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的书写可以记录下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感染管理半年度工作总结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感染管理半年度工作总结篇1
20xx年即将成为历史,现把我科的医疗、护理、服务等工作情况做一扼要总结: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时常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组织全科医护人员传达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与医院保持高度一致,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职工医德医风,使全科职工在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遵纪守法自觉性等方面都大有提高。全年工作中做到了没有一起医疗纠纷,没有一起医疗投诉。科室的各项工作也在紧张和有序中稳步前行。
二、在业务工作方面。
在xx年度,1—11月我们的门诊量3117人次,入院病人数达到411人,全年业务收入超过800万,与上一年度的720万相比,同比增加超过10%。这些成绩是在当前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中,在医院领导的正确决策和指导下取得的。当然更离不开全科同仁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付出。在xx年度,我们收治的急危重病人百余人,抢救成功率达99%。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保证了科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正常运转。
三、在业务学习方面。
我们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尤其对年轻医生,做到严格要求。积极组织科内医生参加医院的学术讲座,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注重个人专业的培养,在科有特色的基础上做到人有专长。科室每月进行业务学2习2-3次,内容有急救知识,危重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还包括本专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认真学习新知识,新疗法,并积极的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大家认真总结,共出书4部,撰写论文10余篇。
四、在科室管理方面。
我们深知,医疗质量是科室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医院的生命线,是管理成效的关键所在。我们时时刻刻紧绷医疗安全这根弦,使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与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尤其是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病区实施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履行护理职责,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病历书写制度落实到位,特别是三级查房制度,认真查,仔细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果断采取措施,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使科室形成了严谨,认真,扎实的科风。
xx年工作计划:xx年我科继续依照夯实基础、培养人才、拓展业务的原则,共谋医院发展。进修计划:拟轮流选派中青年骨干医生、护士到国内、省内医院进修学习。目标:心脏介入技术。已递交申请。科研计划: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努力提高全科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争取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搞好科研工作;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第三,进一步细化科室管理,尤其是医疗质量各环节控制,要认真落实14项核心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要切实加强病历质量管理,从强化各级管理责任入手,制定各种可行措施,提高病历质量水平;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第四,是要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控制药比,因病施治,规范收容,逐步推行临床路径试行工作。继教:继续做好我院院内的继教授课、听课工作。学术交流:做好与省级各大医院的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国内、省内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术活动。
感染管理半年度工作总结篇2
感控科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定期在院内(包括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自查。现对本季度院感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如下。
一、制定整改措施
1、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由医务科负责。医院招聘1名执业医师作为院感专责人员,最近参加了广东省医院协会举办的《广东省医院感染基本理论及
实用技能岗位培训班暨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岭南春季论坛》,经考试合格领取了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培训证书。
2、重新调整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进一步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专责人员和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的职责;明确各职能科室,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检验科和防保科的职责。
3、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每周对各科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二、院感工作总结
1、自查情况
(1)组织机构建设。综合科落实比较好,已作出本科室控制医院感染工作计划与职责分工。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与操作规程。手术室的无菌观念较强。门急诊、综合科、妇产科普遍存在棉签开封后未标注开启日期、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未标注开启日期,过期未作更换等问题,但经过自查反馈后,都得到改正。医护人员及保洁公司清洁人员未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进入产房的问题,经妇产科科主任及护士长的督促和,均得到较好的解决。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方面。各个科室治疗车上均配备有速干手消毒剂,落实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洗手制度。各治疗室、换药
室等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用95%酒精擦拭,记录完善。
(4)消毒效果监测。各科室均符合要求,使用中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浓度监测并有记录,使用中戊二醛灭菌剂每周进行浓度监测并有记录。
(5)医疗废物管理。防保科、妇产科、门急诊的生活垃圾桶内混有医疗垃圾,经自查反馈后,已改正。
2、住院病例监测
已监测45份住院病例,其中综合内科16份、综合外科9份、妇产科20份,未发现院感漏报。
3、院感病例个案调查
本季度发生4例感院感病例,其中妇产科1例,综合内科3例,均为呼吸道感染。医务科院感专职人员立即开展个案调查,核实情况。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本季度发生3起医务人员暴露,其中综合科2名护士、防保科1名护士。医务科已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好个案调查登记,并追踪监测。
5、院感培训做到每季度培训一次
6、医疗垃圾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
各科室均做好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存放较整齐,无污、血水外流;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医疗废物有交接记录。医疗废物运出后,能及时对暂存间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7、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供应室工作间干净整洁,有紫外线消毒记录及擦拭记录,记录规范。每一锅高温蒸汽灭菌都有记录,并有试纸监测。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门急诊、妇产科、儿保科均未作出本科室院感小组人员的分工及院感小组工作计划。
建议:未做出院感小组的职责、明确分工、制定出工作计划的科室,请尽快落实。
2、各科室有时会出现棉签、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未标注开启日期,过期未作更换的情况。
建议:各科室应随时注意棉签、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是否标注开启日期,过期的是否已作更换。
3、医疗垃圾包装物、容器上无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建议:医疗垃圾包装物、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4、盛装的医疗废物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不够紧实、严密。
建议:盛装的医疗废物不要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应紧实、严密。
5、各科室未能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未能做到合理应用,按指征用药。医务科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监管不到位。
建议:各科室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做到合理应用,按指征用药。医务科应加大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监管力度。
6、每月的环境监测未有很好地落实。
建议:每月的环境监测应切实地落实好。
感染管理半年度工作总结篇3
20xx年,院感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院感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仍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现将20xx年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1、每月根据院感检查标准对全院各科室,尤其是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流产室、化验室等重点科室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和院感隐患,及时进行书面反馈,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后返回院感科,院感科根据整改措施,跟踪检查改进效果。
2、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抓了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落实,发现不落实的,及时反馈、制止。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几率。
3、每月对所有临床、医技、门诊、物业保洁进行1次全面督导、检查,检查各科室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执行情况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院感知识学习、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检查整改效果。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1、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我院的现患率为零。
2、进行了20xx年上半年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总结,上半年我院剖宫产切口感染率为0,说明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工作卓有成效。
3、进行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统计、分析2次,并将分析报告打印下发科室,提出意见和建议。
4、对所有的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院内感染调查,及时发
现院内感染漏报病例,对所有手术病例进行手术切口目标性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院内感染问题、线索,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共调查病例6000余例次,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1.8%,低于去年。
5、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及生物监测,每月对重点科室、每季度对非重点科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等环境进行采样监测细菌生长情况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总结。对压力蒸汽灭菌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每日进行预真空试验,每锅进行化学、物理检测,并记录监测结果。全年灭菌效果的监测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100%,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99.6%(整改后为100%),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95.6%,消毒液染菌量检测合格率98.7%(整改后为100%),合格率均高于去年。
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院医疗废物、污物处置的督导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开,医疗废物在产生科室即分类收集,双层包装,标识清楚,密闭运输,医疗废物在暂存地存放不超过48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院感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根据院感培训要求及年初制定的计划,组织全员进行了“院内感染控制重要性”、“预防、控制埃博拉”、《20xx版消毒技术规范解读》、《基层人员院感知识培训》等院感防控知识的培训共四次,并进行了考试,对新进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和考核。各科室每月一次院感知识学习,每季度一次考试,院感科每月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察。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医护人员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依从性。
五、存在的'问题
1、全院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仍然不高,各科室落实手卫生制度普遍不得力,存在院内交叉感染的隐患。
2、部分医务人员及物业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不严格。物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学习、执行消毒隔离的依从性差,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隐患。
3、临床科室对院内感染的诊断、上报不够重视,存在漏报现象,全年漏报率为33.3%,高于不超过20%的标准。
4、我院院感专职人员尚未取得合格证,且院感专职人员及兼职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开展一些目标性监测及院感控制项目比较困难
感染管理半年度工作总结篇4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放射科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放射科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病历监测
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①感染率监测:
②漏报率的监测:传染病上报率。符合卫生部的要求。
2、环境监测方面
①对放射科环境定期采样,合格率为98.6%。对于不合格的者,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样。
3、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预真空高压锅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保证高压锅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的快速压力蒸汽消毒锅全国消毒规范要求进行监测以保证灭菌质量。
2.每月对放射科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共监测246份,合格246份,合格率为100%。并逐步取消外科病区的戊二醛浸泡消毒,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3.6月份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上半年共监测79根,合格75根,合格率为94.9%。紫外线灯管通知科室及时更换。
4.对我院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了备案。
4、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
1.每季度抽查重点dsa的感染管理,发现问题,主动与各科主任或护士长沟通并督查改进。
5、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新职工培训对3名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我科使用医院感染软件系统,对我院的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以及目标性监测有了数据化分析,更加直观科学。
虽然本年度,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一些存在问题:
1.临床感染管理小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部分医生对院内感染重视程度不够,对病人的有关院内感染的诊断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医院感染登记表不能及时报送。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特提出20xx年的.初步工作计划。
1.充分发挥三级监控网的作用,根据分管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制定下阶段的控制计划。充分发挥临床感染管理小组作用,将科室的培训和质控检查落实到个人。
2.每季度将各临床科室的感染人数、漏报人数、i类切口的感染数、及卫生学监测情况以《反馈单》的形式反馈给临床科室,对临床科室进行考核,我科再跟踪检查改进结果。
3.做好医院感染诊断的培训将医院感染诊断与本院医生上报的病例情况结合,制定新的培训课件,并组织学习。
4.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7.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参与我院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工作。
感染管理半年度工作总结篇5
今年,医院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及指导下,根据今年院感科的工作目标及计划,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抽查,今年医院感染病例13例。
二、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严格遵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院感科每月对灭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使无菌物品灭菌率达100%。
三、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院感科每月对全院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汇总、上报、反馈,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
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并抽查,对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采取使用一次性,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五、加强手卫生
院感科每月对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考核,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
六、加强重点科室规范管理
规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标志清楚,分界明确,对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定期督查,加强无菌观念意识,提高无菌操作技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将医院感染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七、开展目标性监测
从1月起在外科开展i类切口(甲状腺、疝气)的目标性监测,每月汇总分析,无1例i类切口感染。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严格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科室均有弹簧称,每科交接时称重、登记,医疗垃圾专管人最后统计,各个环节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垃圾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了医用垃圾不流失。
八、加强对全院灭菌剂及消毒剂的监测
院感科每月对灭菌剂进行采样,每季度对消毒剂采样,合格率在100%。
今年进行了全院性的院感知识培训一次,开院感质量分析会议一次,较圆满的完成了今年的院感任务。
感染管理半年度工作总结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