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传承的作文8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出色的作文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帮助我们取得高分,对整体成绩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能力,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德传承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美德传承的作文8篇

美德传承的作文篇1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字经》中说:“首孝悌,次见闻。”

?弟子规》中说“长者先,幼者后”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古代先贤都在教导我们要懂得尊老爱幼!然而,我却对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感到痛心: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校园门口挤满了来接送我们的家长,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有工作辛苦疲惫不堪的爸爸妈妈,他们担心我们路途的安全,长期风雨无阻的出现在拥挤的校园门口。

然而,我们很多同学不知体谅长辈们的关爱,经常对着他们任性撒娇、耍脾气,甚至于张口乱骂,这些都是严重的不尊老的表现。不会尊老的同学当然也不会爱幼,我们中的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只知道理所当然的接受别人的关爱,却不懂得要把爱心传递下去,在校园里,原本高年纪的同学应该主动爱护帮助低年级的同学,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高年级的同学凭借身体上的优势欺负低年级的同学,这些,都是我们身边不懂得爱幼的现象。

同学们,我们现在一起来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些不良行为,如果有,从现在起,彻底改掉它,从身边小事做起,成为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大家可以跟我这样做:不再让爷爷奶奶替我背书包,不再在爸爸妈妈面前任性撒娇!遇到长辈主动问好!坐公交车时见到老人主动让座!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搀扶!

回家为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捶一次背!和弟弟妹妹玩耍时懂得谦让!主动关心帮助低年级的同学,只要做到以上方面,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少年!

美德传承的作文篇2

武夷山是朱子成才、成就、成名之地。上午9时,鼓声响起,武夷山市政协主席杨永华主持仪式,武夷山市代市长林旭阳恭读祭文,莘莘学子齐诵《朱子家训》。

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的代表,朱子后裔代表,朱子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韩国朱子文化交流代表团,以及武夷山社会各界代表,肩披绶带,手持金秋丹桂,分别向中华茶博园内的朱子像敬献花篮、桂枝,并致鞠躬礼。

“朱子理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历来高度重视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南平市副市长朱仁秀表示,此次开展朱子祭祀典礼,不仅是对先贤的景仰和纪念,更是对朱子理学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2015年8月,朱子祭祀典礼被列为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6月,南平朱子故里被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今年以来,来自韩国、日本以及“朱子之路”沿线城市的近千人来到武夷山开展游学活动,朱子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

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代表黄柏翰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朱子文化对台湾民间的影响很大,所以朱子文化已经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通过继承弘扬朱子文化,可以更好地推动两岸文化的交流。

目前,武夷山加快推进五夫朱子文化生态园项目建设,五夫朱子文化生态园项目被列为福建省“十三五”旅游重点项目;同时,在全社会普及弘扬朱子理学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并依托各类朱子文化活动强化与韩国、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

美德传承的作文篇3

中华文明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文明的进程中,一个个名人的流芳百世的故事像一座座里程碑,铸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长城,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中华文明之光薪火相传。

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后,我更加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魅力,一个个名人轶事也深深印烙在我心中。人生如白驹过隙,只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我不禁回想起书中的大公无私的包拯,正直清廉的于谦等人,他们不正是靠着坚强的.勇敢的信念等中华传统美德流传千古的吗?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当为祖国而自豪!我们无法视死如归,无法刚正不阿,可是,我们可以笑、孝、啸。

笑,是无言的礼貌,一个微笑让你赢得整个世界。笑,不用一分钱,价值千百万。

孝, 是一种责任。父母者,人之本也。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啸,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图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成长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文明和美德,小中见大。还记得那一次,我在校园里走廊中行走,忽然,一个人匆匆从我身旁走过,整个人撞在了我身上。我没有厉声责问,而是微笑了一下,处之坦然。那一刻我发现他的脸上浮现出惊讶的神情,然后郑重的道了个歉。正是这拐角处的相遇,使我们成了好朋友。这也许就是笑的力量,礼的力量,宽恕的力量。这都是我们中华的美德呀!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做祖国的好孩子,做父母的好孩子,竭己所能,为发扬传统美德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美德传承的作文篇4

21世纪,不仅电视上有很多关于“家风”的宣传片,而且大街小巷也都有关于这一主题的宣传栏和海报,对于这个社会,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宣传中华精神,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渐渐的,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也慢慢做到了……

中华传统美德都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现在被大家重视起来了,在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开始教我们“国学”,学习《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等,那时候我们渐渐接触到其中的一些精神,道理,品质,渐渐的,我们爱上了“国学”,慢慢懂得这些道理。我们穿行在这些文字中,穿行在它的精神中,在生活里,少了浮躁之心,多了敬业之心;少了攀比之诱,多了爱岗之意;同学之间,礼貌用语多了,脏话恶语少了;友爱互助多了,骄横奢侈少了;追逐打闹少了,读书学习的人多了……这都是大家养成的好习惯,好品质。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告诉我们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尊敬兄长,更要尊敬长辈,就像在我们家一样,家中有一个规定,如果有长辈到我们家来做客吃饭,我们晚辈是不可以比长辈先动筷子,爸爸说,这是基本的礼貌,也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所以不可以不遵守。有一次,我和爸爸回老家,在路上很饿,好不容易到家可以吃饭了,看见桌上的饭菜更是饿的不行,爷爷看见了说:“睿睿,饿了吧,自己先吃点菜吧。”我点了点头,刚刚拿起筷子,就被爸爸叫住了:”等一下,没看人还没有来齐吗?我们的规定你都忘记了!?”“哦哦,我知道了”爷爷又说:“她饿了,你就让她先吃就是咯!”“不行,规定就规定,必须遵守的”于是,我点点头,接着,把手又收了回来,只能再忍一忍。

还有“亲师友习礼仪”这又告诉我们我们作为家中子女,正当年少的时候,应该努力与师长、朋友接近,努力向他们学习各种礼节礼貌方面的知识。

我们能懂得这些道理,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恩赐吗?有了这些,家庭这一个小个体变得和谐,社会也变得和谐,那么国家也将会变得和谐。

美德传承的作文篇5

尊敬的爷爷奶奶:

您好!

我是复兴中学的一名学生,看了您信守承诺,替子还债的事情后,我深感震撼,因此写了一封信以向您致敬。

我从孩童时代起,并被无数次教育过"言必行,行必果",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你们的出现,让我知道了这个社会有人能将诚信恪守到底。

恍惚间,我好像看到了你们满头银发,面容苍老,去到大街小巷中捡拾饮料瓶,你们的双手仍充满尊严的力量;恍惚间,我好像看到了你们因还债而吃糠咽菜,吃苦任劳,但是你们的目光,坚定如磐;恍惚间,我好像看到你们互相搀扶,狗搂着腰,蹒跚着祭奠儿女时脸上的轻松,你们的守信,守的'是儿女的,更是守自己的。

爷爷奶奶,你们是美德的传承者,在当代这个"人死债亡"已成约定俗成的社会,你们没有选择逃避责任,而是勇敢的去承担,哪怕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更加贫苦,哪怕知道自己完全可以自恃年老体弱,哪怕知道需要勤俭劳动,或许还不还债对债主的生活质量影响不会太大,但是你们仍然用实际行动搭建这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桥梁。虽然你们文化不大,却明白诚实守信是人内心的一种信仰,明白诚信是人们相处的金钥匙的道理。你们是为这个追名逐利的繁嚣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流,保存了人类最本真的那片净土。

面对人格之伟岸,我有种面对万里长城的肃慕感,雄伟的长城是由一砖一瓦建设的,你们对真善美的传承,是一分一毛积累的,当它承重深厚时,便化为了点点甘霖,滋养着无数人的心灵。帆已扬起,我要驾着守信承诺的美德之舟驶向远方;剑已佩妥,我要带着信守承诺的美德之盾驰骋江湖;心已坚定,我要守着信守承诺的美德之行直到永远。

最后,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署名:xxx

日期:x年x月x日

美德传承的作文篇6

诵读仿佛是一场播种,让经典的种子永驻心间;诵读犹如是一次旅行,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在不经意间用美德的溪流浇灌心田;诵读又好似一种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诵读让人生变得如此惬意,我不得不喜欢上诵读。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华夏文明底蕴深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著作经久不衰。经典诵读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从幼儿时期便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那时虽不解其意,但却能脱口而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明白那些字字句句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老师讲的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我领略到了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从最近在读的《水浒》《三国》中,感受到了刚劲端庄的英雄豪气。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宛如夏日的遍野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就说我最近在读的《三国演义》吧!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忠义与奸佞的冲突、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斗争,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给我们留下了品味不尽的美谈佳话。

“礼义仁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源泉。《三国演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我喜欢作品中刻画的那些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如周瑜就有“大丈夫处世,从事与人,不能立功建业,甘与腐物同尽,真可愧也”的豪言;赵云也有“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的壮心;刘备教导他的儿子时,曾说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生哲理,诸葛亮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三国的英雄就是奋斗进取的英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典范。这些话语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足以体现经典诵读的巨大影响力,进而告诉我们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中那些精彩生动的故事,也深受我的喜爱:《桃园三结义》让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真心对待;《三顾茅庐》让我见识到刘备不厌其烦的毅力,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做成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有耐心,知难而进,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像“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这些故事能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三国演义》是我百看不厌的一本书,幼儿时期我读的是连环画版的《三国演义》,那时吸引我的是被夸张了的人物形象;大一点读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这时吸引我的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现在我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再读原著《三国演义》,这部宏篇著作,又带给我耳目一新的感受。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从我做起,让我们从经典著作中,感受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

美德传承的作文篇7

小时候经常听外婆讲“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羊亦知跪乳之恩”,当时年幼不解其中之意。上了小学,学习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多多少少了解一些长辈们的艰辛,我觉得应该为长辈们做些什么。

奶奶、外公、外婆都七十多岁了,头发白了,背驼了,腰弯了,腿脚也不灵活了。

爸爸和妈妈总是默默关心老人的药什么时候吃完,家里有没有新鲜的蔬菜,卫生需不需要打扫,有没有要换洗的衣服等,挤时间回去送药、送食物、干家务。

妈妈经常上网学习厨艺,学会了包馄饨,学会了做酸菜鱼、水煮肉片等美味佳肴。空闲的时候就做好了装在保温饭盒里带给我家几位老人。

老人们生日时,即使没有礼物,即使不能当面送上祝福,也一定打电话问候;节假日妈妈总带我来到老人身边陪他们聊聊家常。

看到爸爸、妈妈的辛苦,我也努力使自己变得勤快懂事,吃过饭后主动拿起抹布擦桌子,拿起笤帚扫扫地,放学后主动学习,爸爸妈妈总夸我长大了。

其实,我和爸爸妈妈并没有做什么,换来的却是奶奶、外公、外婆阵阵爽朗的笑声,看着老人舒展的皱纹,我突然明白:孝,不需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孝,也不需要说出多么感人的话语;孝,更不需要送出多么昂贵的礼物。

美德传承的作文篇8

在我们呼吁“珍爱粮食,传承美德”的同时,有人在说:“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点粮食么?”是的,也许你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是当你了解一下“三年自然灾害”和“贵州毕节儿童自杀案”你就不会那么说了。

“三年自然灾害”是我国从古至今最为惨烈的一次饥荒饥荒饿死的人数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饥荒初期,人们便靠着吃树叶,草根等东西糊口度日,慢慢的想找片树叶都不容易,因此便有许多人饿死,最后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据村中老人说:“那个时候胖点的人都不怎么敢出门,因为怕被别人打晕拖回家吃掉”,再回到现在,我们在食堂中吃饭,每次同伴吃完,便把剩下的一点,扔到垃圾箱,和同伴一起返出食堂的大门。

我曾这么做过,虽然那几口饭对于我们不算什么,但对他们来说,这几口饭能够缓解一下一个人的饥饿,想到这里我便觉得十分惭愧,如果可以时间倒流,我将不会再浪费食物。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节约粮食,这样以后发生自然灾害,我们也就不会挨饿。

就在今年贵州毕节四个留守儿童因为饥饿而绝望自杀,这件事曾震惊了整个社会,听到这件事的我曾留下眼泪,我在想:在这个一片和谐的社会竟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每天只吃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一筷子也不夹就扔了,而他们却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但写到这里,我的心觉得很沉重。那四个孩子,其中大的13岁,小的才五岁,他们的人生之路还漫长着,而他们的生命却在那一刻终结了,他们是有多么饥饿从而陷入绝望的漩涡之中。在我们这个解决温饱问题,在我们这个迈向小康的国家,竟还有如此贫困与饥饿实在让你悲愤、心疼、难以想象。那些拥有上千万甚至上亿资产的人,只要稍微奉献一点爱心就可以让这些悲剧避免,而他们却一餐饭吃了几千几万,点了一桌饭却没动多少,这不是浪费美食吗?如果那些孩子看到如此丰盛的饭菜,一定会冲上去吃个精光。

那些有钱人他们吃的都是面子。难道他这一个面子比人命还重要么?再看看海外侨胞,他们经常自我组织慈善救济活动,为生活极度困难的人购买食物,他们虽然经济富饶,却对粮食十分珍惜。他们虽然远离中国,却真正继承了炎黄血脉,知道怎么做一个有道义、有慈悲之心的人。要知道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每天扔掉的剩饭不多,但同样美德也从我们手中飞向垃圾筒。再呼吁一次:珍惜美食,传承美德。

美德传承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作文传承800字8篇

传承的话题作文5篇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作文8篇

讲传承的作文模板6篇

讲传承的作文7篇

讲传承的作文推荐6篇

文化的传承作文通用6篇

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作文8篇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作文8篇

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篇

美德传承的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