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作文写优秀了是可以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的,大家在学习生涯中肯定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吧,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争做时代新人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争做时代新人作文篇1
读革命者的故事,感受到热爱的土地上烙印着的热血,红色版图镌刻着的满满的正能量。任时光打磨,岁月冲击,也从未褪色,以耀眼明媚的颜色,给予炎黄子孙无限拼搏的力量!红色它将是咱们中国这片土地的颜色,也将是我辈的信仰!
二万五千里长征,以红色为信仰,最终解放中国,如今,国泰民安,我们不再需要历经磨难长征,但我们仍需要那一种红色,那种长征精神,我们不应丢弃坚守的心,更不应忘记那些长征岁月,红色是信仰,更是一种力量,我愿坚守内心,坚守一份红色,坚守自己!红色是一种可以让人泪湿眼眶的力量,是感动的力量!谢谢张老师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活成一道光去温暖更多的人
您让我真正明白了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生活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至上,甚至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然而,反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仍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
有一种人能把“诗和远方”放在“苟且”之前,饿着肚子去写诗为文,衣衫褴褛地奔向远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张老师,是您告诉我,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中,总能找到一维,那是梦想的领地,是诗意的栖息地,它超脱了物质的三个维度,是心灵生长的净土。
有一种颜色,像樱桃初熟,像牡丹初放,染色一块版图,描绘一种文明,是精神亦是力量,是火的热情,是血的刺目,是昂首骄傲的原因,也是坚守不悔的信仰,让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以无上热忱践行中国梦!
争做时代新人作文篇2
随着跨时代的到来,一批被叫做零零后的我们出生了。我们生活在春光明媚的时代,没有硝烟,有的是十里繁华;没有杀㪬,有的是温暖和祥。似乎在大家眼中,我们感受不到寒冬的凛冽,接触不到饥饿的侵袭,迈不进逆境的门槛。甚至大家质疑,生活在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环境下的零零后们,怎能茁壮成长?怎能成为中国新时代的接班人?
是啊,中国发展迅速,不久前还迎来了全面小康。商品琳琅满目,高新技术产品也日新月异。只要不出意外,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配上一台智能手机。这明明是时代的进步,但可笑的是,有许多人指责我们零零后,说我们是“低头族”。大家不妨想一想,你们所谓的“低头族”,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捧着手机长大的我们,也会抬起头来看世界。我们知道,手机,也只不过是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工具。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我们当然会学会如何来对待手机。我们利用放假的时间在网上进行学习,查漏补缺;我们还能利用相机来记录我们的生活;我们还能从网易新闻上了解时事政治。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这一代人能锻炼出抵制手机上不良诱惑和辨别消息真假的能力。我们还能透过书本,穿过手机,去西湖探索唐代刺史李泌从西湖引水的故事,去北平品尝“此间亦有呼名鸭,骨瘦如柴空打杀”的烧鸭。我们踏过泥土,抚过树叶,在大地角落里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我们敬畏自然,热爱生命。所以,零零后,不仅抓住了手机为我们创造的机会,还能够抓住大自然的美,依旧看天,看草,看海,看世界。
其实生活在看似温室里的我们,也明白舍己为人。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对抗新型怪状病毒。在抗疫期间,湖北嘉鱼县的一位8岁小男孩,将自己攒了六年的3万多元压岁钱捐了出来,助击病毒。还有来自武汉的16岁女高中生陈琪方,给身为医生的妈妈和外公写了一封信——《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她支持和鼓励奋战在前线的“逆行者”、默默付出的志愿者和所有疫情中的人们,而且在信中,她还对她很多天没见过面的“超人妈妈”说道:“家里一切安好,勿念”,让人安心,又让人思绪万千。没错,这就是零零后的我们,心怀德善,勇敢而又坚强。懂得感恩社会在需要的时候献上我们的力量。
就是这样一群有个性的零零后,懂得在实践中求真知,懂得在困难中砥砺前行。作为零零后的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能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成为又一代优秀的接班人。
争做时代新人作文篇3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翻开崭新的课本,一次次捧读写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故事时;当我们坐在屋檐下,一次次聆听祖辈们讲起那些峥嵘岁月的往昔时,我的小脑袋里总会浮现一个又一个疑问:什么是红色基因?她有哪些动人的故事?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于是,我带着这些疑问,跑去问我的爷爷。爷爷是个老解放军,他告诉我,在我生长的地方,就是一个充满红色的地方——鄞江镇建岙村。在爷爷的提醒下,我便开始寻找红色的足迹。沿着弯弯的建岙溪,我一路向前。在溪边一处高塘上,三间两层的房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岁月的洗礼,房屋有些破败。屋前,一棵不知名的树木,看似瘦削,却高耸入云。屋檐下,一块牌匾格外清晰:中共四明山地委旧址。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四方方的院子,恰如北方的四合院。正对大门的远处,竖着一根旗杆,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正迎风招展。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在绿色的背景下,那一抹红色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我深深地被这一抹红色勾住,久久凝望注目。
不知是谁提醒了我,才踏进一旁的陈列馆。哇!一件件历经磨难的农具与武器,一幅幅血与肉的黑白图片,极具感染和震撼,它们仿佛都在诉说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军是怎样施行着他们的暴行。
听当地的奶奶讲,这是一段不得不说的历史:1942年9月,中共四明地委的王文祥、罗白桦两位领导来到建岙设立地委机关,他们先在建岙小学住了几天,后在建岙小溪边租了三间房子居住,指导整个四明地区的斗争,年底转移至姚南。
于是,故事也就此展开:积极送子参军、接力护送伤员、开展“二五减租”搞生产自救……言语间,奶奶眼带泪花,却满是骄傲。
在那个战争年代,建岙人用生命保护着县委和干部,成为攻不破的“红色堡垒”。
“青山埋忠骨,青史留美名”。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光照千秋。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努力学习,就算得了奖也不要骄傲,俗话说“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而且我们也要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中,并且还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我们也要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很遥远,但是,我们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让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做时代新人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争做时代新人作文篇4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题记
打开建团百年的漫长历程,每一章都记录着中国青年的伟大奋斗,每一页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在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引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青年爱国运动,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以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开辟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纪元,中国青年群体首次登上社会历史舞台。1920年5月,陈独秀主张组建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便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而今,中国共青团走过百年征程,她此刻正青春!
张太雷是中国共青团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袖。张太雷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揭露反动政府出卖山东主权的罪行。在斗争中,他结交了李大钊、周恩来,在此影响下接触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后来,张太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此后,他和邓中夏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八七会议后,张太雷被派到广东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正当准备工作紧张进行之时,起义消息泄露。张太雷当机立断决定提前一天起义。次日凌晨,武装起义爆发。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市区。在张太雷主持下,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这是党建立的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起义引起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联合镇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到12日下午,起义武装已经难以与敌军抗衡。张太雷闻讯,并未退缩撤退,而是立即乘车赶赴前线指挥战斗。途中却遭到敌人伏击,他身中三弹倒在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里,壮烈牺牲。临终,他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张太雷为中国革命献出了29岁的年轻生命,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实践了他年少时立下的“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此之精神,即生死肉骨、回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气魄,即慷慨悲壮、拔山盖世之气魄也。”这是青春的激情,青春的选择,青春的力量。张太雷和广大爱国青年,走出故纸堆,“到工厂去、到农村去”,见证了工农的力量,他本人也实现了从愤怒青年到奋斗青年、从热血青年到革命青年的人生转变。
习近平主席也曾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你我身为共青团员,在此刻和共青团正青春的美好年华,应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用自己昂首前进的奋斗姿态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书写自己人生的美好画卷。
争做时代新人作文篇5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代价,挽救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保卫了国家安全,达成了出兵朝鲜的战略目的。
抗美援朝战争创造和维护了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有利的战略态势和战略格局,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安全环境。抗美援朝战争,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加大了中国东北方向的防御纵深,给中国带来了几十年相对和平的安全环境。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挥自身作战特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至三八线,创造了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这一仗,充分显示了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蕴藏的巨大力量,充分显示了中国军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敌人的决心、意志与能力,使得任何企图与中国全面军事冲突的国家不得不三思而行。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曾告诫西方世界:军事上的禁律之一是不要同中国交战,谁要想侵略中国,就“要大倒其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决策者吸取朝鲜战争时的教训,相信中国政府的警告,没有派地面部队越过17度线。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真正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战争。主要对手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各种先进武器装备,而且挟二战胜利的余威,被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竟然敢于出手,是美国人没有想到的。
人们常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怎么站起来的?不是靠嘴皮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血与火的较量中站起来的,是在近代以来第一次成功地将强敌拒之于国门之外的作战中站起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极大提振。从某种意义上说,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被视为新中国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的奠基之战,是中国从世界的边缘走向世界中心的重要开端。
争做时代新人作文篇6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厨房里又传来愉快而走调的歌声。不用猜,肯定是奶奶又在哼唱了。我长这么大,奶奶就是用这首《走进新时代》哄我睡觉,当我“闹钟”。
这不,奶奶又是边哼着歌,边走进我的房间。几句滚瓜烂熟的词儿唱完,我也就醒了。有一点我特别不明白,为什么奶奶这么喜欢唱这首《走进新时代》,而且还总是吟唱老走调的这几句。实在经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我疑惑地问:“奶奶,您为什么这么喜欢《走进新时代》呀?”
奶奶轻抚着我的头说:“那是因为穷日子过怕了!奶奶出生的那个年代,穷呀!没得吃,没得穿。有时能吃到树皮碾成的渣,那还算好的了!真的是“穷得揭不开锅”。后来,生了你姑姑和爸爸,日子更难了……”奶奶说不下去了,用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现在的孩子们是体会不到那种滋味的!那种苦你们也不会再经历了……”
我的眼角湿润了,赶紧岔开话题问奶奶:“姑姑和姑父要从土耳其回来了吗?这次他们能呆多久?”提到姑姑和姑父,奶奶的眉眼立马就舒展开了:“昨天晚上你姑姑和我微信视频聊天,再过一周就回来了,这次能多呆些日子……”
说到姑姑和老家,我还有些许的小骄傲呢?我的老家是全国赫赫有名的石材重镇。改革开放后,昔日老家那些低矮、混乱的石材小加工厂,已被企业总部大厦、研发中心、工业园区、展示大厅取而代之,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悄然成型。老家的亲人们一个个走出国门做生意,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远,遍及世界各地。现在,亲人们的交流,大部分就像姑姑、姑父与奶奶那样,依靠手机、微信、互联网进行,走进新时代了……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奶奶的歌声经常在我耳边萦绕。出生在00后的我们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不断印证了那句“改革开放富起来”,也让00后的我们,再没有机会品尝“穷得揭不开锅”的滋味!
争做时代新人作文篇7
寻找中国脊梁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炎炎夏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寻找中国的脊梁。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于陵园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七个贴金大字是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我被纪念碑底座的浮雕吸引了。朝南的浮雕雕刻的是1948年的潍县战役,解放军指战员在炮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的场景。有的吹响号角,指引方向;有的手持长枪,冲锋在前;有的紧握手榴弹,身背炸药包;有的正将大炮瞄准敌方;有的攀上战梯,登上城墙,已将红旗插在上方。他们眼中有怒火,心中有希望,身上带着全潍县人民的期盼。那喊杀声分明已充斥进我的耳膜,“冲啊——”热血在沸腾,胜利在前方。是一种怎样的信念让战士们奋不顾身?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战士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祖国,有人民。这一切随同“中国”一起成长为他们的精神血肉,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我又来到东面,这里雕刻的是1937年马保三领导寿光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的场景。西面雕刻的是建党初期潍县党组织创始人庄龙甲和为革命胜利英勇捐躯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北面雕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我还看到了潍县战役烈士公墓、抗美援朝烈士墓、革命烈士卧碑。
一个个烈士的名字让我想起了战“疫”期间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他们在疫情到来的时刻,在困难艰险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们用中国速度搭起了新的病房;他们用全副武装中露出的坚定眼神安抚恐慌;他们是病人心中的一团火焰,将爱延续至四方。他们用中国脊梁倾诉着中华儿女的一片衷肠,彰显着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岁月终将奔流去,唯有英雄永长存!
我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寻找中国脊梁,更是为了延续他们的精神,为了告慰烈士,我们正沿着他们未走完的路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进!新的中国也许不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却仍然需要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的中国也许不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却仍然需要我们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因为我们也是中国的脊梁!
争做时代新人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