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姐作文参考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多思考,我们可以找到更深入的作文角度,写作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积极探索,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姐作文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姐作文参考6篇

端午姐作文篇1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十分热闹。

端午节是因为秦国和楚国发生了战争。秦王要求楚王去谈判,屈原劝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不听。还将屈原逐出国,到后来楚国被灭之后,屈原忧愤地跳进了汨罗江,百姓为了怀念屈原,将糯米包成粽子,投入了江中,希望鱼群吃米而不伤屈原身体,后来演化为端午节,所以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

端午节里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赛龙舟、吃粽子、包粽子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粽子了。端午节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帮妈妈包粽子,我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把粽叶卷成筒状。用手握着粽叶,然后舀些糯米放在粽子里面,把多的粽叶包起来,再用绳子捆住粽子,一个粽子就在我手里诞生了。可是,好景不长,当我准备去蒸的时候,粽子下面突然有了一个洞,糯米像调皮的娃娃全漏出来了。我很失望,我去问妈妈:“妈妈,我明明已经包好了,为什么还会漏出来呢?”妈妈笑着说:“你把粽叶卷紧点。”我照着妈妈说的做,果然成功了,包出来的粽子又大又好看。不一会儿,粽子就蒸好了。我揭开锅盖,一股清香从锅里飘了出来。我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好烫!”我发出一声怪叫,丢回了锅里,等粽子冷了,我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剥开粽叶,我一口咬下去,软软的,糯糯的,真好吃!

端午节真有趣呀!

端午姐作文篇2

大家好,我是来自青旅的导游李雨芯。今天我将带你们走进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来了解中国的端午节。

端午节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跳河自尽了,百姓们都很伤心,便把粽子、煮鸡蛋扔进了屈原跳河的地方——汨罗江。同时,也把酒洒进河里,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

在这两千多年后,大家都在门上放艾叶、吃粽子、赛龙舟……并在这天,给小孩们挂上香飘万里的香囊和五颜六色的彩线。

“咚咚咚……”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龙舟比赛开始了,赛场上,一片欢呼雀跃。从远处看,一片美丽黄色的湖面映入眼帘,湖面上有龙舟,龙舟上有一个个像芝麻鸟一样的人在划龙舟,近处看,湖面上的龙舟上有加油的人,有敲锣打鼓的人,还有赛龙舟的人。他们手里拿着船桨,像鸭子的脚蹼。龙舟的头是龙头,身是龙一样的身子,尾是龙的尾巴。头到尾还有像小鱼一样的鳞,像动物一样的颜色。人们有的高兴,因为能看到龙舟;有的紧张,因为不知道是谁胜利,还有的沉默不语,因为他们想给选手一个好的环境。岸上很多人在高兴的呐喊,因为他们虽不知道谁胜利,但想为选手助兴。

水手们划得很快,一眨眼就不见了,他们的手上、下、左、右摆动,看着就像风火轮。加油的人在船头跳上跳下,不时有人开怀大笑。喊号子的人看到他们划得有多快,敲得就有多快,可他们一点都不累,要是他们敲累了,手松鼓棒子就飞了起来,像流星一样飞到了河里。船尾的人是后勤,有人累了,划不动了,他就在后面划,划到自己累了,再与刚才的人进行交换。

这就是中国的端午节,欢迎大家随时来哦!

端午姐作文篇3

我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红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块,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五月初五的这天早上,勤劳的女主人把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煮熟了揭开锅,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

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加油呀!加油呀!“在人们的呐喊助威声中,伴着急促的鼓点和响彻云霄的响锣,龙舟好手们斗志昂扬、奋力挥舟,冲向彼岸。好一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景象。

多么令人难忘的节日啊!一个催人奋进的节日。

端午姐作文篇4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潮汕大地,这是一个节味很浓的日子。在我们家,也一直保留着一些潮汕传统的习俗。

吃粽

端午节这天,我们全家大小都会吃粽子。由于包粽子的工序比较多,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到店里买现成的潮汕本地的粽子。下面盘中的这两个粽子就是我中午吃的。一个是咸香的,一个清甜的。

除了吃粽子,潮汕端午节还有吃栀粽的习俗。栀粽是潮汕特有的,它是用栀子捣碎后浸泡去渣,将黄色液体渗入蒲姜碱液,再渗入糯米粉浆中,搅匀后放入竹箕蒸熟而成的。蒸熟后呈黄色,吃时可纱线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有健胃去湿之功效。下面盘中的就是栀粽。

插艾草,洗艾澡

在端午节这天,我妈会买来很多的艾草。一些用于挂在门的两边,一些则用于煮汤供全家人沐浴用。

有句民谚是这样说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潮汕地区,很多家庭都还保留着在端午节挂艾叶辟邪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妈妈都会把买来的艾草切段洗净后煮汤,由于我们家里人多,妈妈都要煮上好几锅艾草汤。据说用艾草汤来沐浴,能驱邪祛病,对身体大有好处。每次沐浴之后,能感觉都通体舒畅,神清气爽。所以,从小时候到现在,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洗“艾草澡”。呵呵!现在我就能闻到自己身上的艾草香气呢!

除了吃粽子,插艾草,洗艾澡,潮汕还有一个主要习俗,那就是赛龙舟。不过由于赛龙舟的地方都是在农村,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我没有去看。呵呵!

端午姐作文篇5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啦。家乡的粽子与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与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啦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与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啦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啦。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啦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啦,掉啦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啦。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啦,光开花不结瓜。

端午姐作文篇6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意义。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可以。”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非常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五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使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但是我帮奶奶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使我足实长了知识,使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是一个“浓情有趣端午节”。

端午姐作文参考6篇相关文章:

端午的活动方案参考8篇

村端午活动方案参考8篇

迎端午活动总结参考8篇

端午的演讲稿参考8篇

迎端午活动方案参考8篇

过端午活动方案参考8篇

端午幼儿园活动方案参考5篇

端午节作文范文作文6篇

端午节作文范文作文精选6篇

端午节昨作文6篇

端午姐作文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4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