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就一定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兰州作文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兰州作文篇1
兰州的拉面,闻名遐迩。这次到兰州,我可算吃到了正宗的兰州拉面。
这家名叫“金城正宗”的马家拉面店里,可谓是“吃货”济济一堂。空气里飘散着阵阵面的香味,耳朵里充斥着喧嚷的人声。
我很好奇这细细长长的拉面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一进门就去看拉面师傅做拉面了。拉面师傅的手艺真巧啊!只见他先把揉好的面团,搓得又粗又长,然后抛向半空甩两下之后,忽的在桌案上落下,打一下拉成长条,再继续甩、打、拉……一会儿功夫,一根又粗又长的面团,成了许多又细又长的面条。这么好的手艺,着实让我看得又惊又呆。
拉面师傅把拉好的面条丢进了滚烫的牛肉汤里。入了汤,拉面瞬间就像黄色的丝带在汤里翻滚着。起锅了,拉面师傅一勺一勺地放着牛肉,香菜,辣酱……一碗香气扑鼻的拉面转眼上了桌。只见面条金黄透亮,加上香浓的汤,上面漂浮着几片嫩绿的香菜叶,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让我垂涎欲滴。
我迫不及待地尝一了口。啊!拉面弹性十足,滑滑的,香香的,真好吃。果真名不虚传!一口气,一碗下肚,我还砸咂嘴,意犹未尽。
听我这么一说,你的口水也都流出来了吧。那就去试试正宗的美味的兰州拉面吧!
兰州作文篇2
放寒假的时候,我妈妈带我去兰州旅游,让我最最最最喜欢的却是兰州的牛肉拉面。
关于兰州的牛肉面拉面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是这样的:“从前,马保子家境贫困,为生活所迫,他在家里制成了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扑鼻,大家都喜欢他的牛肉面,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爽,醒胃。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大振,马保子经营到1925年,由其子马杰三接管经营,马杰三继续在清字上下功夫,不断改进牛肉拉面,直到后来名振各方,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识别兰州拉面的正宗与否,要一看有没有进店免费一碗汤。”
牛肉面很好吃,但是做法非常复杂,首先是和面,和面是拉面制作的基础,是关键。应注意的是水的温度,一般要求冬天用温水,其它季节则用凉水。因为面团的温度易受自然气温的影响,通过和面时用水温度的不同,使和好的面团温度始。下一步是醒面,将和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其目的也是促进面筋的生成。放置还可以使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的蛋白质有充分的吸水时间,以提高面筋的生成和质量。最重要的步骤是拉面,先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然后随食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面条,喜食圆面条的,可以选择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选择大宽、宽、韭叶3种款式;
兰州牛肉拉面作为兰州的着名小吃和特色面食,历史悠久,享誉全国。
兰州作文篇3
有一种味道让人留恋,有一种香气让人痴迷,有一种劲道让人回味,那就是兰州特色小吃拉面。爸爸为了满足我那馋嘴,只好带我去小吃店走一圈喽!
兰州拉面的形状远远看去像一根根白色的丝绸,盘旋着落在黄色的浓汤里,又是另外一番情景。先别说味儿了,就这长相,就让人的口水沾湿了衣裳,面上还有做鱼用的小香菜,放上几块鲜红的牛肉。哇!白色、黄色、青色、红色组成了这盘色香味俱全的兰州拉面。
师傅们正在做拉面呢!真是太好了,可以大饱眼福了!兰州拉面的做法十分简单、传统。先由一位专业的师傅把面团事先揉个十几分钟,等面劲道了,再拿在手里不停地晃动,由一根粗面团,变成2个、4个、10个的小面条。越晃越细,越晃越多。等到面条粗细合适,再放进煮开的水里,不用几分钟,面就煮开了。你也许会问面怎么没味儿啊?放心,师傅早已把味精、盐、香菜以及其它各种香料放进碗,只要把面放进去,倒入开水,顷刻间面与汤融为一体。怎样?是不是方便又美味?
“品尝为实,口说为虚”,品尝了才知道呢!一碗如此美味的拉面放在你眼前,你怎能不心动,开吃!我赶忙拿起筷勺。大口的劲道拉面,一大勺的鲜美浓汤,一口、两口不允许一秒停下。不是我说,那面太有劲道,太有韧性了一口下去,面条就“嘘”的一下断开,嘴里的面条融化在汤里、心里、甚至每一条血管里散开、弥漫。
兰州拉面百看不厌、百做不厌、百吃不厌,你有什么理由不来品尝呢!
兰州作文篇4
十四日一早,简单地吃过早餐,我带着妻、儿乘出租车到黄河铁桥的南边。因为带老婆儿子到兰州就是为了逛,而在兰州最值得一逛的地方应该是滨河南路和北路了。
先是在黄河铁桥百年纪念石前面留了个影,然后沿着滨河南路,逆流而上。林荫夹道的滨河路上,满是晨练的人们,有跳舞的、有打太极的、有拍胯扭腰的,还有舞鞭的……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各种各样,看得人眼花缭乱。带妻儿看过了水车、羊皮筏子之后,就到了“黄河母亲”的雕像前,好几拨旅游团在那里拍照留影。妻想留影,又嫌人太多,我说这地方只能自己看自己了,哪里管得了别人呢!经过一番动员,妻儿终于挤进人群,和“母亲”合了一张影。行至小西湖立交桥下,一位假寐的老人面前摆着几件根雕,形状有寿星,还有其它动物的造形,最有趣的是雕着两张猴脸的根雕,形象生动,我拍了一张照,那老者始终一动不动,我才明白老人家是隐居闹市的一位高人,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假寐,压根就不是为了卖根雕。
过立交桥之后,我们到了北滨河路,顺流而下,观赏乘羊皮筏子漂黄河的各路游客。今年的黄河水原本不大,由于前两天下了一场暴雨,河流还是很湍急的,羊皮筏子被浪头颠起落下,看得人心里一阵阵紧张。小儿曾在羊皮筏子那跃跃欲试,准备乘坐一次,感受一次漂黄河的刺激,可是我们都惧怕水,不敢乘坐筏子,使小儿的愿望落空了,郁闷了好一阵子呢。东行不久,就到了“龙源”,这是一个以龙为主题的公园,有碑林,有绿地,还有雕塑,干净美丽,我们在里面留恋了好一阵子。
行到黄河铁桥的北端,天气开始炎热,我们走的也有点累了,就走进白塔山公园,公园里照样人头攒动,我们找了个幽静处歇缓。白塔山公园因为山顶有一座白塔而得名,植被很好,使金城人和游客在炎热的酷夏,能够拥有一处清凉之地,真是美好呢!外地人说兰州,概括为一本书(《读者》)一碗面(牛肉拉面)一条河(黄河),我想还应该加上一座山(白塔山或者五泉山)才对。
逛了一上午,真的有点累了,就回到宾馆休息。下午两点多,雨竹打来电话,说要我们到安宁那边去,她陪我们逛一下植物园,并且用短信说明了乘车路线。就在我们收拾好准备动身的时候,雨竹又打来电话,说是她把路线说错了,要我们在宾馆等候,她和先生开车来接我们。我知道安宁到城关很有一段路程,再加上城里堵车,进城很费事的,就说我们坐公交过去行了,雨竹不允。四点多,我们在宾馆门口坐上了雨竹和先生的车,他们上高三的儿子也一同来了。
雨竹一直称我为老师,是因为在二十年前我主编《关山草》的时候,还是中学生的雨竹曾经是我们的作者,我们有过几次书信交流,还相聚过一次。可是雨竹中学毕业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一直到四年前,我们又在网络上相逢了,十六年之后,我们因为文字又奇迹般相遇了。去年国庆期间,雨竹回老家探亲,我们在失去联系十八年之后,有了第二次握手。我陪她游了一趟玄峰山,深秋的关山就是一幅硕大的油画,壮美,令人震撼。雨竹深深地陶醉在关山的秋色里,在山道上流连忘返,孩子般惊喜、欢呼。第二天雨竹就回金城了,因为假期满了。我和雨竹其实就是忘年交的文友,雨竹却坚持称我为老师,这很令我惶恐,当然更多的是自豪——为有这样一位聪慧的朋友自豪!
由于城里好多地方在修建天桥,还有修地铁的,一段一段的路段很拥挤,肠梗阻一般,汽车只能挪行,这更让我心生不安。雨竹的先生姓汪,是一所高校的教授,英俊潇洒,颇有风度。汪教授不时地安慰着焦虑的我,他的善解人意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植物园面积很大,据说有一千多个种类,里面还有不少关山的树种,我看到它们很亲切,见到亲友一般亲切。雨竹说,老师您看惯了关山茂盛的植物,这里的植物就显得小家子气了,可是实在再没有啥好地方可玩了。我说挺好的,看不看植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帅气有为的先生,聪明伶俐的儿子,美满幸福的家庭,这让我很欣慰。
良辰苦短,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雨竹夫妇坚持要请我们吃饭,只好客随主便了。在一家湘菜馆里,我们品尝了六七道很有特色的湘菜,尤其是毛氏红烧肉色味俱佳,至今难忘。
滨河两岸,花灯璀璨,恍若仙境。握手再握手,辞别复辞别。细心周到的汪教授不但给我们付了出租车钱,还买了一箱安宁的“白凤桃”桃子。坐在回宾馆的出租车里,我的身心浸淫在浓郁的温馨之中——雨竹的公公刚刚做完手术,还躺在医院里,他们一家却陪了我们整整一个下午,而我,仅仅是他们的一个乡下朋友。
兰州作文篇5
我吃过的东西有很多,有牛排,有火锅,有烤牛肉串,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里有那灰浓浓、有着拉劲的牛肉,有着绿油油、香喷喷的葱,还有那金灿灿的面,是多么好看,再加上上面红通通的油,仿佛大海上时不时会跳出来小红鱼。这美味都习以把人的魂勾走似的我们在那儿等了许久,口水都流了一地。
面终于来了,我扑了上去一下子就吃得干干净净。
我的嘴巴辣得不行,我的食道中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士兵,把我的嘴巴清的一干二净,把我的嘴巴占领了。食道到我的小肠一路上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我的心火辣辣的,他虽然不像尖椒一样辣,但也不像甜椒一样。但他辣进我的心胸辣进了我的心。
这就是我吃的最好吃的牛肉拉面,虽然他不正宗,但我还是很喜欢吃的。
兰州作文篇6
我从小是在兰州长大的,对兰州有着深厚的感情。
从睁开眼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注视着她前进的脚步。
兰州,是甘肃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又是丝绸之路的重镇,辖三县五区,面积一万三千多平方公里。
她在群山的怀抱中。西南至东南,是祁连山,逶迤雄壮,嵯峨多姿。东部、北部地区则又是黄土梁、黄土峁,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既有“城枕石关,河入云天”的高原壮观,也有“春融沙渚千禽集”的江南秀色。看山水,不突兀嶙峋,因为本是自在高原,何羡五岳冲天。就看那山的线条,也是缓的,缓出一种博大、宽广、悠然、睿智。人,热情、好客,总是那么温和。无论是人是景,一切都出于自然、朴实,没有一丝尘埃。
漫步在大街上,有烤羊肉的吆喝;有黄澄澄的酿皮;也有香喷喷的砸糕。看各种民族服装,观各色人来人往。自古这里就是南北关隘,中原与西夏的物流交通中转站。而今,依然是一个物流重镇,交通枢纽。南来北往,无不过此。在此,吃白兰瓜、黄河蜜;喝灰豆汤、甜醅子;品罐罐茶、三泡台;尝牛肉面、马蹄馍。人间百味、故乡恋情,一览尽享。
兰州又是惟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就是这座城市的动脉,沸腾着、奔涌着,一路东下。陇原人火热起来,犹如霹雳虹霓,太平鼓敲出雄伟气势。这里有霍去病将军挥鞭出五泉;张一悟、王孝锡血洒陇原。多少英雄儿女、天骄人物在此流芳百年。如今,兰州人还是以那样的热情,呼喝着艄公的号子,推动发展的巨轮。
看山峦,北岭几枝梅似雪;探村庄,丰年先兆,麦田千顷稼如云。坐索道,纵观黄河,奔腾汹涌浪不息;临白塔,俯瞰新城,鳞次栉比楼耸立。滨河三月韶光,常忆花柳明媚;金城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
一样的精神,从古流到今;一样的母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女。兰州人在这片地上,奉献自己,生生不息。她在崛起,一代又一代的创造者,使她不断地奔涌前进。
兰州作文篇7
前几天,我路过一家兰州拉面馆,从里面飘出来的阵阵香味将我吸引了进去。
“老板,来一份原味的拉面。”我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点了一碗原味拉面。
老板立马接口:“好嘞!稍等一下!”说完,他便开始使劲揉着有一个脸盆那么大的白面团。老板一头棕色的头发,额头有一簇刘海,眼窩深眸子黑,脸上散布着雀斑,穿着白色衬衫,黑色的'长裤。接着,他扯下一小团白面团,用双手将它搓成粗粗的一条,放在案板上。两手提起面团的两端,将它拉长,又将两头合扰,用中指勾住白面条的弯,又往两旁一扯,一条白色的弧线在空中划过,面条瘦了不少。
这样拉、合、勾地动作重复了十几遍后,原先的一个又胖又粗的面团在老板的手中过了几分钟就变成了一把又细又长的拉面。我目瞪口呆地望着老板手中的拉面,老板神采奕奕地扬了扬手中的拉面。
老板将拉面放入翻滚着白泡沫大锅中,用一根有课桌那么长的筷子去搅拌拉面,继而又盖上盖子,拿出一个又高又宽的陶瓷大碗,从另一只大锅里舀了几大勺棕色的骨头汤,掀开了煮面的锅盖,一股白蒸汽立刻从锅里冲了出来;他不急不慢地用筷子将拉面挑到碗里,熟练地用勺子舀起羊肉片、香菜和葱盖在拉面上,抽出两根筷子放在了我的面前。得意地看了看碗里的拉面,仿佛是在欣赏自己的艺术品。
我接过碗,倒了一些调料,拌了一下,便迅速品尝起拉面来。这拉面做的时候看起来只有一点儿,但我吃完拉面后,却连汤也喝不下多少了,肚子仿佛已经被拉面填得满满的了。不过嘴里还在回味着拉面的味道,它的口感好,证明老板手艺好呢!
兰州作文篇8
兰州拉面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而闻名天下。其汤色泽晶莹、气味香厚;萝卜片洁白纯净、鲜嫩素雅;辣椒油鲜红漂浮、微麻沁香;新鲜翠绿的香菜与蒜苗点缀其间,色味双收;面条柔滑透黄,富有筋道。
在青岛,虽然随处可见各种兰州拉面的招牌,但和正宗的兰州拉面比起来真的差远了。坐落在兰州火车站旁的那家兰州拉面店从早到晚人头攒动,虽然价格高出一截,但味道真的是出类拔萃的。
兰州拉面的做法看似简单,其实复杂而严谨,做的好坏全凭师傅的功力。加入少量蓬灰的面条要像粉丝一样晶莹顺滑、白里透黄,在师傅“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手中娴熟地拉成毛细、二细、三细,还可以拉成韭叶形。不同形状的拉面从师傅的手中飞落入锅中,好不壮观。煮好面条,盛入碗中,倒上三十多种天然调料熬成的热气腾腾的汤,清淡透亮。配以薄薄晶亮的牛肉片、翠绿晶莹的香菜蒜苗,肉香菜香深深钻入面中,真是绝配。再辅以微麻的香辣子,在汤面上扩散开来,不仅味道更加浓郁,也更美观,犹如一幅大自然的山水画。热腾腾的拉面入口爽滑,筋道而富有弹性,汤清爽而又浓郁,最自然最纯正,让人不禁产生“人间美味仅止于此”的感叹。
吃拉面时不用过于讲究,它不需要像很多美食需要危襟正坐规规矩矩的样子。它好吃而不奢华,但正是这样,才成就了它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大众美食。热腾腾的汤,热腾腾的面,热腾腾的吃法淌着热腾腾的汗。也许此时的我才是真实的我,最自由自在的时刻。
兰州拉面时不时出现在我脑海里,让人回味无穷,真的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如到兰州吃拉面。
兰州作文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