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我们自由发挥创意和想象力的舞台,让我们可以尽情地探索思想的边界,写作文感到头疼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积累足够的事实和数据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讲传承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传承的作文篇1
每每读到这些关于美德少年事迹的文章时,总会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大概这就是感动的力量吧!从古到今,人们都在传承与发扬一些高尚的品德,如孔融四岁让梨,苏秦悬梁刺股等等。美德也许很小,小的微不足道;又也许很大,大的不可思议。
美德是乐于助人,收获快乐;美德是拾金不昧,永远诚实;美德是勇于探索,勤于思考……高尚心灵的品质的背后是真情,是实意,而绝对不是虚情与假意!
看到这一篇篇文章时,我便又想起谭千秋老师。“5·12”似乎还是个可怕的噩梦,在那一瞬间,那一刹那,谭千秋老师飞身扑到“我们”的身上,紧紧搂住“我们”,但砖头、水泥板这些铁石心肠的家伙,还是毫不客气地砸下来了,谭老师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他的飞身扑、紧紧搂是为了什么?为了名垂千古?不!是因为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生命!他虽然永远地离开了,但他的无私奉献,他的幽默感将永远被人们铭记。谭老师就像一朵昙花,绽放的时间虽短暂,但却令人难以忘怀,想到这,心头好像嗅到了一缕沁人心脾的芬芳。美德原来是大爱无疆。
还有一次,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买了根冰棍解暑。正暑的太阳喷射着火一样的光芒,地滚烫滚烫的。我刚买的冰棍才撕了包装纸就已经化得一塌糊涂,几串冰水已顺流而下到我的手上了。正巧,一位穿着艳丽的阿姨与我擦肩而过,那冰棍一头栽在她的衣服上,巧克力已布满阿姨的衣服,湿淋淋的一大块。“惨了,惨了!”我心里发毛着。谁知阿姨笑容可掬地原谅了我,并且还重新给我买了支冰棍,真令我大吃一惊。咀嚼着可口的冰棍,嘴上散发着甜甜的巧克力味,心中也弥漫着一股甜滋滋的巧克力味。美德还是宽容大度。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数不胜数。我认为美德的最佳代言人就是这些美德少年们,美德本是一件美的东西,美德少年更因美德而美。
讲传承的作文篇2
中国文化的伟大,包容一切宗教,集中了一切文化。“儒”身为“儒释道”之弁。
?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经典,千古以来的治国王道,一直推崇至今。而孔子,这位在春秋时期的老者,其“仁”,自汉便成为正统思想。
依我看,孔子这个人非常伟大,风流潇洒,万事都懂。
周王之礼,仁世之乐。是孔子的治国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知,这是他的修养。他一生禀信仁义,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视金钱权利为粪土,忠信仁义为生命,风餐露宿,日复一日,只为拯救世人。他无法实现政治抱负而产生深深的无奈,才造就他超人的才人武略。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读书要用思想,要提出问号,要怀疑。文化是对的,科技也是对的,只不过因为时间的过渡,信仰的崇拜和时代的发展,产生矛盾,不在适合,而将一部分放弃了。但“人生要以人生为目的”仍是最模糊而又最准确的基础。
孔子是一个形象,而不是一个标志,更不是一个偶像。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因为孔子而改变,更不会因为孔子而成功,成功与否都来源于自己,也许你认识了孔子,你就可以向别人炫耀,说你认识他,你或许会感到满足,而你的听者又会说什么呢?真的不爱听,假的有没有满足感。这样的话,空气应该是最好的听众了。孔门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他们是孔子的听众,孔子是苌弘、师襄、老子的听众,而你又算是谁的听众呢?
“以不智不愚之身,处不死不生之地,做不文不武之业。”这是孔子的卓尔不群,也是孔子最后的反省。而当今时代应该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自由。我想这才是周礼。
讲传承的作文篇3
我以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殊不知当你歌唱时,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在归来,而传承的,是另一辈的梦。
我们那小巷边经常萦绕这首曲子。那年,春光无限,朵朵晶莹欲绽的海棠被水袖轻抚,青石板的斑驳小院弥漫雨后花香,卷入谁家酒香。海棠花迎着风摇曳着无尽绯红。外婆步履轻盈,双眸怜爱绕过枝头,凝望着我。她眼角婆娑,衣着青衣戏服,双手托举着,不让水袖落地。蝶绕蜂萦,满是流年。
打我记事起,外婆年轻时身处的戏班已是各散天涯。年事已高的外婆常静坐小院,着汉家衣裳,安宁地阖眼细听收音机《再别海棠》。等她恍惚从梦中惊醒,蓦然回首,遥望天街,那戏班早已不在灯火阑珊处。此时,她总会拥我入怀,双眸失意地凝望海棠花,念叨着:我还想与你们再同台演唱这一念,便独自一人,扛起传承的重担。
小巷里的其他人们总会在初春之时听到几句戏腔海棠花儿香,兰桨拨开雾霭迷茫,也许,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许多人都会追求新时代的潮流,而淡忘传统文化的繁荣与美好,外婆不以为意,只是在流光百转之间,回到台前,细数繁华打落枝头,轻置琼觞两盏,粉饰衣角,淡漠回旋。
轻步,踱步,她翩翩起舞之际似乎沉浸着海棠花香,摘取两朵海棠,捻手眺望远方,耳畔回响忧郁却又怀取期许的粤曲。刹那,水袖漫过天际,外婆的眼中泛着晶莹的光。台下的人不动声色地走过,可台上的人的心似乎已梦回那遥远又繁华的年代。颜色已旧,外婆却依然缓缓道出:粤曲啊,早已是我的心魂。
小巷里,海棠梨园,外婆心系的戏班,诉说着那一辈繁华的过往。是否,还有人依记,那一份对粤曲真挚的传承。
讲传承的作文篇4
社会是一个美好、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处处充满着真善美,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她们各自的视角震撼着我们生活的时代,构成了最博大的爱。你是否清楚?热爱祖国光荣,服务人民光荣,崇尚科学光荣,辛勤劳动光荣,团结互助光荣,诚实守信光荣,遵纪守法光荣,艰苦奋斗光荣!你是否明白?危害祖国是耻,背离人民是耻,愚昧无知是耻,好逸恶劳是耻,损人利己是耻,见利忘义是耻,违法乱纪是耻,骄奢淫逸是耻!所以,只有反映时代的精神,才能引领时代的风尚!真善美,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然。正因为我们的民族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海桑田依然坚守着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才使得我们的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线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也许你会问,什么是真善美?其实一些真善美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被称为“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车祸瞬间挽救学生导致高位截瘫。“最美司机”吴斌在铁片击碎玻璃刺入腹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最美母亲”吴菊萍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女童被砸晕,左手臂多处骨折,受伤严重。这些事情不就是最能代表真善美吗?但是,如果你认为真善美就是做一些大事,那么你就错了。其实,给同学的一个微笑,给陌生老人的一个搀扶,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的一个让座,其实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都是真善美的真正内涵,如果我们每天能给别人多一些关怀和帮助,每天多注意这些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快乐。
人人渴望真善美,但只要付出就有回报。梦里阳光普照,你我携手齐欢唱。每个崭新的世界,从不缺少真善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繁华的世界,充满了喜与乐。看那花开多优美,皆因你真善美。
讲传承的作文篇5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着实让过诗词出了“风头”,也不可避免地将传统文化的弘扬问题再次拉回了人们视线的中央。然而,各地各校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诗词背诵活动,在我眼中,却有几分妄图“一劳永逸”的意味。
不可否认,诗词背诵本身,与《中国诗词大会》的初衷一样,无可非议。在传统文化不被重视的今天,这样的活动或行为,无论是组织有序还是自发自愿,都是一阵强心剂,使日渐“衰弱”的传统文化重获人们的欢迎和期待。然而,当大众开始纷纷效仿,不由分说地将背诵诗词加入学校必修教程时,这早已无关文化,却更像一场闹剧——由一时兴起引发的,缺乏长远规划的“电光石火”。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弘扬传统文化本身是个庞大工程——怎样弘扬、怎样才算“弘扬”,每个问题都需要人们的深思熟虑,也远远不是背诗所能一劳永逸的。换句话说,选择背古诗词的方式弘扬文化无可厚非,可怕就在于人们只抓住这一根“稻草”不放,认为这就是有所作为,也统统不管诗歌的择选、文化的引导或是鉴赏能力的传授。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推进作用,从长远来看,反而会误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成为一场“记忆力”的比拼。
弘扬传统文化,究其根本,恰在于引导人们体味传统之美,漫步历史的河滩,寻觅文化的珍宝。借用尼采的话说,参差多态乃美之本源。若仅仅是重复与记忆,那么烙在人们脑海中的只有枯燥不理的词与句,若没有必要的引导,那么月只是月而已,它不是张若虚笔下饱含哲思与体悟的当空皓月,也不再是令人动容的千里婵娟;雨也只是雨而已,它不再承载“鬓已星星”的悲欢离合,亦或是“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的凄然心境。
所以,传承文化能一劳永逸吗?答案是否定的。节目的热播或舆论的焦点只是一时,传统文化的弘扬却不能一蹴而就,因背诵诗词而重新被重视的文化弘扬问题,若只局限于“背诗”本身,那么只能收效甚微,甚至是南辕北辙。因此,传统文化的弘扬,依旧少不了社会、国家的集体作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讲传承的作文篇6
一看到老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老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能避免灾害,由此能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老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老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老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包粽子的时候还能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老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讲传承的作文篇7
我的家像千万家庭一样,爸爸妈妈和我,简单却又温馨。爸爸给我制定了三条规矩,我每天都按照这个做人处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或可理解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家规的第一条:学习是自己的。现在的学习,父母还可以教我、帮我、指导我。可是将来到了更高年级,很多问题都要靠自己了。因此,平时的学习要多动脑思考,实在不会再去求助家长。而且,只有自己真正掌握知识,才能让自己学以致用。
第二:习惯要养好。养成好的习惯,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当前正是我长身体的时候,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制度;平时做作业、看书都要求坐姿端正,目不斜视,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对学校布置的作业要“先紧后松”,这样才有多余的时间去看课外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三:态度要认真。态度决定了一切。只有态度认真了,所学的知识才会牢牢记住,才会一点一点的积累。有句话说的好: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想爸爸妈妈的话也是他们人生的总结,做好以上的几点,相信会对我这一生将受益无穷!
讲传承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