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人员事迹5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内容具体,用真实的情感写好事迹材料,让人物的付出和牺牲感动每一个读者,引发共鸣,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采样人员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采样人员事迹5篇

采样人员事迹篇1

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十几年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带领同事开展新技术,协助护士长管理病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自疫情发生后,她三次前往百色市、防城港、上海市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是覃xx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不管是到革命老区百色,还是到滨海线城市防城港或是到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医院一号召,她就义无反顾的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

2024年2月10日医院组建核酸采样队伍驰援百色、2月24日组建护理队伍驰援防城港,她都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在抗“疫”一线,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居民核酸采样,工作结束时,双手早已冻得发麻,摘下护目镜、防护口罩时,脸上被压出一道道红印。尽管抗疫之路很艰辛,可她从不退缩!

4月15日晚上9点,她在科室工作群接到驰援上海的消息,立即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经过2天的培训、考核,4月18日早上她与其他医疗队员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动车。

在上海抗疫一线,她与队员们接管上海闵行体育馆亚定点医院,每次进舱工作4个小时,主要工作是发早中晚餐,测生命体征、采集核酸,出院病人床单元消杀工作,清点物品,打印核酸条码,核对药物、分配药物、接待新入院病人,安排床位等一系列工作,有时饥饿、疲劳、眩晕、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一起涌来,但是看着忙碌的同事们,她心想再难也要坚持!因为她知道,她的脚下是南丁格尔的足迹。三次逆行出征,是她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经历,这将激励着她在今后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有一种勇敢是明知前路艰险,也绝不回头,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这,就是白衣天使!

采样人员事迹篇2

如果说医生和护士是守护健康的尖枪与固盾,那么,核酸采样人员就是抗疫前线的”排头兵”,xx大学华西二院xx市妇女儿童医院门急诊科90后护士王xx就是其中一位。疫情以来,没有假期、每天在岗对于王xx而言已是司空见惯。

假期不回家早已成”常态”

”请把口罩摘一下,别紧张,很快就好了。”穿好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手套,王xx一边安抚着市民的情绪,一边熟练地拿出棉签,完成采样后将样本放在试管中。随后,她立刻进行消毒,为下一次采样做好准备。

疫情发生以来,王xx义不容辞选择参与核酸采样工作,每天,她都是在这间小小的采样工作站里度过。她不仅很快适应了工作节奏,还摸索出一套减少患者不适感的经验,以快速、准确的手法完成高质量采样。”核酸采样的对象中有不少是老人和孩子,面对他们,采样的时候要多一份耐心和技巧。”遇到采样对象对采集鼻咽拭子存在恐惧感时,王xx都会轻声细语、耐心疏导。

”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为老百姓做核酸检测,是我的责任与义务,我也愿意做这件事。”王xx告诉记者,”临近‘五一’,最近返眉的人增加了,医院增加了人手,这几天我都会在这里值班。虽然减少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但能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我很高兴。”

”辛苦,但值得!”

核酸检测的时间段是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6点。面对大批候检人群,工作时间王xx顾不上喝水、上厕所,取棉签、采样、装试管、消毒……这一套看似简单的流程,她一天需要重复无数次。

每次下班回家,王xx的手腕、手臂都会出现酸痛等症状。虽然高强度的工作对身体是一个很大挑战,但她丝毫没有怨言,依然选择坚守岗位,提高核酸采样效率。

”坚持,就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在疫情面前,王xx没有一丝抱怨与胆怯。因为在她的心里始终铭记一名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她希望通过自己和同事的努力,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守护一方平安。

不止王xx,xx区还有许多核酸采样人员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为了完成核酸采样工作,他们有的站一整天,站到腿麻;有的连续奋战十小时,手累得没了知觉,但依然坚持完成手头上的核酸采样工作。无数医护人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初心、不负韶华,书写青春。

采样人员事迹篇3

又是一个岁末,“奥密克戎”突如其来,一下子打破了原有的喧嚣与活力。

2024年1月10日下午4:52,结束了学生课本发放、居家隔离和线上教学等相关事宜之后,一个电话阻断了王红娟老师回家的脚步。“马上到门口,我们去开个会,快点!”就这样,开启了另一条抗疫之路,踏上了抗“疫”的征程——协助核酸检测。

走出校门,依然使命在肩!

每天早上,她都第一时间到岗,抬桌搬椅、拉隔离带,服务社区医务人员做好核酸准备工作。

检测开始,可还能认出她的模样?

穿上防护服,弯腰侧身为医生准备好10人一组的棉签,打开采样瓶盖,封存生物样本,消毒,一系列动作迅速而娴熟;帮助采不出样本的村民,采样完成后再次消毒,然后一一核对样本信息,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原来,寒冷的冬天也可以“汗流浃背”,头上的汗与防护面罩上的水雾模糊了视线却只能摇一摇头继续工作;原来,喉疼嗓哑、饥肠辘辘,抵抗生理机能是这样一种煎熬;原来,脊背僵硬、双手冰颤、脚趾冻疼是这样一种痛苦的感觉;原来,“抛家弃子”是这样一种心焦难耐,仅仅一米之隔,家中年幼的孩子生病却无暇照顾……身处新时代,一直以为的岁月静好,原来,那些岗位上负重前行的人们舍弃的真的不仅仅是肉眼所至而已。换了个身份,有机会切身感受,才真正的体会到应该怎样向那些“可爱的人儿”致敬。

“谁还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呢?能在需要的时候出一份力,我义无反顾。”她这样说。

不同的身份,一样的恪尽职守。她用实际行动向学生、向家人、向社会展示着责任与担当。战“疫”仍在继续,工作仍在继续……

采样人员事迹篇4

4月22日北京新发疫情以来,连续八次担任核酸采集点“点长”的她,每天微信步数二万多,一天下来浑身酸痛。别人都说“你就负责好采样人员就行,别的不用管!”可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采集点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会时刻关注并及时解决,她就是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轻党员——杨露。

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顺义城区光明街道、胜利街道、石园街道的核酸采样工作,根据工作安排,杨露基本每个点位都会轮换去工作,不是去采样,就是去当“医务点长”。在区域核酸检测中,为按时开展采样工作,凌晨4:30,杨露就起床了,因为框架眼镜容易起雾,看不清楚,特别影响工作,她就戴上隐形眼镜。5:00出发,去单位的路上联系好采样人员,询问需要的防护服和手套的尺码,告知具体采样地点,不清楚的还要加微信发送位置。5:20到达防保科后,领取物资,再按采样人员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换。6:00到达核酸采集点,将采样用的桌子用酒精消毒,擦干净,粘好黄色垃圾袋,再将酒精、棉签、试管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因为现场除了采样大夫和她,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穿防护服,等人员到齐后,她一一指导大家如何穿脱防护服、戴口罩,确保每个人的个人防护安全。

等大家全部穿戴完成,到达自己的点位开始正常工作后,她又回到作为清洁区的临时帐篷里,将洒落一地的包装袋等收拾到黑色垃圾袋里,再将各种物资摆放整齐,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居民排队距离近的,她要说一说;登记人员忙不过来的,她要去帮一帮;扫码系统有问题了,她要去看一看。扫码手机没电需要换手机时,她会安抚群众,指引大家去另外一个通道排队;大爷大妈们腿脚不便的,她会扶着大爷大妈们先到采样处等待,然后跑到扫码处向排队居民讲明情况,征得他们同意后再优先给老人扫码,然后跑过去送还身份证。

就这样,她在两个通道间不停地来回奔走忙碌。看到排队居民零零散散时,她会及时将两个通道合并,让采样人员轮流休息。转眼之间就到了晚上9点半,收拾好物资后,她还要亲自给医疗垃圾消毒,并封口指导转运。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她这才想起来白天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肾结石又发作了,疼得大汗淋漓,不得不吃止疼片来止疼,于是满怀歉意的连忙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

疫情期间,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非常辛苦。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三个街道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每日居家隔离人员多达一千余人,在保证正常门诊工作的同时,他们还要随时抽调人员上门入户采集核酸。每天晚上,不等到抽调通知,杨露从不敢安心入睡。

还记得冬天一次大雪后,路面特别湿滑,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显得特别笨重,但她还是不减往常的速度,多次险些摔倒。很多没有电梯的小区,她总是迈着沉重的步伐,一层一层气喘吁吁地往上爬。她总说自己年轻,多爬爬楼就当锻炼身体了,零下十多度的天气,脱下防护服的她却湿透了衣服!

采样人员事迹篇5

庄银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疫情发生以来,庄银波和他的同事们,时常是前半夜上夜班,忙碌到00:00下夜班回家短暂休息后,早上7:00起床又前往核酸采样点,开始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近一个月以来,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有人开玩笑道:“一个月30天,我们上出了35、36天的班。”略有苦涩的自嘲背后,是每一次需要人手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说:“我来,我上!”

在一次区域核酸检测工作中,庄银波在完成原采样点任务后,本可以回家休息的他,再次奔赴另一个人流较大的采样点进行支援。庄医生说:“疫情面前,我们必须走在前面,这是我们医生的天职。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采样人员事迹5篇相关文章:

少先队事迹模板5篇

小学生简要事迹材料5篇

学楷模事迹心得5篇

农业先进个人事迹5篇

防疫典型事迹材料5篇

财务人员合同5篇

好学生先进事迹5篇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5篇

出纳人员月工作计划5篇

人员管理心得体会5篇

采样人员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