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整合多种教学方法,教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化发展,通过精心准备的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维护秩序,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回声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回声教案篇1
一、概述
?回声》是长春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版块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是看科学。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本文是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的重要凭借。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本课的对象是小学三年下学期学生,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有意识地结合课程资源,揭开回声的奥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回声》是一篇知识童话,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这节课,我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从指导读书、观察实验所提供的形象,以及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语言实践、练习说话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运用语言文字,与此同时,让学生获得有关“回声”的自然常识,还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整堂课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征。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是在多媒体教室实施的。
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科学童话《回声》。板书课题:回声。
2、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幅图,想看看吗?(出示图片桥的倒影)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师:这么美的景色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打开书读一读
预设:找出比喻句,课文中把什么比做大月亮?
4、指导朗读(指读、范读、齐读)
二、研读感悟
1、师: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了,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可高兴了,他是怎么做的?
预设:小青蛙“呱呱呱”地叫起来,这时,它听到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启发学生读出小青蛙欢快和奇怪的语气。
3、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4、师:青蛙为什么奇怪?它是怎样问妈妈的?
预设:理解“奇怪”“极了”“奇怪极了”词语的意思。抓住词语理解小青蛙的心情。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小青蛙奇怪的语气和青蛙妈妈的语气。
三、朗读感悟,理解“回声”。
师:青蛙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认真读读课文,找到课文的话来回答。(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部分教学】
(一)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填空: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的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3.做实验演示:在装水的玻容器投入石子,学生观察水波的变化。做动作理解:荡。
4.用上动词“带、跳、捡、扔、激、碰、荡”说话。
?充分利用文本,加强对动词的理解、积累和运用,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青蛙妈妈做这个实验和回声有什么关系呢?她是怎么说的呢,读一读青蛙妈妈的话,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预设:为什么青蛙妈妈说他们像?
3.做练习(出示妈妈的话)
师:谁来说一说它们哪像?青蛙妈妈的话该怎么读呢?引导读好、读懂青蛙妈妈的话。(读出耐心、亲切语气)自己读——范读——指名读
4、师:青蛙妈妈讲的话大家读明白了吗?(学生交流)
5、师: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
?通过朗读,讲解练习,初步了解回声这种自然现象,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6、师:回声的话该怎么读,知道了吗?(“回声”的朗读声音延长”)请每个同学再去读读第2小节,画出写回声的话,然后读一读。
进行角色朗读小青蛙和回声的话。指名朗读、男女朗读、小组朗读。
?创设童话朗读情景,让每个学生演演小青蛙和“回声”,激发了学生朗读兴趣,使课堂充满情趣】
7、过渡:小朋友读得真好。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这只看不见的小青蛙是——(学生齐答)“回声”。小青蛙呢,听了妈妈的话也明白了。她是怎么表现的呢?
(1)读好第5小节小青蛙的话。(出示句子: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蹦”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跳”)“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换个意思还可以怎么说呢?(一跳老高、一蹦三尺高、手舞足蹈……)读出小青蛙高兴的语气。
?词语的积累靠教师的有意识指导和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渗透】
(2)创设情景。小青蛙明白了这是回声,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呱地叫个不停。每个同学来做一做回声好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
相信同学们都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了,可是在回声中还有许多奥秘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这篇文章《山会说话吗》相信你会从中了解更多有关回声的知识。
回声教案篇2
一、引入新课,预习成果交流。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科普文章,一个有趣的故事《回声》。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怪不得课题就叫《回声》呢!再一起读课题——回声。
3、同桌同学互相考读叶片生字和通道生字。
4、写字比赛。好吧,按照惯例,现在就进入写字比赛环节,打开《词林》,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本次比赛的评委是吕思睿,冯禹韬和蒋翌楠,下次的评委将是这次比赛中进步最大的同学。做最好的自己,加油!
二、研读一、二、三段,玩回声,创回声。
1、寒冷的冬天,有点不舒服啊,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一起,到夏天的郊外去看风景吧?出示句子: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谁来读?(2生)我们一起读。
2、你们读得真美,瞧,青蛙妈妈和小青蛙都被你们吸引过来了。(出示课件)就在这桥洞底下,小青蛙发现了回声这个有趣的`现象。有意思,我们一起跟着青蛙玩玩回声好吗?赶快打开书自由读读二段。请用横线画出小青蛙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另一青蛙的话。
3、谁来学学青蛙叫?出示卡片:呱。学着青蛙高兴地叫一叫,出示:呱呱呱,指名读,青蛙高兴的时候叫声变化可多了,他还会怎么叫?
4、这变化多端的叫声回到句子中叫一叫。出示句子: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
引读,指名读
4、我们一起来,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
5、咦,多有意思呀!我们也来学着叫一叫吧。你来当桥洞里的小青蛙,我来当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师生演。发现了什么?一字不差,语气声音都一样,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6、我也来当小青蛙!谁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生师演。(3人)大家都当小青蛙,一生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
7、小朋友,假如你就是桥洞里的这只小青蛙,听到有人学你说话,你心里想—
于是,你奇怪地问——你是谁呀?你在哪儿?你惊讶地问——你好奇地问——你有趣地问——我们一起奇怪地问——
谁知,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
8、这时,出示句子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指名读(2人),哩也是要认的字,出示卡片,指名读,注意轻声。
哩在句子的末尾有什么用呢?听老师读两句话,1、他在学我说话。2、他在学我说话哩。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哩在句子的末尾可以帮助我们加强语气。像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出示:
吧吗啊吧呢哪呀呗
我们一起奇怪地读读这句话——引读。
以下内容视时间而定。
11、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青蛙知道这看不见的小青蛙就是回声。后来,出示句子:
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引读,小青蛙在桥洞呱呱地叫个不停,他还会欢快地怎么说呢?
老师当小青蛙,你们当回声,我们再来玩玩回声好吗?桥洞里立刻想起一片呱呱的回声。
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小朋友,小青蛙在玩回声中不仅体会到了快乐,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回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学生在探究、设疑以及师生合作中学会歌曲;在倾听、实践、评价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 ”、“p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教学材料分析
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第二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变化重复,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复习反复记号“ ||::|| ”。
3.掌握前半拍休止 2/4 ox xx | ……
教学难点
1.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2.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 ”、“p ”。
3.了解“ff”、“pp”、“f”、“p”。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看动画片《回声》片段。
2.看后回答大山里神秘的声音是什么吗?(生答:回声)
师: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妙而复杂的。他能将大自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回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向大自然学习这美妙的回声。
二、解决难点,感受“回声”
1.分两组进行模仿“回声”练习
f p
噢噢(交换练习)
2.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我们能为回声加音高吗?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f pp
i60|i60|
噢 噢
f pp
750|750|
噢噢
f pp f pp
i60|i60|750|750|
噢 噢 噢噢
3.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乐中,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强”?什么记号来表示“弱”?
师讲解:
“f”表示强,“p”表示弱。
引申:
“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
4.让我们大家再一次的来感受一下美妙的回声。
2/4
fppfpp
i60|i60|750|750|
噢, 噢。 噢,噢。
(师生对唱——生生对唱——加上动作唱)
5.小结:这真是美妙的回声,我们仿佛就在跟大山对话一样,可爱的回声,友谊的回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友谊的回声》
三、新课教学,学习“回声”
1、竖起你的耳朵,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
2. 复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聆听歌曲,思考)
3.现在,让我们一起划着二拍子,再次聆听歌曲。
4.自己任选歌中的一句来学唱,学会后唱给同学们听
5.在唱谱过程中,如果你遇到难唱的乐句请举手示意,我们请“小老师”或老师来帮助你。(生提出难点乐句,如果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有难度,可以通过教师范唱解决难点乐句)
6.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歌曲的旋律(学生轻轻跟唱)
7.填唱歌词
8.完整演唱歌曲
9.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真棒!
10、山谷的回声仿佛还在歌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伴奏,合着山谷的回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教学,情感升华
1.拓展延伸,再次观看《回声》片段。
友谊的回声真美啊!让我们来当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来一次亲密对话(当小兔淘淘对着大山喊一声时,我们来当大山轻轻地回应他一声)刚刚我们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谊的回声”,那么请你们也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朋友之间友谊的存在。
2.请学生讲述。
3.分组做游戏“回声”
4.让我们用最优美的歌声和舞蹈动作来表现“友谊的回声”。
5.师:是啊!友谊的回声无处不在,就像兔妈妈说的: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友谊是一朵鲜花,只有在双方的浇灌下,才能越开越美,愿友谊的回声永远飘荡在我们周围!
回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认识“呱、纹、圈、返”等生字,学写“影、倒、游”三个生字。
2.在画一画、读一读、玩一玩小青蛙的话中,发现语气词的特点,并初步进行迁移运用。
3.圈圈、做做青蛙妈妈动作的词,体会动作的连贯性,圈圈、画画波纹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回声的动作路径。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这个教室好大呀!
台下坐着许多老师和家长呢!
让我们掌声欢迎他们吧!
活动一:学习、积累第一段,走进故事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为了帮助大家读好轻声词,老师特地把轻声词缩小了,读的时候可得又轻又短哦!
自由练读,指名读
正音:倒影,齐读,指名读
谁有发现?【显红:大月亮】,你发现大月亮了!谁来指一指大月亮在哪儿呢?
这么美的大月亮谁来读?指名读1,齐读
这么美的景色赶紧把它背下来吧!
2.这么美的地方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揭题,读题
活动二:发现、运用语气词,趣读故事
1.赶紧再去读读课文吧!
2.读完交流,这个故事有趣在哪儿?
3.哦,原来是小青蛙的故事很有趣。读2、3自然段,拿起笔来画一画小青蛙说的话,用上横线。
?教师巡逻时,随机用ipad拍下学生划线的句子。然后,切换到大屏幕上,进行校对交流。这个环节,旨在更加直接有效地促进交流。】
4.【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出示字卡:呱】这是青蛙的叫声,谁来叫一叫?
这是一个口字旁的字,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口字旁的字?
?显红:哪吧哩】说发现:语气词、口字旁、都在句子末尾、轻声的
指名读句子:语气词不仅要念得轻,不同的语气词还要念出不同的语气。
自由练读,指名分句读,小结:多有趣的语气词呀,让我们说话更有意思!
?出示】这里还有一句话,你能给它加上语气词吗?
“你是谁?你在哪儿?”
师生合作读:现在我就是这只小青蛙,你们就是躲在桥洞里的那只看不见小青蛙!
玩回声:谁在学我说话呢?明明是你在学我说话呀!你怎么这样啊?你真不讲道理哦!
前后桌练习,指名同桌展示
5.它就赶紧去问问妈妈,【出示】
妈妈笑着说:“孩子,你跟我来!”
小青蛙心里想:“”
语气词:呀吧呢啊哩
练习说话
活动三:圈划、积累动作词,玩中识字
1.【出示】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一圈圈波纹。
(1)读句子,认识“纹”
(2)积累:指纹、掌纹、皱纹
(3)理解一圈圈波纹(生画),看,波纹是一圈一圈的,所以圈的外边是个大口框
(4)圈出动词
(5)看谁记得快
(6)选择动词填一填
活动四:儿歌复现记生字,学写生字
1.【出示儿歌】拍手读
小青蛙,呱呱呱,水中倒影多美呀!
我说话,谁学理?
宝贝连忙问妈妈,
蛙妈妈,游上岸,
扔石子,激水花。
波纹碰岸荡回来,
原来这是回声啊!
2.写字:影倒游
3.生写:头正身直脚放平
?师巡逻,随机各拍下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各一张。随后切换到大屏幕,让学生针对评价标准进行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
4.互动评议:
(1)字写正确,奖一颗星。
(2)写对魔法棒、魔法圈的要求,奖一颗星。
(3)整洁美观,奖一颗星。
回声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下,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充满幻想与乐趣的回声。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在倾听和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并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情境中,学会“f”,“p”强弱记号,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中去。
二、教学重点:
1、感受美妙的回声及理解友谊的回声。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强弱感觉。
3、掌握前半拍休止oxxx|
三、教学难点:
1、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p”,了解“ff”,“pp”。
2、唱准切分节奏xxx|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讲解故事内容: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那儿有一只小白兔,他的名字叫“淘淘”,一天,淘淘带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去山上才蘑菇,课不一会就跟小熊玩了起来,弄得满身脏兮兮的,后来淘淘推到了小熊,逃到了山顶上,他对着湖水照了照自己的脸,大喊:“丑八怪。”“丑八怪。”“丑八怪。”淘淘觉得很奇怪,难道大山上还有人在骂他?他很害怕,于是赶紧跑回家哭着对妈妈说有人在骂他,还骂了好几句呢。妈妈安慰着淘淘,并答应陪他上山,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师:让我们一起去大山里看看这奇怪的事情。(播放动画片《回声》片段)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山里神秘的声音是什么吗?
4、请你来模仿一下动画片中的淘淘与回声的对话?
(引导:我们向着大山喊得声音是怎么样的?——强,而回声呢?——弱)
二、感受“回声”
1、师:跟着老师一起去大山里体会一下回声的乐趣吧!
2、师:看到了美丽的大山,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同学们能不能学着大山了来回应一下老师呢?
——(引导学生喊出“噢”)回声的特点应该是越来越弱。
3、师:能不能用音乐符号给我们声音做上记号呢?
(出示幻灯片:强——f,弱——p)他们还有各自的兄弟姐妹。
(ff,极强,pp,极弱)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f pp f pp
1 6 0 | 1 6 0 | 7 5 0 | 7 5 0 |
噢, 噢。 噢, 噢。
这里前面的那个“噢”应该唱的——(强),后面那个——(弱)
4、师: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同学们能不能更加的兴奋和开心一点呢
指导学生用声方法(眉毛上扬,牙关打开,口型统一)
5、师:真是美妙的回声啊!仿佛真的在跟大山对话一样,那么这种自然界的声音在大家心目中是怎样的回声啊?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呢?
6、非常好,老师给这些词加上了节奏,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吧。
0xxx︱xx︱xxx︱xx︱
神秘的回声,可爱的回声.
xxx︱x—︱0xxx︱xx︱
回声,回声可爱的.回声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师:恩,既然大家这么热情的赞美着大自然的声音,是不是只有大山中的回声呢?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特点?
2、(复听歌曲)师:这么好听的回声,让我们跟着音乐打起节拍(师带领学生打2拍子节奏),去呼吸一下清新空气,感受下大自然回应我们的特殊感情吧?
3、接下来,老师来领唱前半部分,请同学们来模仿原声和回声。
4、师:看来同学们合作的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来跟着老师的琴声学习前半部分,两组同学交换唱原声和回声。
5、师:那再让我们去大海和沙滩上去找找回声(第二段学习讲解不同的那一句,第2遍提醒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6、看来大家都找到了大自然最美的回声,那么我们人和人之间最美好的回声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一起去赞美一下,友谊的回声,学习第三段
7、(完整演唱)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甜蜜的回声,可爱的回声,里面饱含着浓浓的友谊之情。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表达这份赞美之情吧!
8、学生自主选择接龙唱。
9、师:山谷的回声仿佛还在歌唱,请同学们跟着伴奏,再来有感情地唱一唱。
四、延伸拓展,情感升华
师:大家都唱的非常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我们人和人之间都是有回声的,应该说友谊的回声无处不在,只要……
恩,说的很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看动画片的末尾兔妈妈说的一句话——(引导学生说出: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同样对你好)
师:让我们用最优美的声音再次来表现“友谊的回声”。
五、总结
师:下课了,请大家记住,友谊是一朵鲜花,只有在双方的浇灌下才能越开越美,愿友谊的回声永远飘荡在我们周围。记住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同样对你好。同学们,让我们挥起友谊之手和各位老师说再见吧!(播放歌曲伴奏,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回声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