、国情,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策略的正确和中国人民历史抉择的必然结果。之所以这么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华大地沉寂在一片哀鸣之中。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些资本主义主张,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1860年,洋务派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企图在不改变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也最终失败。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企望中国就此走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之后,各路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和纠正了左、右倾错误,深入农村去发动、组织、武装和教育农民,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自恃兵力优势和美国的支持,悍然发动了丧失民心的内战,共产党针锋相对,率领人民军队,依靠人民群众,赢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既然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新民主主义成功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也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这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在近代中国,无论哪一种政治势力,只要他的理论和他主张的道路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那他就能主导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他的理论就会被人民所信仰,他所主张的道路就会成为人民的选择。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自1840年至1900年,西方侵略者同中国订立了300多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帝国主义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牢牢地控制了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封建主义势力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北洋军阀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国民党政权代表着大地主、大官僚、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0多年,中国的封建土地关系并无改变。国民党政权不但没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任何有利条件,反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官僚资本,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对内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不择手段地掠夺人民财富。1947年前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集中的私有财富共达100亿到20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产业资本的80%。为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排斥、镇压一切先进的思想和革命行动。国民党政权疯狂镇压中国共产党、迫害其他民主党派、断然拒绝中共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就是历史明证。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他们没有能力走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他们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起来的,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强大的力量,他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其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和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
既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引导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那么,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就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身上。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天然领导阶级。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共产党能够提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团结一切进步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问题,从而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既然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了中国革命,那么,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人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这就决定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由此导致了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左倾冒进甚至这样严重的错误,但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善于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我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更是获得了长期快速稳定的发展,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三,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经受住了各种政治风浪的严峻考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苏东剧变和国内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战胜了经济社会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挑战。1998年,中国的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我人民子弟兵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毅然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中国政府迅速、坚毅的抗灾行动,以及在抗震救灾中所体现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标准,让世界为之感叹。去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所作所为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再次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巨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得出的历史结论,值得我们永远珍惜。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篇5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后决定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华夏东路2629号的川沙烈士陵园。我们小组成员约定在11月29日一起去烈士陵园,可惜天公不作美,前天气候突然降温还伴随着刺骨的寒风。但恶劣的天气并没有改变我们的行程计划,当然也没有改变我们瞻仰革命先烈的情怀。
我们一行到达烈士陵园门口的时候就被陵园的庄严和肃穆打动了,大门上刻着金黄色的六个大字:川沙烈士陵园。这里是无数的革命先烈长眠的地方;这里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安息的地方,想到这些我顿时觉得自己脚下的土地有了几分神圣的气息,少了一些悲凉而多了一丝悲壮!进入陵园后映入眼帘的是在广场中心的印有浩气长存的雕像。仿佛陵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革命年代的艰苦、新中国成立的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
我认为参观这种形式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读懂历史。参观不仅仅是怀念,也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先烈们用献血换来的。我们要继承先烈的意志和革命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站在纪念馆里,看着纪念短片,我仿佛听见了英烈们英勇不屈的声音。可敬的烈士们,愿你们的精神像园中的常青树一般永不凋落;愿你们的信念像滚滚江水一样永不停息&b&b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你们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熠熠闪光。
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5篇相关文章:
★ 销售实践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