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仔细备课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教学情境,每次写教案都是思考教学目标和方法的过程,能够促使我们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篇1

课时目标:

1.在两首相同主题,不同表现形象的歌乐曲中体会大海的变幻莫测。

2.能用图形表现出自己听到的不一样的'海。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具准备:

教学磁带,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聆听《大海摇篮》

1.师课前将歌词板书出来,但留部分空白

2.谈话导入:刚才我们演唱的海是什么样的海?(温柔,宁静的),你们知道生长在海边的小朋友喜欢把海比作什么吗?

3.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在歌词中找出答案。

4.初听歌曲,仔细听将歌词补充完整。

5.复听歌曲

设问:从歌中你感受到小朋友对大海是什么感情?

6.再次复听,生在“啊,大海摇篮”的地方一起演唱,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

7.小结:为什么作者把大海比作摇篮?

四.聆听《海上风暴》

1.设问:你们见过大海的另一种模样吗?是什么样的?

2.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

设问:在音乐中你感受到大海有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

边听边引导学生想象,感受。

3.复听

你能用线条表示出你此时听到的大海吗?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篇2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聆听《海娃的歌》

1、初听前提示;是否去过还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2、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3、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4、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第二课时

一、表演《不再麻烦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长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为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地。

二、表演《种玉米》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另外注意“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连续的饿两个附点不要忽略;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3、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还可以建议学生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尝试效果。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森林小卫士》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培养学生讲故事、表演能力。

2、玩玩音乐游戏《森林之声》,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声响模拟创作大自然中各种音响。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能有感情地背唱此曲,并进行简单地表演。

基本措施:

通过听音乐、配乐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反复的聆听音乐,熟悉这段音乐。

教具准备:

课件、录音机、头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要求:动作整齐、有表情)2、师生问好。(要求:声音自然,统一)

二、音乐游戏《森林之声》

1、导入:师:“美丽的森林到了!森林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回答)

师:大家说得很好。森林有哗哗的流水声,呼呼的'风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各种小动物叫声、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今天我们来做音乐游戏(森林之声)

2、学生讨论模拟自然界各种声响的方法(要求:能用多种方法模拟声响)

师:“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模拟森林美妙的声音?”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第一个讲讲讨论的结果?(学生回答,教师分发头饰)

师:“对!我们可以用人声、乐器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3、表演《森林之声》

师:“我们一起表演《森林之声》,听到什么声音就扮演什么角色,请戴头饰的小朋友到中间来表演,可以加一点动作。”

师:“小羊悠闲地吃着嫩草,牛儿自在地漫步,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鸟叫声,小河欢唱着,微风吹拂着,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啊!”

三、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

1、欣赏书上(14——15页)六幅画。

2、根据五个字——配乐讲故事

关键:仔细观察图画,能讲出六幅画的内容,能区分安静、欢乐、阴沉、激烈的音乐。

3、每播一段音乐,学生回答对应第几幅画(先按顺序,后任意)

4、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表演)

分角色:叙述者、小狗、猎人、天鹅、小猴、小兔、小羊、小熊、小虎……其他同学可扮演森林里的背景:大树、花朵、湖水等教师也应参与其中一起表演。

课堂:同学们的创造力很强,希望继续努力。

教后反思:

用朗诵的形式,“小羊悠闲地吃着嫩草,牛儿自在地漫步,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鸟叫声,小河欢唱着,微风吹拂着,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啊!”来创编音乐故事,再进行音乐活动,学生发挥的特好。

课堂:同学们的创造力很强,希望继续努力。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

(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

(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

(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

(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

(2)(阿里里,撒小秧)

(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

(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

(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

(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学唱歌词

(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

(2)老师示范声势

(3)学生模仿

(4)学生分句接唱

(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

(6)集体演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欣赏《阿西跳月》

(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

(2)(课件播放音乐)

(3)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4)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在哪儿可以听到呀?

(5)出示课题

二、学习主题音乐

(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

(2)我们在来听听!

(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

(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

(6)我们一起来吧!

(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8)课件出示521

(9)学生模唱

三、参与表现

(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

(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

四、全班分四组表现

(1)声音:嘿嘿

(2)拍手跺脚

(3)伴奏乐器

五、综合表现

(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2)自由评价

(3)课堂小结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

2、通过歌曲学唱,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

大屏幕、电脑、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律动进教室。(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希望我们生活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生:有很多树,一片一片的绿草,有清澈的小河,成群的牛羊,蔚蓝的天空……)

2、师:是啊,我们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可是我们看(播放环境污染的课件),这些行为对吗?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生:工厂冒的黑烟会污染空气,看不见太阳、蓝天;乱砍树木会使水土流失;地球上最宝贵的就是水,现在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连种地都没有水……)

师:听了大家的看法,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听一听歌曲是怎么唱的吧!(出示歌篇)听听歌词里写了什么?你认为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又是谁呢?(地球)

(教师范唱《留给我》)

(生:“我”指的的是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是地球。如果天空总是雾茫茫的,我们就看不到美丽的星星和晚霞。如果河水被污染了,小鱼就不会生存。如果大自然中没有了绿草、没有了鲜花,就会听不到小鸟欢快的歌声。在地球上,人不是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让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让树木更好的生长,有了森林,水土就不会流失。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还有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3、师:带着你们对这首歌曲的感受随音乐读出来吧!(有感情朗读歌词)

师:《留给我》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清新的歌曲,节奏也较为舒展,所以在歌曲的节奏中出现了长时值的音符,你认为在歌曲中哪个字的时值最长?(学生回答)在这里(教师指谱)谁知道这个“漠”字唱几拍?(“漠”6拍),划拍。

4、再听一遍,学生随教师小声哼唱,找出旋律相同的.部分。

(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相同的旋律划上相同的标记。)

5、让我们带着这种保护妈妈、爱护妈妈的情感学唱歌曲。(旋律相同的乐句由学生来添唱。)

师:看歌篇,曲中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切分节奏?各音符时值是多少?怎样唱?(板书切分节奏)

在一连串的八分音符后面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时值是多少?怎样唱?(板书附点四分音符)

6、师:为什么在歌曲的结束句中要反复地演唱“留给我”呢?(学生回答)那么,你觉得“留给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学生回答)

师:我们真心地去祈求人类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吧,我们替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祈求,请留给我,留给我和妈妈吧。请同学们试着以祈求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7、齐唱,在“漠”字处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来划拍。

独唱,根据歌词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8、小组合作,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要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9、小组汇报,评价。

10、师:歌曲呼唤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你们知道吗?乱扔一节废旧电池可使1平方米土地绝收,一节纽扣电池可使60升水不能饮用。我们来看一个动画,想象在实际生活中,还有我们新建的教学楼、屋内白白的墙壁、花草树木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播放环境保护动画片,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10、总结: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需要我们来共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同学们,让我们拉起手,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呐喊: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生随师大声呐喊)

(全体起立,随琴声共同演唱《留给我》)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

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

师:

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数蛤蟆》

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

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

(1)教师范读

(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

(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

(4)齐读

(5)教师讲解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

(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

(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

(4)学生齐唱。

(5)指名唱。

(四)续编歌词

两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xx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

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

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播放《花蛤蟆》视频)

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篇7

(一)复习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谱齐唱歌曲。

2、邀请一位主动、大方的同学,将歌曲背唱一遍。

3、集体随老师的琴声背唱歌曲。

(二)听赏《月亮月光光》

1、导入新课:

①教师展示歌曲内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图片。

②完整地听一遍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③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

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闽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

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

3、老师在放第二遍音乐之前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

②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4、听完第二遍音乐,学生可以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一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

5、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

(三)表演

(四)课时结束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教案精选7篇

小学6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推荐7篇

赣美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0教案7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部编版上册教案及反思7篇

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8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教案5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案7篇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