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对人生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审视,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5篇

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篇1

从一年级到现在的六年级,我们都没有参观过校史馆。所以,当我们听到徐老师说能在校史馆里待20分钟,并能看些校史资料后,我非常兴奋,心想:终于有机会去校史馆了,这回我一定要好好参观参观。

来到校史馆,一些名人资料啦、奖杯啦,全部映入眼帘,我赶紧拿出笔记本记起来,因为认真记了,所以现在写作文才有题材。

前天参观校史馆后,我有许多感受:我们学校不愧是百年名校,就连著名的校友也这么多:像航天学家黄本城;画家张树云;书法家邹梦禅;高级经济师曾联松等等著名的校友。既然说到校友,那我也来介绍一下校的创办人——孙诒让。孙诒让先生,又名德通,字仲容,号籀庼,生于瑞安城关,祖籍潘岱砚下村,孙衣言子。近代教育家,清同治六年中举人。

我要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多做大扫除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现象就上前提醒,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承下去。

百年的历史孕育的'百年文化,百年的文化传载了百年的梦想,百年的梦想铸就了百年的辉煌,百年的风韵见证几代人的成长,愿世纪实小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北部校区的校史馆,校史馆占地近 400平方米,分为彩喷展板和实物展两部分,记录着大工65年的成长与积淀。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大工自 1949 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大工诞生的全过程: 是它们见证了大工的历史与过去, 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大工的辉煌与不凡!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物品。第一件是屈老的遗书,屈老校长为大工,为中国的教育奉献了一生,最终留下用自己的骨灰守护大工校园一草一木的愿望,这是多么深沉的爱,爱我们的大工,爱一代代大工人,爱着中国的教育事业。第二件是仿米格15战斗机的涡轮推进器,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一穷二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新中国的军事崛起,中国人真正抬起头了。而它的推进器保存到我们大工的`校史馆,激励着更多的优秀学子献身国防,献身科学,献身世界的和平事业。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工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工人,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以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发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为把大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奋斗终身!

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篇3

上午第三节课后,我们年级四个班级的同学有条不紊地随着老师去南校区参观校史室。等待片刻后,我们便进入了这个不大但明亮干净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校史历史。大略浏览一遍后,戈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解,他为我们介绍了储能中学的建校、师资、获奖情况等许多丰富的内容。储能中学的前身是x效实中学x分校,由x钱业领袖秦润卿创建于1942年,曾以“民主革命堡垒,爱国志士摇篮”享誉x,培养了一批革命烈士和爱国人士。

1946年6月,储能与新建中学合并,1956年又与新民、新联两校合并,易名为x中学,1983年恢复“储能”校名,储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当年著名思想家严复把达尔文著作《天演论》翻译为中文。其中有一句话叫“物竞天择,效实储能”,储能中学由此而来。此外还有许多名人在储能教书,段力佩是储能的第一任校长,周建人——鲁迅的弟弟和叶圣陶先生也曾在储能当教师。1997年,龙门中学并入直至今日。

短短1节课的时间,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储能的历史信息,储能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真是受益匪浅啊!作为储能学子,我们要继承光荣传统,努力学习,为学校争光!

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篇4

今天,我们在团支书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史陈列馆。

走进校史馆,我仿佛步入了历史的长河,展现在眼前的是湖南师大的历史画卷。“仁、爱、精、勤”这四个打字赫然出现在眼前,这是每一个湖南师大人都记在心里的四个沉甸甸的字。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5个校区,占地168公顷,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在校史馆中,我领略了历代师生的风采,为身为师大人而骄傲!

更领略了身为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骄傲,在校史馆中有许多生科院创造的`历史,有许多像刘云院士一样的精英,更有生生不息的生科学子!

从校史馆走出,我觉得似乎更有自信了,相信在师大七十多年的历史沉淀下,我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为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篇5

在第一天跨进达立校园的下午,我们全体陌生却又略带熟悉的初一(20)班同学一起步行去了苏高中,参观了苏州中学校史馆。

名校的确是名副其实,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体现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带着些许凉意的秋风吹拂下,我们漫步在校园内,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她悠久的历史。

在校史馆门前合过影后,由高年级的学长带领,我们踏入了校史馆的大门,博览了学校的光辉历史——从宋朝范仲淹时代至今,苏州府学已流传近千年,又演绎出现代的名校——苏州中学,而苏州达立学校是于1996年经苏州中学与社会力量联合创办成立的一所国有民办公助性质的全日制普通中学,那更是老树上的一根新枝。

苏州中学的校长、老师都要经过千挑万选,因此这所名校的师资才如此雄厚,正因为名校、名师,还有苏州中学良好的环境、“诚、信、思、勇”的校训,多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伟人从这里诞生:教育家叶圣陶、科学家钱伟长、作家陆文夫、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其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居然有30多名!这个数字应该可以这样说明——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

说到这里,我想,除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出众的教育,成功和名人伟人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确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成功的根本。我们,刚刚迈进达立校园的新生,带着自己懵懂的梦想,想要付诸实现——必须得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成为祖国的栋梁,首先应该放下自己高傲的架子,潜心学习,全面发展,为今后的道路做好铺垫,这样梦想才不会付诸东流,付出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走到校史馆的展厅中间,一些以前的小制作小发明吸引了多数同学的眼球。我想起了苏州中学的学风——“刻苦、踏实、主动、创新”。敢于创新,是一种良好的体现。因为爱迪生的发明创新,才有了电灯、电报、留声机、电影等等的概念;因为瓦特的发明创新,才会有蒸汽机的出现……只有创新才会有发展,这是硬道理。

走出了校史馆,我发现:我离梦想还有很长一段的距离。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悟,自己还差得很多,必须要用努力来填补空缺。我想,这些应该就是成功的根本吧——刻苦,努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新的境界。那么,大家就一起加油,共同奔向美好的梦想,美好的未来!

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思政基地参观心得体会8篇

参观红色基地的心得体会6篇

参观烈士陵园活动方案5篇

参观某小学心得体会优质6篇

参观勤廉政馆心得体会6篇

参观消防队的作文5篇

参观科技馆的心得体会7篇

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心得体会7篇

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7篇

参观校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考6篇

参观警史馆的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