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为教师提供了探索不同教学方式的机会,促进专业成长与发展,一份灵活的教案能够适应不同班级的学习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进度,以下是写文书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能够简单了解和演唱弱起小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乐器的演奏方式,认识小提琴、吉他、 法国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用活泼地、跳跃性的感觉来演唱本曲目并且进行表演。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出现的 0勃隆|砰砰 砰勃隆 |砰砰 砰 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视频制作、打击乐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播放事先制作的弹吉他、拉提琴和吹法国号的视频,并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小音乐家,你能和他们一样来演奏这些乐器吗?”,分别模仿弹吉他、拉小提琴、吹法国号的动作,之后出示这些乐器的图片了解乐器的基本信息。师:今天,还有三位外国的小音乐家也在弹奏着几件乐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播放《我是小音乐家》初步感知歌曲。
2.教授新课:
(1)、模仿演奏、突破难点
首先: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找出这三种乐器在歌曲中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吉他:0勃隆|砰砰 砰 勃隆 |砰砰 砰
提琴:0地隆|砰砰 砰 地隆 |砰砰 砰
圆号:0嘟隆|砰砰 砰 嘟隆 |砰砰 砰
第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要求:1.怎样表演这一段音乐。
2.小组内讨论合作演唱。
难点指导(教师):可用弹吉他和拉小提琴的手势,空出去前面的八分休止,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谱面要求进行正常演唱。
第三:角色扮演,巩固演唱
具体:1.分为三组,分别扮演弹奏吉他、拉小提琴、吹法国号,边模仿边表演唱歌曲。
2.针对三个组的表演唱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节奏、音准、声音、表演四方面)
(2)、师生合作、重点解决
1.听赏歌曲,划出旋律线,对于旋律产生一定认知。
2.教师弹唱,学生跟着一起打节奏。
3.学生进行演唱,针对出现的问题由小组讨论进行解决,由教师进行辅助和推动解决。
(3)、整体升华,情景表演
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表演,具体:第一部分化旋律线进行演唱表演,第二部分模仿弹奏乐器进行表演。
(4)、结束
今天我们作为一名小音乐家感受了一段非常美妙的音乐之旅,我们知道了三种乐器的表演方式,并且学会了这首活泼的歌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处处充满欢乐,用音乐点亮我们的生活。
六、教学反思
导入部分的流畅性欠佳,需要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再把音乐的和学生的主体结合的更紧密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估计的不够。做的预见性的解决方案不足。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3
《小小摇篮曲》歌词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摇篮摇你快快安睡,
夜里安静,被里多温暖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的手臂永远保护你
世上一切,快快安睡
一切温暖,全都属于你。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
一束百合,一束玫瑰
等你醒来,妈妈都给你。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
一束百合,一束玫瑰
等你醒来,妈妈都给你。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体会歌曲所表现的甜美、宁静的情绪;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小小摇篮曲》;
3、通过表演活动,掌握摇篮曲的节奏特点,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摇篮曲的意境;
难点:歌曲中衬词的学习,节奏的把握、意境的把握。
教学用具:
电子琴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星空图),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生:晚上、静静的、轻轻的……
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在静静的夜里度过,大家要静静地去学习,好不好?
2、师:现在老师先跟大家做个游戏,游戏规则是我来当妈妈,你们当老师的小宝宝,我来唱歌,并且用手轻轻地推你们,你们边听边跟着我手推的方向轻轻摆动,明白了吗?来试试看
3、师哼唱着舒伯特的《摇篮曲》,温柔地做着推的动作,生边听边顺着老师的手势进行摇摆。
师:你知道老师刚刚唱的是什么吗?(摇篮曲)
摇篮曲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摇篮曲是母亲哄小宝宝睡觉的乐曲)
你听过的摇篮曲是怎样的?
生回答(静静地、温柔地、轻轻地……)
二、寓教于乐
1、初步聆听
师:在这静静的夜空下,也有一位妈妈正在哄小宝宝睡觉呢,现在请你帮她一起哄,你会想出什么办法吗?(引导用摇摆的动作)
师要求:注意节奏,一定要用刚才的办法小心地哄
播放伴奏,师唱歌曲,改编第一段第一句“睡吧睡吧小宝贝耶啰啰吔”,生跟伴奏进行律动。引导孩子投入)
师:小朋友们把老师都快哄睡着了,那这个音乐是不是摇篮曲?为什么?
生回答,(是,哄宝宝睡觉、轻轻地、温柔地)
2、复听(完整)。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现在有一位小朋友也学着她的妈妈唱起了摇篮曲,大家要静静地、仔细地听,听一听,小朋友究竟给谁唱摇篮曲呢?
聆听,回答(是给布娃娃唱的)
3、再次聆听(第一段)。
师:请再仔细听一听,宝宝用了哪些话来哄布娃娃?
(师弹唱第一段)
生回答(你会梦见啰,小星星在听月亮讲童话,讲童话)
引出难点一:你会梦见啰,小星星,在听月亮讲童话,讲童话
师:一起来学一下宝宝给布娃娃唱的这一句。
(先念一遍,再随师边唱边摇。)
要求:唱时就像妈妈对宝宝说的那样亲切的、甜美的
(再用甜美的声音唱一次)
4、学唱第一段。
(1)听原唱,进行律动(展示大谱表)
(2)跟琴轻唱
师:现在来跟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学一学宝宝唱的《小小摇篮曲》,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老师在唱到绿色字体“吔啰啰吔”时,小朋友们就摇动起来,其它时候不用摇。能做到吗?
(师边弹边唱,生轻唱,律动)
(3)指导难点二
(4)师生接唱
生唱有意义的词,师唱衬词。
(5)指导每一句吔啰啰吔的音高。
(6)师指导每一句末尾字的唱法:要短促、轻。
(7)生完整唱第一段
师:你就把我当成布你们的娃娃,一起唱给我听听吧。
5、学唱第二段歌词。
(1)师弹琴,生演唱第二段。
师:小朋友们哄得真好,如果我是布娃娃,我就觉得听不够,那这里还有一段,那你们愿意再唱给我听吗?
师进行指导
(2)认识“结束句”,指导最后一句的'音准
师:这一句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唱?师用更加高兴的表情现场演唱结束句,请生判断。(更加快乐的情绪)
(3)完整演唱第二段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师:想象一下,静静的夜里,我们手里抱着布娃娃,用最美的歌声将这首歌曲完整演唱一遍好吗?
2、请个别孩子表演唱
3、欣赏舒伯特《摇篮曲》
师:其实摇篮曲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全世界的许多妈妈都会唱摇篮曲,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就写了一首非常动听优美的《摇篮曲》。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学会了《小小摇篮曲》,我们晚上回家你是否也可以为你们的爸爸妈妈唱一唱呢?
请生听着《小小摇篮曲》音乐有秩序地静静地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较调皮的特点,对于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知阶段,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成了我们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堂课的实践,使我有了这样的体会:
1、教学中,我用优美的语言、音乐和教室环境为学生创设了“宁静的夜晚”的美妙情境。首先聆听音乐,在音乐中让学生进入一个安静优美的氛围。不光是听觉,而且学生跟着音乐“摇”起来,用他们的方式去表现儿时熟悉的感觉。令他们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顺利参与了音乐活动。然后教师以亲切、动听的语言,情真意切的语感,把学生带入到小的时候,回忆起那甜甜的,温暖的怀抱,抓住这份感觉从学生感兴趣的律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学生轻轻的摇晃身体或者做出自编的动作,感受静静的夜,回忆的翅膀也越飞越远。
2、多种方式聆听,启发深层体验。音乐艺术离不开听觉,离开了听觉思维,音乐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吸引学生去聆听、培养聆听时的习惯、在聆听中启发深层的体验,成了要解决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激起学生聆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还可能会收到学生们充满创意的回答。还有种方法便是反复聆听,如果每次聆听都没有新的和要求的话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只有不断挖掘提升才能引发深层的。体验,能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等音乐元素,使歌曲学唱变得事半功倍。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聆听,听音乐回忆、听音乐律动、听教师范唱等等,让学生不仅一直沉浸在安静的“夜”中,让学生怀抱布娃娃做一次小爸爸和小妈妈,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音乐和语言中感受到甜甜的、温暖的怀抱。
3、“动情”——筑起师生间的情感连接线。
音乐课要让孩子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充满关爱的教学活动,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孩子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没有学生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投入、精力的倾注、情感的升华和音乐审美经验的形成,就决不是一节优秀的音乐课。因此,唱歌、欣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动”——“动情”。而“动情”的关键是要找准音乐的动情点,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及对爱的体验。那么,要使学生动情,先得教师动情。教师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感动学生,就先得感动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处动情——动情的语态,动情的示范,动情的鼓励……学生只有在充满情感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深切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的审美感受。如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动情的对唱,以及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中,让师生之间的“情”得以体现,得到升华。孩子们的人格在音乐情感的渗透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和完善。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地探索,力求争取做得更好!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八分、十六分音符及其组合,并知道其时值。
2、能与同学配合,学会演唱二部练习曲《王老先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演唱和听赏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感,知道“友爱”是人类美好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二声部合唱中协调配合,帮助学生建立相互倾听声部,共同平衡声部音量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今天,农庄里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究竟是什么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cai播放动画短片)
师:原来是粗心的小鼹鼠吓跑了刚刚下完蛋的母鸡,现在它正要把鸡蛋送还给母鸡的主人——王老先生,让我们也来帮帮它吧!
二、导学铺垫
情境一:拜访王老先生
1、读读拍拍(课件展示王老先生的家)
师:我们来到了王老先生的家,让我们跟他打个招呼吧!
生:王老先生你好,我们来看您了!
(cai画外音:“喔,是你们呀,欢迎欢迎欢迎!)
师:看来王老先生挺喜欢我们的,一连说了两个欢迎。让我们学着王老先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欢迎 欢迎欢迎)
师: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呢?(边拍手边读谢谢 谢谢谢谢)
2、情景表演
分角色读读拍拍。
3、节奏创编
师: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的心情吗?
三、引导掌握
情景二:帮助王老先生
1、音乐游戏一“读儿歌“——复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师:刚才的节奏是由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它们都是音符之家的'成员。这两种音符我们现在还不认识,可是我们认识其他音符之家的成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cai出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师:还记得那首音符儿歌吗?(全班读儿歌)
音符之家兄弟多,听我跟你说一说,老大名叫全音符,三条尾巴跟着它,记住它要唱四拍,就像有人高声喊,哎———;二分音符是老二,一条尾巴拖出来,记住它要唱两拍,就像猫儿喵喵叫,喵—喵—;四分音符要认得,光溜溜的没尾巴,记住它只唱一拍,让我们开心地唱出来,嘿嘿嘿嘿。
2、音乐游戏二“称天平“——认识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1)让课件中音符自我介绍。
(2)利用课件中的天平演示八分、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
(3)师生唱一唱。
3、音乐游戏三“找朋友“——音符时值组合
(1)通过讨论,学生手拿带音符的手卡在小组内找到与四分音符时值相等的音符组合。
(2)师生唱一唱。
(3)评价、讨论。
4、音乐游戏四:修补鸡窝——二声部视唱
(1)情境
师:王老先生的鸡舍坏了,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鸡舍)
师:鸡舍砖块上有音符,买来的砖块上也有音符,只要你能将音符“对号入座“就修好了!
(2)方法: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3)做一做。
(4)唱一唱。
5、学唱《王老先生》
(1)歌词教学
师:鸡舍修好了,让我们去告诉王老先生吧!咦?他在干什么?
(cai出示到节奏的第一声部歌词。)
学生自己试着读词,检查纠正。
(2)曲谱教学
师:你能试着唱一唱曲谱吗?学生跟琴视唱。
(3)歌曲教学
师:请你自己唱一唱吧!(cai播放伴奏带,学生试唱歌词)
(4)二声部教学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王老先生》的歌曲,你们听一听,看和你们刚才唱的有什么不同?(cai播放二声部活动曲《王老先生》)全班演唱二声部。
(5)完整演唱歌曲《王老先生》。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帮助了
王老先生,你们觉得开心吗?(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希望早将来的谢谢中你们能不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下课!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学唱并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2、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
3、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演实践活动,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创编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木鱼、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组织教学。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我们的音乐口号是:音乐课堂,快乐多多,yes!
2、律动。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播放音乐)
师:请小朋友们轻轻地站起来。
二、欣赏草原美景
1、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还想表演的更好吗?
生:想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辽阔的大草原上和蒙古人一起唱一起跳,好!咱们就去大草原看看吧。
(播放草原风景)
2、小朋友们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用你美的语言描绘。
生:我看到了成群的羊、牛、马
师:你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动物,还有同学看到了哪些?
生:我还看到了美丽辽阔的草原。
师:听了你的话我觉得草原太美了。
三、学动作与节奏
草原的风光是美丽迷人的,蒙古人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喜欢骑马、摔跤、射箭。(播放三大活动图片)
1、蒙古人是最喜欢骑马的,(播放骑马图片)谁能用动作来表演骑马。(你的动作真好看大家来学着他做动做;/懂得欣赏别人表演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还有同学们比他表演的更精彩的吗?/不好看那你来表演)谁来给他的动作配上马蹄声。(配得真棒呀!)哦!老师听出来了原来骑马的节奏是(播放课件:节奏)大家一起来拍。
2、(播放摔跤图片)(生:摔跤)现在老师表演动作,大家看看哪个动作更象蒙古人在摔跤。(生:第二个动作)因为第二个动作比第一个动作更勇猛。好!咱们一起来当一回勇猛的蒙古人吧!小朋友们起立,咱们一起来表演摔跤动作。小朋友们表演的真精彩!请坐。如果把嘿音换成哒音,你会有什么发现呢?咱们来演一演。(播放课件:节奏)这就是摔跤的节奏。大家一起来拍。
3、(播放射箭图片)(生:射箭)好!我们一起表演吧,跟着老师来,这就是弓,这就是箭,嗖0嗖0。射箭的节奏是x0x0(播放课件:节奏)。
四、学习歌曲
小朋友们的动作真优美、真大方,都能体验生活创编节奏了,真了不起。蒙古人喜欢骑马、摔跤、射箭更喜欢唱歌跳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播放歌谱)
1、聆听歌曲
我们一起聆听歌曲,老师伴舞。小朋友们歌曲好听吗?(生:聆听)老师的动作美不美?那就来点掌声鼓励老师吧!
2、朗读歌词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歌词,请小朋友们跟老师读歌词。
3、老师范唱
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听老师弹唱歌曲。看谁坐得!谁的耳朵最灵。
4、用“la”哼唱。
歌曲好不好听?(生:好听)想不想唱?(生:想唱)那大家跟着老师用“la”哼唱。
5、完整演唱
小朋友们,我们把歌词宝宝请到歌中来。完整演唱歌曲。
6、艺术处理
师:如果你是这位骑在马背上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啊?
生:我的心情会很高兴。
师: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示高兴、快乐的心情呢?老师这里有两种唱法,你们听一听,应该是那一种呢?(教师唱两种歌声)
师:那我们要用轻巧地、活泼地声音来演唱,还要注意脸上要笑眯眯的。赶紧把我们的小胸膛挺起来,把歌曲再来唱一唱。(强调声音的轻巧)
7、个别演唱
我们的小朋友真棒。如果能够大胆地上来展示自己,那就更好了。
8、全班表演
我们的教师就是美丽的舞台,请小朋友来表演,如果能以便一边表演,一边演唱就更好了。
五、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还想不想了解更多的蒙古人习俗,(生:想)我们一起欣赏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播放课件)小朋友们,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多热闹呀!那达慕大会也就是娱乐的大会,节目丰富多彩,有——大家想不想参加呀?(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音乐师生同欢乐)
六、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风光,感受体验了蒙古族歌舞及其风土人情。有机会小朋友们可以去内蒙古做客,和蒙古族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篇6
教学内容: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狂风暴雪的情景,同时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通过静心聆听、朗读诗、模仿律动、画一画、敲一敲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及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学生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秧歌调》)
二、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一)聆听乐曲引子,直接导入:音乐在模仿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好像把你带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二)出示图片,介绍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三)朗读单元儿歌,导入乐曲欣赏:
1、师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大草原的印象,朗读单元儿歌
2、完整听赏乐曲,思考:乐曲描绘了哪些情景?
3、介绍曲名——《我是人民小骑兵》
4、分段落听赏、交流。
(四)用律动参与的方式复听全曲,如:模仿骑马动作等
(五)相互交流自己听赏后的感受
(六)分组活动
1、画一画——试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2、敲一敲——使用打击乐器来模拟马蹄声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三、总结
教学反思:
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小学音乐1年级教案6篇相关文章: