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电影中隐藏的信息和象征,我们写观后感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对于相关事件的看法表达出来,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烽火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烽火观后感篇1
和《闪闪的红星》一样,这部《烽火少年》也曾经成为一代人所青睐的影片。《烽火少年》里讲的是一九四三年,游击队在密林中救了被日寇打伤的孤儿小松,指导员把他送到郑大娘家养伤。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小松奉命将黑田带领的日军牵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这次,小松亲手打死了杀害他父母的黑田。战斗胜利后,他又随队出发去迎接更大的胜利。
观后,我思绪万千。我想:小松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不理八路军,但知道他们是八路军知道他们是八路军之后又一下亲密无间了呢?其实,这也许是作者的一个伏笔。他讲的也许是小松一家饱受日伪军的欺凌,所以,见到军人心中就生起一股无名的仇恨。这一小小的一个细节,充分的表述了这片地区的人民希望人民的军队八路军来解放他们,让党来领导大家过上新生活。这说明党是多么的深入民心啊!这不是靠花言巧语骗取的信任,而是党正确的方针政策赢得了人们的信任。是党把成千上万个像小松这样的孩子就出火坑,让他们吃的饱,穿的暖。是党让他们过上了新生活。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那几个共产党党员的出现,小松还能为父母报仇,为天下受日伪军的欺辱的人民报仇吗?所以,我们不能光看到小松的机智勇敢,还要从根本出发,看到是党培养了小松遵守纪律,不能光为自己的'什么报仇影响了大局,耽误了战事。但不光是党的培养,还有小松超越同龄人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小松这么一个优秀的小兵。其实,在那个时期,小松只是千千万万的小兵的一员。党把他们抚养成人,信任的派给他们任务,时刻担心着他们的安危。
党啊!你是救老百姓出火坑的一个党。你把群众视同父母,对我们的关照无微不至。我相信只要共产党不内部搞矛盾,它就永远是我们的守护神。
烽火观后感篇2
这是一部记录抗日时期,成成中学义勇队抗日的电影,一部催人泪下也激人前进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27年,成中的同学出来抗日,却不幸遇到了国民党。在困难面前,校长选择了同学们。他宁愿牺牲儿子,也不愿让同学们做无谓的牺牲。机智的同学们挖了地道,逃了出去,并说服了两个国民党团长不在当亡国奴,可是,校长并没有让两个团长一起陪他们去打仗,而是自己带领着同学们走了。不远处,他们就遇见了日本人,是打完仗的残余部队。但是一开始就牺牲了37名学生以及唯一懂军师的冯教官。这下,同学们不敢乱打了。他们很有计划的由1,2,3分队的队长带领,杀掉了许多日本人。最好的射击手也把许多的敌人打死了。他们是在为老百姓,为中国,为死去的同学们报仇啊!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们可是学生啊!应该去好好读书的。可是中国的状况是共产党被打败,学生去打仗,这还成何体统?但是他们没有丝毫怨言,那么勇敢那么努力的为国报仇,这难道不使我们感动吗?
这让我想起了旧中国,有多少英雄烈士为国身亡。那些列强一味的侵略我们,可我们却用我们的志气承认我们中国不是“东亚病夫”,我们不做亡国奴!如果没有那些侵略者,我们一定比现在的社会还要先进,如果没有那些耻辱,我们一定比现在还要幸福;但是如果没有共产党,中国还会有吗?
我们学过那么多篇抗日的课文,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看了这部电影我觉悟了!因为我们和他们同样都是学生。啊!谢谢你们,伟大的领袖!啊!谢谢你们,伟大的英雄烈士;啊!谢谢你们,电影里讲述的成中的同学们!是你们,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烽火观后感篇3
现在我们是何等的幸福,这样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这就是我在观看影片《成成烽火》之后,内心的深刻感受。
这部影片讲述了成成中学师生在奔赴抗日前线途中被困沙沟,巧妙与地方武装周旋,并成功脱险;在与日本鬼子的遭遇战中,克服艰险,不怕牺牲,审时度势,英勇地歼灭敌人的故事。正如影片中刘校长所言:“我们这支队伍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成长”。
当看到影片中学生们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阵地,奋勇搏杀的时候,我也仿佛走进了电影,和影片中的其他同学一样,对同学战友的牺牲,内心充满了悲伤,仇恨敌人的残暴,心里装满了复仇的子弹。我被影片中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学子的形象感动了,同时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和平年代也许我们体会不到战争的残酷,这些莘莘学子们当年为赴国难,毅然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的前线,并担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在很多人眼里,他们还是些上学的孩子,但在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和号召下成立了 “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他们转战晋西北,血沃大青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成成中学历史上最自豪,最光荣的篇章。这些先辈学子用行动践行了他们报效祖国的理想,真正做到了“明德明理耀长夜,成己成人写华章”的校训。他们将永远是我们缅怀和学习的榜样。
?成成烽火》告诉我们: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化为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努力去实现理想,极力去保护我们的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烽火观后感篇4
?烽火少年》讲述的是在战争时期,一个来自延安的姑娘——白雪,为了寻找吴晓宇。吴晓宇的父母是游击队成员,他们为了保障吴晓宇的安全所以要把他接到延安。
白雪在途中认识了一群当地的孩子,她要向孩子们打听目的地里的游击队员,想与他们组成一个一个团队,变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去对抗日本人时,日本的飞机突然轰炸,在这危急时刻白雪救了孩子们,但她也受了伤。孩子们知恩图报把白雪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养伤。
晓宇也想探望白雪阿姨,但是由于晓宇的二叔是中国人的叛徒,大家都不让晓宇接进白雪阿姨。不久,晓宇的二叔发现了藏在山洞里的白雪,并把她抓进了牢里。孩子们都很伤心,怀疑是晓宇告的密。但是后来当他们知道晓宇的身世后向晓宇道歉了。孩子们和晓宇一起救出了白雪阿姨。但是白雪为了救晓宇,替他挡下了那颗子弹,牺牲了。
观后我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想一下现在我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家庭,身边又是一个没有战阵的社会。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白雪阿姨他们相比我又是那样的矮小,真是自愧不如!我因该学习白雪阿姨舍己为人的精神。我因该珍惜这美好的一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我现在仍就梦想着,自己也能和这样一群伙伴去经历同样一次冒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去面对挑战,就战胜困难,最后取得成功!!这是多么好的一次旅行啊。
烽火观后感篇5
岁月如逝,,一眨眼几十年飞快的过去了。人们迎来了一个自己当家做主人的新世纪,虽然时光的河流可以让我们忘记往事,但是人民依然铭记着那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这新中国成立的途中,发生过多少感人肺腑的事迹啊!
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转瞬而逝的流星,而是西西岛上彻夜不熄的明灯。信念让你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
邱勋先生写的《烽火少年》,看着看着,不由自主的让我们回想起那个时代:十四岁的贫穷女孩冬梅,不顾个人安危,从敌人严密封锁的战场上,救出了身负重伤的八路军女战士陈虹,并和弟弟石头、留孩一起为女战士巧妙掩护和精心疗伤,帮助她养好了伤,找到了上级并重新组织起抗日武装。
过去的社会,穷人给富人当牛做马,富人到处期压穷人,还嘲笑穷人,不把穷人当人看,那悲惨的社会令人痛不欲生。可如今有了共产党的存在,人民自己当家做主人,共产党是人民的引路人,共产党的诞生,让人民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就是新中国。
也许在今天,这一切会被一些人视为单纯、幼稚和可笑。但我们坚信,为今天的崇高物欲、追逐享乐,以及许多人日渐颓靡、躲避崇高的精神状态相比,昨天的那些青春的激情,那些伟大的誓言,那些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仍然是高贵和辉煌的,仍然是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
是啊!在烽火中成长的少年,心中燃烧了高昂的斗志,誓死与敌人周旋,是党给了我们幸福生活,是党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共产党永远留在世人心中!
烽火观后感篇6
这个星期四下午我们学校去看了《烽火少年》这一部话剧,这部话剧叙述了:故事发生在战争时期。那时,日本人正侵略中国。来自延安的一位叫白雪的阿姨肩负重任,她要找到父母是游击队员的张天宇,并且要让延安的游击队员与目的地里的游击队员组成一个团队,变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来打败日本鬼子。在途中,白雪阿姨认识了一些孩子。并且在日本飞机轰炸的危难时刻,救了孩子们,自己却受了伤。孩子们知恩图报,把白雪阿姨转移到一个山洞里养伤,而且连夜守在山洞门口,观察四周的一举一动,不让日本鬼子发现白雪阿姨。但是,因为小宇(张天宇)的二叔是日本皇军的手下,中国人的叛徒,所以大伙都对他很凶,不让他接近白雪阿姨。不久,小宇的二叔发现了藏在山洞里的白雪,并把白雪抓进了牢。孩子们十分伤心,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小宇透露了阿姨的藏身之地,在知道小宇的父母是八路军的事情后,大家都向小宇道歉,并用妙计把白雪阿姨救出,但不幸的是,白雪阿姨为了救孩子们,挡住了小宇二叔的子弹,牺牲了。
看了之后,我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我想:现在的人们吃的都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等,但是在没有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现在的人们都过着和平安宁的日子,但从前的人们生活在战争的硝烟中……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许多的革命先烈用汗血换来的。
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许多的革命先烈用汗血换来的,我觉得我应该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此外,我应该学习白雪阿姨舍己救人的革命精神。我虽然不能做到舍己救人,但我要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事、每一物、每一人,用微笑面对生活。
烽火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 延安行观后感6篇
★ 零容忍观后感6篇
★ 电教观后感6篇
★ 看风筝观后感6篇
★ 云党课观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