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案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活动和教学环境,下面是写文书吧小编为您分享的i的幼儿园教案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i的幼儿园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地球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大班综合活动课程中就有《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在这个关于环保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感知环境状况与人们的关系,知道了一些环境污染的原因。本次教学活动“禁烟总动员”则是利用其中的一个环保小故事“烟斗萨克斯”作为引导,在此基础上感知理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懂得禁烟的社会意义。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经验和表达能力,因此让他们探索一些帮助成人戒烟的办法,既能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活动使幼儿理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
2、使幼儿认识“禁烟”标志,懂得禁烟的社会意义。引导幼儿为成人想办法戒烟,培养发散性思维。
3、教育幼儿从小注意保护环境,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人手一份调查表,活动前调查家里的人或亲戚中有哪些人吸烟,知道吸烟的危害,有什么好的戒烟的办法。
教具准备:萨克斯音乐磁带一盒。禁烟宣传队小旗一面。“烟斗萨克斯”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1、老师认识一位老爷爷,他和一只小老鼠住在一起,看看他在干什么?
(评析:在这个环节,笔者没有运用图片而是充分运用自己的美术基本功技能当场在黑板上画出故事的开头情节,这一方式一上来就吸引了孩子,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在后面的讲故事环节教师都是当场一边讲述一边画出故事内容)
2、他老这样抽烟会怎样呢?你家爷爷或爸爸像他这样抽烟吗?他们抽烟多了有什么样的表现?
(评析:本环节,教师让幼儿结合身边的人讲讲抽烟后的一些表现,孩子们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一下子就说出了很多。如:咳嗽、吐痰、牙齿发黄、胃疼等)
二、讨论吸烟的危害。
1、看看老爷爷怎么了?(真的像你们说的,咳嗽的厉害)
2、小老鼠也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3、你爷爷或爸爸吸烟的时候你在旁边有什么感觉?
小结:长时间的吸烟,老爷爷生病了。连旁边的小老鼠也被呛出了眼泪。原来吸烟的人不仅自己会生病,在旁边被动吸二手烟的人也会生病的。
(评析:本环节通过故事的一步步引导到后面的提问,幼儿比较具有生活经验,都充分说了自己当时难过的情节,加深了对吸烟产生危害的印象,而不是教师机械的教育。)
三、讨论戒烟的办法。
1、看到老爷爷一天天的瘦下去小老鼠真着急,如果你是小老鼠你能想个什么办法,让老爷爷不再抽烟了呢?
小结:孩子们,你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老爷爷非常感谢你们。
(评析:由于课前教师发放了调查表,孩子通过调查和记录已经了解和想到了一些戒烟的'好办法,因此在本环节,孩子们想到了很多的帮助老爷爷戒烟的办法。如:老爷爷想抽烟的时候就给他吃水果、瓜子;老爷爷想抽烟的时候就给他讲故事,分散注意力等。老师也将一些好办法进行补充:有戒烟糖、戒烟片。教师在幼儿回答了各种办法后将孩子们的办法一一梳理,并做进一步的提升,让孩子知道了戒烟的新的知识点。)
2、小朋友想到好办法,小老鼠也想到好办法了。一起来看看。
3、小老鼠将老爷爷的烟斗洗干净做成了萨克斯,吹出了好听的曲子。你们听过萨克斯吹奏的音乐吗?我们也来听一下。
小结:看,这美妙的音乐连你们都被吸引了,老爷爷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再也不抽烟了。
(评析:通过刚才紧张激烈的讨论,孩子们理解了吸烟的危害、想出了戒烟的办法。老师及时在本环节播放了优美的萨克斯曲子,舒缓的音乐让孩子们的神经得到放松,都陶醉在音乐里,甚至有一个孩子发自肺腑的说:“唉,这么美妙的音乐放给我的爷爷听,我爷爷肯定也会感动的不想再抽烟了。教育的效果充分体现)
四、认识“禁烟标志”,发散思维培养环保意识。
1、为了让大家都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禁烟的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标志?
小结:小朋友发现有这么多的地方都贴着“禁烟标志”,可见吸烟会带来这么多的危害甚至发生危险,而且吸烟一点也不环保,随地乱丢的烟头产生的垃圾也多。
(评析:此环节将幼儿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提升,由个人吸烟危害健康延伸到在公共场所吸烟甚至会造成社会危害。如:在医院吸烟会造成病人更加痛苦;在加油站吸烟会引起爆炸,随地乱丢的烟头破坏环境等。)
3、可还有很多的人还在抽烟,不知道吸烟的危害,谁会想一句什么话告诉大家不要吸烟呢?
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来说说。
幼:送礼不要送香烟,吸烟有害健康
幼:抽烟不环保,请爱护环境
幼:吸烟有害健康,请不要再小朋友面前吸烟。
幼:吸烟害人又害自己,请不要吸烟
幼:想吸烟就吃糖,戒了烟才健康
幼:请不要在公共地方吸烟
五、延伸活动:组成禁烟宣传队。
1、出示宣传旗:
我们来组成一个禁烟宣传队去告诉那些还在吸烟的人,吸烟有害健康。谁愿意加入宣传队?
2、准备许多的图片资料,并让幼儿把自己知道的吸烟的危害画出来,带给小区里的人看。
i的幼儿园教案篇2
一、设计背景
近年来,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幼儿园事故也频频发生,有的歹徒冲进幼儿园进行行凶,校车超载事故,也有的老师不负责任的伤害孩子,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所以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保护他们的健康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首位。
中班幼儿生活经验较少,面对危险发生时自我保护,自我逃生的能力弱,所以我们在保护他们的同时更应该让他们去了解这些危险,孩子发生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逃生能力。
中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差,所以要求老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如何拨打急救电话、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等)。因此我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育目标及我班幼儿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在外出游玩时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2、能在外出游玩时听老师指挥,不做危险的事。
3、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游玩时应该注意的事情。
4、 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春游时的录像:孩子们是怎样坐车的,怎样排队的?请幼儿较陌生的老师扮演陌生人,拐骗孩子的场景。
2、写有"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的图片。
谈话,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春天来了,幼儿园准备带小朋友们外出春游,高兴吗?但是小朋友出去春游老师有些担心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幼儿回答。教师:外出春游和在幼儿园可不一样,需要小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你们知道要注意什么吗?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四、观看录像,看完一片段就暂停,让幼儿说说。
(1)第一片段:外出游玩怎样乘车呢?外出游玩乘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到窗外,不能打开车窗,坐在车座上身子做稳,背靠车座,上下车时不要拥挤,互相谦让。
(2)第二片段:外出游玩怎样排队?游玩时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紧跟老师,不离开老师所指定的范围,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时跟老师说,不做危险的事情。
(3)第三片段:陌生人和你说话,请你吃东西你怎么办?不与陌生人说话或跟陌生人走,一切听指挥。
教师总结、补充幼儿的回答:衣服要穿的轻松些、要穿运动鞋,背包带子要检查等。
五、讨论:外出游玩要带什么?
提醒幼儿不要带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加重自身的负担。像手帕纸、水、塑料袋等物品是必须带的。
六、教师指导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出示写有"110"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号码,它与我们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电话号码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打了这个电话什么车子会出现?谁会出现?他们会做什么?
依次出示"120"、"119"等电话号码的图片,指导幼儿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及其活动,并知道这些人员的活动与人们关系。
七、游戏"怎么办,做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说得好。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打什么电话帮助他们解决呢?谁出现了?他们来做什么?(游戏可进行多次)
幼儿分别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及警察、医生、接线员等,进一步熟悉几种特殊电话号码及其相关人员的活动。
i的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背景:
通过平时对孩子们的观察,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感兴趣:喜欢对着镜子做千奇百怪的动作来自娱自乐;音乐响起时,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的翩翩起舞;他们在运动时时常会问“人的手臂、腿为什么能动呢?”如何引导幼儿发现人体肩、臂、手、腿和足会动的奥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呢?为此我想到了孩子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我的关节会表演”这一以保健知识为主的综合主题活动。本活动通过自身的活动,让幼儿去发现关节、认识关节及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人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幼儿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对健康方面的知识不是太了解,尤其是关于身体的奥秘,但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能较好的吸收新知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身体上的各个关节,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体验关节运动的快乐。
2、了解如何正确的保护关节,关节的重要性。
3、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在关节部位作画。
活动准备:
1.水彩笔若干、《健康歌》的音乐。
2.教师事先在手上画好“亲亲一家人”。
3.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四肢各部位的名称(如肩膀、胳膊、膝盖、手腕等)
教学方法:
1、整体教学法
集体教学,面对群体展开教学活动。
2、情景教学法
活动开始,创设“亲亲一家人”来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情景,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很好的导入活动。
3、游戏法
活动中通过玩“不弯曲手指关节拿东西”的游戏,让幼儿了解关节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会弯腰的一家人,引出活动。
1.导入部分。
——今天老师邀请了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你们高兴吗?咦,那他们在哪里呢?瞧,他们在这儿呢。
2.教师逐一伸出手指念儿歌。
——拇指是爷爷,胡子一大把;食指是奶奶,带着老花镜;中指是爸爸,排队站中央;无名指是妈妈,笑着把我夸;小指就是我,聪明又可爱;五指握握紧,亲亲一家人。
——这是多亲热的一家人呀,我们小朋友也把手伸出来弯一弯和他们打个招呼吧!(爸爸好!妈妈好!爷爷好!奶奶好!)
二、灵活的关节。
1.引导幼儿发现关节。
——刚才呀,老师看你们和这一家人打招呼的时候,小手一弯一弯的动得可灵活了,真奇怪。我们的手指头为什么会弯曲呢?(因为有关节)
2.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告诉幼儿各关节的名称,并让幼儿活动各个关节。
——我们的身上除了有手指关节外,还有别的关节吗?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好不好?
(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趾关节等,并引导幼儿发现有了关节我们的身体才能弯曲。)
3.游戏。
——今天,我们认识了身体上的许多关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不弯曲手指关节,你能拿到老师手里的东西吗?)
——通过刚才的小游戏,你们说我们的关节重要吗?
i的幼儿园教案篇4
为了营造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幼儿感受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现自己的快乐童年,从而让孩子感受美好的生活,体验绘画所带来的美感。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童年梦想,本次活动以“童心·同梦”为主题,鼓励孩子、家长用彩笔展现美丽童年,铸就亲子共同梦想。现安排如下:
活动时间:20xx年6月12日(星期五)上午8:30——10:00
活动地点:幼儿园大门口(如遇下雨多功能厅)
参与对象:中班组部分幼儿及家长
活动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一大幅画,亲子共同作画
绘画主题:童心·同梦
活动目标:
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放飞童心,梦想未来。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使亲子间情感的交融更加亲密,使家园教育更加快乐、和谐。
活动要求:
1.绘画内容要结合主题,现场作画。
2.作品是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
3.画面要整洁,布局要合理,颜色搭配协调。
活动准备:
白色长布每班一条,颜料、调色盆、颜料笔、铅笔等。
活动流程:
1.各班教师交代介绍活动。
2幼儿、家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完成后整理画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示与欣赏:“童心·同梦”亲子绘画作品,展示在幼儿园过道内,老师、家长、孩子一起欣赏。
中班教研组
i的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继续了解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对版画活动产生兴趣。
2、尝试制作粉印版画,初步掌握粉印版画的操作方法,体验创作的快乐。
3、用正确的姿势握铅笔和水粉笔,学习在调色盘上调颜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
2、课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系列作品。
3、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粉笔,调色盘,作业纸,5b铅笔等。
4、小组共用的材料:装有颜料的调色盘两个,抹布两块,桌布,水罐。
活动过程:
1、出示粉印版画的工具材料,帮助幼儿回忆材料使用的规则。
(1)教师:你还记得这些材料是怎么用的吗?这是什么?用来干什么的?怎么用?水粉笔怎么拿?作业纸怎么用?先怎样?再怎样?
(2)教师:共用的颜料怎么调到自己的调色盘里?(用水粉笔当小勺挖一点放在自己的调色盘里)换颜色的时候先要干什么?(洗笔)
2、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构成》,引出"格子布"的创作话题。
(1)教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猜猜,可能画了什么?像什么?
(2)教师:画家在画格子布的时候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搭配在一起的?
3、幼儿进行粉印版画创作活动。
(1)重点:学习用5b铅笔在吹塑纸上画格子布;沿铅笔轮廓线在吹塑纸上涂上水粉颜料;换颜色的时候用抹布把笔上的颜料擦干净;学习用压一压、抹一抹的方法印制粉印版硎。
(2)难点:掌握用笔的轻重(不能把吹翅纸画破,也不能太轻看不出印痕);颜料涂在轮廓线上的时候要用铅笔再勾画下。
要点提示:
(1)由于是抽象画欣赏和创作,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并不一定非要像"格子布"。
(2)帮助幼儿在使用铅笔的过程中感受吹塑纸柔软、厚实的质感和5b铅笔粗粗深深的划痕。
4.相互欣赏粉印版画作品,交流在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1)教师:看看谁的格子布印得比较清楚,相互介绍一下好的方法。
(2)教师:你在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师幼共同欣赏幼儿的粉印版画作品,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好方法。
☆区角活动美术区:展示幼儿第一次的粉印版画作品,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家园共育请爸爸妈妈来园欣赏幼儿的第一次版画作品,增进家园交流。
i的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自己觉排队。
2、初步养成礼让、排队等候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音乐做课前准备——提高幼儿精神。
二、基本部分
1、观看情境表演玩滑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他们玩滑梯玩得好吗?那个地方好?那个地方不好?
2、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培养幼儿思考、讲述的能力,感悟排队是讲文明礼仪的良好品德。
(1)在幼儿园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你是怎样做的?
(2)在外面你还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大人们都是怎样排队的?
(3)遇到特殊情况是应该怎样做?(举例:医院、厕所)
3、看挂图——感知礼仪
(1)观察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请两名幼儿领读(老师纠正)。
(3)幼儿讲解诗意(老师讲解)。
三、结束部分
小结:鼓励孩子以后无论在园里和外面,都要坚持做一个讲文明礼仪、守秩序的人。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外面滑滑梯。
i的幼儿园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总是对圆形和方形分辨不清楚,最近发现孩子每天来幼儿园都要带糖到幼儿园,各种各样的,于是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再次巩固孩子对形状的认知,同时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多吃糖对牙齿不好。
活动目标
1、观察糖果,知道糖果是多种多样的,进一步感知圆形,方形。
2、能够正确说出糖果的形状特征。
3、知道糖果吃多对牙齿不好,少吃糖。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糖果的形状的正确感知
活动准备
1每四名幼儿一盘各种形状的糖果。2圆形方形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卡片,激发兴趣。
“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个漂亮的卡片,哎,快看,我这个卡片是什么样的,谁来说说看?”
“好,孩子们太聪明了,这是个圆形的卡片,我们一起用手指先做个圆形(双手拇指食指对一个圆形)”
2、变魔术,展示糖果。
“孩子们,我会用圆形变魔术,赶快闭上双眼。”
“圆形变变变,变出大糖果,谁来说说这些糖果是什样的?”
3、分发糖果观察讨论。
请个别孩子说出糖果的颜色特征。
请孩子从糖果中找出像圆形一样的糖果。
“谁能说一说,这个不是圆形的糖果是什么形状的?”
“对了,是方形,谁会用小手做出来?”
双手拇指食指对起来做个方形。请孩子找出盘子里的方形糖果。
4、糖果按标记分类
“孩子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你们的盘子里有一个圆形和方形的卡片,把它找出来认一认。'
“小手动起来,给糖果宝宝分分类。圆形的放在圆形卡片那里,方形的糖果放在方形卡片那里”
“大家一起检查放得对不对。"
5、活动延伸
请孩子找出一颗自己喜欢的糖果剥开吃一吃,说说自己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告诉孩子糖果很好吃,但不能多吃,要不牙齿会疼的。
6、结束上课。
教学反思
在组织这节课时候,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快地分辨清楚圆形和方形,于是我选择了孩子比较感兴趣的糖果作为活动的内容。在活动时候,大多孩子一直比较积极,而且通过活动在对糖果进行分类时候分辨得比较清楚,总体来说目标完成的不错。不过也有个别幼儿,可能是糖果的吸引力太强,在分发糖果之后,就不太注意听讲,于是我就将孩子在用手指对圆形和方形时候,边做边唱。另外我感觉,对这一节活动的目标定的有些低,应该加上对颜色的区分,还可以让幼儿说一说糖果的味道,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延伸的那一块,感觉孩子能够接受老师的忠告,在活动之后,来园带糖的孩少了很多。
i的幼儿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2/4拍节奏,能表现ⅹ、ⅹⅹ和ⅹ—等节奏;
2.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初步学习用瓶罐表现音乐的强弱并有节奏地为音乐进行伴奏;
3.乐于大胆探,体验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不同的瓶瓶罐罐若干
2.节奏卡片“ⅹ”和“ⅹⅹ”若干,火车图片一张
3.《大猫和小猫》伴奏音乐及节奏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节奏“ⅹ”、“ⅹⅹ”和“ⅹ—”。
1.简单的节奏练习。
师:请小朋友们拍拍手,和老师一起来欢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到来吧!
ⅹ 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 ⅹ —︱
师:今天呢,我们班还来了一列节奏小火车。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吧!
这是“da”(出示卡片“ⅹ”);手牵手的是“dada”(出示卡片“ⅹⅹ”);而跟着一条小尾巴的是da 2;
师:(出示全部节奏卡)老师先来完整念一遍吧!
幼儿跟念节奏,教师提醒幼儿“dada”要唱的快一些。
2.变换节奏卡,幼儿认读。
师:节奏小火车还会变队形呢。看看谁能念出这列节奏小火车。(请个别幼儿认读,表扬完整念出节奏地幼儿)
3.引导幼儿幼儿用身体表现节奏。
师: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怎么表现这些节奏呢?
师:我们一起跟着节奏来拍拍肩(跺跺脚)吧。
二、试用歌曲《大猫和小猫》练习2/4拍节奏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
师:(出示小猫图片)节奏小火车还带来了两只小猫呢。快打个招呼吧!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我是一只小猫,我的声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2.教师出示节奏谱,边唱边演示一遍打节奏。
3.教师启发幼儿探索合适的力度分别表现大、小猫的形象。
师:大猫声音大大,我们可以拍的响一些;小猫声音小小的,我们可以轻轻地拍。
三、自由探索瓶罐打击乐器,激发幼儿演奏的欲望。
1.瓶罐宝宝听到小朋友伴奏的这么好听,它们也想来唱歌了。请小朋友们和瓶罐宝宝玩一玩吧!
2.探索节奏快慢与瓶罐演奏的关系
师:我们的罐子来表演“ⅹ”、“ⅹⅹ”和“ⅹ—”,可以吗?
“dada”的时候要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呢?
3.探索节奏强弱与瓶罐演奏的关系
师:我们想用瓶罐宝宝学学大猫叫,怎么办?(用力摇)
那怎么学小猫叫呢?(轻轻摇)
4.播放歌曲,教师示范演奏一遍。
四、瓶罐演奏会。
1.瓶罐演奏会马上要开始了,瓶罐宝宝们准备好了吗?大猫出来了,记住,大猫的声音是大大的,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听,小猫出来了,小猫的声音是小小的,可要记牢哦!
2.教师放慢速度哼唱歌曲,指挥幼儿用瓶罐打击乐器演奏歌曲。
3.分组演奏,请男孩子来当一当大猫,女孩子当一当小猫。看教师指挥演奏歌曲。
五、送瓶罐宝宝回家。
1.刚才瓶罐宝宝和我们玩了这么久,玩累了,让我们哄它们睡觉吧。播放歌曲《小星星》,幼儿轻轻地抚摸瓶罐宝宝,使其不发出声音。
2.我们送它们回家吧,记住可别吵醒它们。幼儿将瓶罐送回篮子。
3.外面还有很多空瓶罐,它们也想变成会唱歌的瓶罐宝宝。小朋友让我们去找一找,收集更多有用的空瓶罐吧!
六、延伸活动
1. 把幼儿收集的瓶瓶罐罐投放到美工区,让幼儿动脑动手变废为宝
2. 把制作好的瓶罐打击乐器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继续练习打击乐活动。
i的幼儿园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