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姐作文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可以从名人名言、文学作品等中汲取灵感,用于作文的开头或结尾,通过多思考,我们可以找到更深入的作文角度,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姐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姐作文7篇

端午姐作文篇1

今天是端午节,它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它的历史传说——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目睹了当时百姓生灵涂炭的处境,为楚王毫无悲悯之心而无可奈何,同时对百姓的同情和自身无能为力的处境另他痛不欲生。最终,选择农历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用粽叶包住米饭再用绳子扎紧,裹成粽子的形状投入江中,让鱼吃了之后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再后来的人们就传承了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端午节最具代表的食物。全国各地的粽子,有多种不同的馅料,如:南方有花生绿豆馅的、蛋黄馅的、猪肉馅的;北方有豆沙馅、红糖馅的等等。包粽子需要把粽叶折成三角的棱形状,再把馅料混着糯米放进粽叶里,然后把粽叶裹紧,最后用绳子扎实打紧结就行了。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大火煮熟,端上碟后把绳子拿掉,打开粽叶,里面的糯米和馅料香喷喷的,吃上一口,香甜软糯,口感劲道,回味无穷。感觉像是吃到了当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怆与愤恨,或是感觉像是吃到了“龙舟快而棕香兮,诸事顺而身体硕。”的欢乐与喜悦……悲喜交加,难以言表。

“棕馨糯米藏,福长寿安康。”

端午姐作文篇2

“浓浓粽香,悠悠我情”,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按照习俗大家都会在门前插艾叶,在胳膊上栓五彩绳,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提出了很多好的改革方案。楚王在他的辅佐下,国家渐渐强盛起来,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楚国的百姓也非常爱戴他。但是一些权贵却对屈原的改革措施十分不满,于是便在楚王面前陷害他,导致楚王逐渐疏远了屈原,将他流放远方。最后楚王中了秦国的圈套,导致了楚国首都被秦国攻占。屈原听闻国家沦陷的消息后,十分悲愤,进而怒跳汩罗江自尽,以示自已的爱国之心。楚国百姓知道消息后,一边悲伤,一边奋力寻找屈原的尸体,可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于是百姓们就突发奇想,往河里扔鸡蛋,倒雄黄酒,扔菱角形的粽子,希望河里的蛟龙吃到这些东西后,就不要再伤害屈原的尸体了。从此,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把屈原跳江的这一天,农历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将煮鸡蛋、喝雄黄酒、包粽子变成了一种习俗,延续至今。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家人团聚,品尝粽香的节日,我认为它更是一种爱国情怀的祭奠,是人们对幸福安康的企盼。

端午姐作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彩豆文化特色,通过彩豆情怀,端午显爱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3——4年级为手抄报,5年级为电脑小报。

(四)写一写

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4年级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为512灾区的的小伙伴写封信,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5年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六)比一比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

端午姐作文篇4

大家肯定都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就会包好吃的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等粽子煮好了就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剥开粽子叶,闻到一股香味,里面用江米包着的蜜枣,像一颗亮晶晶的红宝石。一盘粽子放到了桌子上,那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好极了。因为奶奶总是包许多粽子,送给亲戚吃。

端午节,让我想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将士——屈原,后因国家毁灭而跳河自杀。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杀那天定为端午节。人们在那天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等习俗。

坐在电视机前看激烈的赛龙舟比赛,为自己喜欢的队加油喝彩。我想:中国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国的传统佳节多精彩啊!听奶奶说,赛龙舟是为了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保佑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姐作文篇5

端午将至,舌尖和脑中泛起的是记忆的味道。

或许龙舟赛那喧闹的锣鼓声和岸边的喝彩声并不适合这个江南小城,所以沉寂成为了端午的常态,然而沉寂的背后却是阵阵的糯香,涌动在味蕾上的激烈并不亚于水花四溅。半年的辛勤换来的是这一小段时间的小憩,或许是习俗的使然,或许是对于半年的褒奖,南方人的含蓄在这个时间段表现得愈发明显。

食物的滋味往往不是味蕾的刺激,而是一种质朴的情感。记忆中的那个农村小院落,雨声滴答而无序,勤劳的人们早就洗净了粽叶,拌好了糯米,准备好了各类馅儿,一家老小齐上阵,带着半年的耕耘心情开始了端午的历程。馅儿种类多,甜的如豆沙、栗子,咸的如猪肉、酸菜,或者小众的碱水,无论种类如何,散不去的仍旧是阵阵糯香。粽子不甚考究,不变的只是那笔直加棱角的外形。看似普通的自然产生品,在勤劳智慧的人民面前变成了可食可赏的艺术品。大锅中的水早已是蒸汽腾腾,物质社会,煮粽子的形式多样,煤球炉、电磁炉、高压锅,时代的进步让食物加速。然而记忆中的粽子仍旧是伴随着柴禾的燃烧,只有这样粽子的原味才得以保存,淳朴的记忆在此时泛滥。咬一口糯香,呷一口黄酒,粮食在经过不同的转换之后,在这一口又交汇在味蕾间,个中滋味,无法言语。

对于开化人来说,气糕亦是端午必不可少之食。白浆不能差一丝一毫,辅菜也必须小心翼翼,铺上蒸笼的不仅仅是精美的食物,也是中国人对于习俗的一种严谨态度。气糕厚了不行,嚼着费力,薄了也不行,光吃菜没了米香。恰到好处的气糕必须是师傅们千万次实践的结果。蒸笼是圆的,切出来的气糕是方的,外圆内方的气质恰是我们这个民族道德的体现,或许是巧合,或许习惯使然。

其实两种食物在平时都能轻易吃到,只不过在端午这个特定的时间中的感觉中不一样,可能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寻找理由的民族,为了肯定自己,亦或是为了家人团聚,暂且不管理由如何,仍旧是追求记忆的需求。时间带不走的是对往昔的断续回忆,八仙桌上的举杯畅饮,祖母在旁的唠唠叨叨,孩童们顽劣的嬉戏,看似喧闹的场景却是时间中独特的记忆。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必须去追寻这些记忆中的突起,即便再喧嚣的城市也抵不过破旧鼓楼上泛黄的回忆。中国人的回忆总是非常含蓄,慢慢寻觅,欲言又止,但回忆的举动却又是大张大合,食物、习俗不能差一丝毫厘,这便如国画中的山水与工笔,同根而不同形。

如果说表象的回忆是酸甜苦辣对于味蕾的刺激的话,那么意像的时空便是记忆中逐渐消逝的过去。

端午姐作文篇6

1、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3、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7、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9、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3、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14、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16、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7、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0、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端午姐作文篇7

又是一年一度又火热的端午节来了,人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看赛龙舟了。我也不例外。我在电视上看了,十分精彩。

虽然我是在电视上看的,但我知道赛龙舟的场面十分庞大、雄伟。赛龙舟的看台上坐满了几十万的现场观众,我看得出他们十分期待龙舟比赛马上开始。

终于,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比赛快开始了,我叫妈妈去买端午节最不可缺少的东西——粽子,边吃边看精彩的表演。

“轰隆隆!轰隆隆!”一次比一次大的大鼓声震憾着大家的心。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看。各队的龙舟都不同,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蓝色的、还有绿色的……每队的前面还有一个打鼓加油的人,一条龙舟上大约有十八人划,分为两列。

在比赛的过程中,每个队员都使出最大的力气,操纵着划板,用力向前行。同时,打鼓的人也费了不少力气,他用最大的声音为队员们加油,又同时,用

力气打着打鼓,喊着口号。“一、二、三、四,加油加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喊起来,嘴里的粽子喷的到处都是。

哇!到了最为紧张的时刻了——比赛结果即将揭晓。卡!我看见了,胜利的是红色龙舟那一条最先到达终点,而且都是女生。观众兴奋地都站起来拍手、尖叫。队员们都喜极而泣,拥抱在一起。个个都跑到领奖台领奖,她们把奖牌和奖杯都举起来,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这场龙舟比赛真是精彩,令我难以忘怀。

端午姐作文7篇相关文章:

过端午作文600字优秀7篇

过端午作文300字7篇

作文端午节500字优质7篇

说端午的作文参考7篇

过端午作文600字模板7篇

端午节小学二年级作文推荐7篇

端午节做作文300字通用7篇

端午节感想作文600字7篇

说端午的作文模板7篇

端午节做作文300字7篇

端午姐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4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