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爱心事迹材料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撰写个人的事迹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历程,每一个小小的事迹,都可能成为他人心中的灯塔,照亮他们的前路,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献爱心事迹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献爱心事迹材料6篇

献爱心事迹材料篇1

xxx,男,309班的班长,共青团员。

他尊重师长,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班级中他与同学团结友好,为同学答疑解惑;当学校举办各种班级活动时,他能积极参与,为班争光。

他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服务队,处处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证明着自己,以自己的行动感染周围的同学。班级中有他提醒同学的情景,教室里有他默默捡起垃圾的身影,劳动中只见他忙忙碌碌,从未听到一声埋怨。由于表现突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家庭中,他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从不让父母操心,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待邻里,文明礼貌、与人为善,邻居之间有什么需要,也乐于帮助他们,深得邻里喜爱。

他相信,有努力就会有收获,当你努力、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成功便离你不远了。

献爱心事迹材料篇2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高中学生,杨曲逸潇同学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践行“用青春缔造风采、用爱心诠释未来 ”的价值追求。近几年来,在努力学习,不断精进学业的同时,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微薄的爱心和行动努力为社会增添一份温暖、奉献一份热情。高一期间,他积极加入学校社团,在参加模拟联合国社团活动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会议的背景文件上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上不起学、但对知识无比渴望的眼神深深震憾了他。他暗自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力所能及的去帮助那些上不起学儿童,用自己的爱心和执着去帮助贫困儿童改变命运。从那时起,他报名参与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募捐计划,每月从自己的零花钱和生活费中节省部分钱,用于捐助联合国儿童基金,至今已坚持了大约一年。

杨曲逸潇同学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奉献自己的爱心。面对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在克服最初的恐慌和不安后,杨曲逸潇同学极力说服父母,积极联系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在今年春节前,哈尔滨市再次出现突发疫情时,他第一时间向所居住社区申请参加志愿活动,先后多次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及时给在寒风中驻守小区的志愿服务者送去热水,帮助他们驱散冬日的寒冷。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抗击疫情取得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充分展示了他践行青春风采的努力,也体现了一名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和追求。这些生活中的点滴,虽然平淡无奇,但他坚信,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带动身边的人,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和责任,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个善举,也一定会汇聚起共建美好社会的无穷力量。

献爱心事迹材料篇3

刘建军是泰源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做小本生意到创办茶叶加工厂,再到创办木材加工厂,吃了无数“闭门羹”的他,事业有成不忘乡梓,毅然回乡创业,发展沙糖桔种植产业,当起了“果业销售大王”,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带领村民实现增收,用初心照亮家乡脱贫路。

事业有成心系家乡

刘建军是西林县古障镇周洞村黄潭屯人,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有着农村人特有的直爽、朴实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以前他曾卖过雪条、茶叶、板栗,收购土特产,创办茶叶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经过多年打拼,终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若风光勿忘恩。刘建军自己富裕起来后,总是放不下家乡的父老乡亲。2014年,他回乡看到村里群众种植的沙糖桔没有好的销路,便毅然放弃在外景气的木材生意,回到家乡正式做起沙糖桔生意。

返乡创业助力脱贫

返乡创业过程中,刘建军发现制约本土沙糖桔走出全国各地的问题,就是缺乏采后处理。为了提高本土沙糖桔的竞争力,让群众卖出更好的价格,刘建军有了成立公司建设打蜡厂的想法。2016年11月刘建军在西林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广西西林泰源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建起了水果打蜡厂,并在西林县引进首个沙糖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系统投产使用。2017年建成了西林首个果框生产线,弥补了多年来西林县县域果框在果品季收严重不足的状况。

目前该公司已建立起3个果品加工厂,一个注塑加工厂,10条清洗打腊包装为一体的综合生产流水线,可年产350万个果框,日选果量为1000多吨,年产值5000万元,年营业利润100万元。刘建军的公司正常运行后,在各城市的沙糖桔推介会中成功签约多个销售项目,不仅加快整合了西林县水果品牌资源,推动了本土沙糖桔“走出去”,还实现了产业成片化集聚发展,为西林县广大果农增收搭上“快车”,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真情扶贫带富村民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刘建军在致力于办企业的同时,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他认为,既然返乡创业,就要实实在在为贫困群众脱贫找出路。

设立扶贫车间,开展就业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更不能养懒人,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是最有效的方式。”刘建军说。于是,他与该县古障镇19位驻村扶贫干部对接,摸清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采取“公司+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泰源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设立了“扶贫车间”,每年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贫困人口20人实现就业稳定脱贫,每人每年最低可增收2000元,最高可达10000元,平均每天务工收入在120元以上,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在泰源果业务工,离我家很近,很方便,能照顾小孩还有了稳定收入。”古障镇央革村罗炮屯脱贫户卢花高兴的说。

提供技术培训,推进智力帮扶。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刘建军发现很多贫困群众缺乏技能、观念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无法通过就业顺利脱贫。为开展好智力帮扶,公司按期邀请专家或委派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向果农讲解、传授沙糖桔种植技术。每年公司邀请专家定点在古障镇、普合乡、那劳镇等乡镇开展现场讲解沙糖桔管理技术培训15次,委派技术人员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的技术培训60次,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让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资源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刘建军的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在该县古障镇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小面积散户种植基地转化成区域性的产业化经营集中基地,加入公司经营模式的周边农户2000多户,其中含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解决了周边小户果农在果品上市时“储存难、谈价难、销售难”的问题,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截至2020年底,带动农村合作社10个,每年销售农产品3万吨,实现工业产值5000万元,周边果农人均年收入增加2500多元。创建广西西林久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吸纳西林县普合苗族乡7个村村民合作社成为公司股东,7个村占有公司28.3%的股份,惠及的农户共50多户,其中贫困户6户,贫困人口26人,2020年向7个村集体分红共15万元,向贫困户分红3万元。针对因老弱病残致贫的贫困户,需要有人居家护理等无法到“扶贫车间”就业的情况,刘建军与驻村干部、贫困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通过贫困户以果园入股,公司对果园采取产出保底兜售的统一经营管理形式,确保贫困户产业能收尽收,做到收入利益的最大化。

扶贫济困,树好口碑。刘建军每年均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资助、慰问有特殊困难的贫困户。2019年,刘建军向那佐苗族乡垌硝村捐赠有机化肥1吨及5000株三月李果树苗;

共向古障镇、普合乡、那劳镇等乡镇的6户贫困户捐赠价值1.6万元的鸡鸭幼仔及饲料;

向古障镇同乐村捐赠5000元扶贫物资。2020年,为西林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赠4240元,为古障镇央革村勒德屯重阳节活动捐赠8000元,向西林民族高中助学活动捐赠5000元。

在刘建军的带领下,泰源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营“桂泰源宏”品牌等果品及农特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量逐年递增,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成为西林县首家上规的果品企业,也是西林县最大的果框生产、果品打腊、包装与销售公司。2017年、2018年西林泰源果业荣获西林县“脱贫攻坚优秀企业”奖,2018年被评为百色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9年荣获广西“万企包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奖,2020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7年刘建军荣获“广西柑桔行业风云榜年度经纪人”“西林县优秀经纪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西林县“果业销售大王”,2019年被百色市评为“扶贫爱心人士”。

心系家乡,热爱家乡。面对众多荣誉,刘建军不骄不躁,他坦然道:“诚信经营、合法盈利、发展壮大企业,我将继续带领更多的家乡群众实现增收致富,为建设幸福家园,助推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献爱心事迹材料篇4

非常感谢领导给我一次“爱心表达”的机会,其实我自己曾经对自己说过,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事情,时事造英雄等等,我不是英雄。

我只不过是在和谐社会里做了点该做的事情,我想即使不是我其他的人也一样做的比我好,我也是被感动后做的,在我和班主任及纪天宝同学谈话时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个母亲离弃的孩子。他的爸爸不着家,常年和年岁已高的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在这个家庭环境里孩子的衣服不整洁,蓬头垢面,大小的衣服都穿过,很不合体,而且经常给他奶奶做饭,饥一顿饱一顿,生熟都对付吃,我去过纪天宝的家里,屋里一片狼籍,别的孩子六七岁正在快乐成长,享受家里父母的宠爱,而纪天宝同学却没有这些,这时我就想到自己的孩子的衣服给天宝同学拿来给他穿,前后共四次,每次拿来时,我都对他说:“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做一名好学生。”当时纪天宝同学表现的好一些,但是没过几天还是一个脏、乱、差的学生,我曾经几次想过想要放弃对他的帮助,认为他无可救药了,但在一次劳动中,他的裆部意外受伤,我检查后决定必须去医院接受医生诊断治疗,于是我又把我的心拉回来,决定继续对他关爱,并心中认为他非常万幸,受伤的部位是大腿根部,而不是要害部位,当时送他到市医院,医生为他缝合了伤口,并进行消炎,回来后我再次嘱咐他一定要注意,不要乱动和干累活,以免伤口感染,并且每天两次检查其伤口,进行消炎处理和换纱布,并固定纱布的位置非常困难,因为伤口位置不好,很难固定,所以我决定将纱布缠到伤口上后在固定在腰上,效果很好,再运动时纱布不再脱落,减少了感染的机会,但在双休日时,我再三叮嘱他不要乱动和干活出汗,但他没有注意,去他叔家装废品出了很多汗,伤口感染了,周一上班发现后我又重新为他买了消炎药,并且增加了每天的消炎次数,并给他拿了三个内裤,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心护理,伤口日渐好转,直到完全康复,这时我终于放下了一颗担忧的心,脸上也有了笑容,我想:在此期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有领导的支持,张振东老师的协助,有班主任老师的多次开导,这个学生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通过这次事件,我深深地体会到献爱心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每个人、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孩子才能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且快乐的成长,成为栋梁。我又感受到纪天宝同学,要想改变现状,光有外部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根本上找到家庭的温暖,成长中日趋成熟,才能真正的改变他的命运。这就正如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献爱心事迹材料篇5

xxx,206班班长、团书记,晨曦广播站的播音员兼副站长。

她是一个活泼,开朗,阳光的女孩。在班级里,她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精心设计布置班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认真管理班级纪律。她是老师与同学们沟通的桥梁,有了她班级充满温暖与活力;在家里,她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

她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志愿服务行动。手绘墙制作、滨江长廊学雷锋活动,学校组织团员西湖义卖都有她闪光的身影。

她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参加“学习十九大,青春话使命”的演讲比赛荣获学校一等奖;参加城西中学地方文化实践活动荣获三等奖;参加军训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军训标兵”。参加校园第十届艺术节获三等奖;被学校评为学年度“优秀学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相信她会继续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献爱心事迹材料篇6

“小祝,别看她人年轻,但心好,人善良。从她所做的一些小事就知道她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位长者曾经这样评价过她。她,只是一名基层最普通的工作人员,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每一次助人为乐都让人生绽放光彩。

爱岗敬业竭全力,心底无私天地宽

修文县卫计局工作人员祝琼,在原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期间,常常会有很多群众前来咨询这咨询那的,说一次、两次,甚至十次他们都可能会记不住,经常会因为提供资料不齐而办理不了事务,需要来回跑,为了能帮助前到来办事的人,她就向科室要来许多办事流程,自己进行加工整理,有群众咨询的时候,直接打印一张给他们,按照单子上的东西去准备,省事多了。尽管这不是她的工作范畴,但是她觉得这样做能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心里很踏实。很多时候,乡(镇)的前来办事的同志赶到时早已是下班时间,只需一个电话,她定会赶到指定地方......。

一泓清澈的泉水,一颗菩萨的心肠

她是一个乐于助人,而且心地善良的人。有一天中午,一个衣衫破旧的中年男子走进她所在的办公室,开口便说:“终于到了,口好干哦。”她给那人递去一杯热水,耐心询问他需要办理的事。当得知他的事情是需要到另外一个科室去办理,而科室的人吃中午饭去了时,她叫男子在办公室坐下等一会儿。那男子说什么也不坐,说是他的衣服太脏了,怕弄脏沙发,她告诉男子,没有人会嫌弃他脏,叫他放心坐下......。在她的再三劝说下,男子不情愿地把半个屁股挂在沙发的一角。男子告诉她,他从早上七点一直走到现在才到的,快到的时候,他还小跑起来,水都没顾得喝上一口,来的时候,他看见楼脚有一个自来水管,他还说等办完了事,再下去喝点水的。男子腼腆地说道“你们这里的水真好喝。”她问他为什么不坐车。“坐车要七块钱呢,都够吃一顿饭了。”男子回答说。她听完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把男子带到食堂,就到食堂门口的时候,那男子死活不肯进去,说“我不吃,我不饿。”细心的她观察到那男子有吞咽的动作,她告诉男子,不用他给钱,只管吃便是。那男子不相信,也许是看见食堂的人多,觉得不好意思,也许是作为一个七尺男儿的的尊严,男子转身往回走,她赶紧说:“你就站在这里不要动,我帮你把饭端出来。”男子大口大口吃着饭,三下五除二,一大钵饭吃个精光。付了饭钱,她掏光兜里所有的钱,强行塞给了对方。男子说:“我不要你的钱,我有钱的,我还有5块钱呢,吃了饭,走起路来有精神得很”。她说:“你办完事后,回去的时候坐车,剩下的钱买点水喝,给孩子们买点东西回家,你难得进趟城。”男子数了数钱,把它放在了内衣口袋里面。

同事们问她那男人是不是他的亲戚?是不是她认识的人?为什么要给他钱?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她很淡淡地说道:“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看起来可怜,不帮他,良心上过不去。

她,一个满脸笑容,心底善良,乐于助人。“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一名普通是工作人员,春天的使者

献爱心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

高中事迹材料6篇

廉洁事迹材料6篇

养殖大户事迹材料6篇

劳动的事迹材料6篇

廉洁事迹材料最新6篇

先进基层务工作者事迹材料6篇

家庭美德模范事迹材料6篇

立功事迹材料6篇

省三好事迹材料6篇

职工事迹材料范文6篇

献爱心事迹材料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