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好作文,平时多读书,多观察,多练习,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家乡风俗的作文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1
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的开端。在我的家乡,这一天会有祭灶等习俗。
说起这祭灶,可有不小的来历呢。传说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
在以前,每每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都在灶神像上涂上融化好的糖稀,谓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寓意。
在我们的家乡,这一天,晚饭还要吃汤面条,但这刚做出来的第一碗汤面条,可不是随便吃的。这一天做出来的第一碗要给灶王爷以及逝去的亲人吃,并在此愿义愿义,趁着这个机会请求保佑家中子孙。
这一天,卖烧饼的店铺最挣钱了,一大早就能看见一群人围在铺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见减少。任凭老板的手再快,也比不过那些买烧饼的顾客。总结下来,这一天赚的钱,可是平常工作四五天才赚的。
早些年,在灶王像上涂得糖稀,就是现在的灶糖。它的外表是长方体,里面是麦芽糖,裹满了白芝麻。一口咬下去,白芝麻的香与麦芽糖的甜融合在了一起,美味极了!
但灶糖咬下去会掉很多渣,聪明的人们将烧饼夹着灶糖吃,既有了甜味也有了咸味,灶糖也不会掉渣了。
小年的到来,让人感觉到新年的即将来临,过完这一年,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吧!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2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共庆佳节。
在龙游,元宵节与春节一样重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一年的元宵都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情回忆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深刻铭记。
过元宵时,全国各地的风俗都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这天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民间习俗。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我喜欢吃汤圆,不仅是因为汤圆的味道鲜美,夺人眼球,更是因为汤圆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一家人团团围坐在餐桌上吃汤圆,如此画面,是多么和谐,愉悦啊!或许,那时的汤圆是充满爱的,是最为鲜美的吧。那一个个圆溜溜的白滚滚的大汤圆惬意地躺在带汤的玻璃碗中,它们紧密的挨在一起,别提有多可爱了。此时此刻,想起汤圆的鲜美,不经意间,早已垂涎三尺。在元宵节这天,汤圆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美食。
我还曾在一次元宵节之夜有幸赏过一次花灯。那时,不管是地上,树上,湖中,都可以见到花灯的身影,五彩缤纷的花灯无处不在,你仿佛就置身于一个花灯的世界,全世界都是五彩的幻影,看似飘渺虚幻,却又是人间真实……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绝伦,梦幻无限。
传闻,在水中放置花灯可以祈福许愿,人们都深深地相信,天上的神明会实现平凡的人们的所有奇特,独一无二的愿望。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3
每到“腊月二十四”时,每户家庭要把环境打扫干净,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庭院,掸拂尘垢蜘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把每一处地方打扫的一尘不染,家家户户到处喜气洋洋地,干干净净迎新春,这是每家每户对新春的美好祝福
贴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公正,对偶,简洁的文字,抒发对新春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方式。每到春节,每十户家庭就有九户家底都要把一个大大的“福”贴到门上。有些地方,他们会在窗户贴上自己剪的纸一一窗花窗,窗花不仅衬托了喜庆的节目气氛,也不让春节那么单调。
除夕夜可真热闹,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夜饭,到处是饭菜的香味,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闪烁的光芒。在外面上班的人,除非是万不得已,不然必须回家吃团圆饭,这一次夜大家都不睡觉,都要守岁到凌晨一两点再睡
正月初一大家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拜访亲戚好友,小朋友们都会拿到红包,大人们在一旁有说有笑,女人们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饭莱。
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会吃上软软糯糯的汤圆,都会在门前挂几盏灯,吃汤圆表示家人们团团圆圆的。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4
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习俗,就是吃粽子,说到吃粽子,他还有历史发展呢!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叫“角粽”,不过它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到了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那时,包粽子的原材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所以被称为“益智粽”,现在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
去年的端午节,我也包了粽子,我包了红枣粽,白水粽,蛋黄粽和五谷粽。我还知道了很多我没吃过的粽子,比如烤萝卜粽,不过我不喜欢吃,因为这个粽子很辣。当然,也有我爱吃的,比如刨冰可口粽,这个粽子跟其它粽子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不是热的,而是冰的。包这个粽子时,要把一个冰了的白粽拿过来,把里面挖空,放进冰淇淋,再把外皮包好,裹上糖浆,在糖浆上放点冰沙,再浇上果汁,就可以了。
后来,我还把一枚硬币包了进去,就像把硬币包进饺子里一样,吃粽子时,我还真吃到了那个粽子。
我们的粽子还得过奖呢!江西一座宋代古墓里有两个粽子,这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还有西安的蜂蜜冰粽子,是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广西南宁有体积最大的粽子,可以给250人吃,重达350公斤,好多人一起都搬不动。上海城隍庙有体积最小的粽子,只有10克,小得像手指一样,一口可以吃好多个。
粽子还有美好的祝福,是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的寓意。
我的家乡有很多有趣的节日,每个节日也都有习俗,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5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异常的习俗呢!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完美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齐,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明白?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过年时的著名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一样。街道上人来人往,明白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样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过年时的习俗?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6
转眼之间就到了一年中最末的时候春节的除夕。我的家乡在千身湖,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快乐的笑脸。
除夕的这一天,大家一大早就开始在门上贴对联,在屋子的门上贴上福字。因为贴对联和福,以工整抒发了美好愿望,而且为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我也在我的房间门上了福,我把福倒的贴意思是福到了。
之后,家家户户飘出了鸡鸭鱼肉的香味,我们家也不例外,也开始了做年夜饭,但我们在厨房外面的也没有闲着,妈妈从抽届里拿出几张红卡纸,又拿出了几把剪刀,还有一本剪纸大全,提议,我们一起剪纸吧!大家一齐同意,看着剪纸大全剪起来,开始剪一点都不容易,但是我还是一会儿这里剪破,一会儿那里剪破,但我没生气,而耐心的剪下去,!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的剪出了双喜,其他人也剪的非常好,我们十分高兴。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餐桌上的菜有鱼、有虾、有排骨和饺子等等。光看看就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立马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活像几天没吃饭的人一样,而且在餐桌上爷爷奶奶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又吃了好吃的,又有了红包,我的心里是吃了蜜一样甜。
吃过年夜饭,我们一家做在电视机旁看春节年欢晚会,一个个节目让我日不暇接,其中我最喜欢看看小品,让我看的哈哈大笑。
这天晚上还有一个活动就是守岁,就是十二点之前不可以睡觉,这对于早晚的人真是个难题。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7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逢春节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习俗都各有不同。比如:东北喜欢吃饺子,山东热爱吃面食,广西习惯吃粽子,而在我的家乡江南,吃春卷特别流行。春卷一定是江南人家的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点心。
春卷的历史十分久远,可以追溯到晋朝,是从晋朝的春盘演化而来的,把菜摊在薄饼上食用。后来,春盘又变成了馅饼状,唤作春饼。再后来,才有了现在的春卷。春卷的馅料通常是雪菜豆腐干(咸)或是豆沙馅(甜)。春节年年有,春卷也年年包,传统的馅料已经满足不了我的口味了,在今年,我家就开拓了新思路,准备在馅料上作出创新。
鸡肉鲜美,芝士浓郁,放在一起味道应该不错,但会不会太腻了一点呢?加点爽口的食材应该会更完美。于是,我想到了韩国泡菜。泡菜不仅爽口,而且酸酸辣辣的感觉也能更加凸显出鸡肉的鲜嫩,使口感更丰富,更有层次感。
有一个好的想法还需要一双勤劳的手。准备好食材:把一片片金黄的芝士均匀地切成细条;将腌制好的鸡肉切成条状并用少油炒熟;把泡菜切成小块。开始制作:把春卷皮摊平;靠近其中一角的位置整齐的放上鸡肉、芝士各一条,泡菜少量;将春卷皮的一角盖在香喷喷的馅料上,两边往里一收,再让它在顺势“滚”一圈,一个白白嫩嫩的春卷就诞生了。就这样,我负责摆馅料,爸爸妈妈负责包春卷,一个个的春卷演奏出了和谐与快乐的音符。一家人坐在桌边包春卷,其乐融融。我看着那一个个春卷,感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爸爸起了油锅,热油在锅里呼噜咕噜地冒泡,一个个的春卷被放进了锅子里,它们在油里翻滚,不一会儿就穿上了金黄的外衣,很快,一个个散发着香味的春卷就出锅啦!我迫不及待地想尝一个,我刚咬下去,已经被高温熔化的芝士蕴含着醇厚的香味流入了我的口中,鸡肉很嫩,泡菜脆脆的,与鸡肉交融在一起,不一会儿,桌上就只剩下空盘子了。
春卷这一传统的美食虽然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还是经久不衰,春卷包含的久远的历史气息使我们了解了过去,又将它添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这个风俗真的是有滋有味有意义啊!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8
我的老家在江西,最有年味的还要数做麻糍,很多地方的人们已把传统美食制作都用机器来取代了,但我们家乡是传统的手工工艺,春节前做麻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制作麻糍需要的原料有糯米熟米粉红糖等,首先把新奇的糯米(当年产的)用清水泡一天一夜,一定要泡透,再把湿的糯米放到木蒸笼上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倒进大石兜里,由两个力气比较大的人用大米槌重复捶打成柔韧的糯米糍。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出色的就是捶打糯米糍,这个过程惟独有经验的人才干准确的把握住,捶打的太久会使糯米糍粘在石兜上,捶打的时间短糯米糍口感不好,捶打糯米糍很费力,捶打得越久才越有韧性,做出来的麻糍才更好吃。糯米糍捶打好之后放在干净的案板上伴上熟米粉揉成糯米团,用手把它压薄,里面加入芝麻红糖粉,这样好吃的麻糍就做好了。
在做麻糍时,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很有开心过年的气氛,想要制作出好吃又好看的麻糍,要注重心到手到眼到。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