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教案模板8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撰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总结以往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如期完成,我们必须认真编写教案,写文书吧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语文下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模板8篇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比较形近的韵母.

2、巩固拼音和学过的字.

教学重难点:辨析形近的复韵母,巩固拼音的'方法和识字.

教具:字母卡片 小黑板

教学内容:

一、检查复习

抽读卡片:i、e、u、r、ai、ei、ui、ao、ou、iu、ie、er.

二、新课

﹙一﹚第一题:我会读.

1、出示小黑板:ieeiiuieier

﹙1﹚学生自渎.

﹙2﹚同桌互读.

﹙3﹚抽读.

2、引导学生说是怎么记住这ei6个形近复韵母的

﹙二﹚第二题:我会连.

1、出示小黑板.﹙第二题的内容﹚

﹙1﹚先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拼读音节.﹙遇到整体认读音节和三拼音节在书上打上记号﹚

﹙3﹚在看懂图意,拼准音节的基础上,用线连一连.

2、指名板演.

3、齐读音节

﹙三﹚第三题:我会认.

1、看书读词语.

2、同桌交流,说说哪些是读轻声.

3、横着读一读,想一想每排有什么相同点.

4、检查

﹙1﹚回答问题.

﹙2﹚用卡片开火车读.

﹙3﹚指名让学生把卡片分类.

三、: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一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儿歌拼图

2、培养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拼准音节

教具:小黑板 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拼读音节:chū、hái、lái、xiǎo、tiáo、wěi.

2、整体认读音节:zhí、shì.

二、新课

1、翻书读儿歌.

﹙1﹚自由拼读,把会拼的音节画出来,拼准音节的音.

﹙2﹚试着把音节连起来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

﹙1﹚指名读.

﹙2﹚教师带读.

﹙3﹚说说三条直线可以拼出什么?﹙小鸭 小鸡 小兔﹚

3、探究活动.﹙小组合作,看看还能拼出什么﹚

三、:这节课我们合作拼了什么?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уⅰ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型,并能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anenin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 √ √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读准前鼻韵母anenin的音及其四声。

正确、流利地直呼音节词和拼音句。

教学媒体 拼音挂图、拼音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情景激趣,自主设疑

1.复习韵母:(1)单韵母;

(2)复韵母。

2.师:“小朋友,请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说画面;几个小朋友在看电视节目,遥控器一摁(еn),电视上映出了天安(αn)门,并响起了优美的音(ⅰnуⅰn)乐声。

2.教读语境歌: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们越看越开心。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前鼻韵母和αn(安)еn(摁)ⅰn(音)这些音有关。

引出课题:anenin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教学“αn”。

(1)请看图:电视上的小朋友在哪儿唱歌?

(2)“天安门”的“安”的音就是韵母αn的音。

(3)教师范读。

(4)师:αn是由α和n快速连续发音,先发α的音,再迅速把舌头抵住上齿龈,不要放开,鼻子出气发音。

(5)让学生给αn的四声标调。

(6)练习读四声并组词,练习说话。

2.前鼻韵母еnⅰn教法同上。

(1)注意:区分“αn”和“еn”的发音。

(2)教整体认读音节уⅰn及其四声,组词说话。

(3)总结:发anenin的音,关键是发准韵尾n,也就是发声母n读音的前半段,舌头不要放开,所以我们叫它们为前鼻韵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

师:前鼻韵母是一个整体,两个拼音字母要靠紧。 一、

说图

二、

1、说画面内容

2、跟读语境歌

3.读课题

三、

1.(1)看图回答

(2)记

(3)观察老师口型

(4)用各种形式反复练读

(5)标调

(6)练读四声

2.

(1)区别

(2)学整体认读音节

(3)记

3、描红、临写

4.抄写音节词。

提醒:(1)写字姿势。

(2)抄写要求:看一个词抄一个词。

5.拼读练习。

bɡbm

dɑnhuɑnpenqin

nchwx

让学生自由拼读。

同桌互读。

指名领读。

这是几拼音?在书上分析音节,并试读。声母下面画“○”,介母下面画“Δ”,韵母下面画“◇”。

全班齐读。

6.读拼音词。

shānshuǐzhěntoujīnyú

shānshānzhěnzhěnjīnjīn

自由拼读。

指名领读。

这是几拼音?在书上分析音节。在声母下面画“○”,韵母下面画“◇”。

音节下面画“Δ”。

7.认读拼音句。

我的积木真好玩,

搭架飞机飞蓝天。

自由拼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读、齐读……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长

1、把下列音节抄在四线三格里。

(1)αnеnⅰnyin

(2)shanbenwenzhenqinyin

jianzhuanqianchuanshuanɡluan

(3)给下列音节标上四声,再读一读。

anananan

enenenen

inininin

(4)找朋友(把两个音节组成一个拼音词),并抄写。

yījīǎnɡūshānɡyīndiàn

niɑnɡshɑnɡdāodiànhuàyuè

4.抄写

5.

(1)(2)(3)用多种形式拼读音节

(4)标记

(5)齐读

6.

(1)(2)用多种形式练读

(3)标记

7.

(1)用多种形式练读

(1)(2)认真书写

(3)标调、再一读

(4)连线组成词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篇3

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学习课文的方法和习惯。

2、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自。

2、研读课文第一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片和小鸭、鸭妈妈的头饰。

导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一篇童话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小鹰会干什么,它们的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看老师写课题,你猜老师想写什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一读课文,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二)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小朋友,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

(三)听读课文,识字。

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挑选一个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

(四)同桌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五)识记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内涵。

(一)出示投影片,显示文中的两幅图片

(学生喜欢哪幅就说哪一幅。)请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说什么?(教师板书: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二)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段

1、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哪个小朋友把小鸭说的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2、这是一只很有礼貌的小鸭,你从哪里发现的?

3、想一想: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

读一读,比一比,妈妈,您带我去游泳。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4、小朋友对谁说话会用上您?

(三)自己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1、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要大家帮你解决吗?

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2、指导朗读,体会鸭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评读。)

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引读:小鸭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词语卡片:几天、学会。(教师板书:学会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鸭学会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后评议。

[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从读中领悟小鸭的妈妈为什么让它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把第一段编成课本剧表演。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小鸭,你学会游泳吗?你刚学游泳时害怕吗?为什么不放弃?

2、小组合作模拟小鸭和鸭妈妈在小溪旁对话的游戏情境。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素材。]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写生字

(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读一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学写自,让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学生范写、讲评。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作业

(一)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把第二段也编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鸭妈妈小鸭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鹰妈妈小鹰学会飞翔

课后反思:

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朗读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让学生自主地听说质疑

首先教师设计了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鸭是怎样学会游泳的吗?接着学生看图说图意,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了哪两种动物干什么的事?这两种动物是在谁的帮助下学会本领的?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然后,教师让学生来质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要让大家帮你解决吗?许多学生都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难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当场来解决;比较复杂的,又紧扣文章重点难点的疑难问题,比如: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教师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二、让学生自主地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个问题,有的说:因为鸭妈妈已经到过那条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条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把小鸭淹死。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脚上的蹼已经长结实了,能拨水了。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的本领,不能总是依赖爸爸妈妈。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三、让学生自主地感情朗读

学生在感悟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在读小鸭的话时,应该用有礼貌、请求、商量的语气;在读鸭妈妈的话时,应用亲切、温和、鼓励性的语气。每个学生都读得很有感情,好像身临其境。

四、让学生自主地表演课本剧

学生在感情朗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带上头饰表演小鸭、鸭妈妈,个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有些学生在表演时还能增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把小鸭、鸭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表演得非常逼真。教师又顺势引导学生明白学本领要自己努力去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已去吧》这篇课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地质疑,丰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从而为新世纪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篇4

这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散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欢聚在花园里,吃月饼看月亮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和一个笔画:(卧钩),会写6个一类生字。

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能讲述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或能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

3、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甜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识字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知道哪些?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和中秋节有关的课文《中秋节的晚上》。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晚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小组内练习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

3、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学习一类、二类生字。

(1)本课6个一类字都是独体字,注意强调“心”“也”的笔顺。

(2)用扩词和说句子的方法加强记忆。

(3)了解“中”“心”的象形含义。

三.理解课文,朗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者不明白的句子。

(1)“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妈妈的月饼又香又甜。”练习用“又……又……”说话。

(2)“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照例说几句话。

2、想一想:为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那么甜蜜。”?

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美好的生活给温馨的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轻声——“晚上”、“我们”“月亮”“天上”“看着”“吃着”“那么”。

(4)感叹句——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个大月饼。

(5)重音——又大又圆;又香又甜。

板书

看月亮:又大又圆

心里甜蜜

吃月饼:又香又甜

布置作业:调查其它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节日食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熟读课文。

2、指导书写。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练习读课文,读好重点句。

2)读生字卡片和词组。

3)交流布置作业内容。

二.写字练习,指导书写

中:竖在竖中线的位置。

心:注意三个点的位置以及卧钩的写法。

也:掌握好笔画间的结构。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把带点的字读准确。注意区别平翘舌读音,和轻声的读法。

3、说一说。练习用“又……又……”说话;会说比喻句,表达完整的意思。

4、读一读。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内容和含义。

(2)熟读四个词语,争取背诵下来。

(3)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了解西柏坡及其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柏坡这个地方的特点和变化。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5)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2.教师:能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家乡吗?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小朋友的家乡,他的家乡叫什么名字呢?(教师板书课题)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课题。

5.指名读课题,然后齐读课题。

6.现在,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的家乡在哪儿吗?

7.导入:西柏坡这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呢?读了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5)

1.教师范读,学生装一边听一边找生字。

2.反馈找生字的情况。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自主学习生字。

(2)指名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

(4)游戏巩固。

4.朗读课文。

5.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10)

1.教师出示体现西柏坡这一地方特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这个地方的什么特点。

2.指名看图反馈。

3.教师导读:那么课文是臬介绍的呢?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课文,找出描写西柏坡这一地方特点的语句。

4.指名反馈句子,集体读一读。

5.深入理解句子的内容。

(1)指名读,其它学生评议。

(2)指名说一说,读了这些句子后,你对西柏坡有什么了解。

(3)教师小结并板书:

石头多

山窝窝用石磨、石碾

(4)教师出示石磨、石碾图,让学生感知石磨、石碾的样子。

(5)让学生说说石磨、石碾可以用来做什么?

(6)反复读中感知,指导学生读出热爱、自豪的思想感情。

6.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1)教师出示句子:“石磨边走出了新中国”指名读,集体评议。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讨论、交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集体反馈,教师适当引导。

7.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熟读课文,复习生字(5)

1.自由大声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3.出示课后第二题,学生读一读。

4.要求学生照样子组词。

5.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五、布置作业(5)

1.认读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西柏坡

bǎi柏 pō坡 xínɡ行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弹、琴、丁、真。复习笔画“竖钩”,了解“丁、子”的书写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

2、正确认读前鼻韵母an en in、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准确拼读音节tiāntán qínzhēn。

3、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熟读成诵。

4、由课文展开想像,说说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准确拼读带有前鼻韵母an en in的音节。

2、想象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教学准备:

1、“弹、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韵母“an en in”、音节“yin tiān tán qín zhē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画面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小溪在冬天和春天时两幅插图)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幅画面中的哪一幅画面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是不一样的,那么,儿歌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呢?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题目叫“小溪”。

出示:32、小溪)

师领读课题。

二、感知内容,学习儿歌

1、听录音,说说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

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各不相同,冬天的小溪是怎样的呢?

2、老师范读第一小节,然后再让学生跟读、抽生读、竞赛读、表演读。

3、理解:“滑溜溜、亮晶晶”的意思,模仿“滑溜溜、亮晶晶”的形式再说几个词语。 学生说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读一读:

红彤彤、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水灵灵、金灿灿、绿莹莹、明晃晃)

冬去春来,小溪又怎么样了呢?

4、老师范读第二节,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

5、学习“弹、琴、丁、真”四个生字。

(出示“弹琴”一词)

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指读、齐读)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学大王和小王,一起来弹琴吧。

琴声“丁冬、丁冬”真好听!

(出示:“丁”这个字)谁来读一读这个字?

弹琴时,钢琴会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谁能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发出“丁冬”的声音? 是啊,这些声音真好听。

大家一起来读“真”。

生:“真、真”真好听的“真”。

“真”除了“真好听”以外,还可以说真怎么样?真行。真好。真了不起。真棒。真能干。 你们真了不起,大家夸夸自己。

指导学生书空,提醒学生中间部分有三横。

6、老师引读,学生配上动作读。

7、用多种形式背诵儿歌。

三、启发想象,自编儿歌。

1、(出示小溪在夏天和秋天时的`插图)问:在这两个季节中,小溪又是怎么样的?

2、学生模仿儿歌中的形式,自己也做一回小作者编编儿歌。

四、学习拼音。

投影出示图和前鼻韵母“an en in”。

1、 听师范读,注意观察口型。(“n”发音时牙齿应该碰到舌头)

2、 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3、找一找,儿歌中哪几个汉字带有前鼻韵母“an en in”?

老师出示“天、弹、琴、真”,再出示他们的音节tiāntán qínzhēn,让学生借助汉字拼读音节。

6、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

五、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1、 复习生字用叫号游戏。

2、 猜字谜游戏。

3、拼读音节,比赛谁拼得快。

rèn zhēnwán shuǎqiū tiānhú qín

()()()()

六、指导书写。

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

1、 读一读,说说笔画和笔顺;

2、 观察两个字分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老师在田字格内师范书写“丁、子”,学生书写。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3个偏旁,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偏旁,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的3个偏旁,都是以前学过的字变化而来的。可以再现以前学过的“木、口、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立偏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要注重渗透多种识字方法,降低难度。如“秋、叶、会”等合体字可以在学会新偏旁的基础上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有的可以通过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飞”就做张开双臂飞翔的动作;“片、个”都是量词,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说说“一片()、一个()”,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字的印象;有的可以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如“树叶、秋天”;有的可以对比着认一认,如“大”可以结合“小”字来识记,让学生初步知道有些字词有相反的.意思。教师在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常用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充分交流,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还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扩展词汇。如“秋天、天气、大树、树叶、纸片、个子、飞鸟、飞走”。

2、写字。

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本课要学写新笔画横撇。教师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本课要写的4个生字中,“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加以区别,指导学生在写好“了、人”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写“子、大”。

本课要写的4个生字,可以组成一些新词,如“日子、大人、大雨、大山”。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正确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注轻声的读法。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建议教师通过范读,学生跟读,感受“凉了、黄了、叶子、来了”这几个词语中两个字前后轻重的变化。也可以边读边配以轻重变化的击掌声或呈现词语时前后两个字字体大小、颜色深浅不同,提示轻声词语的读法。

关注词语连读,不唱读。在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入短语中,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秋天来了”。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感。困难较大的还可以采用在短语下画线的方式提示注意连读。

借助拼音读准“一”的变调。如“一片片、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可以采用对比读的方式,分别读不变调和变调的一串词语,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变调带来的音韵美。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美丽的秋景,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情感。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验,再现图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背诵在课堂上进行。

2、理解运用。

导入部分建议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尤其是四季如春的地区更需要提供图,以便于学生建立秋天天气转凉,树叶变黄等直观感知。

大多数地区的学生对秋天树叶黄了、落了的景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大雁南飞的情景,可能不熟悉,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复述生活经验等直观手段,增进学生的了解,引领学生走进秋天的情境。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特征,可以通过表演、视频等方式,体验和感受景物的变化,体味秋天的情趣。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可通过把“那么”换成“非常、很”等,帮助学生理解“那么”表示程度深,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个句子的教学,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或者提供大雁南飞时两种不同队形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变化快,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课文中出现的“那么……那么……”“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有的老师希望能用其中的句式指导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来说,这个要求放在一年级上册是不适宜的。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不要随意添加教学要求,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数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让学生数数本课有多少个自然段,然后按自然段逐段学习。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2个部首,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儿童感受到亲情的美好,并体味到拥有亲情的快乐。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中国汉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词卡、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2个部首。

2、正确读文,感受亲情。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侯,都收到过什么礼物?当时你们心情怎么样?

2、那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侯,你们有没有给他们送过礼物呢?他们当时高兴吗?

学生汇报交流。

3、有一个叫笑笑的小朋友,她的爸爸远在国外工作,在他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4、出示两封信,展示信的内容,问:爸爸收到的是什么礼物呢?你们对哪封信的印象比较深呢?

5、这封信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中国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2、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读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

3、游戏——读文认字擂台赛:

(1)各小组在8分钟内读熟课文,讨论认字方法,方式自选。

(2)组间比赛,各小组可推举代表读文,也可分自然段合作读文,读得最流利、字音最准确的获胜。小组每位成员均能获一颗小星。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说说你或你们组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组间互考(用自制的字卡),凡说出字的读音和组成的同学均可获一枚小星,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最多为优胜。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认识两个新部首:“大字头”捺变点,“王字旁”横变提。引导学生了解“页”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5、评选优胜小组。

三、再读课文,检查识字。

选择喜欢的伙伴一起读课文,互考生字,也可让学生写一写生字。

四、作业

讨论:笑笑的信里为什么只有一个“笑”字?笑笑的信里只有一个“笑”字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味到拥有亲情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奇怪、几页、兴奋、水珠、甘甜、没有。

2、说一说笑笑的信里为什么只有一个“笑”字?笑笑的信里只有一个“笑”字吗?

二、朗读课文,提升情感

1、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感叹句,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好感叹句。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3、找出课文中的其它感叹句,用心体会,同桌练读。再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朗读。

(1)好!好!写得好!

(2)妻子的信,密密麻麻好几页;女儿的信,就一个大字——“笑”!

(3)第一回见到女儿写的信,他兴奋得不得了,眼睫毛上挂露珠珠了!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讨论:笑笑给爸爸寄来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没,甜,其中“没”左窄右宽,“甜”左右相等。

2、上下结构:页、兴,注意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完成书后练习。

1、照样子,说一说。

小组内练读词语,并总结这些词语的特点,再依照例子说说这样的词语。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说一句话。

2、读一读。

先请学生读一读,再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再出示“奇”“没”“兴”三个字,鼓励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出它们的另外一个读音并练习组词。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教案最新7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案精选6篇

一年级语文上教师工作计划模板5篇

教师工作总结数学一年级下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5篇

一年级上册教案模板6篇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模板5篇

一年级语文老师心得体会8篇

一年级语文下教案模板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