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的读书心得优质8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拥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中心是一篇优秀的心得必须要具备的,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克服自己的弱点,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名著的读书心得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名著的读书心得优质8篇

名著的读书心得篇1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

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名著的读书心得篇2

今年寒假,学校布置了一篇作文,是“读-读过的书,争当新时代好队员”的读书征文。我一看-的书单,就大吃一惊,这么多书!我就看过没几本哪。其中我最熟悉的是《西游记》,看来以后我得多看几本才行!

?西游记》这本书讲了降妖伏魔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和尚和一心向佛却又好坏不分的唐僧,还有白龙马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故事要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篇,让我来给你们大致讲讲吧。

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平安顺利地去西天取经,识破了白骨精不断变化的阴谋。第一次白骨精变成一个小姑娘,第二次是一个老太婆,第三次是一个白头老翁,但这都逃不过悟空的火眼金睛。可是由于八戒的谗言,唐僧的阻拦,三次都被白骨精跑掉了。后来,唐僧还把孙悟空赶走了。结果,唐僧反而被捉到妖怪洞里,妖怪还想请自己的母亲前来一起吃唐僧肉。猪八戒打不过白骨精,只得跑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出山救师傅。孙悟空不计前嫌,前去救师傅。最终,孙悟空不但救出唐僧,而且还让唐僧明白“一切变化都是妖怪使的计策,是妖就得打”的道理。

虽想《西游记》这本书中充满了五花八门的妖怪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其实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每一次唐僧遇到了什么困难,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都会拔刀相助,这不就像是生活中有人遇到了危险,就总会有人去帮助那个人吗?像这样的团队精神就十分值得我们这些少先队员学习。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其实自已也经历过类似的事。一次,我们“勤劳蚂蚁小分队”去西溪湿地博物馆完成一张小报,因为时间很紧张,我们大家就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画画、有人负责拍照、有人负责写字……最终完成了一张十分漂亮的小报。如果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难在短时间里做到这一点的,所以这次经历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取经师徒那样的合作精神。

看完了《西游记》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还让我懂得并且知道了很多做人应该明白的道理。我相信,这些道理,一定能够帮助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名著的读书心得篇3

一口气读完《霍乱时期的爱情》,我仿佛看到马尔克斯正在角落里偷笑。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用我的话来说,这本书其实就是一场长达51年的三角恋。女主角费尔明娜先是爱上男主阿里萨,却嫁给一个很有钱的医生乌尔比诺。男主一直对女主角念念不忘。可他不断猎艳,有很多秘密情妇。当两人都已白发苍苍,女主的丈夫死了。男主来到女主家里,在葬礼当天晚上散场的时候,对女主表白。最终,男主和女主一起坐船出去,在船上真正相爱。为了逃避世人的眼光,船长为他们升起了一面代表霍乱的黄旗,准备这样一直旅行下去。就是这么个故事。

马老用漫长的51年的故事给我们开了一个爱情的玩笑。

当陷入老年孤独的费尔明娜终于奔向浪荡子阿里萨的怀抱时,究竟是出于同情还是爱情,还是一个人的寂寞造就而成的依赖。

年轻的时候阿里萨和费尔明娜的爱情受到了过多外界的阻力,最终终止他们之间爱情的决定是费尔明娜自己做出的,后来决定重新开始这份爱情也是费尔明娜占有的主动权。好像爱情就是这么无理取闹,从来不墨守成规,要求天时地利人和,要坚守了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才终于水到渠成。老年的阿里萨虽然不再有青春,但是他一贯的诗人情怀注入了更多的阅历,他拥有的不再只是空洞的让人没有安全感的生活激情,还有平时祥和的生活智慧,所以老诗人比年轻诗人更迷人,更能征服他爱的那个女人。

而阿里萨一直以来对费尔明娜的念念不舍,究竟是出于年少时那怦然心动的喜欢还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不愿放弃?人们都佩服于阿里萨长情的等待,却怎么看都好像是一场“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阴险猎捕计划。踩过622朵浮云,阿里萨终于吃到了梦寐以求的终极猎物。也许是我不够成熟,我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阿里萨一方面和不同的女人做爱一方面又宣称自己对费尔明娜的纯洁狂恋有多么的让人动容,性关系的确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坚贞与否,但我还是很怀疑男人这种不委屈自己的痴情方式。就乌尔比诺医生身份地位很高,教养也极好,这与阿里萨的放荡不羁会撩妹形成鲜明的反差。我想,这也是费尔明娜为何会无法像爱阿里萨一样爱乌尔比诺的原因之一吧。也许那些疯狂的浪子更能激起女人对生活的向往。

那么,费尔明娜对乌尔比诺医生有过真正的爱吗,我想起《月亮与六便士》一句经典:她对自己的丈夫的感情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安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这也许更是婚姻与爱情的差别啊。

不同的角度看这本经典之作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感谢马尔克斯。

感谢爱情与生活。

名著的读书心得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世界作家海伦.凯勒写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带给我了极大的震撼。

海伦.凯勒是一位盲聋的孩子,她在很小就失去了宝贵的听力和视力,让她的生活充满着悲凉和黑暗,但她并不自卑,因为她有一位非常爱她的老师---沙利文老师,她改变了海伦的一生,使她考进了世界最棒的哈弗大学,使她的一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海伦虽然是个盲聋人,但她仍然喜爱学习和看书。书中写到,海伦每天都会向沙利老师学习10个手语动作,这对于一个眼睛看不见,想学会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海伦一点也没想过要放弃,在沙利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耐心教导下,她一直坚持不懈,努力学,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学完了所有的手语动作,并且可以和别人准确对话,那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海伦不仅可以对话,还可以看书呢!她每天晚上都会“看”书,她的看书并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手来摸着看,她掌握着几万个生字的手感,可以用手摸着进行看书,海伦是有多么的刻苦啊,才能掌握了这么多生字的手感啊!她整整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并且还要记住一些结构差不多的生字,连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用眼看都会读错,何况她呢!我打心眼里佩服海伦您。

想到自己平时要是腿摔破皮了,就会叫苦不迭,走路也不肯走了,要父母抱着或者背着才能出行。要是我的眼睛瞎了,耳朵也聋了,那我肯定是无法生活下去的,读了海伦的的故事,我真是很惭愧,我要向她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自从苦寒来”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海伦。她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将自己从困境中带了出来,考进了大家都梦寐以求的大学,还成为了世界伟大的作家,海伦.凯勒我真敬佩您!

名著的读书心得篇5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现选一例作以说明。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

名著的读书心得篇6

人们常说:“凡事都要坚持不懈,不能放松。”然而,到底什么是坚持?看了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被四位老师和学生的远大志向深深吸引。

这本书主要有四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主人公,人,都是献给佛陀的唐僧;贪财好色的猪八戒;孙悟空,公正大胆,不怕困难;还有心地善良的沙僧。这四个角色性格不同,形象不同,正好形成鲜明对比。书中四个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面对八十一难,他们百折不挠,无所畏惧,各种妖魔鬼怪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最后,在这种敢于大踏步前进的.精神鼓舞下,他们获得了650多部真经。也许,我缺乏这种精神。每次面对很多困难,我都会恐慌,甚至想盲目放弃。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怕有很多困难,我就开《西游记》,马上想办法解决。

那么,如果当时四位师徒没有坚定的信念,唐僧被妖怪抓走,猪八戒不敢与妖怪对抗,沙僧在没有猪八戒的帮助下选择了放弃,最后只有孙悟空与妖怪鬼斗,他怎么可能赢呢?所以,我们都应该向原文中的师徒学习,不仅是他们的毅力,还有他们团结的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比如你想把每根筷子都擦干净,就要持之以恒。《西游记》启发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坚持,就不能做坏事!

名著的读书心得篇7

红楼梦这部书,我看了数遍,从高中第一次拿到书,那么多年过去,这是为数不多还留的我身旁的书之一。86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是我在大学百看不厌的剧集,每一帧都是世间最唯美的画面。每每看书和电视剧,就是满心赞叹文字的细腻,画面的唯美,随着书中戏中主人翁的喜怒哀乐,也是而满心欢喜,时而悲戚,心有戚戚焉。

两个月前,经朋友介绍,偶遇蒋勋细说红楼梦,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只要有时间,无论上下班路上还是去见客户的路上。甚至国庆节回家路上,面对十数公里的堵车长龙,披星戴月,在蒋勋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体味着十二三岁少男少女的细腻心思,竟然没有了我贯有的浮躁和抱怨,反而非常享受这片刻的宁静,甚至带着乐乐赏星赏月,异常觉得这个时刻的可贵和值得珍惜。

通过蒋勋老师细说红楼梦,我才看到了红楼梦的宏大和伟大。通过细说红楼,我看到了曹雪芹的佛心,蒋勋老师的慈悲心。红楼梦通过蒋勋老师的讲解给我展现了:人际交往学,人性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以及电影脚本的角度,曹雪芹的蒙太奇写法。我能那么实质地感受到曹雪芹书写时的那种包容,那种心底的细腻,那种经过奢华后家族没落,又经过人情冷暖的那种悲凉。虽然我也爱红楼,喜欢红楼,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通过蒋老师的眼睛看到这本书那么丰富的层面,可以那么慢的看一本书,那么细腻的捉摸每个人物的小心思,每个人物的角度,每个画面的细节,那一帧帧一面面,都是在向我展现人生的各种不同,人性的各种内在外在。

蒋勋老师曾经说过,如果用一个字来说红楼梦,那就是“空”。曹雪芹那种容纳万物的心境来书写笔下的这三百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没有重叠,每个人都可以从他/她一出场一直到这个书的结束(前80回)都始终保留他自己的那个唯一的个性。在写作中曹雪芹化身成了这三百多个人物,即是大富大贵的显官达贵,又是身份卑微的赵姨娘,小红和道婆,所以曹雪芹就是那活生生地千面菩萨啊。蒋勋老师在一次次在细细解读时,那由衷发出的一次次赞叹,都让我感动,感动我可以通过蒋勋老师的解读可以那么深地触碰到曹雪芹的那种宽广无边的佛心,又被蒋勋老师的慈悲心所感动,没有蒋勋老师的慈悲心,我怎会有机会在我32岁这年就可以触碰到曹雪芹的佛心?曹雪芹的佛性和蒋勋的慈悲心,才能让我们体会到我们自己可能看不出来的那些文字背后隐藏的真实情感。

带着阅历来读书,可以从书中找到感动自己心底的那一帧那一幕。

把自己的阅读与大家分享,可能让听者看到自己眼中的读者和文字,可以没有阅历但是也可以经历。这可能就是大家一起读书的真正意义。

名著的读书心得篇8

?曾国藩家书》收集、整理了曾国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间信件往来的精华部分,书中通过教导读书、研究学问、修身、立志、坚持……等方面,让我们在他平淡的家事中看到了曾国藩的“真”,从而对曾国藩有了更深一层地了解。

读其家书,我是深深地受教了。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但要想真正做到这“三不朽”却不是件易事,而曾国藩用他的实际行动像我们述说了。然而要做到这那该需要多大的决心,多大的毅力啊!在我看来,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总是告诫弟弟们要好好读书,认真研究学问。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在其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对长辈的尊敬。凡有什么都会先跟长辈商量或告诉长辈一声,而不是自作主张,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遇事就应该有商有量,这样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决。曾国藩的父亲曾在书中对其弟说过,“境遇难得,光阴不再”。是啊,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极其不易的,能够成为和睦家庭中的一员,有人关心,有人呵护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一直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曾国藩家书》给我的启示远远不只这些,我还需要好好的学习。

名著的读书心得优质8篇相关文章:

阅读经典名著的心得体会7篇

读书的事作文优质8篇

教师读书节心得体会优质5篇

读书月心得体会优质6篇

读书日心得体会优质5篇

爱读书的故事演讲稿优质8篇

幼儿读书月心得体会优质7篇

读书时的快乐演讲稿优质8篇

读书节心得体会500字优质5篇

名著和读后感优质7篇

名著的读书心得优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