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幼儿教案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问题解决性学习任务,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暑节气幼儿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暑节气幼儿教案5篇

小暑节气幼儿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暑的由来,收集小暑有关的诗句、习俗等。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小暑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3.激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暑有关的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准备

ppt

教学环节

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是什么吗?

生:小暑!

师:没错,就是小暑,看来大家都有认真的`预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十四节气中小暑。(板书:小暑)

课堂新授

师: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师:在大家了解之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小暑的习俗,大家仔细听讲,看看谁的收获是最大的。谁能简单的列举一下关于小暑的习俗呢?

生:是!

生:吃饺子,吃炒面。

师:看来大家课下做的功夫可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小暑的习俗,希望大家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食新”习俗

在过去,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俗语:“好吃不过饺子“。

师:关于小暑的习俗,大家都了解了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诗词,希望大家通过理解这两首诗,来进一步的理解小暑并且感受一下中华诗词的魅力。

?小暑戒节南巡》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总结反思

师:小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十分重要,老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激发自己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布置作业

同学们在课下把小暑的习俗与家长分享。

小暑节气幼儿教案篇2

一、活动主题:

二十四节气——小暑

二、活动目的:

1、知道二十四节气——小暑,这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十一个,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天气开始炎热,有的地方进入雷雨最多的时节。

2、了解小暑的简单知识及习俗,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感受力。

3、积极参与小暑相关的活动。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家庭、户外

五、活动参与人员:

老师、小朋友、家长。

六、活动流程:

(一)集体活动:

1、搜集小暑知识图片,拍和小暑有关的活动照片(布置班级主题墙)。

2、有关小暑古诗诵读

?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二)特色活动:

1、阅读活动:有关小暑的绘本小故事等。

2、音乐表演活动:打击乐《大雨小雨》、《小荷花》。

3、美术活动:以绘画、图文等形式记录天气情况,感受小暑节气前后的气候特征。

4、手工活动:粘贴画(泥工)冰激凌、荷花、西瓜、饺子等

5、科学探索活动:寻找蛐蛐、天牛。

6、亲子制作、品尝活动:吃鳝鱼、吃藕、食新、吃荷花、水果捞、吃饺子等。

7、亲子户外活动:感受徐州特色—伏羊节,晒书、晒衣服,捉蛐蛐。

小暑节气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暑时节簪戴茉莉的习俗

2.了解茉莉花的样子、传说、代表的寓意

3.试着唱歌,锻炼幼儿自信心

活动准备

茉莉花歌曲视频,扎好的茉莉花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时节簪茉莉花的习俗。

茉莉,性喜烈日,于炎夏盛开。花香浓郁,能祛秽浊之气,很受人们喜欢。在江苏和上海等地,夏天的头篮里,沿街叫卖,称之为戴花,妇女们一般都会购买、寒戴。《晋书》载“都人簪奈花”、奈花,就是现在的茉莉。取井水半杯,把花架在杯上,使花离水一二分高,用厚纸密封。第二天花可答戴,水用来点茶,清香扑鼻,尤其绝妙。

2.实物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觉得今天教室里有一股香味啊?这是因为老师把茉莉花小朋友带到教室来了。教师请几位幼儿上台闻一闻,摸一摸,请幼儿观察。

——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呀?(小,白色,很香等)

——茉莉花不光是好看、好闻,还可以泡茶喝。茉莉花经过特殊处理后所泡的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具有安神、解抑郁、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关于茉莉花还有一个传说。有一位叫做拉刚家林的热血志士,参加爱国行动,和女友李婉婉话别时说“亲爱的,如果我不幸血流大地,希望你不要难过,也不要忘记我,请时时为我祷告!”“我会的!我发誓一生一世深爱著你!”李婉婉也表明自己的心意。

不幸的是,拉刚家林在战斗中为国捐驱了,李婉婉悲病不已,每天以泪洗面自休因此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终于香消玉碍朋友把她安葬以后、没想到募地意长出一朵从沿见过清香动人的白色花朵,那就是茉莉花。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在民间,茉莉花也因此根深蒂固地活在人们心中。

——茉莉花代表着忠贞、纯洁、质朴,很受人们喜爱。

3.唱一唱

(1)——人们喜欢茉莉花,所以还为它写了一首歌,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2)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的视频。

(3)请全体幼儿跟着视频试着唱两遍。

(4)鼓励幼儿上台演唱,将茉莉花奖励给愿意上台演唱的幼儿。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到了小暑时节有簪戴茉莉花的习俗,看到了茉莉花的样子,闻到了茉莉花的香味,知道了茉莉花的传说,还学习了茉莉花的歌曲。小朋友们回家可以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小暑节气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暑三候之一“蟋蟀居宇”

2.了解关于蟋蟀的知识

3.对声音的产生有初步了解,锻炼幼儿听觉

活动准备

蟋蟀叫声的音频、蟋蟀图片,有条件可以准备几只、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三候”的知识

我国古代将小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摩始蛰”“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蟋蟀居宇”指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鹰始莺”指,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2.声音导入

(1)教师播放蟋蟀叫声的音频。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3)——这是蟋蟀的叫声,蟋蟀也叫蛐蛐。那么小朋友们知道每年的什么时候能听到这种声音呀?

(4)——真棒!蟋蟀主要的活动时间是在夏秋两季,在夏日的夜晚常常能听到蟋蟀的鸣叫。平时蟋蟀都是在田野里玩耍的,但是到了小暑时节天气太热了,小蟋蟀要来我们的房檐下避暑了,小朋友们欢迎它!

3.教师介绍蟋蟀的相关知识

(1)教师展示蟋蟀图片或将蟋蟀给小朋友,分组观察。

(2)——小蟋蟀长什么样子呀?(圆筒状、六条腿、后腿强壮、有触角)

(3)——别看蟋蟀个斗小,他们的脾气可不小,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所以一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还有以蛐蛐为乐的风俗。

(4)——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蟋蟀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呀?它是用嘴发出声音的吗?

——仔细观察,我呢吧发现蟋蟀发声的部位竟然是在翅膀!原来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刀一样的翅膜,在左边的翅膀上,长有硬刺状的翅膜。振动翅膀时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翅膜相互摩擦,产生震动,就可以发出声音啦。

4.声音的来源

(1)——蟋蟀通过摩擦翅膀上的硬刺发出声音,我们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2)请幼儿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感受声带震动。

(3)——其实声音都是由震动产生的,老师今天带来了几样乐器,小朋友们来感受一下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吧。

(4)在教室看护指导下让幼儿体验乐器,感受发声时的震动,如果把琴弦之类按住,不让他震动,声音也就会小很多。

(5)体验结束后请幼儿全体转身,面朝后方,教师使用不同乐器,如打击乐器、弹拨乐器、管弦乐器等,请幼儿分辨。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小暑时节小蟋蟀会到我们的屋檐下避暑,了解了蟋蟀发声的小知识,还体验了几种不同的乐器,小朋友们可以留心身边的声音,都是通过什么发出来的。

小暑节气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暑赏荷花,吃莲藕的习俗

2.让幼儿认识荷花、荷叶、莲蓬、莲藕,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自主涂色,培养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荷花、莲藕的图片,有条件可以准备一盆藕片或一节藕,莲子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知识

小暑时节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开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笔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而从食物本身来说,六、七月份,正是鲜辣上市的时候,而食藕则以七月前期为佳,正是小暑时节。藕也有健脾开周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宋代李流谦写的《食藕》中有:“君看入口处,一片疑嚼雪。”可知人对藕的喜爱。

2.认识莲

——今天莲藕知道了小朋友们要过小暑,它就来拜访大家了。

教师出示莲藕,请小朋友观察

——小朋友们看莲藕长得是什么样子呀?(一节一节的,外皮看起来脏,里面是白的,有孔)

——真是奇特的长相啊,那有没有小朋友吃过莲藕呢?你喜欢吃吗?是什么味道的?(脆,有点甜)如果教师准备了藕片可以发给小朋友尝尝。

——在咬断莲藕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有一根一根细丝)

——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有一个成语叫藕断丝连,形容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是不是跟莲藕很像?

——那么小朋友们知道莲藕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吗?它是果实吗?

——不是哦,其实它是茎,是莲的地下茎,每一节中间的须状物就是它的根啦。那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它的花和果实呢?其实你们一定都见过。

教师展示荷花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是荷花,也就是莲藕的花,如果你在小暑时节去公园转转一定就能看到它们啦,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一下荷花是什么样的?(从水中长出,花朵很大)

——荷花旁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呢?(绿色,圆形的,叶片很大)

——有没有小朋友注意到花瓣中间的是什么呀?它是荷花的果实,也就是莲蓬。莲蓬里一粒一粒的就是莲的种子,叫做莲子,长得是什么样子?(外面有绿色的硬皮,里面是白色的)——大家吃过莲子吗?它是什么味道的(清甜,或者微苦)

——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莲的茎叫做?莲的花叫做?莲的叶片叫做?莲的果实叫做?莲的种子叫做?

——小朋友们真棒!莲这种植物一身都是宝,各个部位都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在小暑时这样的炎热天气里,具有清热生津、止血散瘀的功效。

3.动手画一画

(1)——我们来动手给莲涂上颜色吧。

(2)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幼儿自由创作

(3)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小暑时节莲藕是一种很好的食物,也知道了莲藕是莲的茎,认识了莲这一种植物的花、叶、茎、果、种子,还动手为莲花涂了色。周末的时候不妨去公园里转一转,赏赏莲花,吃吃莲藕,感受夏天的气氛。

小暑节气幼儿教案5篇相关文章:

秋叶幼儿教案5篇

幼儿5的组成教案7篇

幼儿剪纸鱼教案5篇

幼儿相邻数教案5篇

幼儿古诗教案5篇

大班安全幼儿教案优质5篇

幼儿语言儿歌教案5篇

幼儿中班大树教案5篇

小班幼儿诗教案5篇

幼儿园礼物教案5篇

小暑节气幼儿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