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好一篇读后感,我们要善于捕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优质的读后感能够给予读者新的思考角度和启示,促使他们对书籍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漫画《父与子》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1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由德国的埃·奥·卜劳恩画的一本漫画书——《父与子》。
?父与子》这本书讲的是儿子和父亲之间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虽然书里没有字,但很容易让人看懂。看似简单的图片,却蕴含着很多的道理,时不时就会让人深思。
父亲有个大肚子,身子圆滚滚的,头呈椭圆形,看起来慈祥而幽默。儿子呢,留着一个刺猬头身子瘦瘦的',看起来调皮而可爱。这样的父亲和儿子再平凡普通不过,简直就是千千万万父亲与儿子的缩影。据说,人物形象及故事的灵感就来自于作者本人和他的儿子。
书中的精彩故事太多:有一次,房子里着火了,父亲把一些贵重的物品急忙搬出来,可儿子呢,却趁着着火把家庭作业全扔了进去,真是叫人哭笑不得。还有一次,父亲在屋子里抽烟,儿子正好在屋外玩耍,看见屋里冒出的烟以为着火了,把一桶水一下子浇在了父亲的头上,哈哈哈哈。
虽然父亲常常教训儿子,但我从他们俩的动作和神态可以看出他们都很爱彼此。?这本书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不但变现出来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还不失搞笑与幽默。
有趣的漫画虽然看完了,可这对父子却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中。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2
?父与子》是本幽默的漫画。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不下三遍。
第一遍读这本书时,妈妈常听见从书房里传来的笑声。的确,这本书很有趣,父子俩之间常常闹笑话。就比如说《夕阳西下图》:父亲是个光头。一天,父亲在沙发上读报。儿子叫来他的伙伴,把父亲露出沙发的半个光头当做夕阳,在沙发上画画,还加了画框。父亲突然转头,“夕阳”就有了眉毛、眼睛、胡须、耳朵。父亲幽默、朴实、善良、爱玩,儿子聪明、天真、可爱、调皮,这两个人物很受大家喜爱。
第二遍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其中有一个漫画故事是这样的:父与子去海边度假。儿子在海边发现了许多小石子,就往海里投石子,直到找不到石子为止。父亲看到了,就在晚上推着小车,一遍遍地往海边运石子。第二天,儿子发现一大堆石子堆在沙滩上,高兴极了。父亲看了也很欣慰。我仔细观察第五幅漫画,发现父亲为儿子运石子时,流了很多汗。父亲能为儿子做一切,儿子也爱父亲,也曾令我落泪。
第三遍读这本书时,我结合了前言,才知道埃。奥。卜劳恩是在纳粹法西斯统治德国的黑暗年代创作《父与子》的。这本温馨、感人的漫画集竟是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创作的,他真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也是一个非常爱儿子的人。他还是个忧国忧民的好画家。他不像一些人为了保全性命和家产而臣服于纳粹党,他大胆创作了反对纳粹的漫画。可是,这样的幽默大师却被万恶的法西斯无情地扼杀了。我想,我们赞美父与子的同时,更应该赞美他们的创作者——埃。奥。卜劳恩。
我读了三遍《父与子》,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希望我读每本好书都是如此。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3
“耶!终于放假了!”儿子欢呼。放假了,儿子整天闷在家里看电视,都不去户外活动。这下父亲可发愁开了:儿子在家里吃吃睡睡,看看电视,就是不去外面玩玩,这怎么行?父亲又一想:不如带他去钓鱼!
于是父亲便拉起正看动画片的儿子说:“走,咱们钓鱼去!”说完,父亲便开着车子,拉着木船出发了。大约行了一两个小里,就到河边了。
父子俩把船划到河中央,开始钓鱼。
父亲头戴一顶毡帽,一边抽着雪茄,一边体验这钓鱼的乐趣。刚开始儿子也是在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过了半小时,一条鱼儿也没上钩。儿子心想:再等待半个小时,就半个小时。可是,又过了半个小时,还是一条鱼也没上钩。父亲提起鱼钩一看:鱼饵早就没了!儿子彻彻底底沉不住起气了,一边乱蹦一边抱怨道:“这等到什时候鱼儿才上钩呀?”父亲对儿子说:“钓鱼要有耐心!”儿子不听,坐在一边生闷气。
突然儿子灵光一闪,便拿出笔和硬纸板,写了些什字,一边写还一边偷笑。写完,儿子脱掉上衣,趁父亲不注意,一头钻进水里,迅速游到鱼钩边,挂上纸牌子,并拉了拉鱼钩,之后又悄悄跳上船。
父亲看见鱼杆在动,以为钓到了大鱼,便拉起鱼钩,知却是硬纸板,上面写着:“我们不想来致礼鱼儿”父亲一看便是儿子搞的鬼。他微微一笑,收起鱼杆儿,拉起儿子向公园走去。儿子见父亲带他去公园玩,心里可高兴了!到了公园里既玩这又玩那,开心极了!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4
这几天,我看了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漫画,虽然没有文字的`描述,但那一幅幅小巧精湛、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画面,幽默而又生动,温馨而又感人,令多少人忍俊不禁,令多少人感慨万分,令多少人深思动容。
我喜欢那个儿子的调皮、机灵、天真无邪,喜欢爸爸的开朗、宽容、充满童趣。尤其是爸爸能用慧眼,发现小孩的闪光点,善于利用孩子的思维解决大人的实际问题,是多么值得敬佩。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5
漫画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可以让你完全地轻松下来,什么都不想,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或是感动,或是感叹,或是欣喜万分,或是从而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简简单单的事物同样会让你感受到一股清心的气体涌上心头。我喜欢氛围比较轻松能愉悦身心的漫画,像丰子恺等大师们的作品,能强烈地感受他们纯洁的童心和阔达的襟怀。
这本《父与子全集》通过两父子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日常生活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感天动地的父子情,而最让我想不到这本漫画集作于20世纪的.30年代,作者为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这本漫画前言中写道:“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蔓延到德国,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希特勒当权后,德国成了及其恐怖的人间地狱,个人安全根本没有保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卜劳恩创作出了这本风靡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之作《父与子》,身处乱世而临危不惧并能保持一颗童心的人是多么了不起啊!
能这本漫画表达的浓浓父子情又多么让人难以割舍啊!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欢乐和新鲜的,无忧无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父与子》跟咱们的国产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样都在告诉全世界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关爱孩子和孩子多做互动,互相了解理解,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篇6
这是一本选材于家庭故事传说的漫画,它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该书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是一对世界著名的欢喜冤家。虽然这本书里没有文字,但其有趣的漫画,却让人更懂得了漫画的内容。
父与子,他们过着无忧无虑,快乐温馨的生活,从一对普通的父子成了200万马克和宫殿的.继承人,又漂流到无人的小岛,但他们那善良淳朴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随着他们到漫画结尾。这部漫画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动了数亿读者,但其间又不失搞笑之风。那就让我来介绍父子俩吧!
爸爸非常善良,也非常幽默,同时带着一种傻乎乎的感觉,让人一见到他就有一种想笑的冲动。儿子时常会“捉弄”老爸,但同时他又会使用他的小聪明替爸爸解决问题。但有时却会被爸爸“误解”,招来一顿痛打。看过这本书后,我觉得里面的父亲很爱很爱他的儿子,有一篇叫《哄儿入睡》,父亲用尽了各种方法,哄他的儿子睡觉,可儿子十分顽皮,不管父亲怎么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后,父亲哄得筋疲力尽,倒在儿子的身边睡了,这时候,儿子也搂着父亲的脖子。
书中的父与子其实就是卜劳恩与他的儿子,而书里描绘的故事传说也就是卜劳恩父子之间的故事传说。幽默搞笑的一个个故事传说,让我废寝忘食,大笑不止。
漫画《父与子》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