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是演讲者与听众沟通的纽带,能够促使听众思考和行动,演讲稿的准备使演讲者能够更好地平衡详细信息和主要观点,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讲励志故事的演讲稿5篇,供大家参考。
讲励志故事的演讲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肯放弃的林肯》。
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1820xx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1820xx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一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讲励志故事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讲故事的题目是《母爱》。
这是发生在十几年前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村庄遭遇洪灾,肆虐的洪水横冲直撞,把无数农家冲毁,许多人在洪水中挣扎。人们在离岸20多米的一棵大树和岸边的树之间拉了一根绳子,形成一道绳坝,拦截从上游冲下来的人和物。这时,只见上游一对母女相拥着被洪水冲下,母亲50多岁,白发在浑黄的洪水中时隐时现,十分醒目。女儿20多岁,两人在洪水中奋力挣扎着。岸边的许多人见状不停地举手呼喊,叫洪水中的母女俩往绳坝这边靠。她们听到岸上的叫喊,挣扎着向绳坝靠近。但洪水湍急,母女俩努力了半天离绳坝却还有一段距离,眼看就要擦过拴着绳坝的大树。就在一刹那间,母亲奋力把女儿往绳坝边一推,女儿顺势抱住大树,得救了。而在洪水中的母亲却被推时反冲的惯力冲到河心,在洪水中挣扎了几下,消失在奔腾的河水中。被救上岸的女儿失声痛哭,岸边的居民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一幕前后仅仅维持了一两分钟的时间,却在人们的脑海中牢牢定格。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母亲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女儿,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这一瞬间折射出的不正是人世间最博大无私、最崇高的母爱吗?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如花一般的世界里,也许没有体会过故事中那生死间迸发的母爱,可是,母亲的爱却同样如涓涓细流,汇入我们的心田。早上,当我们匆忙从被窝中爬起,是谁已经为我们做好了可口的早餐?大雨滂沱的雨天,是谁撑着伞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当我们处于病痛之中,又是谁不分昼夜地照顾我们?究竟是谁为我们奉献如此之多却从不求回报?是我们无私崇高的母亲!是母亲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们,无微不至不地关心、照顾我们啊。
我们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一杯暖意浓浓的热茶,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一个灿烂甜美的微笑……都会让母亲倍感幸福。让我们用一个个细小的进步,一天天的长大懂事,一次次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亲,因为,母亲永远都有是我们的支柱,我们永远都是母亲的牵挂……谢谢大家!
讲励志故事的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是伟人毛泽东主席说的。
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告诫那些稍有成就,便沾沾自喜、自我满足的人,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过教训的。三年二级的期末考试,我有幸获全班和全年级第一名。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许,爸妈的夸奖,使我得意忘形,飘飘然起来。爷爷一方面肯定,一方面提醒,要我千万别骄傲,别自满,可我没当回事,反而认为自己天生聪明,脑瓜灵活。于是该看的书不看了,该做的题不做了,有时上课也不专心听老师讲,一知半解的东西也不再去打破砂锅问到底了。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和科学考得很不理想,别说全年级第一,就是全班,仅得了个第三。
我很不好意思地把实情告诉爷爷,硬着头皮等着受训挨罚。爷爷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给我讲了个富有哲理的故事:三个瓶子,其中一个装满了水,一个没一点水,一个装半瓶水,晃动瓶子,装满水的瓶子和没水的瓶子都不会响,只有那装一半水的瓶子,响得厉害。听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自己就是那装着半瓶水的瓶子。
那半瓶水成了我骄傲的资本,由年级第一退到全班第三,这样的教训能不吸取吗?
虚心是进步的推动力,骄傲是进步的拦路虎,这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给我的启示。
讲励志故事的演讲稿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岁月如歌,青春是人生中一段绚烂的时光。它注定是“不平凡”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和智慧去诠释,用勇气和自信去充实。带着对青春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我们走到一起来了。来到苏外的青青校园,青春就该由我们来增光添彩!
生命是脆弱的,而且只有一次。但有了理想的支撑,它就可以变得坚强。我们会珍惜拥有的一切,会在风雨雷电中成长,会在坎坷泥泞中拼搏,会在惊涛骇浪中奋进。崎岖人生路,我们会用自己的奋斗,铺就一条通往梦想的康庄大道!
生命是美丽的,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像一曲响彻云霄的凯歌。青春的生命,更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验,用理智去选择,用汗水去造就。理想是勤奋者织就的一幅画卷,执著者用丹心炼就的一片深情,智慧者用思想开拓的一片天空!通往理想的的台阶,每一步,都会留下不同的印迹。让我们打开美好的心灵,用青春去奏响生命的乐章,让梦想自由飞翔吧!
梦想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总是随着思想的前进而改变。童年时,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自己有钱。大人问:“小伙子,有了钱你要去干什么呢?”“我要去买泡泡糖”。“如果你有很多钱呢?”“我会去买很多泡泡糖”。“如果你有用不完的钱呢?”“我会把做泡泡糖的工厂买下来。”的确,小时侯的我们,天真无邪,梦想也充满了童稚气。
今天,我的梦想是,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为着梦想,我每一天都在苦苦奋斗。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尖子生;在学校,能受到老师们的肯定、同学的称赞;回家,能受到家人的表扬。我因此学会了奋斗,“星期六、星期天的时间真很短,孩子脾气真想犯,慢慢懂了做人的辛苦和梦想真是太难,还好我会努力,看每一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起早赶晚,把握自己不再松散。”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途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没关系,跌倒了再爬起来,为了追梦,继续前行!
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奋斗的动力。拥有梦想,并用行动去追求它,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因为,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在成长。“总是让心声装满期待,总是让梦想连着未来”。面对未来和挑战,只有让理想放飞,青春才可以变得色彩斑斓!谢谢大家。
高中生励志青春奋斗演讲稿四
如果今天不走快点,那么明天可能就要用跑的了,后天也许就要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了。何必去管梦想会不会实现呢,向前走向前奔跑就是了。有的时候梦想会比较近,有的时候梦想会很远,但是它们总会实现的。
坦白说,自己只是不想在这短短的一生中留下太多的遗憾,可是我似乎总是在等待,把梦想留在将来,把努力留在明天,拿来一本书翻了几页想等到下次有空的时候再看,那些本该今天要完成的事情,总是想到等等再做,然后经这么一放下,就再没有然后了。
这段时间情绪并不是很好,总是回想着自己,回想着昨天,踏上社会的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见过各式的人。可是这一切,就这样无声息的过去了。
四年有多长,放在一个时间刻度里,似乎没有十年来的那么刻苦铭心,却也足以让一个人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在这么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里,到底是经历了一些什么呢?四年前踏上离开家乡的客车的时候,反复告诉自己这是我决定的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你有你的梦你有你的路,拼了命也要走下去。大概正是应了那句话吧:青春免不了一场颠沛流离。
其实仔细想想,为什么自己要从一个城市奔向另一个城市,投靠一个尔虞我诈的暴风港?没有人逼你为了投递一张简历四处奔波,也没有人逼你拖着行李离开自己的故乡。自己之所以会站在这个地方,是因为当初自己的决定,可是为什么我居然忘记我站在这里的原因了。
以前我还觉得自己心智算成熟,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充斥着,莫名的觉得孤单,难过,甚至觉得被整个世界遗弃了。
为什么自己会那么义无反顾,为什么自己总能在遭受打击之后还能找到自己的信仰,然后继续向前走。是因为自己想要这个世界因为有自己的存在而有一点改变,变得更好,变得更不冷漠,变得更热情,变得更正义。因为想要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因为不甘心,想要自己的青春不那么的无趣。因为自己想要在现在做一些将来不会后悔的事情。因为不是每一次醒来都可以是一场梦。
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仔细看看周围的人,始终有那么一些人,坚定地在向前走着,他们变成闪闪发光的存在,总觉得他们就像是神似的存在这世界上,可是自己却不知道他们到底用了多少努力,才换来了这样的一个他们想要的人生。
但是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向前走去。有的时候伤害和失败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它会让你变得更好,孤单和失落亦是如此。每件事到最后一定会变成一件好事,只要你能够走到最后。
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讲励志故事的演讲稿篇5
凡尔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尔纳为了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经遭受过多么大的挫折!这里记录的,就是凡尔纳的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186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他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邮递员。
邮递员把一包鼓囊囊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手里。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是第十四次了。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开一看,上面写道:“凡尔纳先生:书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出版,特此奉还。”
每看到这样一封封退稿信,凡尔纳心里都是一陈绞痛。这次是第十五次了,还是未被采用。凡尔纳此时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爷”们是如何看不起无名作者。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书稿紧紧抱在怀里。 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
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语言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夺书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书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运气。
这次没有落空,读完书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 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1874年11月30日的夜晚,伦敦的布伦海姆宫灯火辉煌,一群贵族男女在这里翩翩起舞。突然,一位活泼、美丽的贵族夫人连声叫喊肚子疼痛,人们赶快把她扶到就近的一个临时女更衣室。温斯顿·丘吉尔——一个早产儿,就这样非同寻常地来到人间。
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英国除了王室以外,公爵家庭总共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封爵次序名列其中第十位。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女儿,1873年与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结婚,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因病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这时的詹妮虽已40多岁,但依然美艳惊人,风姿绰约。不久,她便萌生了嫁给一个25岁男人的想法。然而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就在詹妮几乎要放弃了的时候,詹妮25岁的儿子、与母亲要嫁之人同岁的丘吉尔,坚决地握住她的双手:“亲爱的母亲,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您,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所以,请您也一定要勇敢。”儿子坚毅、鼓励的目光,让詹妮义无反顾地披上了洁白的婚纱。
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10多年过去了,詹妮的儿子丘吉尔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身政坛。60岁的詹妮也要再次迎来婚礼。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人强烈的反对,尤其是儿子的那些反对派们。詹妮犹豫了。这次与上次不同,丘吉尔打小就怀有雄心壮志,并且具备实现远大理想的能力。她不想因为自己贻误儿子的前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作选择,我心甘情愿的选择后者。请您不要再有任何顾虑。母亲幸福,我才幸福。詹妮又一次无比快乐地迈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上,儿子依然像上次一样,坚强地站在她的身边,而另一边则是比儿子还要年轻的36岁的新郎。能够两次接受母亲的婚姻,也许很多人都做得到。而面对沉重的压力,丘吉尔两次接受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作自己的继父,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
1908年8月15日,伦敦报纸登载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33岁的内阁贸易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与23岁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娅小姐订婚。举行婚礼的这一天热闹非凡,宾朋满堂,欢歌笑语。证婚人是财政大臣劳合乔治,而他选择的男傧相却是他在下院的一个坚决反对者——包括休塞西尔勋爵。当时丘吉尔推行一系列争取工人拥护的社会改革,休塞西尔勋爵在内的贵族集团坚决反对这些改革。这里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人们可以在下院和政治集会上相互咒骂,如同仇敌,但在个人生活中却能成为亲朋好友,相敬无间。在政治生活中虽然是公敌,却不妨碍他们在私人生活中称兄道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这样说过:“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xx的人。……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西方近代的这种文化现象是多么的耐人寻味。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这宽容来源于对每个人权利的尊重: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虽然不支持你的行动,但我坚决维护你合法行动的自由!
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决定回到加州大学修完当年还没有读完的电影系学分。
1965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加大电影系二年级时拍了一部22分钟的短片,参加亚特兰大电影节,好莱坞的投资者看了,马上与他签约,斯皮尔伯格因此辍学,到好莱坞发展。事实证明这一步是对的,如果他当年不把握机会,坚持要完成学业,他或许成不了大师。
但40年过去了,斯皮尔伯格虽然功成名就,他还是很介意年轻时的学业没有完成。夜深人静时,斯皮尔伯格总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今天你是好莱坞权力最大的人,你的名字是年轻人的名气、金钱的保证,但那又怎样呢?你曾经背弃过自己的承诺,无论再有钱、名气再大,你的品格还有个小小的污点,因为你曾经当过逃兵。
斯皮尔伯格回到大学,用假名重新注册插班,用假名考试交卷,只有几个教授知道他的身份,他的功课与其他学生一起送交校外的学者审阅。课程要求学生交电影实习作业,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中选取了12分钟的影片,还交了《大白鲨》和《第三类接触》的片段。大学电影系助理教授凯利为他总评分,给他成绩“良”,评语是“该学生对音响、灯光、剪接和剧本管理颇有驾驭力”。
这位《侏罗纪公园》的主人还要副修一门叫野生生物的学科。教授说他精于恐龙知识,上课谦卑有礼,除了有一天在课堂上把一只脚搁在书桌上。他向老师道歉,解释是前一天与儿子一起玩滑板扭伤了腿。教授提醒班上其他学生,不要对这个天王级的同学有什么崇拜的眼光,只把他当普通人。学生做到了,没有向他索取签名,但在毕业典礼的那天,他们告诉父母:我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同一年毕业。
在虚荣的世界,有太多人相信“成功人士”不一定要念完大学,并以盖茨为例,说盖茨也没有读完哈佛。但学业没有完成,是毕生的心理创伤,即使缝合了,也还在心头留下疤痕。终有一天,我们都会为年轻时一件没有交的功课、一项未完的工作,或辜负了的一个人而感到遗憾,醒悟一切名誉和财富都不能补偿。这样的遗憾,像风湿症,通常在中年以后发作。斯皮尔伯格不惜代价,治好了他的风湿症,他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讲励志故事的演讲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