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后,相信大家一定深有感触,那么可以动笔写一篇观后感了,随着各种类型的影片出现,人们在观看了一部影片后是不是都有及时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篇1
看了这部片子过后,有很深的感触。这种感触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加强、有所加深。
首先,感触于威尔惊人的天才能力。他能解出哈佛高材生们解不出的数学题,他能做出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会的难题,他甚至能只需三分钟就解出教授数年来攻克不下的疑难。他熟悉各类书籍,让哈佛的聪明小子自愧不如,让心理医生愤然离开。他烧掉自己轻易解出来的教授却解不出来的答案,打击教授的自信是他自己树立自信的一种方式。他对于自己为什么不参加国家情报局的情报工作的解释独到而又有见地。那些所谓的正儿八经在天才眼里,只是荒唐。
然后,感触于天才的孤独,天才都是孤独的,威尔也是。表面上一大堆朋友围在身边,热热闹闹;具有超人的能力又使他魅力四射,然而影片在这些东西后面呈现出来的是威尔紧闭的心。世界惊呼于他的天才,我们却丝毫没有看到他的内心。直到心理教授西恩用他优于威尔对真实生活经历的感受而开始捕获他的心灵时,威尔的心才开始慢慢打开。这时,我看到的是他的寂寞,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真实的他,因为他逃避着自己。他孤独,对现实有自己的看法但希望安于现世,与朋友们喝酒、干活、说脏话。他认为劳动是光荣的,特别是体力劳动(我也这么认为)。威尔的所谓的自尊让他拒绝了爱情,天才居然没有爱的勇气,他该是多么的孤僻,二十年来压抑着自己、隐藏着自己。他能够从书籍、从哲人那里获得思想上的碰撞,但心灵却没有对话。他一直孤独着。直至西恩引导他:“除非你自己想说……”。在一次又一次的沉默过后威尔终于开口了,心灵之门开始慢慢启封。
另外,还感触于这个心灵捕获的过程。没有理论、没有实验,只是西恩与威尔真诚的谈话,谈话的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一幕是如此感人,平时“冷血”的我深受感动,不觉间已流了泪。在我心里,那些煽情、做作、花大力气的剧情比不上这简单而深刻的一幕。
当威尔驾着朋友送的又丑又破的汽车朝女友所在的加州驶去,西恩接到威尔给他的信,他要去找一个女孩儿!西恩笑了,我们也笑了,一个孤僻了二十年的心灵康复了,找到了自我。如此完美!
所谓人生,是因为心灵经历了生命过程。人之所以人,因为人有心灵。
心里的感受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震撼,惆怅,感概……我们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所面对的各种障碍、烦心之事甚至种种诱惑。每个人的成长都有所不同,可是我们能不能真正地敢去克服自己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心理的阴影障碍,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去追求自己的真爱,放下所有的包袱然后放手去一博呢?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啊!然而,will却作到了,我在心底,由衷地佩服他!他内心深处曾有不可抹去的童年伤痕,因此他变得叛逆不羁,总是心灵上回避别人包括他的女友。他常与几位死党四处打架造事,也因此被少年法庭判处重刑而送进少年观护所。蓝勃教授不忍心看到这么一位天才被埋没,误入歧途成为一名罪犯,先后找来五位知名心理学家为威尔做心理治疗。后来,will被尚恩教授以自己与妻子相濡以沫的感情来突破了他自己心理防卫,打开will的心扉,将内心最底层的童年梦魔倾诉出来。最终,will终于可以忘记过去的伤痛,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他成功拿到一份不错的职位;同时,他发现自己最想要的并非是报酬丰厚的工作,而是去加里福尼亚寻找他心爱的女友。在他最后留给尚恩教授的一封信里,他引用了以前教授告诉他的句子:“我要去找一个女孩。”片子很感人!
震撼之感:他叛逆,他放荡,然而他又是一个天才,一个超越哈佛骄子的天才,一个拖地的天才。于是,矛盾出来了。他想要逃避,但他又渴望有生命中的救星出现。他可以用一块五毛钱的阅览费抵过好几万的教育费,他可以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并胜出,他可以用几个小时的时间解出世界上只有两人会的方程,他可以引经据典说的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无言,可是他却不能拥有一个真正的自我。为什么?一切都是因为那悲惨的童年,那黑色的童年,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与自卑!
感概之叹:最终will在朋友的祝福下,踏上了去加州寻找幸福的征程!以这作为结束,让我又一次被爱情的力量而感概——爱情的伟大!
综观这部影片,我明白了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心理不健康的天才的心路历程,影片通过对心理咨询的描述,向我们表达了很多内容,其中较深层次的内容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正视我们的过去,正视我们的生活,正视我们的未来。
此部电影从当今社会视角去陈述一个感人的故事,非常现实,给予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一种感受,应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类似的事情很多,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们并没有做好自己正确的选择,盲目的作出决定,把自己的遭遇看成是上天已经注定的,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而颓废下去,而这部电影恰倒下相反,给予现实生活中的人一种生活启发。这就是我对这部影片的感受,或许浅薄、或许简单,但起码,它触动了我的心灵。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篇2
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这部1998年就上映的老片子,很喜欢它的另外一个名字--骄阳似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轮骄阳,因为只要我们选择突破自己心中的心理矛盾,阳光不仅能普照在我们身上,还会让他人得到温暖。
片中的男主角威尔开始只是一个放荡不羁却绝顶聪明的数学天才,但他只是一个大学的清洁工,获得过数学中的诺贝尔奖荣誉的兰博教授发现了这个不寻常的孩子,从监狱里把威尔保释出来,开始为他寻找心理老师以便帮助他实现更多的价值。在其他心理咨询师都威尔的态度给作弄的没办法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大学同学西恩教授。虽然第一次威尔的态度对这位老师对他显示出了很大的不敬,但是西恩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在之后的七次心理咨询中逐渐引导他走出迷潭。第二次西恩教授设身处地的站在这个孩子身上表示理解。第三次威尔显然没有被老师的诚意给打动,两人选着了沉默不语到时间结束。第四次威尔开始和西恩教授开起了飞机上的玩笑,他的心灵防线正在逐步的打开。第五次他们开始讨论威尔的爱情,教授以自己过去对妻子的经历在诉说着他的爱情观,也许哈佛女孩的`出现对于从小就是孤儿的威尔来说让他更想展现自己强大的一面,但他实际上没有十二个兄弟,这点也成了他们吵架的原因之一。第六次他们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基础关系,但是威尔还是不能突破自己心中的那份埋藏的勇敢。第七次威尔在教授的帮助下开始突破了自我,经历了和女朋友的分手后他似乎要说服自己的过错,在门外听到西恩教授和兰博老师的争论后,他开始更加感谢西恩教授的帮助,西恩教授是为了让他找到自己的心灵伴侣,而兰博教授则急于帮他选择一条觉得美好的数学道路,这实际上也折射除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现实与理想的抉择。他俩相拥而泣,这一刻的阳光照进来了,世界都会因你而美好。第七次威尔恋恋不舍而且心存感激,但是教授却认为威尔已经突破了自我,敢于勇敢的承认自己,说明他们的咨询关系已经可以结束了。
除了西恩教授的帮助外,还有一部分我认为和他一起在工地上工作的三个兄弟也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有一个兄弟每次都想着却叫他的时候他不会给自己开门,因为他不想看到威尔拥有的天赋被浪费,不想让他有能力改变自己但是二十年后还是在工地上和他们混在一起,三人在最后给他合力打造了一辆“友谊之车”。片尾一西恩教授过去的和现在的威尔的一句话--“对不起,我要去见一个女孩”作为结尾,告诉了我坚持梦想,释放心灵的可贵,我们的人生路上也会有这么几个好友,能替自己的快乐而快乐,因为有了分享,我们才会觉得快乐被放大了更多倍。
因为兰博老师的发现,西恩教授的信任,女朋友的爱意,朋友之间的帮助,让这位外刚内柔的男孩打破了自己想逃避的那层心理防线,他们就是威尔的心灵伴侣,每一刻爱的阳光,为这个男孩撑起了一片天,让他的天空不再充满黑暗,让他能遵循自己的那份美好去寻找梦想。这一切和我们的生活也存在巨大的联系,感恩生活,信任自我和他人,让爱捕捉我们的心灵,那么最美的骄阳一定会降临在我们的身上!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篇3
参加了心理咨询培训班,看这部电影时,完全是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赏析啦!
心灵捕手,亦或是心灵伴侣,讲述的是一个心里不完善的孩子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从扭曲走向健康的成长故事。再说简单一点,就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咨询的案例。主人公威尔、尚恩,一个是被动的求助者,一个是咨询师。在我看来故事的主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即是:用爱、用信任强大心灵,走向健康。
欣赏《心灵捕手》我不会对电影内容的故事背景问过多的为什么,特别是关于主人公威尔为什么会有这么聪明的头脑惊人的记忆,那些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只是作为一种天赋的象征出现在电影中。“心灵捕手”猎捕的对象固然是人们的心灵,但是心灵的归属究竟是自己还是他人呢?无论是己或他,对于影片的理解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欣赏电影时在我脑海里跳跃的词语都是与心理学相关的词:自我意识、潜意识、心理暗示、阻抗心理、共情、自我暴露、自我成长……
从影片的主人公威尔是一位拥有足以令人感到羡慕嫉妒恨得普通人,他的社会地位尽管不高,仅仅只是麻省理工大学的一名不收人关注的清洁工,但是其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对数理的敏感大脑,能够在瞬间知晓答案显然与这种身份格格不入。不过与此同时则在于他的社会背景和交际圈层致使他成为了一个自我放逐、失去生活目标和方向的社会青年。无所事事的状态、浮躁、自我、虽不张扬但却让人感到他的狂妄和攻击力,类似披头士的生活,朋克的态度。这些让想拯救他的兰波教授无计可施,即便是心理医生也黔驴技穷。
整个状况在尚恩这位心理学教师接手后发生了改变。
影片解释了“信任在情感和临床上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信任对于患者的心理如此重要,因为只有信任患者才会坦诚相待”。在影片中尚恩教授一直强调他不是心理医生,而是教师,即便是师生关系也远比医患关系优越。而且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谅解。这一点颇为重要,一方面要认识到对面坐的是个极富天质的人,另一方面却涉世不深,智力有余而情商不足的人,他能依靠记忆的知识分析判断,但是却无法理解体会他人的情感,甚至对于自我的认知也是不足的,即自我意识不强。
尚恩教授在这里体现了如下几点:第一,对威尔给予极大的宽容,让他说;第二,平起平坐,交流相同的经历和感受;第三,保持沉默,类似小孩瞪眼的游戏。一切都是为的能够取得信任,创造出火药味不那么浓的的环境。因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在放松状态下才能沟通。这一点就像个孩子,你心平气和地与之沟通,他才乐意接受。如果你本身心理紧张,有束缚感、抗拒心,那么通常双方的对话时很难展开的。同时尚恩教授很好运用潜意识。他一边试着打开威尔的心结,探索他真实的内心世界,一边在寻找最佳的时机唤醒积极面的威尔。前面已经说明过了,后一点集中体现在尚恩教授“这不是你的错”这句话上。他连续说了几遍,这是由于潜意识的强化训练必须得以反复才能够记忆。特别自己要认真地认识到威尔是一个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和周边人的人。并不明白自己的下一步该走向哪里,对于自己更多的是自责,自卑,逃避,不愿承担责任,不想去创造价值,这种消极颓废的人生观就是威尔的潜意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所以必须用软硬兼施,长短并治,“引”“逼”双下的方式解决。
当潜意识被唤醒的时候,就是心理咨询走向成功的标志了。影片的结尾让这个成功的案例不仅留下了成功,更留下了情,一份源于信任和爱的共情。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篇4
班级组织活动观看电影《心灵捕手》,傍晚,我开始观看,看完影片后我久久不能入睡,这部影片深深触动我的心灵。
美国影片《心灵捕手》,又名《骄阳如我》,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互动与救赎的故事。在mit工作清洁工的男主角威尔是个智商超人的数学天才,塔可以很成功的运用自己的天赋完美的解出那些数学题。却是一个在教室门外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塔轻而一举的解出了教师研究了2年的数学难题,贫寒的出生以及幼年遭遇形成他自我封闭的性情,看对于自己的生活确实一团糟。他打架,偷窃,殴打警察,甚至要被捕入狱,并以叛逆不勒的行为掩饰自卑、宣泄苦闷。兰波教授无意中发现了威尔的天赋,他将面临监禁的威尔保释出来并担当监护人,关键的时候西恩教授帮了他一把。期望威尔重视并发挥自己的天赋异禀,以实现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价值,要求他帮助自己在数学上成功名就,条件是他可以帮助威尔脱离失败。殊不知,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威尔想要的,无奈中,兰博教授求助于其他大学好友西恩,请他开导并救助威尔。西恩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威尔经历了一番心灵的碰撞与互动。最终开启这个天才青年封闭又脆弱的心灵……
并非和许多好莱坞模式的浮华大片一样,这样的天才运用了自己的才能,换来了金钱名誉,最后还抱得美人归。相反《心灵捕手》并没有在威尔的天赋上大做文章,更重要的应该在于心灵,或者说友谊。《心灵捕手》每个人都想看透别人在想什么,每个人同时都不想被别人看透,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故事痛苦,有自己不想为人所知的伤口,这部电影没有炫目刺激的场景,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有着好看而耐人寻味的'精彩。最核心的看点是西恩如何开启了威尔的心灵之门,使之走出由于童年创伤所导致的心灵樊笼,能够有勇气去感觉生活,跟积极的面对世界,勇敢的踏上追求真爱并于红尘相容的人生之路。
一步内涵深刻的电影,需要一个丰富而细腻的内心去解读。威尔,有着不被别人知的苦痛,他就这样孤独的生活了二十年,有这几个旁人看起来同样喜欢打架,喝酒,抽烟,说粗话无所事事的朋友。他最好的朋友查克,那个看似对未来生活不抱有期望的人,在工地边用尽可能不在乎的语气说出了一番衷心话,当影片尾声,查克像平常一样开车去接威尔,却发现人去楼空时,那种既伤感又高兴,既不舍又有衷的欣慰的情感流露。心灵释放后的威尔告别了朋友,道别了西恩,也作别了兰博教授给他安排的人生规划。他开着车上路了,他要去哪里?失去追求爱情,还是在追求一条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威尔的车最终驶向哪儿?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威尔已经有能力去选择他得人生道路,并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坚定的前行。
?心灵捕手》教会了我坚强,勇敢,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我们有爱情,友情,亲情所环绕,是多么的幸福的事情!朋友,请珍惜现在,并要勇敢的开拓未来。
观看励志电影活动狠不错,希望班干部以后多多开展。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篇5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不要说自己一无是处。
记得大一刚进校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写了份“职业生涯规划”,之后便草草了事,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以为美好就是当下。然而失落、郁闷、颓废却频繁不期而至。
一老友学习心理学,向我推荐电影《心灵捕手》,望我受益。前后看了有两遍。“what do you want?”这句话经心理医生尚恩之口直接插入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的威尔内心,也同时问住了我。蓝博教授说威尔在糟蹋自己的天赋,而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天赋可以糟蹋,我不禁在想:我想要什么?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比如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自己深爱的女子一起生活在乡下,拥有辆摩托车,承包几亩地种庄稼。但是现实却是两年后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可悲的是连确切的就业岗位都不知道是什么。或许就像影片中心理医生尚恩所说的,“it’snot your fault ”。
威尔是个孤儿,但是他有一群亲密的朋友,尤其是查克。影片中的一个桥段给我的印象及其深刻,是查克对威尔发自肺腑的一段话:“我每天都开车来接你,然后我们一起上工,一起嬉闹。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乐时候是什么嘛?是我敲你大门的前十秒钟,因为我会告诉自己,也许你已经不在了,就这么走了。”在查克的眼里,威尔就像是一个手持百万奖券却没有胆量去兑现的人。查克说当他五十岁时可能还是在工地上做工,但是威尔不能这样,否则就是让他难堪。
友情有时候比爱情更加伟大,就像威尔和查克,已然上升到一种兄弟之情。在大学,交到几个知心朋友可能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的受益。所谓物以类聚,社会也一样。人处在一个大社会中,却只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小圈子里面,你必须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如此。
查克等到了威尔走的那天。那一刻,威尔家的门始终没有人开,查克欣慰的笑了,因为他知道威尔正向着他想要的新生活追逐。的确,威尔开着朋友组装的“汽车”在路上一直向前追,追他的爱情,追他的新生活……
影片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查克的新生活到底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他在体制外该如何发挥他的天赋。我也不知道我的未来会不会甚至敢不敢按着我的内心深处的不为人知的想法来构建。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篇6
?心灵捕手》是一部乐观的、励智的电影。小韦,有着天才般地智力,这是他的优点;但与社会上的常人相比,却也有着天才惯有的癫狂、变态、孤独、阴暗等缺点。而在桑恩的疏导下,他终于能够平衡自己的智力和生活,并能智慧地去追求自己所需要的。看了它,你会觉得,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心坎或弱点,只要你敢于去内省、去面对,并有改变它的决心和行动。如果能邂逅一个像桑恩那样知己的人生导师,当然更好。
他聪明不羁,却有着空洞的迷茫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数学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而这个天才,就是小韦。
小韦从小便是孤儿,地位卑微,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外表不羁内心却封闭,没有远大的目标,在学校当清洁工,在建筑工地像他父亲一样做水泥工。他有着一帮所谓的狐朋狗友,一起吃喝玩乐,泡妞,打架耍威风。因为到处打架滋事,他多次被起诉,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少年观护所。而他过得也很快乐,他觉得这应该是他的,并希望老的时候还和他的朋友住在对面,起床时说hello。他看似过的很自足很快乐。
他聪明绝顶,叛逆不羁,似乎过的也很自足。而当我看到他独自坐着地铁回家时,他眼睛中流露的却不是平静,而是一种干净的空洞,或者说是迷茫和混沌,像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在我看来,他对于他的聪明他的叛逆他的一切都是无意识的。他打抱不平,却没有远大的目标,得过且过。是什么蒙蔽了他的自我意识呢?是童年的经历,是成长的阴暗的根拉着他,不让他主动汲取阳光,积极的成长。
爱情,让他道出童年的苦
在影片中,小韦第一次主动的提及童年的经历,是在跟女友闹矛盾时。童年,爱情,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原应美好的两样东西碰撞在一起,激起了小韦的潜意识。而他童年的遭遇带给他的影响力,竟然能超过爱情的巨大魔力。我们由此可以得知,童年的伤害和阴影有多么的根深蒂固,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的深刻。
“我读了四年哈佛,只邂逅了你。”他的女友说的这一句话让我很感动。她对他的爱之深之真由此可知。而他依然离她而去,为什么呢?我认为是他们两个人社会背景的差别。这些她或许不在乎,而威尔却无法面对。他其实没有所说的“十二个弟兄”,他只是个孤儿,所以他不能实现对她的承诺;、他没有她的大房子大批遗产,他有的是父亲打他的回忆和贫穷潦倒饿的现状,他甚至羞于带女友回他的小屋子;他没有去过女友要去的地方,因为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他不知道走出去做什么,他没有这些需求。他也不懂得爱人有时候是需要陪伴需要你为她付出的。所以,当她女友的要求与他的需求不符时,他选择了离开。
最深刻最珍贵的两样东西交锋时,阴影竟战胜了甜蜜。太可怕,太可怜。
桑恩,让他在痛哭中重生
上帝是公平的。小韦有着不幸的童年,但幸运的是,他拥有着爱他的人。身边的那帮朋友,女友,数学教授,而最重要的便是心理讲师桑恩。是桑恩准确无误地揭开了他的致命的弱点,让他的心理防备和障碍塌陷,也使他能勇敢的正视社会和自身的所需,并为之而付诸行动。
影片中有一段台词,最尖锐,最锋利,最有力: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桑恩一下子便看透了小韦的弱点。他不缺乏理解力鉴赏力,却缺乏真实的亲身体验。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抽象而无生命力的。这让小韦恐惧,不敢面对,并试图逃避。而桑恩却没有放弃“威逼”。“这一切不是你的错,这一切不是你的错……”桑恩重复的说着这句话,一步步向小韦靠近,向他的心灵最痛处靠近。终于,小韦嚎啕大哭起来。是桑恩锐利的剑,斩断了小韦童年的根,终于让他他心灵的障碍终于塌陷。小韦的痛哭,犹如新生儿的哭涕一样,是他蜕变、新生的开始。随后,桑恩和威尔紧紧相拥。这是整个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当时,眼睛都湿润了。因为,阳光终于驱散了乌云。而我,喜欢灿烂明媚的阳光。
逃避,阴影只会越来越大;只有面对,才能慢慢理解并超脱出来。而深陷和解脱之间,有时,只是隔着一层膜而已。小韦很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个好的引导者。是桑恩帮他戳破了这层隔膜。
风雨过后,阳光更加灿烂
在电影的结尾处,威尔开着车去找他的少女。公路逐渐变得宽阔,旁边风景优美……看到这里,我会心的笑了。很喜欢这样圆满的结局。一个有着天才资质的孩子终于发现了人生的真谛,去体验开拓更宽的天地,而不是糊涂又无知的在自己的性格中狂妄着愤激着。花朵,终于没有枯萎凋零;有着智慧和爱的滋润,花儿定将绽放得灿烂、美丽。
想到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小韦这样的人。他们大多经历过一些深刻的磨难,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天生的敏感聪慧却也脆弱。不合世俗不符常规的思维给了他们思考和创造的力量,却挤走了他们幸福生活的能力。这仿佛是一个悖论,一个天才和常人和幸福的悖论。影片中,在小韦风华正茂的时候,他便得到了引导和雕琢,从而走出了智力光环下的'阴影。而在现实中,像小韦这样拥有圆满结局的天才们似乎并不多。他们的思想太超前,所以活得孤独,所以在孤独中让思维肆意的疯狂;所以在他们死后很多年才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
其实,不仅是天才,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某些致命的弱点。这或许会成为我们的障碍,让人生陷入困境,不能开拓。而如果我们能像威尔那样邂逅桑恩这样的心灵捕手,告诉我们“这一切不是你的错,这一切不是你的错”,引导我们,点开我们心灵的死穴,我们的人生会开阔精彩许多。
真希望人世间有很多桑恩这样的心灵捕手,为人们捕来大片的阳光。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