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系统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教案的编写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避免过于超前或滞后的教学安排,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捉迷藏音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
2、听懂老师的指令,有一定自控能力,能遵守游戏规则。
3、能情绪愉快地参与音乐游戏。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重难点】
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捉迷藏游戏的环境布置;已掌握猫走步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律动进入场地
1、让幼儿观看小猫视频。
2、和老师一起学做小猫的叫声和走路。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猫妈妈要带小猫去做游戏,谁是我的小猫呀我要看看哪只小猫最聪明,做得和妈妈一样。"律动《猫走步》进入场地,幼儿围坐半圆。
师:"瞧,我们今天来到森林里了,你们看森林里有些什么??
幼:"有草、有树、有房子。"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
二、学习游戏规则。
师:"小猫们可真能干,现在跟着妈妈一起来唱首歌吧!"复习歌曲《找小猫》
问:刚才歌里唱的是谁和谁在做什么
小猫和妈妈玩捉迷藏,心里怎样(高兴)小猫捉迷藏的时候可以躲在哪里呢小猫躲好以后,怎样才不会被妈妈发现"
三、师幼一起游戏。
1、交待玩法。
师:"小猫们可真聪明,现在就和妈妈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待会儿小猫唱完第一段歌曲以后就去找个地方躲起来,别乱动,被妈妈找到的小猫,妈妈会摸摸他的头。"当唱完两段歌曲后,猫妈妈会喊"还有的小猫在哪里呀"没有被发现的幼儿就站出来:"在这里"!
2、第一遍游戏。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唱完第一遍歌曲后再躲藏的幼儿。
3、第二遍游戏。
猫妈妈表扬躲好后没有乱动,没有发出声音的小猫,提醒其他幼儿躲好后不乱动。根据实际情况特别表扬找到不一样的躲藏方式的小猫,比如趴在草丛里,并请没有被发现的小猫来说说自己是躲在哪里的。
4、第三遍游戏。视幼儿情况决定游衔数。
四、游戏结束。
"小猫们,今天玩的高兴吗天黑了,小猫的肚子也饿了,跟妈妈一起回家吃饭吧"。游戏自然结束。
教学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学会了按游戏规则与小伙伴共同游戏。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动物园的情境中学唱歌曲《小动物捉迷藏》,并尝试用默唱的方式进行歌唱。
2、感受不同的演唱方式,体验与同伴一起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园主题相关经验、课件ppt、钢琴伴奏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一起去旅游(熟悉歌曲旋律)
1、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过吗?
幼儿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好吗?
2、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一玩好吗?
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
二、我是小导游(学唱歌曲)
1、今天我是小导游,我们听听看,你听到了哪些动物?先听到了什么动物又听到了什么动物呢?(老师范唱歌曲)
你们听到了什么呢?
我第一个参观了谁你们听到了吗?(幼儿回忆歌词)
小朋友们想再听一遍,那我们就来再听一遍。(老师再次范唱歌曲)
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排队的呢?(观看课件)
3、你们愿意来做小导游带大家一起去动物园吗!
导游是有专业性的,不能随便介绍,不能乱了顺序。(老师范唱,幼儿学唱歌曲)
老虎狮子是住在一个房间,那唱的时候就要唱的短短的快快的。
河马孔雀也是在一起的。
三、小动物躲起来(尝试默唱的歌唱形式)
1、小动物们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一个人藏一个找,用眼睛找。小动物们说今天我也要玩捉迷藏,但是我们不是用眼睛去找,是用耳朵去找。
我们用耳朵去听一听,找一找,是哪个小动物躲起来了?
2、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3、你们能不能把大熊猫藏起来?
4、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大熊猫藏起来的?这样的歌唱方式我们叫做默唱。
来注意我唱歌时候的动作。其实我是在心里面唱的。就是在心里面默默的唱,不发出声音的唱。
来再次试一下这种歌唱方式。
刚才我们用了什么好方法唱的?
四、用转盘的形式根据指向的小动物来默唱
1、小朋友们也都想来唱一下,小动物们也想机会均等,都想藏起来,我们就
用转盘决定把谁藏起来,这次要把啄木鸟藏起来,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忙?
我们来唱一次试试。
2、转盘转到老虎和狮子了,谁想试试看把他们藏起来?单独找一个小朋友来试一次
3、试试把长颈鹿藏起来吧。
五、戴头饰,唱歌玩游戏
老师这里这八个动物的头饰,让我们戴上头饰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八个小朋友背对着电视机蹲下扮演小动物,其余的孩子坐在座位上来用歌声把一个小动物藏起来。(大屏幕提示哪个动物被藏起来)八个“小动物”唱到你了,你就起立,没有唱到就蹲着。看看最后是不是我们藏的那个小动物好吗?
六、结束离场
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原来还能用歌声来捉迷藏。
下次带回去给你们班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玩。
这个好听的歌曲叫《动物捉迷藏》,起立,给老师们说再见了!
附录:
歌曲:小动物捉迷藏
1=d佚名词曲
5 3 5 | 5 3 5 | 6 5 4 3 |2 3 4|
长颈鹿,啄木鸟,老虎狮子大熊猫,
5 1 1 1| 1234 5| 5 2 2 4 |3 2 1||
河马孔雀猫头鹰,动物园里朋友多。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3
一、活动名称:鞋匠舞
二、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有节奏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2、培养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表演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鞋匠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三:活动过程:
1、幼儿会唱此歌曲,并已初步了解了鞋匠的劳动内容。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
“小鞋匠在绕线、拉线、钉钉子,这么多事!我们也来学做鞋匠。”
(1)创编第一、二乐句的`动作。(“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钉钉钉。”)
①、绕线:“你们先来绕绕线。”(幼儿自由做)“鞋匠绕线是绕一会停一下。我们再唱着做做。”(重点引导幼儿卡好音乐节奏)
②、拉线、钉钉子:“绕好了线,再拉线了,谁来做做试试?”(请个别幼儿表演)“拉线要平着拉,那钉钉子呢?”(幼儿一起做)
“我们来唱着做,从绕线开始。”(做1――2遍)
(2)、创编第三乐句的动作。(“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小鞋匠绕线绕的这么好,拉线拉的这么直,下面要做什么了?”(幼儿回答)“谁来做做?”(请幼儿表演) “拿针缝东西的动作多美呀。我们一起试试。” “缝的时候要小心些,钉钉子要用力。”
(3)、创编第四乐句的动作。(“鞋子做的牢又牢,鞋子做的多有好。”)
“鞋子做好了可真高兴呀。你们做个高兴的动作吧!看谁做的又漂亮又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拍着手来唱最后一句,最后的时候小朋友一起摆一个漂亮的动作。”
3、随音乐完整表演。
(1)清唱,幼儿表演。
“鞋匠所有的动作我们都编出来了,咱们赶快连起来看看怎么样?”
(2)随音乐集体表演。
①“我们听着音乐来做做。”
②“再听音乐做一遍。”
4、幼儿结伴表演。
(1)清唱,幼儿结伴表演。
“小朋友都会跳《鞋匠舞》了,现在我们来玩《鞋匠舞》的游戏吧。我们听音乐找朋友面对面跳,一定要在音乐前奏时就找到一个朋友,准备好。我们试试。”
(2)随音乐连续结伴游戏。
“小朋友都知道怎么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听着音乐来玩玩吧!”
5、随音乐放松活动。
“小鞋匠工作了一天,很快进入了梦乡。梦里他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蝴蝶在飞,鸟儿在叫,花儿露出漂亮的笑脸,小草随风轻轻摆动,一群小朋友穿着漂亮的鞋子唱歌、跳舞,多么高兴!”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创编小胖鸭子在水里嬉戏的动作,如游泳、捉鱼、潜水等,并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2.学习音乐游戏“小胖鸭子捉迷藏”,遵守游戏规则。
3.乐意参与角色表演,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胖鸭子捉迷藏》曲一、曲二
2.《母鸭带小鸭》音乐
3.日常生活中观察小鸭子游水、走路
?活动过程】
1.进场
师:今天鸭妈妈带着你们这些鸭宝宝出去玩,好吗?跟在妈妈后面,别走丢了哦!
师带领幼儿学小胖鸭子走路进场,边走边说:“我们去池塘边走走吧。”围着池塘走。
2.讨论小胖鸭子在池塘里的各种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做动作
(1)小胖鸭来到了池塘里,喜欢干什么呢?(请个别幼儿来模仿小鸭的动作,老师选取幼儿的动作请其他幼儿一起学,老师哼唱曲二)
播放音乐,随音乐一起做游泳的动作。
(2)小胖鸭除了喜欢游泳,它还喜欢在水里干什么?(捉鱼、潜水等)(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大家一起学,师哼唱曲二
播放音乐,随音乐一起做捉鱼、潜水等的动作。
(3)听音乐完整地做表现小胖鸭的.动作。(师提示动作变化)
(a)师:我们可以先在水里游会儿泳,然后再捉鱼、拍拍翅膀。(播放曲二)
(4)分男女小朋友分别来学学小鸭在水里的动作。师:男宝宝先上岸休息一下,女宝宝在水里玩一会儿。
(a)师:谁来说说,刚才在水里玩的时候你觉得哪只鸭宝宝的动作做得最好看?(提升个别动作,并学习评价)(播放曲二)
(b)交换。
3.游戏:小胖鸭子捉迷藏
师:小胖鸭们玩得真开心啊,听听,它们现在在干什么呢?(播放曲一第一段)
(1)你能学学他们捉迷藏的这个动作吗?它在什么时候开始藏的?让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播放曲一第一段)
(2)小鸭子们都躲了起来,这时候鸭妈妈该来找她的宝宝啦!(倾听第二段)老师边唱边表演。
(3)讨论游戏玩法,建立游戏规则。“鸭妈妈来找小胖鸭时,小胖鸭怎样才不被妈妈发现?”(一动也不动)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表演。
(1)曲二:教师扮鸭妈妈,幼儿扮小胖鸭,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变化动作。
曲一:提示游戏情节:鸭妈妈来找小胖鸭时,小胖鸭一动也不能动。
(2)幼儿再次听音乐完整地表演。
5.结束:幼儿退场《母鸭带小鸭》
师:今天和小胖鸭一起玩得开心吗?我们回教室好好休息吧。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学习蹦跳步,并在b段音乐间奏下做花的造型并静止不动。
2、通过观察花,创造表现花的不同造型动作。
3、体验游戏中小兔与兔妈妈捉迷藏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造型。
2、小兔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大树妈妈》歌曲录音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做小鸟飞动作进教室。在第二遍录音伴奏下,进行结伴分角色表演。
二、学习音乐游戏“小兔捉迷藏”。
1、教师边讲述游戏情节,边演示小兔木偶,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明确活动内容。
2、学习随音乐做有节奏的蹦跳步。
在教师带领下,随a段音乐用双手食指在自己两腿上点拍兔跳节奏。
在教师带领下,随a段音乐用双脚脚尖轻轻点地练习蹦跳步。
3、创编花的不同造型。
听b段音乐,全体幼儿自由做自己创编的花的造型。
4、玩游戏。
在座位上,完整倾听音乐,明确a段做兔跳、b段做花的造型。
分角色游戏,教师扮兔妈妈,教师说:“妈妈来了。”
幼儿立即做花的造型并静止不动。
教师或幼儿扮演“兔妈妈”,随乐完成游戏。
捉迷藏音乐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花是幼儿的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美的感受的东西,在艺术活动中,花也是最常见的表现主题。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基本上能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上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的组合,而且也乐于在集体面前自信地表现自己。针对上述情况,我设计了本次表演舞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体验乐曲愉悦、欢快的情绪,享受表演舞中交流合作的愉快。
2、逐步熟悉表演舞的动作与舞蹈结构,并能在教师的语言、手势提示下,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按乐句做出造型动作。
3、在合作表演和造型活动中,锻炼与别人默契配合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图谱一份,黑板一块,坐垫每人一块,红、黄手腕花各占幼儿总数一半。
2、场地布置:活动室中间贴有小河标记,“河”两岸各有一块“花草地”。
四、活动过程:
一、入室游戏:
1、师:“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到处一片生机勃勃,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2、提出看花时的游戏要求:
高音乐句――请你长高点,用小碎步边走边参观;
低音乐句――请你变成小矮人双手叉腰轻轻走,别打扰脚边的小草;
中音乐句――请你边踏步、拍手边找一张垫子盘腿坐好。
3、幼儿听音乐游戏入室。
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想知道是谁种下这么多美丽的花儿吗?”
三、欣赏、理解乐曲,并给b段音乐划分乐句及创编动作造型。
1、以乐曲《花儿捉迷藏》作背景音乐,教师边出示图谱,边以故事形式讲解图谱的内容。
2、教师指图,幼儿边看图边再次欣赏全曲,引导幼儿在b段处用拍手的动作来表现出每一乐句的句首。
3、玩“花儿捉迷藏”的游戏。
(1)师:“如果你是一朵美丽的花,那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优美地开放呢?”教师快速做出几种花开的动作造型,启发幼儿随乐曲的b段创编出各种花开的动作造型。
(2)师:“你们看,花儿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红花和黄花是怎样玩的呢?”引导幼儿发现“红花开,黄花躲;黄花开,红花躲”的规律。
(3)师:“美丽的花儿会怎样开?害羞的花儿又会怎样躲藏呢?”启发幼儿创编出各种高低对比的动作表现“红花开,黄花躲;黄花开,红花躲”。
(4)请幼儿自由选择红、黄颜色的手腕花并戴在手上,按颜色分开站在“河”的两岸;教师一手戴黄花一手戴红花,请幼儿看指挥听音乐玩“花儿捉迷藏”的游戏,练习做高低对比的动作造型,提醒幼儿每乐句一个造型。
四、欣赏教师示范表演。
师:“老师把这首好听的音乐和刚才的游戏变成一个好看的表演舞,你们想看吗?”幼儿欣赏教师表演舞蹈,激发学舞的兴趣。
五、分段学习全曲舞蹈动作。
1、学习a段“种花”的动作。
(1)教师用提示语带领幼儿按节拍做“种花”的动作。(练习时,教师从提示语逐渐过渡到哼唱唱名。)
提示语:小河边上走呀走,打打招呼摆摆手;种上一朵花呀,种上两朵花呀,最后种好三朵花。
(2)教师用戴不同颜色手腕花的手做指挥,请幼儿按手腕花颜色分两边站,听音乐练习做a段“种花”的动作。
2、练习b段“花儿捉迷藏”的动作。
(1)提示幼儿在每句的句首处做出不同的花开动作造型,并能保持到下一句的开始。
(2)幼儿随乐曲练习做高低对比的花开动作造型。
3、学习a’段“看花”的动作。
(1)提示幼儿这段动作与“种花”基本一样,只是把“种”的动作改为“看”的动作。
(2)幼儿随乐曲练习做“看花”的动作。
教师提示语:小河边上走呀走,打打招呼摆摆手;看了一朵花呀,看了两朵花呀,最后看见三朵花。
六、教师与幼儿在布置好的场景中一起完整地进行表演,在b段处提醒幼儿玩游戏时眼睛要互相注视对方。表演时教师用提示语帮助幼儿记住舞蹈动作。
七、教师退出角色,在旁观看幼儿完整的表演(可用语言提示幼儿进行表演)。
八、结束活动,复习歌曲《走路》出室。
师:“太阳下山了,花儿要休息了,娃娃也回家了。小动物也慢慢地走回家了……”幼儿边唱歌曲《走路》边出室。
捉迷藏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