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就是将学习或者生活中进行的思考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表达,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内心想法,赶紧动笔吧,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5篇

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篇1

在脱贫攻坚路上坚守“两路”精神

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建成,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类公路建设史上创造了奇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就此铸成。处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要继续发扬“两路”精神,建好“脱贫致富”的“新道路”,确保“条条大路促脱贫,条条大路奔致富”。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脱贫路上的“先锋”,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力引领。无论什么事业,都需要不怕苦的精神、不怕死的拼劲。在偏远山乡,年轻的“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攻占脱贫攻坚战场;在荆棘小路,无数党员干部踏遍村庄的每一寸土地;在扶贫车间,工人撸起袖子紧紧抓生产。脱贫攻坚收官战中,涌现出像黄文秀一样的年轻书记,日夜奔走在扶贫路上,将青春定格在最美的年华;涌现出像李景龙一样的老党员干部,培养出带不走的村致富能手,打造了留得下的扶贫工作队。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以勇往直前的冲劲奔向脱贫攻坚战场,吹响属于中国脱贫的胜利号角。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做脱贫路上的“主力”,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巨大助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六十多年前,中国凭借一己之力打通了“世界屋脊”,如今,中国带领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了令世界瞩目的创举。但是,脱贫成果仍有待巩固,需要党员干部们铆足劲,发挥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科学扶贫,既“扶志”又“扶智”,以产业链、旅游区拉动经济发展,让“输血”变“造血”;精准扶贫,实行“一家一户”施策,精准识贫、靶向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不漏掉每一个困难群众。党员干部们需顽强拼搏,既要看得到工作态度,又要拿得出工作实绩,甘当扶贫的“路石”,用担当为群众撑起温暖的家,用忠诚拥护党的事业,用青春践行对党的承诺,凝聚起强大助力,成为扶贫“主力军”。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做脱贫路上的“后勤”,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力保障。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缺氧高原环境面前,军民团结一致,藏汉两族人民顺利建成“两路”;艰苦脱贫环境之中,军民同心,各族人民迈向“脱贫”“致富”两路。要贯彻落实党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指示,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党委+村委”的强力领导,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计划,发挥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势,促成“文化脱贫”“生态脱贫”,助推经济脱贫,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全“兜底”脱贫,让各族同胞“富起来”,在党的领导下达到各民族人民携手奔小康。

坚守“两路”精神,是党和国家对扶贫干部的嘱托,是建设“脱贫路”“小康路”的指明灯,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赓扬“两路”精神,凝聚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打一场漂亮的收官战。

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篇2

发扬“两路”精神需做好“三牛”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两路”精神,是先辈们克服千难万险、翻越千山万岭铸造成的伟大精神,内容丰富、振奋人心,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将“两路”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以“牛”的闯劲、干劲和无私,开辟连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速路”,铺就走向国富民强盛世的“康庄大道”。

不怕吃苦,勤为脚踏实地的“老黄牛”。“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川藏铁路要从图纸上的线条变成现实中绵延于崇山峻岭间和冰川冻土上的坦途,也必然起始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与其喊破嗓子“吹牛皮”,倒不如勤勤恳恳干实事。广大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的日常工作中、在攻坚克难的干事创业中,也应当于“仰望星空”的同时不忘记“脚踏实地”、在做好“显功”的同时更扎实地做好“潜功”,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做好艰苦奋斗的工作准备。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迈开步子奋战一线推进发展,踏踏实实将各项工作做到最好。

不怕牺牲,敢为拼搏进取的“拓荒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青藏铁路到川藏铁路,面对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困难和一项又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程,铁路工作者们正是因为具备了敢于探索“无人区”的勇气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坦然,才能在险恶环境的威吓下,毅然决然迎难而上,用汗水与血泪谱写了我国交通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宏伟篇章。“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使命在前始现不渝初心”,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脱贫攻坚也步入了收官的关键阶段,层出不穷的新困难、新挑战前所未有,党员干部们更当以“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循旧敝、不怕虎狼、顽强拼搏,将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取得重大领域的突破和进展,打赢强国道路上的各种“硬仗”。

无私奉献,甘为心系群众的“孺子牛”。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修建难度之大举世罕见,倘若没有一个内生的、强大的动力源持续不断为铁路工作者提供攀登向上、一往无前的动力支持,后果不堪设想。而“人民”二字,恰是这背后的“密码”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赞颂人民伟力:“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尽管政务工作的艰苦程度远不能和川藏铁路沿线相提并论,但广大党员干部也应当时刻谨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怠慢松懈时多想一想民众的急难愁盼、在逃避退缩时多听一听群众的殷切呼声,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少索取、多奉献,少为己、多为民,甘当铺路石,无私奉献,团结群众,密切干群关系,携手共赴伟大复兴中国梦。

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篇3

以“两路”精神一路向前走好脚下的“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什么是“两路”精神?“两路”精神是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铁路建设者需要它筑“路”,党员干部则需要它筑“魂”。唯有筑强“魂魄”,方能一往无前、一路向前走好脚下的“疫情防控路”“脱贫攻坚路”“乡村振兴路”。

以“两路”精神一路向前,持续走好常态“疫情防控路”。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但是,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们仍面临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死、顽强拼搏”的“两路”精神,敢于担当、一往无前、身先士卒筑牢最强战“疫”防线,持续走好脚下常态“疫情防控路”。

以“两路”精神一路向前,坚决走好精准“脱贫攻坚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我们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消除贫困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一诺千金映照初心如磐。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怕苦、甘当路石、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坚决走好脚下精准“脱贫攻坚路”。要不怕苦,勤入户、多走访,精准掌握信息,从而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甘当路石,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扶贫工作舍小家。要敢于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偏远贫困村“进军”,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做到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以“两路”精神一路向前,奋力走好伟大“乡村振兴路”。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有很多的苦要吃,有很多的硬仗要打、很多的难关要过。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怕苦、顽强拼搏”的“两路”精神,积极推进“一革命四行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用心搞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进产业发展。还要持续深化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如此,才能走好脚下伟大“乡村振兴路”。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实践,伟大实践需要伟大精神。党员干部要以“两路”精神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共筑中国梦。

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篇4

我们的青春叫“奋斗”

青春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意味着勃勃生机、温暖阳光、希望和远方。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有限的青春里赋予青春无限的意义,让青春绚烂绽放,让青春无悔,让青春为奋斗代言。

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鞭策自己,发扬老一辈人在荒凉、缺氧的雪域高原上住铁皮房、睡大通铺、蜡烛照明、牛粪烤火的艰苦作风。老一辈人用自己的信念支撑着,用自己的肩膀承担着,用自己的青春奋斗着,用自己的事迹引导着。一辈又一辈的人,前赴后继、无怨无悔,他们做到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诠释了“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这句话,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行动上,脚踏实地干事,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基层的我们要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虽然身处一年四季羽绒服加身的高寒地带,虽然面临冬季冰冻水管饮水不便,虽然洗手间为旱厕而非环保生态厕所等等,既然选择了基层一线,便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利用结对帮扶的平台,放下身段“走亲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心感受、用情倾听、用力解决,尽己所能实实在在将党的温暖送到“亲戚家”。

作风上,知敬畏存戒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愿作为、会作为、敢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早谋划、早动手,一件接着一件干,做到眼里能看事、心里能想事、手里能做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八小时内”的工作圈干干净净,“八小时外”的生活圈要知红线守底线。

致敬每一位背井离乡踏上基层之路的人,致敬每一位在雪域高原守土固边的人,致敬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茫茫人海,我们沧海一粟;大千世界,我们尘埃一粒。褪去西装革履,卸下伪装的坚强,在家人面前,我们只是长不大的孩子,但稚嫩懵懂的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奋斗着、努力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奋斗成为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篇5

西藏是边疆民族地区,是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和主战场,对于我们每位党员干部而言,政治上的要求是第一位要求,要旗帜鲜明讲政治,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把稳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主题教育中去。让初心之花,茁壮成长。

坚守初心,做好一名“养花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全心全意地为全区各族人民谋幸福。要坚决防治在主题教育中套用过往经验照抄照搬、“换汤不换药”的现象,针对奉行“拿来主义”“本本主义”等现象。及时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体谋划和组织协调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了解掌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长情况”,让“初心”的种子生根发芽。

勇担使命,做好一名“施肥员”。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聚焦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及出发点、落脚点,勇于担当使命和责任,积极主动作为,把有限的时间拿来无限为人民服务,深刻领会“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既要发挥“以身示范”的先锋作用,也要守住“不忘初心”的探索勇气,既要注重以上率下,又要做到层层抓实。做到“施肥有量”“施肥有效”,让“初心”的花朵在高原之上含苞待放。

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学习红军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

830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最新5篇

青年抗疫精神心得体会5篇

授旗精神及训词心得体会5篇

经济会议精神心得体会5篇

庆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5篇

教师教师精神心得体会范文5篇

京铁精神心得体会最新5篇

弘扬好工匠精神心得体会5篇

大学生5.4精神心得体会7篇

两路精神颂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