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字表达观后感,我们可以深刻地记录下电影给予我们的震撼和感动,优秀的观后感引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看《长征》观后感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看《长征》观后感篇1
观看完《我的长征》后,我觉得自己在思想上又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长征精神不仅让人感动,还在鼓舞着现代人继续奋勇前进,为人民,为国家,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影片《我的长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亲情,军民心连心,共同克服长征中的种。种困难。主人公瑞伢子与姐姐,父亲以及姐夫在长征中经历的生离死别让人感动不已。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长征的艰辛,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它是用众多人民的鲜血换回来的。是在血和肉的顽强奋战中,我们的同胞们为我们夺回了胜利,而他们却永远地失去了挚爱的亲人,甚至自己的宝贵生命。
?我的长征》告诉我们应该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方针,不能跟着错误走。在遵义会议前,有由于错误的领导方针使得我军损失惨重。红军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盲目地"跟着走"。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里,勇于推翻错误的指导方针,提出正确的领导方针才是红军的长征局面得到了扭转。红军心中也知道带跟着往哪里走了。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台词"跟着走"是由原来的漫无目标转为了有明确的方向的。这也在强调我们在新时期期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正确的目标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要敢于和错误的观点做斗争。我们青年学生更是要竖立人生的明确目标,只有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才能不断地沿着目标不断前进,进步。
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在新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多变,面临的"敌人"更多。长征精神会鼓舞我们一代代人去为人民,为国家,为党的事业继续不懈奋斗。我们应该坚持党的正确指导方针,密切联系群众,不畏艰难险阻,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看《长征》观后感篇2
6月4日-5日,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团委组织青年干部赴兴安县、全州县学习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主题学习,分享个人心得体会如下。
一、学史明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真理检验唯一标准。回顾湘江战役的历史,在湘江战役之前,我党受“左”倾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对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内正确的战略思想一再打压。没能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和形势,没有能实事求是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教条的照搬国外的经验,坚持“堡垒对堡垒,拳头对拳头,御敌人于国门之外”的策略,致使中央红军丧失了许多宝贵机会,遭受重大损失。湘江战役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
二、学史增信,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湘江战役中,面对危难险境,广大红军将士怀着对党无限忠诚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发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完成了掩护中央纵队和红军主力突破湘江的艰巨任务。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面对装备和人数远胜于己的敌人,要突破号称天险的湘江防线是不可想象的。红军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是红军精神动力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取得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中所需要倡导和弘扬的正确价值观。
三、学史崇德,坚守忠信大德。古语有云:"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宁死不做敌人的俘虏,断肠铭志;红五团政委易荡平为不拖累战友,舍生取义。湘江鏖战,尽管红军损失惨重,饥困交加,但广大红军战士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面对疯狂的敌人,表现出了不畏强敌,敢于战斗,勇于突破、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连续奋战的革命精神和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四、学史力行,坚持知行合一。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党史学习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本次兴安、全州两日学习活动,正是学史力行的重要表现。在兴安县界首镇红军堂,所有学员穿上红军服,展开拓展集训。在界首渡口缅怀革命先烈,重走红军血战湘江之路,身临其境感受了红军湘江战役之艰辛。活动组织者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为学员们提供了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正是对党史学习履职尽责的践行。特别是团委书记罗衡辉同志,连夜加班准备快板节目的素材,并利用高铁上两个小时时间完成了组织和排练,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热爱,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不畏艰难完成任务使命的红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学员们学习和敬佩。
6月4日至5日,本人有幸赴广西兴安县、全州县参加了由共青团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委员会组织的“赓续红色血脉,凝聚青春力量”主题团日学习教育活动,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祝益民,委直属机关党委、委直属机关团委领导的率领下,瞻仰了兴安湘江战役纪念馆,在兴安界首镇开展了“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在全州县参观了大坪渡口、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一路上我们齐声唱响红歌,集体诵读红色经典诗词,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个个英雄人物故事,回顾了当年共产党人在湘江战役中的壮烈情景。
通过这次活动,结合近期持续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从内心深处切实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极大的提升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总书记这段生动形象的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丧失理想信念的严重危害,突出强调了从思想上建党的重大意义。湘江战役充分证明了,我们这个党,是靠崇高的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也是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站在全州的湘江河畔,我脑海里思考着80年前红军在这里经历的生死存亡一战,面对着必死的决心去奉命阻击国民党追击的红军战士们,他们怀着的是怎样的信仰?这种信仰,一定不是一朝一夕产生在这些年轻的人脑海里的,将时间再往前推几十年,中华大地曾出现过的,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等,但是他们都失败了。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才第一次真真切切的给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的人民带来触手可及的信仰,那就是共产主义。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让中国人拥有信仰并为之守护,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也是为何会有那么多无产阶级战士愿意为了这个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原因!
回到今天的中国,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斗争日趋复杂,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日益增多,这些都给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挑战和考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没有信念就没有实现目标的动力。因此,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重视党史学习,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青年人为了坚定信仰需要自觉完成的自我修养。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纷繁出现的时代,这样那样的诱惑不断的向我们“招手”,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我们越要经得住诱惑。不断加强学习,注重自我修养。要始终不骄不躁、谦虚谨慎、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要扎实工作,淡泊名利,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
看《长征》观后感篇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伟人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全诗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两年时间里,爬雪山、过草地,辗转十四省,行程两万五千里,突破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剿,实现了战略转移的大胜利,谱写了人类近代战争史上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先辈们积累下的宝贵财富!
信念不移
如果由我们去完成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会不会因为路途的遥远、地势的险峻、环境的恶劣、战争的残酷而放弃呢?答案是不敢确定的。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正是这个伟大的信念激励红军战士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勇往直前
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嘉宾贺陵生讲述了他的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我听完了之后,不禁肃然起敬。贺炳炎将军是一个坚强、勇敢、坚强的人。再一次战斗中,贺炳炎将军被敌人的子弹打碎了右臂,他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锯去右臂,全程他都保持着清醒。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摔了一跤都疼得死去活来,更何况是比摔跤的疼痛强烈一百倍的锯臂之痛呢!正因为有了坚强的意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们的红军战士才战胜了重重困难,赢得了革命战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百折不挠
有这么一个人,他在红军长征中加入了“移动的通讯学校”,在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只能在地上用树枝画线路图的困难下,他没有放弃,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为了学习英语,他在战士们的后背上背着写有英语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最后他和通信班的伙伴们在草地中心毕业,从此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的通信事业。他就是现今已有104岁高龄的老红军秦华礼!
坚持不懈
成功并非一挥而成。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奋斗。面对挫折,只要咬牙坚持,终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这些都是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所磨砺出来的 “长征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学习和传承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长征精神”,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培养优秀品德,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看《长征》观后感篇4
每当听到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看到红彤彤的五星红旗,我便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艰苦的长征,眼前浮现出红军因为饥饿而摊倒在地的情景。
长征,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结束,一共两年,红军一个个饱受磨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能吃上一些野菜已经不错了,而这样竟然持续了两年。这段历程绝对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
光阴似箭,转眼间长征已经 70 周年。长征是中国史上最美的诗篇。生机勃勃的小草对红军说:“用你强壮的身体走过 25000 里”,鲜艳的花朵说:“用你的生命为祖国贡献力量”。
几十万红军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走出了轰动全世界的长征,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怕遥远的路途,不怕艰险的历程,不怕千变万化的天气。这种“无所畏惧”的奋斗精神,时时激励我们要在实践中努力奋斗,在学习中努力奋斗,在生活中努力奋斗!
遥远的长征,纵横十一个省市,攻占了 700 多座县城,进行了近三百次的战斗:“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都是这里面最著名的战役,两年后,终于到达了陕西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天地。长征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的光辉成就。红军战士为了走完长征,冒着枪林弹雨。鲜花和掌声只垂青于成功者,而红军战士们就是最成功最成功的成功者,因为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成了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染成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长征,不但使中国日益强大,也深深地体现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它是一朵鲜花,它是一首美妙的歌曲,它也是一股用之不竭的力量!
红军们的长征精神过去伟大,现在伟大,可以说是“空前”,不过我们这些晚辈会把它视为过去,用我们的力量创造理我伟大的壮举,不过我们不会忘记它,而是深深地铭记,用这种精神认真学习,认真工作,成为国家的栋梁,赢来鲜艳的“花朵”与激烈的“掌声”。
看《长征》观后感篇5
换上红军装,大家以整齐的队形向着红军小道进发,重走长征路。2.5公里的小道上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壮举的18个主要场景,有瑞金告别、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每到一处大家都驻足认真了解当时事件的历史背景,体会当时战斗的激烈和红军付出的巨大牺牲。有党员感慨到“当年红军长征真是太不容易了,我才爬了一段山路就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他们那时候缺吃少穿,还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进行激烈的战斗,但是依然突破重重封锁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加努力,要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进入红军长征纪念馆,大家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四个部分主题内容。这些内容通过红军长征中的遗物、图文资料,以及行军路线图等一一展示出来,让党员们身临其境的进行了一场身与心的洗礼。
通过此次活动,使党员们深刻地了解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对红军将士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大家纷纷表示要扎实学习党史,真情为民办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看《长征》观后感篇6
星期天,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历史影片——《我的长征》。
长征途中,能和自己的战友一起抗战是快乐的;当你的亲人相继牺牲时,又是痛苦的。正如影片开头那一位老人所说:“长征,是我一生当中最快乐的,也是我一生当中最痛苦的时光。”那位老人正是影片中的主人公——王瑞老人。
长征时,王瑞才十几岁,他的一家:爸爸,姐姐,姐夫都参加了长征,他的姐姐是一名护士。在一次渡江时,遭遇敌军突击,上有飞机突击,地有坦克追袭,当时场面惨烈,王瑞的父亲不幸牺牲了。我军损失惨重;垂头丧气地回营了。第二天,王瑞来到楼上,碰见了毛主席,毛主席让王瑞帮他梳头,王瑞看自己的双手乌黑,正要洗手,毛主席却说:“不用洗了。”王瑞一边帮主席梳头,一边和主席闲谈。当毛主席问王瑞父亲在哪儿时。王瑞一时没忍住,他哭着告诉主席,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毛主席忍住悲伤把他搂在怀里,并让人买了点东西给他吃。后来,她的姐姐也牺牲了。亲人的离去更激起王瑞的斗志,他的姐夫当时是第一批进攻泸定桥的战士。当时,泸定桥只有13根铁链,没有一块木板,场面惊心动魂,只听见子弹与铁链“砰砰砰”的撞击声。会场一片寂静,大家都沉浸在紧张地战斗中,心不时的就在一起,大家都在为桥上的战士担忧。不幸还是发生了,王瑞的姐夫也中了几粒子弹,最后也牺牲了。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王瑞在硝烟尚末消散的泸定桥定定地站着,毛主席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王瑞擦干眼泪,望着主席坚定地说:“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的呢?”
画面从此定格在我的心中,王瑞老人的一家为了革命的胜利,抛头颅酒热血的爱国之情深深震撼了我,我想和一起观影的同学们一定会和我一样吧!我们深知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就让我们接过央辈手中的旗帜,共创美好的祖国!
看《长征》观后感模板6篇相关文章:
★ 看风筝观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