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精选8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生活经验的精华,是宝贵的财富,每一篇心得体会都是情感的一次释放,它们是情感的画笔,绘出我们内心的风景,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精选8篇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食粮,它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之中,书写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努力拼搏、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诞辰,风华正茂。在迎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具有特殊的意义,能够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生注入昂扬的精神,为事业插上强健的翅膀。

学习党史,在重温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可以说,人民之于中国共产党人,如同母亲之于儿子、活水之于游鱼。我们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不同历史阶段,能够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不同阶段性任务,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成这些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并积极践行这些标准。

学习党史,在咀嚼苦难中坚定人生信仰。百年道路,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历经磨难、终成大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迅速转入低潮,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就达到31万人,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经受着自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在湘江战役中,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中央红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苦难和挫折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和成功。有人说,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对一个组织来说,苦难也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咀嚼苦难、反思挫折中坚定人生的信仰,锻造坚毅的品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言败、不放弃。

学习党史,在缅怀先烈中树立人生榜样。百年时空,星光璀璨。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上,成长和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他们中,有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有敬业奉献的劳动模范,有科技报国的科研尖兵……夏明翰慷慨写下《就义诗》,__深情吟读《可爱的中国》,赵一曼面对日军的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牺牲,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雷锋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黄旭华为了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几十年,樊锦诗北大毕业后为国护宝一辈子坚守敦煌,钟南山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关键时刻逆行冲上抗疫一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气壮山河的群英谱。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缅怀先烈、感怀先进中树立人生的目标,以英模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习党史,在回顾险阻中培育斗争精神。百年奋进,斗争相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长史,也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不断斗争的历史。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与地方武装军阀斗争、与日本军国主义斗争、与党内的错误路线错误观点斗争,今天与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长、壮大、成熟。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首次论述了革命斗争,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他开门见山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squo;两个一百年squo;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要在回顾艰难险阻、重温领袖论述中培育斗争精神,增长斗争本领,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篇2

这两天的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89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党的历史虽然只有89年,但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如果只学其法、不究其义,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89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篇3

15日下午5点,心血管内科党支部召开了20__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暨民主评议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由高书记主持,除了出国人员和下乡人员外,其余党员同志都积极参加了该会议,我作为心血管内科党支部的一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感触很多。

首先,郑小璞书记分别从党支部工作目标实现情况、党风廉政与医德医风、工作创新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努力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2021年度心血管内科党支部工作总结,提出了加强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建设及建立人文型党支部的总体要求。

会议接下来,是民主评议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由于心血管内科党支部人员较多,现场把原来的6个小组随机分为了3大组进行民主评议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郑小璞书记、牟建军主任、白玲主任分别在1组2组3组这3个组中带头做了发言,结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随后,党员们结合自己实际生活工作情况分别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行、责任担当、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得党员同志们在政治素质、思想觉悟、责任担当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心血管内科党支部的凝聚力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并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思想觉悟与工作积极性,同时在会议讨论过程提到了我们心内科医生的科研水平在全院处于水平,而我们护理科研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为我们心内科科室的发展及学科冲a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次的会议让我对我们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的认识,觉得作为其中的一员感到很自豪。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篇4

党史、新中国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探索、翻身、奋斗、建设的身影,是由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串联成的彪炳史册的成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必修课。我们要充分重视历史留下的烙印和启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智,以史鉴今,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思维,服务好人民,担当起重任。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涵养爱党爱国之情的生动教材。我党的历史是我国近现代史中最特别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为华夏大地注入新的活力,是中国共产党找准新的历史方位,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无法忽视党的苦难与辉煌,我们只有细数98年的党史、70年的新中国史,铭记先辈的勇敢刚烈,元勋的智慧胆识,传承红色基因,根治民族情怀,从历史中浓缩出爱党爱国的深厚情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由之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进程中蕴含着兴亡更替的道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的六十多人,发展壮大到现在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充满着硝烟中的呐喊,血战中的拼搏,也有从一穷二白到独立富强的坚韧和智慧。一个先进的执政党,最难做好在继承历史中实现与时俱进,在放眼未来中实现开拓创新,不断克服外界不稳定的因素,克服自身长期执政的风险,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后人应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炼实践经验中的治国理政瑰宝。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定走稳脚下之路的信心之源。群雄逐鹿的年代无数个政党轮番登上历史舞台,真正唱久唱响的是中国共产党。我党仁人志士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温习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实践的经验中深刻体会总结,会使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历史走向,更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在追忆历史中擦亮初心,站稳人民立场;在回望革命中创新理论,真信共产主义;在传承缅怀中锤炼精神,丰富精神;在对照笃行中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篇5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此次的学习让我印象颇深,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的成长历程和为中华民族、中华人民所建立不朽的功勋,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时刻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下是我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回看我党100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历经了沧桑坎坷,也走过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直到最后的胜利。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我党已经走过了100年辉煌的历程。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都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富强。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现实,同样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更好的看清前进的方向。学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来讲,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我们的理想信息。如果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句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前赴后继、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从灾难贫穷走向光明和富有的生动教材。中国共产党史记载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每一时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发展历史。

我认为学习党史,就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不仅要用眼看,更要用心学。从我党的历史看,每一次的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如果不用心学习,只会一味效仿就会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

学习党史,还要理论联合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合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 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在本岗工作中业务精一点,奉献多一点,光讲大道理不行,没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先锋和模范作用也就显现不出来。

历史是始终贯穿发展之中的。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住今天,把握住今天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红心向党,山河作证”

1921年,以嘉兴南湖的一直小船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毅勇前行,创造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发展史。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分明看到,这就是一部“红心向党”的百年史,一部“山河作证”的百年史。

红心向党,二万五千里长征作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党带领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沿途各族人民纷纷提供物资、救护伤病员、驾船渡江渡河,有的甚至将家里的门板、床板都拿出来为红军架桥。在老百姓的帮助下,红军最终甩掉了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完成了伟大的长征,积蓄了力量。我在思索,这是为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给了我答案。

红心向党,辽阔的淮海平原在作证!1948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当时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就是唱着这首歌,推着小推车,义无反顾的走向战场。我在思索,这是为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了我答案。

红心向党,奔腾不息的长江在作证!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灾,长江告急,嫩江告急,松花江告急……党带领人民子弟兵把党旗插在了大堤上,一批又一批的人民子弟兵不顾生命危险跳江堵口,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滔滔的洪水,誓死保卫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洪水退去后,老百姓自发的欢送人民子弟兵。将家里的鸡蛋,玉米等土特产送给战士们。我在思索,这是为什么?“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铮铮誓言给了我答案!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常常思索,这是为什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执政理念给了我答案。是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励精图治的百年,就是鱼水情深的百年,更是造就沧桑巨变的百年。

回首党的百年,我分明看到,红心向党,山河在作证!人民在作证!历史在作证!

岳阳一中学生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篇7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领航100 广西篇

编者按:作为“三江总汇”的广西东大门,梧州是广西红色革命的摇篮和中共广西地方党组织的策源地。梧州教育系统把办好思政课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让感性共鸣走向理性认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作为“三江总汇”的广西东大门,梧州是广西红色革命的摇篮和中共广西地方党组织的策源地,以周恩来为首的一批革命先行者先后来到这片热土,点燃了广西红色革命之火,使梧州孕育了广西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地委、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广西党史上“18个第一”。

红旗漫卷起西江,薪火相传育新人。梧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覃映霞表示,梧州教育系统把办好思政课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间节点中来推进,同“四史”教育尤其是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让感性共鸣走向理性认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依托红色资源打好人生底色

毗邻西江的近水处,是梧州骑楼城,岭南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街巷之间,一栋并不特别的4层老建筑前,驻足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就是周恩来当年所住的客房位置,也是秘密会议召开的地方……”随着讲解员的解说,时光回溯到1925年。

1925年秋,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周恩来秘密到梧,在大同酒店召开秘密会议,听取梧州革命工作情况汇报,指导梧州建立地方党组织、推动广西革命深入开展。会议之后,梧州和广西的革命面貌迅速发生变化,中共梧州支部、梧州地委相继诞生,梧州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和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梧州和广西主要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迅速进入高潮,红色火种在广西燎原。

“老师上课时提到了周恩来同志来过这里,孩子回到家就问我大同酒店在哪里,自己也想来看看,了解一下当年的历史。”梧州市工厂路小学二年级(2)班学生家长于铭带着孩子来到大同酒店旧址参观学习,并参与学校“臻真少年”争章活动。

梧州市工厂路小学副校长陈欢介绍,学校通过“臻真少年”争章活动鼓励孩子们到红色景点参观学习,深入了解梧州红色历史,了解党的历史,打好人生底色。

红色资源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近年来,梧州创新方式方法,将红色资源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发挥好革命遗址遗存、纪念场馆等地的宣传教育功能,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红色研学活动全面开展。依托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梧州中山纪念堂、梧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组织中小学生等开展“抖”出精彩讲好故事、“走”向幸福——红色研学活动,在活动中设置爱国主义知识问答等环节,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红领巾讲解员队伍逐步组建。今年5月起,梧州开展“我是红色讲解员”活动,选出50名优秀“红领巾讲解员”到梧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开展义务讲解,市教育局组织了20多万名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实践锻炼中领悟先辈精神。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梧州组织广大师生和家长深入阅读《红色传奇》系列红色书籍,开展“红色歌曲大家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活动师生超过30万人次,形成各类资料作品5万多件。

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第一堂思修课,对我触动很大,老师先给我们生动讲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使我明白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才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梧州学院2021级旅游管理本科班学生刘靖睿说。

“导入环节非常重要,切入点找好了,后面学生才能跟上来,才能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尹杰钦表示,学校已建设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办好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才能更好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在梧州学院思政课教师朱红晖的课堂上,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只停留在课本上。

“我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围绕‘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自找角度,深入城市和农村进行调研,撰写调查报告。”朱红晖表示,社会实践会帮助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做人做事的方法,让他们去了解国情、社会,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需其他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近日,梧州学院“西方经济学”等4门课程被认定为广西2021年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张堂云等也被认定为广西2021年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经济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出现手机低头族,张堂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辩论赛、情景模拟、小组谈论等是张堂云课堂上常见的“花样儿”。

课堂上,梧州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罗玉莹以“正确认识我国人口问题”为主题,给学生们讲授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讲台下,梧州职院党委书记时伟也在认真听课,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做了详细的记录。课后,时伟就课堂教学中亮点进行点评,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给出指导意见。

梧州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永琼介绍,学院发动师生以“教师+学生”小组形式,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地参观学习,进行红色走读学习活动,让广大师生铭记历史,在深学细悟中赓续精神血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通过建设红色主题阅读体验区,开展“阅读沙龙”“读书分享会”等分享体验活动,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伟大人格去教育、感染、激励、引领广大教师。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我们的思政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上老师会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教育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培养诚实守信、艰苦朴素的品质,还会通过各类红色经典,让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今年新学期,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我对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更加自豪。”梧州市工厂路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黄麟贻说。

覃映霞介绍,梧州大中小学根据学科课程设置标准,开足开齐思政课,在学期开学前组织思政课教师做好学期教学计划,认真研究教材、研读课标,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掌握和对学科素养的落实。

在梧州,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建设也逐步跨过思政必修课的“三分地”,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横向展开。校本课程等各类课程发挥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效应,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内部结构,为新时代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螺旋阶梯添砖加瓦。

在本学期,梧州一中初中部共开设了30门“品格+能力”校本拓展课程,涉及德智体美劳“五育”,遍布语数英、理化生和美术、音乐等,还有13门跨学科课程。梧州一中校长廖宇介绍,在立德树人及全学科、课内外统筹的整体视角下,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结合,打造全新校本课程体系。

在不同学段之间,尤其是重点做好中小学思政课与高校思政课的衔接贯通,是梧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

“梧州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枢纽引领全市思政课建设。”覃映霞介绍,梧州市教育局联合梧州学院、梧州职业技术学院、梧州医专等多家单位建立梧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于今年12月成功举办梧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覃映霞表示,下一步,梧州将充分发挥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核心枢纽作用,指导推动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各学校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并研究部署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事项。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8日第4版

作者:本报记者 黄鹏举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篇8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重温党史、新中国史,进一步理解守初心、担使命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就是要让学习教育变成家常便饭。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如同家家户户吃家常小炒。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各民族的食俗五花八门、各有风味,提到好吃的家乡菜,似乎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回味无穷。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该像老百姓吃家常小菜般稀松平常。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修好必修课,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从心底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从党史、新中国史这道家常小炒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我们的家常便饭中蕴藏着健康的秘密,吃对了就是大补。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些风雨兼程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斗前进的现实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学党史、新中国史主题活动要注重实效,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好似烹饪美酒佳肴般令人唇齿留香,久久回味;也可以自学自省、汇报思想,如同烧几道粗茶淡饭,也能更接地气,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将党史、新中国史这道家常小炒炒成一道舌尖上的中国。走遍大江南北,尝过山珍海味,最惦记的还是家乡菜,尤其是妈妈做的家常小炒,清爽不油腻,充满家的味道。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是由一位位革命先烈、一位位共产党员用血泪谱写的壮丽诗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的家国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更要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强化爱岗敬业意识,矢志追求、努力拼搏,以工作实际彰显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工作中书写壮丽人生篇章。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精选8篇相关文章:

小学讲党史的演讲稿7篇

微党课第十二讲心得体会7篇

大学生开学第一讲心得体会7篇

讲党史演讲稿5篇

团课第5讲心得体会6篇

讲党史演讲稿优质6篇

团课第5讲心得体会模板6篇

讲党史演讲稿模板6篇

讲党史的故事演讲稿5篇

高校微党课第九讲心得体会5篇

党史第7讲心得体会精选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